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标普500突破6500点!科技股领涨背后的中长线布局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29 00:55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站上6500点 道指同步刷新历史新高[1] 科技行业表现 - 谷歌股价上涨超过2% 苹果及亚马逊等科技巨头集体发力推动指数冲高[3] - 英伟达数据中心收入略低于预期 但全球(尤其中国外)增长韧性被市场解读为AI长期逻辑未坏 盘后跌幅收窄[3] - 英伟达占标普500权重超过8% 其动向直接影响大盘情绪[3] - AI赛道景气度持续获得资本认可[3] 量子计算领域 - Quantum Computing Inc单日涨幅超过8% Rigetti Computing跟涨7%[4] - 早期技术公司受资本追捧 显示资金正在布局下一代算力革命[4] 货币政策环境 - 美联储理事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 纽约联储主席称利率"适度限制"[5] - 市场对9月降息概率预期升至85%以上[5] - 低利率环境持续提振市场风险偏好[5] 经济基本面支撑 - 美国二季度GDP增长3.3% 失业率稳定在4%附近[6] - 科技龙头公司财报超预期 印证AI落地和盈利潜力[6] - 全球资金在美联储降息前回流优质资产 美股流动性保持充裕[6] 投资策略方向 - 科技龙头企业特别是AI基础设施厂商如英伟达和微软技术壁垒高 仍是行情主线[7] - 标普500市盈率处于25倍以上 位于历史较高分位[7] - 可关注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有实质进展的公司[7]
深圳布局 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证券时报· 2025-08-28 22:22
项目规划 - 深圳将建设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1] - 工厂包含模块研制、整机生产与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三大业务板块[1] - 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中 预计2025年10月底陆续部署设备[1] 技术特性 - 量子计算具有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 能在特定计算困难问题上实现指数级加速[1] - 光量子计算是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的主流量子计算技术[1] 实施主体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工厂建设运营[1] - 企业创始人文凯确认光量子计算技术的优势特性[1]
深圳布局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新华网· 2025-08-28 13:10
项目规划 - 深圳将建设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1] - 工厂包含模块研制、整机生产与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三大业务板块[1] - 厂房建设正在进行中 预计2025年10月底陆续部署设备[1] 技术优势 - 光量子计算利用光的量子特性进行计算 是主流量子计算技术路线[1] - 相比其他技术路线具有三大优势:无需超低温环境、量子比特数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且相干时间长[1] - 在特定计算困难问题上可实现指数级加速 短期内可实现工程化[1] 产业意义 - 实现专用光量子计算机批量生产 是商用量子计算机的新兴形态[1] - 量子计算具有巨大信息携带和超强并行处理能力[1] - 项目由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1]
【明日主题前瞻】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35
光量子计算 -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由玻色量子建设 预计年产数十台/套光量子计算机 [1] - 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97.58亿美元 产业规模估值达千亿美元级别 [2] - 光量子计算机应用涵盖化学、金融、AI等领域 相关公司包括罗博特科子公司ficonTEC和光迅科技 [2] 光刻胶技术 - 北京光引聚合突破BCB光刻胶技术 成为国内首家具备吨级量产能力企业 [3] -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8%) 2028年预计达75亿美元 [3] - 鼎龙股份年产300吨KrF/ArF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试运行 南大光电实现光刻胶材料自主化 容大感光产品实现批量销售 [4][5] 智能驾驶 - 地平线CEO预计未来五至十年实现全场景无人驾驶 下半年将开展RoboTaxi合作 [6] - 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智能驾驶芯片千万级出货企业 上半年业务出现数倍增长 [6] - 腾景科技向激光雷达客户提供光学元组件 科博达与地平线合作研发域控制器 [7] 卫星通信 - 中国联通发射四颗低轨卫星 包括国内首颗3GPP窄带物联通信卫星 [8] - 全球将迎来数万颗卫星发射高峰 中国"星网"、"千帆"星座计划开始批量发射 [8] - 艾为电子推出卫星通讯宽频LNA 日海智能拥有多款高精度定位模组 [9] 固态电池 - 先惠技术与清陶能源合作研发全固态电池装备 实现技术突破并落地中试应用 [10]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渗透率0.1% 2030年达4% 2035年达9% [10] - 联赢激光为头部电池厂提供固态电池产线设备 厦钨新能布局正极材料和电解质 [11] ASIC芯片 - 全球ASIC市场规模预期2028年上调至554亿美元(较前次429亿美元增长29%) [12] - ASIC芯片在推理场景显现能效和成本优势 谷歌、Meta、亚马逊等加大自研投入 [12] - 铂科新材芯片电感应用于ASIC供电 国科微研发AI边缘计算芯片 芯原股份ASIC设计订单第二季度超7亿元(环比增700% 同比增350%) [13]
逻辑比特科技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实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
钛媒体APP· 2025-08-28 01:54
核心科研突破 - 联合科研团队在Nature发表论文 实现新型热拓扑边缘态 为保护量子信息提供新路径 [1] - 在非无序有限温量子体系中 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 形成更稳健长寿命拓扑边缘态 [1] - 实验显示在存在大量热激发条件下 拓扑边缘态维持了与零温基态相似的寿命 [4] 量子芯片性能 - 天目2号超导量子芯片比特数目超过100 单比特门保真度达99.95% 双比特门保真度达99.5% [2] - 芯片采用二聚化设计构造100粒子长链 为复杂量子多体物态提供支撑 [2][4] - 2022年实现超过100比特量子芯片 2021年发布30比特莫干1号和天目1号立体封装芯片 [8] 测控系统技术 - 自主研发量子测控系统实现100比特同步高保真度操控 属国内首次展示 [5][6] - 测控系统具备高同步 高精度 高效率特性 模块化设计可扩展至上千比特 [5] - 系统精度不足将无法观测热激发运动 高精度操控是实现热拓扑边缘态的关键前提 [5] 公司发展历程 - 核心成员出自浙江大学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 两度创造超导量子系统全局纠缠比特数世界纪录 [8] - 2025年超额完成营收目标 产品覆盖量子芯片设计制备 测控系统 量子计算机及云平台全流程 [8] - 致力于从物理量子比特到逻辑量子比特的进阶跨越 目标成为世界级量子计算企业 [8]
