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oftware Development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缩量调整跌1.16%,超4500只个股下跌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21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1.16%盘中失守3800点 深证成指跌0.65% 创业板指涨0.95% [1] - 沪深北三市成交额2.40万亿元 较上一交易日缩量5167亿元 [1] - 全市场4560只个股下跌 [1] 行业板块表现 - 光伏逆变器 光模块(CPO) 储能 电源设备 光刻机等热门概念股涨幅居前 [1] - 上能电气20CM涨停 中际旭创再创历史新高 [1] -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冲高 百花医药涨停 [1] - 小金属 证券 软件开发 农业等板块跌幅居前 [1]
Best Momentum Stock to Buy for September 4th
ZACKS· 2025-09-04 15:01
Stride (LRN) 公司情况 - 公司是K-12教育领域的领先提供商 为中小学生和学区提供职业学习服务及课程[1] - Zacks评级为1级(强力买入) 当前年度盈利的共识预期在过去60天内增长10.6%[1] -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10.4%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5% 动量评分为A级[2] Magic Software Enterprises (MGIC) 公司情况 - 公司专注于企业软件开发和部署技术 帮助加速定制化应用构建及与现有系统集成[3] - Zacks评级为1级(强力买入) 当前年度盈利的共识预期在过去60天内增长10.1%[3] -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20.5% 显著超越标普500指数8.5%的涨幅 动量评分为A级[4]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AEIS) 公司情况 - 公司是半导体行业电源子系统和过程控制技术的主要供应商[4] - Zacks评级为1级(强力买入) 当前年度盈利的共识预期在过去60天内增长10.1%[4] - 过去三个月股价上涨21.5% 大幅超越标普500指数8.5%的涨幅 动量评分为A级[5]
科大讯飞跌2.02%,成交额13.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50.07元/股 成交额13.28亿元 换手率1.19% 总市值1157.4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1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54% 卖出占比13.55% 大单买入占比23.61% 卖出占比29.94% [1] - 年内股价涨幅3.84% 近5日跌幅6.76% 近20日涨幅2.43% 近60日涨幅4.66%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慧教育32.36% 开放平台24.97% 运营商8.12% 智能硬件7.98% 信息工程6.54% 企业AI解决方案4.03% 智慧汽车3.66% 移动互联网服务2.80% 数字政府2.68% 智慧医疗2.53% 智慧政法2.4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涵盖寒武纪概念 商汤科技概念 AI模型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11亿元 同比增长17.01% 归母净利润-2.39亿元 同比收窄40.3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2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6.8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4.42万户 较上期减少11.02% 人均流通股6359股 较上期增加12.38%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6266.28万股 较上期减少134.27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032.71万股至4065.02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812.73万股至2935.78万股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新进持股2920.84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新进持股2152.83万股 [3]
致远互联涨2.05%,成交额6227.4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0
股价表现及资金流向 - 9月4日盘中上涨2.05%至26.85元/股 成交额6227.49万元 换手率2.03% 总市值30.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13万元 大单买入735.02万元(占比11.80%) 卖出743.15万元(占比11.9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3.78% 但近期呈下跌趋势 近5日跌13.22% 近20日跌20.09% 近60日跌1.65%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3月6日净买入3453.80万元 买入总额7232.39万元(占比50.53%) 卖出总额3778.59万元(占比26.40%)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协同管理软件产品及服务 收入构成中协同管理软件占比85.12%(A8系列占71.93%) 技术服务占14.6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38亿元 同比减少15.98%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98.0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27.76万元 [3] - 股东户数6976户 较上期增加5.36% 人均流通股16516股 较上期减少5.09% [2] 行业属性与机构持仓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涵盖ERP、小盘、AIAgent、智慧政务、智慧农业等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 诺安积极回报混合A持股193.42万股(数量不变) 易方达新常态混合新进持股124.89万股 [3] - 交银阿尔法核心混合A、交银优势行业混合、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趣图:“软件工程,毁了我的儿子”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4 00:43
