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华为首次超越苹果,成全球第一
36氪· 2025-09-01 03:40
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52% 市场份额达21% 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一 [1] - 苹果智能手表市场份额降至17% 过去七个季度出货量持续下滑 [3] - 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38% 市场份额9% 位列第三 [3] - 小天才出货量同比增长21% 市场份额7% 位列第四 [3] - 三星出货量同比下降3% 位列第五 [3] 产品策略 - 华为通过金字塔式产品结构覆盖全消费层级:高端旗舰(2699-23999元)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及专业潜水功能 中端机型(699-2488元)主打年轻化群体占比超60% 入门级产品(209-999元)聚焦下沉市场 [4][6][7] - 苹果产品线相对单一 价格覆盖1999-6799元区间 仅包含Series/SE/Ultra三个系列 [7] - 华为WATCH 5系列新增"X-TAP智感窗"功能 融合多传感器技术 1分钟生成9项健康指标报告 并支持高原血氧监测及心情检测 [8][9] - 苹果产品升级缓慢:Series 10改用铝合金材质导致充电效率下降 SE系列续航仅18小时需频繁充电 国行版功能受限(如睡眠呼吸监测需破解或境外购买) [10] 技术生态 - 苹果WatchOS生态应用超5万款 覆盖医疗/金融/生产力等领域 支持直接查看股票行情 [12] - 华为鸿蒙系统侧重多设备协同 但手表端应用数量较少 以工具类及轻度娱乐类为主 [11][12] - 苹果采用封闭架构 应用可直接调用硬件资源 操作体验更流畅 [11] 渠道与全球化 - 华为通过"千县万店"计划在中国拓展超3万家线下门店 深入三四线城市 [7] - 全球已建立超6.2万家门店及专柜 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并通过5G基站建设及授权经销商拓展海外市场 [7] 新品规划 - 华为计划9月19日发布WATCH GT6系列 支持星闪技术并提供多配色选择 [13] - 苹果将于9月10日发布Apple Watch Ultra3 重点强化户外场景性能(卫星通信及GPS定位) 并可能为SE3新增睡眠呼吸监测功能 [14]
AI眼镜电致变色专家会
2025-09-01 02:01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AI智能眼镜领域,特别是电致变色(EC)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3][5] - 涉及公司包括小米、Meta、华为等终端品牌商,以及维护光电、苏州博宇、日久光电等供应链企业[1][6][10][26]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技术路线与优势** - 电致变色(EC)技术因低功耗、无级调节、材料稳定性和长寿命等优势,成为AR眼镜主流技术路线,光致变色技术因被动变色特性适用性受限[1][3][5] - EC技术通过电压控制离子迁移实现主动变色(如小米支持滑动切换4种颜色),而光致变色依赖紫外线触发光学结构变化[3][4] - EC膜方案成本约50美元,占小米眼镜BOM成本25%,良率提升后有望降至40美元,引入二供后预计进一步降至30-35美元[2][7][24] **产品规划与出货量** - 小米2025年眼镜出货量预计40万台(EC版本占比30%),2026年计划翻倍至100万台(EC版本占比维持30%)[9] - Meta计划2025年Q4发售20万套带电致变色功能的AR眼镜"Super Nova"(9月底前发售3-3.5万部),2026年出货量目标千万级别[10][11][13] - 华为计划2026年8月发布带显示功能的智能眼镜,采用LCOS技术路线,成本比Meta同类产品低10%-15%[30][31] **供应链动态** - 小米当前EC方案由维护光电供应,为降低成本拟在2026年引入二供/三供(如日久光电报价低12%)[8][9] - Meta主要供应商为苏州博宇,为降低BOM成本(当前成本500多美元)预计2025年Q4引入第二供应商(潜在包括三星)[10][15] - 非上市公司(如维护光电、苏州博宇)因早期技术壁垒和NPI阶段参与优势成为首选,但上市公司日久光电正加速切入供应链[25][26] **其他重要信息** - Meta眼镜因政策限制短期内无法进入中国市场[12] - 下一代技术方向:Meta 2027年机型"Hypernova Two"将采用Micro LED+衍射光波导技术,小米2026年下半年新品将全系搭载EC方案[19][29][32] - 华为智能眼镜EC成本占比约12%(48美元),由单一上市供应商提供[31] **风险与竞争格局** - AR眼镜市场仍处早期阶段,带显示功能产品未大规模普及,供应商数量有限[28] - 成本控制是关键挑战,品牌方通过引入多供、技术迭代(如Micro LED替代LCOS)推动降价[18][24][30]
华为智能手表出货量首超苹果登顶全球第一
新浪科技· 2025-08-29 00:2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2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8%,市场在连续五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 [1] - 市场复苏主要受全球消费者需求稳步增长和中国市场强劲表现推动 [1] - 健康意识提升、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多功能生态系统设备偏好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1] - 智能手表正逐渐成为集健身、通信、支付和导航功能于一体的生活方式中心 [1] 品牌竞争格局 - 华为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第一,同比增长52% [2][5] - 华为超过75%的出货量集中在中国,产品价格区间主要在100-400美元 [2] - 苹果Apple Watch出货量连续第七个季度下降,但仍引领先进智能手表领域 [2] - 