【早知道】工信部: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0:14
卫星通信行业 - 工信部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1] 城市更新改造 - 上海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并探索发行企业债 [1] - 广州市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 [1] 生物医药行业 - 商务部与江苏省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通过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 [1] 量子计算产业 -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1] 理财市场 - 14家理财公司7月管理规模净增长约1.8万亿 [1] 新能源汽车市场 - 8月1-24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7万辆同比增长6% [1]
打造“量子计算+”应用标杆
深圳商报· 2025-08-27 23:19
公司动态 - 玻色量子在深圳南山区自建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年产光量子计算机数十台/套 [1][2] - 公司在南山智城注册成立两家子公司 分别负责光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部件规模化生产与销售技术服务 [1] - 制造工厂规划包含模块研制、整机生产制造、质量控制与测试系统三大板块 具体涵盖量子态制备器、高速量子测控系统等模块工程化研制 [2] 技术优势 - 光量子计算技术具有量子比特数规模大、室温稳定运行、相干时间长等优势 且不需要超低温环境 [1] - 公司自研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是国内唯一可实用化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 [2] 行业地位 - 全球范围内已有5家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建成 分别属于IQM、Quandela、IonQ和Pasqal等企业 [1] - 我国此前仅有少数量子企业聚焦核心器件产线建设 尚无规模化整机制造产线部署 [1] 战略规划 - 南山区将与公司携手共建"量子计算+"产业创新生态 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金融等重点行业打造应用标杆 [2] - 工厂落地标志着公司实用化相干光量子计算机从实验室研发阶段正式迈入工程化量产阶段 [2]
晚报 | 8月28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27 14:38
机器人 - 英伟达推出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包括开发者套件Jetson AGX Thor和量产模组JetsonT5000 可在端侧设备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 最大限度降低对云端依赖 [1]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目标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具身智能机器人作为重要终端产品将获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和法规体系支持 [1] - 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具身智能产业链高技术壁垒细分龙头及新技术带来潜在颠覆性机遇 [1] 稀土 - 北方稀土上半年营业收入188.66亿元同比增长45.24% 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51.52% [2] - 稀土主要品种价格8月以来平均上涨超10万元/吨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 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2] - 国内永磁行业需求旺盛 部分磁材企业排产延至10月中旬 下游需求提升推动价格上涨 2025年三季度稀土永磁企业有望量价齐升释放业绩 [2] 量子计算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自建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区 建成后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达数十台/套 形成批量生产产能 [3] - 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 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向通用计算拓展 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 [3] - 产业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关键转折期 2025-2030年为商业化落地黄金窗口 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 中国"十四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核心战略 [3] 卫星互联网 - 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加快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和应用服务 [4] - 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创新应用 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低空智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 [4] - 我国卫星通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未来十年随着成本下降和政策支持 产业有望成为万亿级蓝海 [4] 出版 - 《2024-2025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规模达17485.36亿元再创新高 比上年增加8.07% [5] - 书报刊数字化收入稳中有进 网络游戏、在线教育、网络动漫三个板块收入规模增幅明显 技术创新(AI、区块链、VR/AR)为核心驱动力 [5] - 政策支持与用户需求转变推动产业升级 