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

搜索文档
瑞尔集团:2025财年实现收入16.88亿元 双品牌战略深化全国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5:37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财年收入16.88亿元,运营利润3620万元,同比增长39.4%,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198.9万元,同比增长28.13%,实现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1] - 瑞尔齿科收入7.35亿元,瑞泰口腔收入9.53亿元,双品牌合计服务客户近200万人次 [2] 品牌与市场 - 公司以瑞尔齿科(高端)和瑞泰口腔(中端)双品牌覆盖不同客户群体,瑞尔齿科复购率行业领先,瑞泰口腔新增1家医院,总接诊量145.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运营118家门店(含11家医院),覆盖15个核心城市,牙椅数量1566张 [2] 技术与创新 - 公司强化AI技术应用,包括AI影像筛查、病例辅助书写、医务质量检查及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1] - 创始人邹其芳通过线上直播互动提升品牌公众认知度与信任度 [1] 行业趋势 - AI技术和数字化诊疗成为口腔医疗领域主流趋势 [1] - 中国政策支持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带来新机遇,国内口腔产业规模预计持续增长 [2]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持续强化AI技术赋能、深化合伙人机制、推进大区管理体系、加大医务培训力度,构建长期竞争力 [3] - 公司客户满意度高达97%,作为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先驱,与客户建立长期信任关系 [3]
一周港股IPO:承泰科技等34家递表;维立志博等3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06-30 11:07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6月23日至6月29日)共有34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9家公司招股,8只新股上市 [1] 递表公司核心数据 斯坦德机器人 - 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按2024年销量) [2] - 2022-2024年收益:9627.5万元→1.62亿元→2.51亿元,亏损收窄至4514.4万元 [2] 承泰科技 - 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2024年市场份额9.3%) [3] - 2022-2024年收入:5765.1万元→3.48亿元,2024年亏损收窄至2177万元 [3] 镁伽科技 - 机器人技术领域自主智能体提供商,在手订单15亿元 [4] - 2022-2024年营收:4.55亿元→9.3亿元,亏损持续超7亿元 [4] 酷赛智能 - 中国本土智能手机端到端解决方案商,2024年收入27.17亿元 [5] - 2022-2024年利润:1.10亿元→2.07亿元 [5] 易控智驾 - 全球L4级无人驾驶收入第一(2024年9.86亿元),运营1400台无人矿卡 [7][8] - 2022-2024年亏损扩大至3.90亿元 [8] 蓝色光标 - 中国最大营销公司(2024年收入607.97亿元),全球前十中唯一中国企业 [9] - 2024年亏损2.91亿元,2023年曾盈利1.17亿元 [9] 石头科技 - 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GMV和销量第一(2024年收入119.18亿元) [33] - 2022-2024年利润:11.83亿元→19.77亿元 [33] 龙旗科技 - 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ODM厂商,智能手机ODM出货量第一 [34] - 2024年营收463.8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65亿元 [34] 通过聆讯公司 维立志博 - 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核心产品LBL-024为全球首款进入注册临床的4-1BB靶向药物 [39] - 2024年亏损3.012亿元,尚无商业化收入 [39] 大众口腔 - 华中地区最大民营口腔服务商(2024年市场份额2.4%) [40] - 2024年收入4.07亿元,利润6250万元 [40] 招股公司亮点 云知声 - AI语音技术公司,引入商汤等基石投资者认购7369.82万港元 [44] - 发行价165-205港元/股 [44] 富卫集团 - 保险集团获阿布扎比投资公司等基石认购19.5亿港元 [47][48] - 发行价38港元/股 [47] 新股上市表现 - 药捷安康首日涨78.71%(收盘23.50港元) [49] - 周六福首日涨25%(收盘30.00港元) [49] - 曹操出行首日跌14.16%(收盘36.00港元) [49]
港股上市潮迸发:6家同日启动招股,上半年230余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37
港股上市潮概况 - 2025年6月30日港交所共有6家公司披露发售公告,均于6月30日至7月4日招股,预计7月9日上市,上一次集中打新为一年前的6月28日(7家公司同日招股)[1] - 6月30日另有3家公司挂牌上市(泰德医药、云知声、IFBH),均实现高开,发行价分别为30.6港元/股、205.0港元/股、27.80港元/股[1]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主板新股上市数量超40只,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30%,5-6月有20余家上市,累计募资超10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倍)[17] 上市公司详情 6月30日上市企业 - **泰德医药**:募资总额5.14亿港元(净额4.29亿港元),基石投资者为石药集团和微光创投(各出资500万美元)[7] - **云知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位(47.8%、39.4%、39.4%)[4][5] - 募资总额3.20亿港元(净额2.06亿港元),基石投资者包括商汤旗下SensePower等(合计认购9550万港元)[8] - **IFBH**: - 泰国即饮饮料公司,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第一,全球第二,募资总额11.58亿港元(净额10.74亿港元),引入11名基石投资者(如UBS AM Singapore)[8] 7月9日拟上市企业 - **蓝思科技**: - 拟募资45.58亿-47.68亿港元,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认购15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9][10] - **极智嘉**: - 拟募资23.52亿港元,2022-2024年营收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净亏损15.67亿元、11.27亿元、8.32亿元[11] - **峰绍科技**: - 科创板转港股,募资总额19.64亿港元(净额18.46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1.42亿元、1.75亿元、2.22亿元[11][12] - **讯众通信**: - 拟募资4.12亿-4.61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7466万元、7658万元、5064万元(连续两年下降)[13] - **首钢朗泽**: - 拟募资2.92亿-3.81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亏损2385万元、1.10亿元、2.46亿元[14] - **大众口腔**: - 拟募资2.17亿-2.32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利润5645万元、6703万元、6250万元[14][15]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初至今港交所主板共230余家公司递交招股书,6月单月递表70家(含超10家"A+H"公司),6月27日单日16家递表(含5家A股上市公司)[17] - BOSS直聘拟通过港股增发募资22亿港元(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富卫集团等多家公司处于招股或聆讯阶段[16][17]
预见2025:《2025年中国口腔种植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6-28 01:08
行业概况 - 口腔种植是通过外科手术将人工材料制成的种植体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作为人工牙根,然后在种植体上端安装牙冠,修复缺失牙齿的一种方式 [1] - 口腔种植主要包括"植入种植体、等待骨结合、安装基台和戴牙冠"四个步骤 [1]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设备制造商以及软件开发商,原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合金、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等 [4] - 产业链中游包括口腔种植细分产品生产商和器械经销商,生产产品如种植体、基台、修复配件等 [4] - 产业链下游包括口腔医疗机构和终端患者 [4] - 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有爱尔创、康拓医疗、国瓷材料等,设备制造商主要有美亚光电、爱迪特等 [5] - 中游种植体生产商主要有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康拓医疗等,器械经销商主要有国药控股、上海医药等 [5] - 下游医疗机构主要有瑞尔集团、牙博士口腔、美奥口腔等 [5]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阶段(1980-2000年):我国第一款种植体出现在1991年,由原华西医科大学研发 [7] - 第一阶段(2000-2010年):以欧美品牌为代表的种植体系统为主,市场主要集中在公立院校 [7] - 第二阶段(2010-2019年):以韩系品牌为代表的植体系统为主,超过50个植体品牌进入我国市场 [7][10] - 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中国进入以国产种植系统为核心的阶段,国产植体推动行业发展 [10] 行业政策方向 - 国家医保局发布《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口腔种植类价格项目整合为15项,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前落地 [13]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口腔医疗服务和保障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落实口腔修复、种植、正畸等耗材省级平台挂网采购 [13] -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规定三级公立医院单颗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不应超过4500元 [13] 行业发展现状 - 种植体是口腔种植的核心变量,价格占比约40%,其次是诊疗及手术费用占比25% [15][16] - 2024年我国种植牙数量超过1000万颗,约为1002万颗 [18] - 集采政策推行后,单颗常规种植总费用控制在5000-7000元区间,整体价格下降约50%,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601亿元 [21] 行业竞争格局 - 登腾株式会社和奥齿泰种植体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中标金额大于1500万元,位于第一梯队 [23] - 江苏创英、士卓曼、诺贝尔生物等企业位于第二梯队 [23] - CR2为45.78%,CR5达69.94%,市场集中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26]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们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种植牙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8] - 集采政策的落地将加速国产种植体的渗透率提升,促使行业朝着国产替代方向发展 [28] - 种植牙技术不断创新,如3D打印、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应用将使种植牙更加精准、高效 [28] - 2030年我国口腔种植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77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9% [28]
