Workflow
并购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易界集团冯林:并购市场面临历史性机遇 海外并购逻辑发生转变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42
并购市场环境 - 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周期背景下并购市场面临历史性机遇 [1][3] -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动荡与一二级市场机会挑战并存催生并购巨大机会 [3] - 投资募资管理和退出各环节面临挑战包括优质标的稀缺估值差距明显募资困难IPO放缓 [3] 海外并购逻辑转变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逻辑发生重大转变从专注带回来逻辑转向利用跨境并购走出去 [3][4] - 需求端越来越多买家通过收购海外渠道和产能加速全球扩张顺应出海浪潮 [4] - 供应端海外资产高利率环境和市场压力使中国买家能够以更低价格收购优质资产 [4] 并购战略价值 - 并购有助于企业自身发展并对整个产业生态产生积极影响 [3] - 并购加速产业延伸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扩大企业市场份额 [3] - 当前是现金充裕有战略资源的中国买家并购特定类型海外资产的最佳时机 [3] 市场发展潜力 - 中国并购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成长空间巨大 [3] - 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中国市场的并购活跃度都远低于成熟的美国市场 [3] 未来推动因素 -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带动能源基础设施矿产行业的并购与投资 [4] - 高科技产业发展将促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与升级 [4] - 全球供应链优化需求将助力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 [4] - 政策便利化支持将持续改善跨境投资环境 [4]
首届“并购嘉年华”上海圆满落幕,金融博物馆主办,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陆浩,国元证券总裁胡伟等出席演讲
新浪证券· 2025-09-13 11:08
活动概况 - 首届并购嘉年华于2025年9月12日在上海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举办 主题为"并购创造价值" 旨在搭建政策解读、趋势研判及案例分享的高效对接平台 [1] - 活动由金融博物馆主办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委会、长宁区政府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 多家机构联合承办 [3] - 现场设置项目路演区、展区洽谈区、论坛区及生态嘉年华区 构建"资本-产业-区域"三位一体对接平台 吸引约300位精英代表参会及近10万观众在线观看 [4]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作为长三角经济增长极 通过"并购六条""上海并购12条""虹桥并购八条"等政策释放红利 推动并购融资渠道建立及专业服务机构引入 [5] - 长宁区已形成数字经济、航空经济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明确并购重组是产业升级加速器 支持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创新突破和价值倍增 [7] 行业倡议与人才培养 - 金融博物馆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并购融资委员会联合发布《激活上海并购交易市场倡议书》 涵盖并购价值创造、合规底线、科技创新、良性竞争、专业人才培养及AI赋能六大方向 [11] - 金融博物馆与长宁区政府共同揭牌并购交易师培训基地 截至2025年8月全球认证申请人超2万 已培养超9000名专业人员 [13][15] 行业趋势与实务洞察 - 硬科技并购面临估值鸿沟等挑战 科创服务在并购前期、中期及后期提供价值发现、风险扫描及技术整合等关键支持 [16] - 新政策为并购市场带来机遇 产业并购尤其是半导体领域持续增长成为重要方向 并购重组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20] - 圆桌论坛聚焦"市值管理操作"及"科技企业与并购" 探讨实操挑战与机遇 [20][22] 产融对接模式创新 - 活动采用"1+6"空间布局 设置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及消费升级等行业主题别墅 提供精准产业对接及政策咨询服务 [24] 未来发展规划 - 金融博物馆计划在更多城市举办并购嘉年华活动 推动并购赋能产业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 [25] - 上海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对接与生态建设 加快构建以并购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为全球并购市场注入新活力 [27]
首届“并购嘉年华”在沪举办 搭建“资本-产业-区域”平台
新华财经· 2025-09-12 14:01
活动概况 - 2025并购嘉年华在上海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闭幕 活动以"并购创造价值"为主题 汇聚政府、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及产业集团等300余位专业人士[1] - 活动构建"资本-产业-区域"三位一体高效对接平台 通过政策解读、趋势研判与案例分享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1] - 采用"1+6"空间布局 以主会场为核心联动五大行业主题展区(新能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消费升级)及政策咨询服务专区[18] 政策支持 - 国家"并购六条"、上海"并购12条"和"虹桥并购八条"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为并购市场注入强劲动力[3]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承诺加大资源配置、政策保障和营商环境优化投入 推动建立高效并购融资渠道并引入更多专业服务机构[3] - 长宁区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已形成数字经济、航空经济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5] 市场动态与趋势 - 并购重组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 因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需整合提升 创投退出及居民财富投资需求增长[16] - 新政策允许跨界并购及亏损科技企业注入 并购交易量增 以横向产业并购为主 聚焦半导体等领域[16] - 上海交易集团作为全国要素资源配置核心平台 落实一站式并购公共服务 提供需求挖掘、撮合交易及资产转让等全方位服务[11] 专业体系建设 - 并购交易师认证项目全球申请人突破2万 其中超9000人获认证 全国授牌12家俱乐部覆盖核心经济区[10] - 金融博物馆与长宁区政府展开并购交易师培训基地战略合作 构建专业人才网络[10] - 发布《激活上海并购交易市场倡议书》 聚焦并购创造价值、合规底线、科技创新、良性竞争、专业人才及AI赋能六大方向[8] 细分领域实践 - 硬科技并购面临估值鸿沟等挑战 科创服务在并购三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前期价值发现与风险扫描 中期架构优化与交易催化 后期整合粘合与价值加速[10] - 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 推动产业链整合与传统产业升级 助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11]
Goheal:中美博弈升级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如何化解“地缘焦虑”?
搜狐财经· 2025-05-14 08:38
地缘政治对并购重组的影响 - 全球地缘政治局势复杂化 中美科技链条深度脱钩 地缘限制层层加码 成为企业并购重组的无形天堑 [1] - 上市公司面临全球资源配置与跨境资产布局的渴望 与地缘政治风险形成矛盾 [1] - 超过60%的跨境并购项目需重新评估交易结构的地缘风险承受力 [5]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的角色演变 - 从交易执行者升级为全链条地缘战略顾问 提供政治风险分级预警系统作为尽调标准模块 [6][12] - 为企业设计跨境控股方案 包括结构防火墙 权限过渡机制 数据隔离模块等缓冲设计 [5] - 引入地缘评估模型 设置反制条款和缓冲机制 如自动资产置换和资产返还 [8] 并购策略和结构创新 - 传统并购逻辑不再适配新时代监管 需注重合规对抗和博弈谈判 [4] - 采用本地化闭环运营策略 数据本国处理 研发独立封闭 敏感业务设立中美双轨 [9] - 使用双层SPV和合规双签条款等创新结构 将不确定性封装成可控变量 [5][9] 企业内部治理变化 - 董事会层面设置国际事务委员会或风险监测小组 引入地缘安全顾问和数据合规专家 [7] - 懂政策的CFO价值提升 远超懂财报的CEO [8] - 企业从过去纯财务视角转变为多维度风险评估 包括政治 舆论 舆情和文化认知 [13] 跨境并购案例与趋势 - AI芯片A股公司收购美国初创企业案例 因敏感技术转移遭遇CFIUS连环问询 半年内三次补件 [5] - 近两年因地缘政治敏感而搁浅的交易累计超过数十起 [5] - 并购重点从哪里便宜买哪里转向哪里能长期安全稳定落地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