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长38%,主要受益于价值导向产品和广泛地理覆盖 [3][5] - 小天才在儿童智能手表领域保持主导地位,出货量同比增长21% [3][5] - 三星出货量同比下降3% [4][5]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成为全球增长主要驱动力 [5] - 中东和非洲地区(MEA)出货量同比增长38%,增长最为强劲 [5] - 拉丁美洲(LATAM)出货量同比增长14%,表现优于全球平均 [5] - 北美市场(NAM)出货量同比下降4%,是少数出现下滑的地区 [5] - 欧洲市场(EU)出货量同比增长3%,保持稳定增长 [5] - 除中国和印度外的亚太地区(AP ex CH, IN)出货量同比增长4% [5] - 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是下滑最明显的地区 [5]
Rokid Glasses全渠道开卖,9月15日起现货发售
新浪科技· 2025-08-28 10:20
产品发布计划 - Rokid Glasses将于2025年9月1日10:00全渠道开启预售 并于9月15日起现货发售 [1] - 9月10日24:00前在官方渠道支付全款的顾客将获赠价值399元充电眼镜盒 [1] - 充电眼镜盒将于10月31日前陆续发货 [1] 销售渠道与物流安排 - 预售渠道包括天猫官方旗舰店 抖音官方旗舰店 京东自营旗舰店及线下数码 眼镜零售店 [1] - 电商平台预约用户在9月10日前付款可享受优先发货待遇 [1] - 其他订单将按支付时间顺序陆续发货 [1]
传理想汽车或最快于下月发布首款AI眼镜
巨潮资讯· 2025-08-28 09:15
公司动态 - 理想汽车最快于下月发布首款AI眼镜 该产品将与理想新车共同现身[2] - 公司于今年6月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两个二级部门 均隶属于产品部 AI眼镜属于穿戴机器人部门[2] - AI眼镜更加注重AI语音交互 产品可能依托于去年12月推出的理想同学App 该App为多模态AI应用 可通过摄像头识别物品并提供语音交互信息[2] 行业趋势 - AI眼镜进入爆发前夜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更多AI智能眼镜进入市场 包括Meta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新品发布[2]
港股概念追踪|Meta Connect大会将发布新AI眼镜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成长空间(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8 00:56
Meta Connect大会与新品发布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行 预计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 第三代Ray-Ban Meta眼镜 运动款Oakley眼镜及全新元宇宙软件 从硬件 交互 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 [1] - Meta公司AI眼镜Hypernova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产品生命周期两年 总出货量约15-20万部 售价约800美元 AI为最重要卖点 [1] 行业动态与市场前景 - 除Meta外 国内小米 Rokid 雷鸟 Xreal及国外谷歌 三星 苹果 亚马逊等头部公司AI/AR眼镜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1] - 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对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1] - 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 小米AI眼镜设50万件出货量目标 各品牌产品管线丰富 生态系统与AI功能及场景持续扩展 为相关供应链下半年增长铺路 [2] 港股相关公司布局 - 康耐特光学有望受益AI眼镜行业升级趋势 AR近视解决方案向轻薄高性能一体化贴合升级 公司自2021年卡位XR一体化技术 引入股东歌尔股份战略合作 已获多家全球领先科技和消费电子龙头在研项目及小试订单 将在泰国新建XR配套镜片专用产线 [3] - 蓝思科技将独家供应Meta下一代Ray-Ban AI眼镜三大核心部件 该产品新增AR显示功能 相关部件已在制作中 [3] - 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发布AI拍摄眼镜新品雷鸟V3 定价1799元 [3] - 舜宇光学科技在AI眼镜视觉方案上拥有技术布局与产品方案 覆盖场景交互 信息交互和影像三大领域 实现基于单目 双目 dTOF等技术的全栈XR视觉方案 推动高分辨率 小型化 可变光圈等研发进展 满足SLAM 超广角 超长焦 眼动追踪等功能需求 [3] 科技巨头AI眼镜产品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AI眼镜 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及随身的AI入口 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摄 视频通话 直播 超级小爱等功能 [4] - 百度发布小度AI眼镜 称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 [4] - 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主打全天候多场景随身超级助理定位 深度融合阿里生态与技术能力 [4]
Meta Connect大会将发布新AI眼镜 机构普遍看好产业链成长空间(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8 00:54
