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适老化改造

搜索文档
2025北京市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大赛启动
人民网· 2025-08-29 07:23
大赛概况 - 北京市启动2025居家适老化改造设计创新大赛 旨在通过设计创新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 舒适性和便利性 [1][3] - 大赛由北京市发改委 民政局 住建委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及北京市适老化产业发展联盟主办 [2] - 学术支持来自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及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人民健康提供支持 [2] 参赛对象与时间 - 参赛者包括国内外自由执业设计师 工程师 相关企业及高校师生 企业不限性质和组织形式 [4] -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0日 [3] 作品内容要求 - 作品需围绕老年人身心需求与家庭结构特征 聚焦空间布局 材料与家具更新 物理性能及环境氛围优化 [5] - 具体分为三个类别:空间设计实践案例方案(已实施落地项目) 空间设计概念方案(自选或指定户型≤140㎡) 基于智能装备的模块设计方案(涉及健康监测 生活辅助 安全保障等场景) [6][7][8] - 智能产品设计需结合人工智能 服务机器人等技术 提供初步实验论证及定量数据支持 [8] 提交材料规范 - 需提交作品信息登记表(含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jpg/jpeg格式 横版841mm×594mm 分辨率≥300dpi 单张≤50MB) [9] - 空间设计类需提供不超过4张A1图纸 包含改造前后对比 效果图 平立剖面图等 智能设备类需提供设计示意图 用户交互界面及创新点说明 [9][10] - 视频文件要求mp4格式 清晰度≥1080p 时长≤1分钟 大小≤150MB 实践案例需实景拍摄 概念类可模型渲染 [10] - 可选补充材料包括应用链接 预算表 专利证明 论文或获奖证明等 [10] 成果展示与奖项 - 符合条件的作品将在人民网+APP"2025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征集展示"专题页在线展示 [12] - 优秀设计作品可推荐至北京适老化改造公共样板间优先采用 [12] - 按类别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颁发证明但不提供奖金 [14] 参赛规则 - 每位申报者每类别限提交一件作品 团队作者不超过4人 高校团队每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13] - 申报材料需使用中文 标题可中英双语 评议采取匿名方式 不得在材料中透露申报单位或个人信息 [13] - 大赛不收取报名费用 需提交签章版《知情书》扫描件 缺失视为不合格申报 [13]
威海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政策,最高累计每人补贴2万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06:22
政策背景 - 威海市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 旨在落实国家提振消费部署和应对人口老龄化 [1] - 政策依据为《山东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方案》 威海市制定本地实施细则 [1] 补贴对象 - 针对威海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 收货地址需位于威海市区域内 [2] 补贴范围 - 覆盖22类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 基于省级清单制定本地产品清单 [3] 补贴标准 - 单件产品补贴比例为实际销售价格的30% 最高补贴2000元/件 [4] - 每位消费者可选不超过10件不同类别产品 累计最高补贴20000元 [4] - 可叠加参与主体和金融机构的各类优惠 [4] 实施时间 - 自服务模块上线起至2025年12月31日 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动态调整 [5] 补贴流程 - 通过云闪付App"鲁换新"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领取补贴券 [6] - 线下门店购买时核销补贴券并使用云闪付支付享受立减优惠 [6] 保障措施 - 依法遴选市场参与主体和产品 官网及公众号公示参与主体和产品信息 [7] - 联合多部门推进工作 通过节日活动和宣传展销激发消费潜力 [7]
充分挖掘银发经济增长潜力
经济日报· 2025-04-28 22:24
政策导向与战略意义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积极发展银发经济作为重要举措 [1] - 发展银发经济有利于满足老年群体需求、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凸显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 银发经济特征与驱动因素 - 银发经济是涵盖老龄经济和备老经济的综合体系,覆盖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产业部门,具有广覆盖性 [2] - 行业强调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统一,需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具有强民生性 [2] - 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发展,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呈现高成长性和长周期性 [2][3] 市场潜力与需求结构 - 老龄化加速推动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康养、医疗护理、精神文化、养老金融等领域需求激增 [3][4] - 消费升级叠加技术创新(如高端制造、AI、物联网)将催生新产品、新场景,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3] - 劳动年龄人口备老意识增强,推动健康管理、养老金融等需求增长 [3] 重点发展产业方向 - 健康管理、医疗护理服务需求上升将带动康养、辅助器具、长期护理、居家适老化改造产业发展 [4] - 老年人闲暇时间增多促进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产业升级 [4] - 养老金融需求增长需推动金融机构开发适老化产品,优化服务网络 [4][6] 供给侧制约与突破路径 - 供给滞后表现为老年人专属产品短缺,传统消费饱和而新需求挖掘不足 [5] - 需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补齐专业护理、社区及农村服务短板 [6] - 鼓励技术创新(如智慧养老、养老机器人、可穿戴设备),通过税费减免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7] 需求侧优化措施 - 完善多层次老年收入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并建立增长机制 [6] - 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统一,降低服务成本,增强老年人支付能力 [6] - 强化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保留人工服务通道,提升产品适配性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