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电广传媒“三湘星光行动”再落一子 携手怀化市政府打造文商旅新地标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48
项目概况 - 榆树湾青春广场于9月16日正式开街营业 是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观摩项目[1] - 项目由怀化市委市政府与电广传媒联合打造 定位为文商旅综合体 践行文化+科技与文化+旅游两融合模式[1] - 项目以城市记忆、码头文化、民族文化为脉络 融合多民族元素 集文化展示、餐饮、文创、演艺于一体[1] 项目特色与业态 - 标志性建筑雪峰鼓楼为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侗族鼓楼 采用全榫卯结构[1] - 巫傩部落沉浸式体验馆为全国首个巫傩主题娱乐综合体 包含1000㎡ VR空间与球幕影院[1] - 集中呈现怀化市辖13县市区地域特产 嵌入一县一特场景体验和消费链条[2] - 每日上演50余场涵盖水陆空全场景的演艺 配备数十家餐饮店及特色文创店[2] - 二期计划布局酒店等业态 目标打造文商旅融合样板和城市文化会客厅[2] 公司战略与项目布局 - 电广传媒推进新文旅战略 实施芒果文旅三湘星光行动 以芒果IP为抓手深耕在地文化IP和旅游资源[3] - 采用轻资产、重策划、强运营、产品化模式 与地方政府合作盘活国有闲置资产[3] - 已在省内7个地市落地9个项目 包括湘潭万楼、衡阳东洲岛、安化茶马古道等标杆项目[3] - 榆树湾青春广场为第九个落地项目 将为怀化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
福建沙县:“应急产业+”激活文旅消费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0:58
核心观点 - 沙县区通过"应急产业+"模式推动文旅消费与产业融合发展 将消防培训基地作为核心引擎 结合特色小吃文化和赛事活动 实现文商体旅全面协同[3][5] 应急产业培育 - 依托三明沙县现代化实战消防综合训练基地影响力 推行应急产业培育计划[3] - 推动高端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四链"融合 打造沙县"第二张名片"[3] - 举办系列富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 打响产学研用品牌 实现产业相互支撑赋能[5] - 基地已吸引40余个国家及国内31个省(市)超10000人培训交流[5] 文旅消费激活 - 消防救援人员沉浸式体验非遗小吃制作 包括舂白粿 打扁肉等传统技艺[1][2] - 通过品尝锅贴 金包银 煎年糕等特色美食促进消费[2][4] - 灯光水幕秀展示沙县历史 文旅 红色故事及小吃产业主题篇章[3] - 将消防赛事培训与文旅产业双IP同步运营 催生文商体旅全面融合[5] 国际文化交流 - 近40名国内外消防救援人员参与体验活动[1] - 美国救援人员现场体验传统制作技艺 认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2] - 外国友人熟练使用筷子品尝小吃 特别青睐煎年糕 米冻和锅贴[2] - 各国应急救援队伍赴沙县进行救援技术交流[6]
电广传媒“三湘星光行动”点亮第九星 榆树湾·青春广场亮相湖南旅游发展大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09:20
项目概况 - 榆树湾·青春广场作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工程和观摩项目正式亮相 由怀化市委市政府与电广传媒联合打造 是践行文化+科技和文化+旅游两融合的文商旅综合体 [1] - 项目2025年2月完成拆迁 9月16日正式开街营业 实现闲置资产盘活新生 [1] - 项目以城市记忆、码头文化、民族文化为脉络 融合多民族元素 打造集文化展示、餐饮、文创、演艺于一体的体验空间 [1] 项目特色 - 标志性建筑雪峰鼓楼为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的侗族鼓楼 采用全榫卯结构 夜景梦幻动人 [1] - 巫傩部落沉浸式体验馆以文化+科技打造全国首个巫傩主题娱乐综合体 包含1000㎡ VR空间与球幕影院 [1] - 怀化市辖13县市区地域特产集中呈现 一县一特嵌入场景体验和消费链条 展示百年采金史的沅陵黄金楼前店后矿 辰州牌纯金制品备受青睐 [2] - 每日上演50余场演艺 涵盖水陆空全场景 搭配数十家餐饮店与榆钱暴富局傩面堂等特色文创店 构建吃游赏购一体文旅盛景 [2] 战略布局 - 项目二期计划布局酒店等业态 与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同将项目打造成为文商旅融合样板 成为怀化城市文化会客厅和文旅新名片 [2] - 电广传媒新文旅战略纵深推进 在省内加快实施芒果文旅三湘星光行动 以芒果IP为抓手 深耕当地独特文化IP和旅游资源 [3] - 采用轻资产、重策划、强运营、产品化独特模式 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盘活国有闲置资产 成功打造湘潭万楼、衡阳东洲岛、安化茶马古道等多个文化+科技+旅游标杆项目 [3] - 三湘星光行动已在省内7个地市落地9个项目 榆树湾·青春广场作为第九个落地项目 为怀化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
新疆若羌县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05:24