隐形正畸市场格局生变:时代天使收购舒雅齐35%股权背后的攻守之道
新浪证券· 2025-06-27 07:10
战略收购 - 时代天使收购杭州舒雅齐医学科技35%股权,与汉斯夫医学科技共同控制该公司 [1] - 舒雅齐成立仅50天即被收购,母公司汉斯夫拥有完整口腔产品矩阵,隐形正畸产品定价低于时代天使 [1] - 收购实现业务协同,时代天使补足固定矫治器和数字化设备能力短板 [2] 市场策略 - 时代天使通过舒雅齐品牌渗透中端市场,形成"双品牌"战略格局,维持自身高端定位 [2] - 2024年时代天使中国市场案例数21.87万例,同比增速放缓至3.2%,国际市场案例数14万例占比39% [3] - 收购可化解汉斯夫旗下"奥瑞诗"品牌的潜在竞争,构筑市场护城河 [3] 行业影响 - 行业整合加速,"部分收购+共同控制"模式可能成为范本,推动正畸领域并购活跃期 [4] - 技术路线融合加速,汉斯夫传统托槽与隐形矫治技术结合时代天使设计能力,升级为全生态体系竞争 [4][5] - 汉斯夫分拆正畸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时代天使通过轻量级合作获取战略资源,改变行业生态结构 [5] 未来趋势 - 全球正畸市场年增速达47%,时代天使通过收购为"数字正畸"时代储备弹药 [5][6] - 行业新生存法则凸显:构建技术壁垒或融入生态系统价值网络 [5]
据港交所文件,6月24日,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独家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快讯· 2025-06-24 13:53
公司上市进展 - 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 独家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1]
大众口腔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快讯· 2025-06-24 13:50
公司上市进展 - 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 独家保荐人为海通国际 [1] 时间节点 - 上市聆讯于6月24日完成 [1]
*ST九有: 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08:21
股东大会规则 - 股东发言需提前两天登记 发言顺序按持股数排序 [1] - 股东发言需围绕股东大会提案 不得涉及商业机密 [1] - 临时发言需经主持人同意 主持人有权制止不当发言 [1] 2025年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27日上午10点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交易时段为9:15-15:00 [2] - 会议地点在北京市东城区前永康胡同27号 [2] 公司主营业务 - 综合性营销服务业务包括线下活动执行和线上媒体推广 [4] - 化妆品销售业务2024年营收3.76亿元 毛利率59.17% [5][19] - 广告投放服务2024年营收1.22亿元 营业利润亏损1166万元 [4][5] 新业务拓展 - 2024年9月通过孙公司设立口腔医疗控股子公司 [6] - 计划构建义齿生产+门诊服务的产业链闭环 [6] - 目标将口腔医疗发展为新的核心业务板块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5.04亿元 同比增长24.63% [8][1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86万元 上年同期为负 [19] - 综合毛利率45.88% 同比提升15.38个百分点 [19] 行业分析 - 互联网广告市场受益于移动互联网发展保持增长 [6] - 化妆品行业受益电商渠道崛起 彩妆线上销售占比提升 [7] - 口腔医疗行业处于初级阶段 民营机构连锁化趋势明显 [8]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多项重大事项 [8][9][10] - 三位独立董事全年出席所有会议并发表专业意见 [25][31][37] - 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12]
时代天使拟收购舒雅齐35%股权,隐形正畸市场格局生变
观察者网· 2025-06-19 13:30
收购交易概况 - 时代天使收购舒雅齐35%股权 交易完成后汉斯夫持股65% 时代天使持股35% 双方共同控制舒雅齐 [1] - 舒雅齐成立于2025年4月30日 系汉斯夫旗下新拆分正畸业务实体 [1] - 时代天使2024年总收入达2.69亿美元 同比增长28.2% 隐形矫治总案例数35.94万例 同比增长46.7% [2] 战略意义 - 时代天使产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 舒雅齐定位1万-2万元亲民价格带 填补大众市场空白 [4][7] - 舒雅齐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 边缘特殊处理减少刺激 在预算有限消费者中具吸引力 [3] - 汉斯夫国际网络和资源将助力时代天使加速全球化 双方在数字化口腔解决方案上形成互补 [5][9] 市场格局 - 中国隐形正畸市场呈"双寡头+多强"格局 时代天使与隐适美主导高端市场 [7] - 2024年全球隐形正畸市场规模6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323.5亿美元 CAGR达30.7% [9] - 时代天使2024年海外收入8055万美元 占比30% 海外案例数14万例 [9] 财务表现 - 2024年时代天使收入2.69亿美元 毛利1.68亿美元 经营利润628万美元 [3] - 2020-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显著 从8165万元人民币增至2.69亿美元 [3] - 研发投入保持高位 2024年研发开支2132万美元 [3] 技术发展 - 时代天使iOrtho云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 支持"微笑模拟"等创新功能 [3][8] - 汉斯夫在口内扫描仪 3D打印等设备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5][8] - AI技术加速应用于矫治器设计和效果可视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