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内容与信息
icon
搜索文档
小红书发力本地生活:首要目标仍是社区,2024年初确定“非GMV导向”
华尔街见闻· 2025-09-26 12:30
今年8月,智通财经曾独家报道,小红书开始力推本地生活业务,在杭州、上海、广州三地开启"小红卡"产品的内测和招募。9月中旬,小红书本地生活产 品"小红卡"正式上线发售,定位为 "精选吃喝玩乐一卡通"。 于近期开始的马路生活节成了"小红卡"的试验场。智通财经观察到,在今年马路生活节期间,小红书开始在APP内推广免费领卡活动,持卡用户可享受全国 范围内精选门店打折,参与小红书线下专属活动。与此同时,今年小红书也将马路生活节的举办地从上海拓展到了杭州和广州,三地同步进行了小红卡的推 广。 这并不是小红书第一次向本地生活交易领域延伸。但今年下半年的一个特殊背景是多家互联网平台入局本地生活,掀起烧钱补贴大战。在这一时间节点推出 全新的业务模式,小红书此举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不过,智通财经独家获悉,小红书内部认为,本地生活业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做小红卡的主要目标不单纯是GMV和交易额,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聚集 起更多本地生活创作者,提升本地生活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从而提升小红书社区本地生活内容的影响力。在本地生活业务上,小红书当下的首要目标依然是 服务于社区,而非侧重于交易环节的流量转化。后者是互联网巨头本地生活竞争的焦点 ...
创新多元化发展显成效 快手和B站二季度业绩创新高
上海证券报· 2025-08-21 19:37
财务业绩 - 快手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3.1%至35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0.1%至56亿元 [2] - B站二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20%至73.4亿元 净利润与调整后净利润分别达2.2亿元和5.6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快手宣布上市以来首次特别股息计划 每股派发0.46港元现金股息 总额约20亿港元 [2]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 - 快手二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达4.09亿同比增长3.4% 月活跃用户达7.15亿同比增长3.3% 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2] - B站二季度日均活跃用户数达1.09亿同比增长7%创历史新高 月活跃用户数达3.63亿同比增长8% 月付费用户达3100万同比增长9% [2] - B站通过入站考试的正式会员数增至2.7亿同比增长11% 第12个月留存率稳定在80% [4] AI业务发展 - 快手可灵AI二季度营业收入超2.5亿元 较一季度1.5亿元实现显著增长 [3] - 截至7月可灵AI累计生产超2亿视频和4亿张图片 服务超2万家企业客户 形成多端跨平台产品矩阵 [3] - 公司计划通过提升模型性能拓展游戏制作和专业影视制作等工业级应用场景 [4] 商业化与生态建设 - B站形成多元化收入结构:增值服务占39% 广告占33% 游戏占22% IP衍生品占6% [4] - 2024年超1600万用户年登录B站超360天 月全勤登录用户达2600万 新用户平均年龄22岁 [4] - 摩根大通将快手目标股价从71港元上调至88港元 瑞银上调至95.37港元 [4] 战略方向 - 公司以AI为抓手持续赋能内容生态与商业生态 聚焦基座模型迭代与生成结果可控性提升 [3] - B站坚持优质内容战略推动社区生态持续繁荣 强调好内容穿越历史周期的稀缺价值 [5]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了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凤凰网财经· 2025-06-18 13:42
小红书估值飙升与战略调整 - 小红书估值在三个月内从260亿美元飙升至350亿美元(约2500亿人民币),涨幅达90亿美元(约650亿人民币)[3][12][13] - 老股东拒绝出售股份,市场出现流动性稀缺现象,即便报价达到历史峰值也难以购得份额[3][14][15] - 估值飙升的背景是公司战略转向,放弃自建电商闭环,重新开放与阿里、京东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4][6][22] 商业表现与营收结构 - 2023年公司首次扭亏为盈,营收达37亿美元,其中80%来自广告业务[18] - 电商业务GMV在2024年突破4000亿元,但仍远低于抖音电商的3.5万亿和快手电商的1.39万亿[20] - 广告业务持续占据营收主导地位,占比稳定在70%以上,而电商业务贡献仅约20%[35] 战略合作与开放外链 - 小红书与淘宝天猫推出"红猫计划",与京东推出"红京计划",允许笔记直接跳转至第三方平台完成交易[27][30] - 合作初期限制在大快消、运动户外、大健康三大行业的部分类目,商家需满足一定条件[42] - 开放外链后,日均投放商家数同比增长335%,显示合作对商业化效果的积极影响[34] 自建电商与未来发展 - 公司上线"友好市集"作为未来电商重点场域,提供消费者优惠和商家补贴[45][46] - 战略被解读为"阶段性的妥协",旨在快速变现流量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第三方平台[42][47] - 长期来看,公司仍可能强化站内电商闭环,在合作与自主发展间寻求平衡[42][48] 行业背景与IPO预期 - 在互联网行业估值普遍承压的背景下,小红书的估值反弹被视为罕见现象[16] - 市场预期公司最快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启动港股IPO,有望进一步推高估值[17] - 若成功上市,可能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后一波超级IPO案例,为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画上句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