新疆若羌县近日召开2025年文旅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县文旅融合发展有关情况。今年1月至8 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15.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3%和23.66%,文旅产 业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发布会现场,县文旅局、文博馆、文联和壹方恒远文化传媒公司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本行业领域的工 作情况。记者了解到,若羌县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全县已有文旅企业11家,涵盖多个业态, 进一步夯实了旅游服务基础。 截至目前,今年博物馆游客接待量已达29万人次,去年8月份增长65%。楼兰博物馆多措并举、优化服 务,配备了专职讲解员及志愿者团队,定期举办"楼兰博物馆开门仪式"、百人临摹"李柏文书"等活动, 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楼兰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若羌县还依托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步推进品牌活动与文创推广。成功举办了"冰上绮梦·冬日狂 欢"冰雪系列活动和"第二届新疆若羌穿越N40沙漠越野挑战赛",带动县域各类经济发展。楼兰文创 以"让千年楼兰'活'起来"为核心目标,将抽象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创产品,目前已形 成八大类、250余款文创产品矩阵 ...
36氪研究院 | 新型需供关系驱动下的中国AI文旅发展趋势报告2025
36氪· 2025-09-16 03:02
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文旅产业已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3万亿元,同比增长7.4% [31] - 文旅市场呈现分层化发展态势,传统5A级景区盈利能力强劲,新兴项目存在流量波动大、复购率低等问题,"旅游+"模式加速渗透,形成村咖、康养、研学等多样化新业态 [31] 消费需求转变 - 消费需求正从"性价比"转向"心价比",衡量标准从外在可量化的"多"与"省"转为内在感受型的"深"与"真" [2] - "心价比"核心追求为心有所属、情感满足和意义实现,价值衡量为主观个性化指标如感动程度和成长性,消费动机为体验、连接和成为 [3][36] - 旅行从单纯行程消费转变为情感培育与精神成长的自我投资行为,游客追求"我体验、我感受、我成长"的深度连接 [11] 产业痛点分析 - 游客端痛点集中在决策低效与体验同质化,信息过载与失真、规划耗时脆弱导致决策成本高,场景体验趋同和服务响应僵化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8] - 商家端痛点为人力依赖度高和资源错配,中小商家人力成本占比超30%,缺乏内容制作和客户运营等专业能力,空间设施利用率不均衡且细分客群供给缺位 [40][41] - 产业端痛点为技术孤岛和生态碎片化,数据不通与系统独立导致信息壁垒,环节分散且能力不均,利益分配失衡制约产业链协同 [43][45] 需供同智模式 - "需供同智"模式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实现需求侧精准洞察与供给侧灵活响应的双向协同、动态匹配和迭代优化 [4][12] - 该模式依赖具备数据整合分析能力、智能化决策支持能力和跨主体生态协同能力的技术服务商 [4][47] - 嗯噢哇首创此模式,通过构建需求精准感知、供给智能响应的闭环体系破解需供错配困局 [4][12] AI技术应用演进 - AI技术正从分散应用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演进,通过构建数据驱动、开放协同的AI文旅平台整合多维度数据 [5] - 全行业AI应用率达53%,1000人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率80.6%,50人以下中小企业仅45.7%,不同规模企业呈现明显分层 [33] - AI在智能票务领域普及率较高,85%的A级景区已实现线上预约售票,但中小景区在智能票务系统和AI客服应用上存在滞后 [34] 嗯噢哇生态战略 - 嗯噢哇构建"平台+产品+生态"三位一体架构,以自研文旅大模型Waa-GPT为技术底座,孵化面向游客端的"旅小哇"和商家端的"经营哇"场景化产品 [5][76][79] - 平台具备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实时数据分析决策和安全合规数据交互三大核心能力,聚焦文旅垂直领域知识深度和小样本场景适应能力 [79] - 生态战略链接政府、商家、开发者和技术伙伴,通过政企协同、商家赋能和开发者共建形成开放生态 [87] 典型案例实践 - 北海涠洲岛项目为首个完整文旅生态平台案例,实现政企数据协同、全链路服务覆盖和跨境资源调度,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落地、生态参与的运作模式 [5][89][92] - 与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合作,通过集成化场景整合、AI驱动个性化生成和人设化AI助手实现技术对大型文旅IP的赋能 [94] - 承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文旅创新应用大赛,吸引506个项目参赛,覆盖336家企业和170所高校,构建赛事选拔、资源对接和常态合作三级体系 [101][102] AI应用场景价值 - 在游客服务响应方面,AI智能客服依托文旅知识库实现全场景诉求即时响应,行程规划系统基于多维度数据实现动态调整 [58][59] - 在商家经营赋能方面,AI通过人力服务智能调度降低人力成本25%,通过动态定价和智能组品优化资源配置 [66] - 在产业管理应用方面,AI实现实时监管预警和数据驱动决策,通过多源数据整合破解数据孤岛问题 [68][69] 未来发展趋势 - 未来AI文旅将出现从工具应用到智能共生的演进,需构建政策与制度支撑体系推动产业规范普惠发展 [7] - 嗯噢哇未来发展战略聚焦技术深化、平台开放、生态拓展和国际布局四大方向 [103] - AI技术将加速向生态平台型体系演进,通过聚合原子化能力打破技术壁垒与数据孤岛,推动全行业智能协同发展 [5][13]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落幕 数智赋能文旅新场景 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19:09
行业整体表现 - 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和相关产业企业达8万家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3万亿元 同比增长7.4% [1] -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同比增长20.6% 出游花费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1] 沉浸式文旅业态发展 - 大空间VR成为文旅新消费业态 国内已有超200个项目 线下门店数量达1000家以上 [2] - 《隐秘的秦陵》等大空间VR项目获得电影公映许可证 拓展文化体验方式与技术边界 [2] - 全球大空间V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1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58% [3] - 中国大空间VR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2025年预计超40% [3] 科技应用与创新 - AR技术实现文物"数字复活" 通过高精度点云地图技术动态还原历史场景 [3] - 武汉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空轨列车及人形机器人舞蹈形成的"赛博三件套" [4] - 光谷推出科技旅游线路 涵盖机器人创新中心、双算中心及激光科技馆等点位 [4] - 杭州推出"科技旅游新十景" 包含智能外骨骼、陪伴机器人和AR游戏体验场景 [5] 文旅融合实践 - 文旅博览会展示创新实践案例 打造可感可触的科技文旅盛宴 [1] -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场景 消费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5]
北京门头沟: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北京标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5 11:06
核心观点 - 门头沟区通过生态立区战略推动绿色转型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 [1][4][10] 生态建设举措 - 关闭全部煤矿 非煤矿山和砂石厂 彻底退出资源型产业 [2] - 实施百万亩造林工程 开展生态系统灾后修复 入选"十四五"第三批中国山水工程 [6] - PM2.5平均浓度从2019年3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8.6微克/立方米 下降20.6% [8] - 地下水水位连续6年回升 通过永定河治理和生态补水实现水生态改善 [8] - 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损伤联合实验室 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自然城市"平台 [8] 产业发展转型 - 构建人工智能 超高清数字视听 心血管医疗器械三大细分产业体系 [11] - 建成600P国产算力集群 为全市最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设施 [11] - 与中央广电总台战略合作 引入"央视界"超高清示范园 成为全市首个超高清视听创新应用示范区 [11] - 依托阜外医院建设心血管创新药械产业园 推进医用直线加速器等成果转化 [12] - 旅游总收入41.3亿元 同比增长34.2% 较2019年增长88% [13] - 乡村旅游收入1.1亿元 同比增长37% 增速全市首位 [13] 生态价值实现 - 率先探索生态产品总值核算体系 建立"绿皮书"项目库 [7] - 实施全域"生态体检" 按镇街生态系统特征"一镇一策"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7] - 发展林下经济 泗家水红头香椿 京白梨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京白梨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6] - 