全球化拓展与细分市场崛起(如少儿读物、网络文学)为增长点 产业向技术驱动+生态整合+全球拓展演进 [5] 氮化镓 - 华为与山东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开发1200V全垂直GaN-on-Si沟槽MOSFET 采用"氟注入终端(FIT-MOS)技术"显著提升器件性能 达到与成本高昂GaN衬底器件相当水平 [6] - 为千伏级电力电子系统提供极具成本效益解决方案 有望推动氮化镓器件在新能源汽车快充、光伏储能、5G通信设备等领域普及 降低成本并加速市场应用 [6] - 全球氮化镓器件市场预计2030年达6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1.2% 华为突破或成行业拐点 为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7] 宏观行业政策 - 商务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探索率先使用创新药械和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购买服务试点 着力突破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 [8] - 工信部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支撑我国低轨星座高效建设和快速发展 [8] - 上海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 将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优先纳入改造范围 广州深入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9] 行业动态 -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 49家上市公司作为创始会员 [9] - 小米澎湃OS3将于8月28日发布 [10] - 吉林省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12] - "联通星系"01星-04星四颗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入轨 [12] - 星舰第十次试飞成功完成历史性starlink卫星模拟部署 一次发射相当于20倍猎鹰9号容量 [12] 市场表现 - 稀土磁材板块表现突出 北方稀土上半年业绩大增且三部门发布稀土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北矿科技涨停 [14] - 光通信板块受海外大行上调光模块龙头目标价和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推动 剑桥科技8天5板 东田微涨停 [14] - 国产芯片板块因寒武纪中报业绩大增和DeepSeek称UE8M0 FP8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天普股份4天4板 博通集成、瑞芯微等涨停 [14]
中国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落地深圳南山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9:52
公司动态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自建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区 [1] - 公司在南山智城注册成立深圳玻色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 [1] - 深圳玻色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任务 [1] - 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相干光量子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服务 [1] 产能规划 - 制造工厂建成后预计年产光量子计算机可达数十台/套 [1] - 工厂将形成专用光量子计算机的批量生产产能 [1] 行业地位 - 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量子计算领军企业 [1] - 此次自建的制造工厂是国内首个规模化专用光量子计算机制造工厂 [1]
瞭望 | 加速迈向未来产业
新华社· 2025-08-25 08:24
未来技术供给体系 - 未来产业需三类技术协同供给:源头性技术(如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类脑智能)、前沿交叉性技术(如脑机接口、生物制造、深海工程)和颠覆性技术(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3] - 先进核能技术形成"三代堆规模化、四代堆示范化、聚变技术前瞻化"发展格局,达到全球第一梯队水平[4] - 量子计算产业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超导量子计算领域构建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自主量子算力覆盖流体动力学、金融、生物医药等行业[4][5] 技术转化挑战与建议 - 面临多技术路线抉择、工程化落地及供需联动三重挑战,需国家战略牵引和新供给创造新需求[6] - 先进核能工程应用挑战包括法规标准不完善,建议加强产学研融合并完善政策体系[6] - 量子计算需突破底层科学问题(如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提升),建议加大量子芯片设计、调控能力及核心部件自主研制[6][7] - 脑机接口技术面临非侵入式信号干扰和侵入式生物相容性难题,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密度电极、解码算法并优先布局医疗和工业场景[7] - 具身智能产业面临数据获取困难、多模态感知融合不成熟及跨场景泛化能力不足三大瓶颈,建议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产业链协同[8] 大科学装置的作用 - 大科学装置可催生关键技术溢出链,推动产业升级,例如原子级制造需突破原子操控数目3个量级和效率5个量级才能产业化[9][10] - 建议由国家主导构建"攻关基地—人才高地—产业引擎"三位一体的大科学装置,配套建设实验室和中试平台加速转化[10] 人才需求与培养 - 未来产业依赖多学科协同,脑机接口领域2030年人才需求超20万,目前仅天津大学开设本科专业,缺口巨大[11] - 量子计算领域专业人才仅约千人,岗位缺口达数万量级,需系统布局多层次教育体系[12] - 建议高校设立交叉学科专业(如脑机接口),构建融合课程体系,推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设立专项基金和长周期培养机制[11][12] 监管与安全机制 - 需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探索"监管沙盒"和触发式监管,设置"初创包容期"[13] - 先进核能需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13] - 量子计算需加快制定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进抗量子密码算法应用以应对加密体系威胁[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