软件工程行业工作状态 - 互联网公司员工工作强度高 经常需要半夜处理线上故障和调试代码 [1] - 技术团队需要持续优化系统性能 包括接口响应时间 分布式部署和负载均衡 [1] - 员工需要与产品经理频繁讨论交互逻辑和原型设计 [1] 技术架构与系统优化 - 分布式系统架构被广泛应用 涉及缓存同步机制和微服务架构 [1] - 系统常见技术问题包括死锁问题 JVM内存溢出告警和数据库分库分表瓶颈 [1][2] - 需要解决方案应对Redis缓存穿透和高并发压力测试 [1][2] 开发工具与资源投入 - 开发人员配备顶配机械键盘 双屏显示器和高性能服务器 [1] - 公司使用云服务器集群搭建本地测试环境 [1] - 技术团队需要大量编程书籍和外接硬盘等学习资源 [1] 技术交流与专业术语 - 后端架构优化群是技术人员重要交流平台 使用专业术语沟通 [2] - 常见技术讨论涉及消息队列异步解耦逻辑和临时方案应用 [1][5] - 技术人员将生活场景与技术概念类比 如蒸锅水汽扩散与分布式缓存同步机制比较 [1]
删掉15万行代码、全球贡献度第16名的Rust大神,竟全网公开求职?工作意向惹争议:“坚决拒绝生成式AI”
36氪· 2025-09-04 00:00
Rust核心贡献者职业状况 - 两位极具影响力的Rust编译器团队核心贡献者Nicholas Nethercote和Micheal Goulet正在寻找新工作 [1][3] - Nicholas Nethercote在7月18日发布博文正式求职 Micheal Goulet于7月14日在社交平台表达求职意向 [3] 核心开发者技术贡献 - Nicholas Nethercote在Rust项目中提交3375次commit 其中752次以"Remove"开头 累计删除15万行代码 [5][6] - 其贡献覆盖编译器性能优化 词法分析 语法解析 AST与宏展开 编译错误生成机制等核心领域 [5] - 修改过Rust编译器77个crate中的75个 几乎看过所有超过70万行代码的文件 [10] - GitHub总贡献量达4013条 全球排名第16位(去除机器人后第15位) [10] 开源项目资金困境 - Rust基金会2023年总收入仅25万美元 难以支撑核心开发者薪资 [10] - 尽管亚马逊 谷歌 微软 Meta等企业为白金赞助商 但未专门资助开发者 [10] - AI领域吸走大部分资金和关注 导致系统级语言资源减少 [5][12] 开发者职业偏好 - Nicholas Nethercote求职首选全职维护Rust 其次为Rust开源应用项目 [11] - 明确拒绝区块链/加密货币 生成式AI 量化交易领域工作机会 [7][11] - 坚持不离开墨尔本的工作地点要求 [11] 开源生态发展挑战 - 当前开源语言开发依赖公司赞助或开发者"用爱发电" 缺乏可持续资金支持 [12] - 系统级语言虽已应用于操作系统 浏览器 数据库等关键场景 仍依赖少数全职开发者 [12] - 需要基金会 大厂或创新资助模式解决开源项目维护资金问题 [12]
某大厂程序员,因日均代码不足2000行被开除。。
猿大侠· 2025-09-03 04:1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不会笑青年 ,作者不会笑青年 不会笑青年 . 全网唯二的程序员主题漫画公众号。 刚看到一个帖子,真是离了个大谱。 只要你做过程序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经验。 某公司居然以"程序员48天只写了4646行代码"为由,直接把人给开了,说人家 "日均不到2000 行代码" ,这不合格。 合着程序员不是干活,是在 码字冲KPI 是吧?你这是招开发,还是招小说连载作者? 一、这不是写小说 就一定会知道, 写代码不是写小说,更不是敲流水账。 程序员写一行好代码,有时候比拍脑袋写一百行屎山要值钱得多。 很多优秀的架构设计,优化逻辑,处理边界问题,可能都不怎么"涨字数"。 你这按行数考核,是想逼大家放弃脑子去Ctrl+C/V? 要是按行数评绩效,那以后项目里恐怕要能写一行改成三行;每行代码加上一百行注释! 但问题的本质根本不在"行数"上,而在于—— 这是职场管理的问题,要么是"真傻"、要么"装 傻式懒政" 。 二、背后的职场病 别看这条帖子离谱,其实咱们在职场上见的"离谱公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些奇葩操作,一个比一个骚气。 下面给大家盘点几个堪称**"职场PUA代表作品"**的同行案例: 1、每月加班不到10次 ...
Z Potentials|Jarod Xu,Trickle创始人,不迷信指标,坚守可用性,重塑AI Coding的产品哲学
Z Potentials· 2025-09-02 03:58
在生成式 AI 带来的新一轮浪潮中, "AI coding" 被认为是最具想象力的赛道之一 。过去十年,无代码平台和建站工具不断降低开发门槛,但它们始终停留 在 UI 模块化和有限的功能拼装层面,用户仍需学习程序员的逻辑与技术栈。而大模型的出现让 " 自然语言编程 " 成为可能,却又因为交互方式滞后、落地 体验不佳,始终没有跑出真正的 killer product 。 在这样的背景下, Trickle 选择了另辟蹊径 。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模型性能或 benchmark 上,而是重新思考交互方式,提出 "Agent + Canvas" 的范式,把 软件开发还原为直觉式的可视化操作。用户只需一句话, AI 就能在画布上实时构建并修改应用,真正跨过技术门槛。 Trickle 的创始人 Jarod Xu 是连续创业者,从机器视觉、算法应用到大模型产品,一直坚持 " 不迷信指标,只执着于可用性 " 的产品哲学。正是这种坚 守,让团队在多次试错后找到了 "Magic Canvas" 这一突破口。如今, Trickle 不仅拿下了海外早期用户的高度认可,还展示出一个更远大的愿景: 让人人 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软件,而不再依赖 ...