打造"门头沟小院"精品民宿体系 涵盖162家民宿 [1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第二 城乡收入比首次降至2以下 [13] 绿色基础设施 -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压缩空气储能试点建设 [8] - 实施全市首个"生态修复+光伏发电"综合治理项目 [8] - 完成129个村庄清洁能源改造 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达91.6% [14] - 成功举办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 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和"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5]
华侨城A:8月合同销售金额9.9亿元,同比减少57%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28
销售表现 - 2025年8月合同销售面积7.2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49% 环比减少47% [1] - 2025年8月合同销售金额9.9亿元 同比减少57% 环比减少41% [1] - 2025年1-8月累计合同销售面积81.5万平方米 同比减少6% [1] - 2025年1-8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21.7亿元 同比减少15% [1] 文旅业务 - 2025年8月旗下文旅企业接待游客946万人次 同比下降6% [1] - 2025年1-8月累计接待游客5505万人次 与上年同期持平 [1] - 全国多地高温及台风暴雨天气对游客出游造成影响 [1]
超22万游客武汉“打卡”中国文旅产业博览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3:59
超22万游客武汉"打卡"中国文旅产业博览会 中新网武汉9月15日电 (卢琪)为期3天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14日在湖北武汉闭幕,本届博览会 共吸引全国各地2000家企业参展参会,观众达22.5万人次,文旅项目集中签约额达232.8亿元。 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以"深化文旅融合、畅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1 个中央大舞台,10个室内展区和1个户外文旅IP展区,同期举办2场专业交流活动和5场交易洽谈活动。 博览会期间,国潮文创、文旅IP展演、各式高新科技体验项目等成为关注焦点。开幕仅1小时,国家博 物馆展区的凤冠系列冰箱贴等热门文创单品便售罄;北京环球影城、广东长隆国际演出队伍和各地特色 展演,引发观演热潮;展馆内,球幕影院、沉浸式体验、机器人表演等区域,引得市民游客争相打卡。 图为博览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为加速"客商"向"游客"、"流量"向"留量"的转化,本届博览会还推出"跟着展会游武汉"活动,该市主要 景区和众多企业针对博览会展商、观众推出各种优惠、福利,吸引市民游客看展会、游武汉。 据介绍,将于国庆中秋假期举办的"烟火武汉 缤纷璀璨——2025武汉金秋品质旅游季"文 ...
豫园灯会+昆仑文化,喀什这场活动叫座又叫好
央视网· 2025-09-15 01:15
9月10日晚,"昆仑乐都·木卡姆艺术季—动漫美食周"活动中,莎车县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带来了《说唱脸谱》节目。莎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莎车县地处昆仑山脉北麓。此次活动布展分为"上古昆仑、人文昆仑、人民昆仑"三大板块。"上古昆仑"板块 将《山海经》中描绘的昆仑奇境、神兽等元素融入54组非遗主题花灯形象设计中,展现出"昆仑"作为中华民族共 同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人文昆仑"板块则专门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在"人民昆仑"板块,通过疆内外 美食分享、歌舞同乐等形式,展现昆仑为证,当代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共 同创造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美食品尝展区里,游客除了可以品尝莎车县当地美食,还可以品尝到高级烹饪技师徐萌等人制作的昆仑文化 相关菜品。莎车县第三小学四年级学生带来了《说唱脸谱》节目;随后,活力四射的舞狮系列之青春潮流表演、 动漫cosplay等节目接连登场,不断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 "'昆仑'是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昆仑文化元素,有利于增强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有形有感的创新性内容,有效丰富了各族群众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