一个Bug改通宵,用AI写超50%代码,只有32%资深开发者敢这么干
36氪· 2025-09-02 02:28
AI编码生产力差异 - 高级开发者(10年以上经验)使用AI交付的代码量是初级开发者(0-2年经验)的2.5倍 [2] - 32%的高级开发者交付代码中AI生成占比超过50%,而初级开发者仅13% [2][9] - 59%的高级开发者认为AI帮助更快交付代码,初级开发者仅49%持有相同观点 [7] 经验对AI应用效率的影响 - 高级开发者更能识别和修正AI生成代码的错误,因此在关键业务代码中更自信使用AI [8] - 初级开发者因缺乏经验难以识别AI代码缺陷,仅13%会在生产环境使用AI [8][9] - 26%的高级开发者认为AI使其工作"快得多",该比例是初级开发者(13%)的两倍 [7] 隐性成本与效率陷阱 - 近30%高级开发者称修改AI输出消耗了节省的时间,初级开发者该比例为17% [11] - 随机对照实验发现使用AI工具使任务完成时间增加19% [13] - AI生成代码中隐藏的细微错误可能导致开发者花费数小时调试 [1][13][14] 情绪价值与环保意识 - 近80%开发者认为AI工具增加编程乐趣,可跳过重复劳动并获得即时满足感 [14] - 56%初级开发者会主动考虑编码能耗,中高级开发者该比例接近80% [14] - 约三分之二开发者清楚AI工具会带来可观碳排放 [15]
AI 研发提效进行到哪儿,谁来守住质量底线?
36氪· 2025-09-01 02:35
AI在研发中的角色演变 - AI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演变:从辅助编程的IDE插件工具到引入Agent的"氛围编程1.0时代",再到CLI模式的"氛围编程2.0时代"[2] - 2022年底ChatGPT推出被视为AI的"iPhone时刻",此后AI迅速介入更多研发环节并影响架构设计与组织协作[1] - 当前AI已深度融入需求调研、PRD评审、技术设计、测试及CI/CD等全交付生命周期环节[4] 研发效率提升数据 - 开发岗位效率提升约30%,主要集中在代码编写和评审环节[13] - 测试岗位提效约25%,涵盖用例编写和自动化测试[13] - 运维岗位提升约25%,尤其在DevOps场景和复杂问题排查方面[13] - 头条和抖音前端团队通过AI工具将设计稿转代码时间从1-2天缩短至几分钟[5] 代码质量与规范 - AI生成代码往往比人工编写更规范,附带详细注释且接口函数遵循统一标准[9] - 超过80%的场景能通过AI自动提升单元测试覆盖率[9] - AI可辅助代码评审,进行变量命名检查、格式规范验证及生成PR总结解释[10] - 采用TDD(测试驱动开发)模式可增强AI生成代码的可控性[10] 企业级应用挑战 - AI生成代码难以直接入库生产系统,需经过严格扫描校验流程[3][6] - 算力和token消耗导致高成本,限制大规模应用落地[20] - 管理层认知偏差可能削弱企业竞争力,需科学量化提效效果[21] - 复杂业务场景中AI难以理解全局业务逻辑,需依赖领域知识库支持[16] 人机协作模式 - AI要求开发者具备更强理解把控能力,最终责任仍在工程师本人[4] - Cursor等工具通过设置checkpoint确保开发者对结果保持掌控[5] - 开发者仅30%时间用于编码,其余用于沟通协作,AI在需求设计等环节作用显著[6] - 辅助模式可带来20%-30%效率提升,优于准确率不足的Agent模式[19] 架构与组织变革 - 出现AOA(AI Oriented Architecture)新架构范式,研发组织向AI中心化转变[24] - 岗位左移(测试向开发靠拢,开发向产品靠拢)和职级上移成为趋势[22] - 前端交互向LUI(Language User Interface)转变,可能推动"无边界体验"发展[23] - 未来Web应用可能消亡,交互方式转向自然语言,企业重点提供后端服务能力[25] 未来发展方向 - AI需从"高级工程师"向"架构师"演进,具备系统理解能力和自我进化能力[26] - 需解决大模型对具体项目业务理解不足的问题,降低知识库构建成本[26] - 可穿戴设备发展可能解决AI缺乏真实世界感知能力的问题,实现研发闭环[27][28] - 全栈开发通过AI辅助变得更易实现,人机协同可快速补齐技术短板[31] 技术实现路径 - 领域知识库普遍采用向量数据库结合Embedding技术[32] - RAG、上下文增强和MCP是搭建开放生态的手段而非目的[18] - 企业需提供高质量内部语料库才能生成符合自有规范的UI代码[30] - Agentic RAG结合自我演进能力可实现更智能的检索召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