今年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18日拉开帷幕。 TCL电子(01070):2025年1月7日,TCL电子旗下雷鸟品牌发布AI拍摄眼镜新品雷鸟V3,产品定价1799 元。 舜宇光学科技(02382):舜宇智能光学在AI眼镜视觉方案上拥有技术布局与产品方案,特别是在场景交 互、信息交互和影像三大领域。公司实现了基于单目、双目、dTOF等技术的全栈XR视觉方案覆盖,并 不断推动高分辨率、小型化、可变光圈等方面的研发进展,满足行业对AI眼镜SLAM、超广角、超长 焦、眼动追踪等功能的需求。 小米集团-W(01810):Xiaomi小米在近期举办了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除了正式上市的小米YU7纯电 SUV,还发布了小米Watch S4 41mm、小米手环10、小米开放式耳机Pro,以及小米首款AI眼镜等众多 产品。其中,小米AI眼镜定位于"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随身的AI入口",支持第一人称视角拍 摄,视频通话、直播,超级小爱等功能。 据Meta CTO透露,会上Meta有望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以及运动款 Oakley眼镜,并可能展示全新的"元宇宙软件" ...
华泰证券:看好AI+AR眼镜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03
行业动态 - Meta Connect大会将于9月17日至18日举行 有望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及运动款Oakley眼镜 并展示全新元宇宙软件 [1] - 国内小米、Rokid、雷鸟、Xreal等公司已陆续推出AI/AR眼镜产品 [1] - 国外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等头部公司对AI/AR眼镜的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1] 产品与技术 - Meta将通过硬件、交互、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 [1] -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主要受益于AI模型能力提升 [1] 市场观点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将对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1]
华泰证券:头部企业重磅新品发布在即,看好AI+AR眼镜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00:03
Meta Connect大会前瞻 - Meta将于9月17-18日举办Connect大会 计划发布带显示智能眼镜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镜及运动款Oakley眼镜 [1] - 大会可能展示全新元宇宙软件 从硬件/交互/软件层面重新定义AI眼镜产品形态 [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小米/Rokid/雷鸟/Xreal等厂商年初以来已陆续推出AI/AR眼镜产品 [1] - 国际头部企业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对AI/AR眼镜的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化 [1] 产品发展前景 - 眼镜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在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1]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预计对产业链形成短期催化效应 [1]
小米和苹果,被“偷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07:08
行业增长态势 - 全球智能戒指2024年出货量占可穿戴设备整体0.3%,但增速达88.4%,远超行业整体6.1%的增速[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商平台智能指环销售额同比增幅达6401.7%,市场份额在手环、手表、指环三大品类中仅占0.1%[3] - 国内电商平台月销售额从2024年5月的5万多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394万元,品牌数量从3个增至34个[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智能戒指销量88万枚,其中Oura以80%份额居首,印度品牌Ultrahuman以12%份额位列第二[4] - 国产品牌RingConn在2025年618期间获得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其Gen 2产品成为双TOP1[7] - 三星Galaxy Ring国行版售价2999元,与手机、手表生态互联,2024年7月推出后显著提升国内社交媒体声量[6] - 市场形成三大梯队:RingConn为头部品牌;三星、三偌、SkyUnion属第二梯队;魅族等手机厂商将指环作为生态补充[7][8][9] 产品功能创新 - 基础功能包括血氧、心率、运动追踪,已成为行业标配[11] - 差异化功能扩展至睡眠呼吸暂停监测(RingConn Gen 2)、女性健康管理(RingConn Gen 2)、打鼾监测(三星Galaxy Ring)及无创血糖、ECG心电图、尿酸血脂监测[11] - 采用钛合金(RingConn Gen 2、三星Galaxy Ring)、陶瓷工艺(魅族StarV Ring2)等材质提升佩戴舒适度,VERTU推出售价达77000元的奢侈品系列[12] 技术优势与局限 - 手指部位皮肤薄且毛细血管丰富,监测准确度高于手腕设备[15] - 重量仅2-3克(RingConn Gen 2),支持24小时无感佩戴和防水场景,但健身时存在异物感和表面磨损风险[14] - 续航达3-15天(魅族StarV Ring2最长15天,RingConn Gen 2达10-12天,三星Galaxy Ring为7天),远超Apple Watch Series 10的18小时续航[18] - 设备寿命约10年(RingConn数据),因电池不可更换被部分消费者视为"一次性设备"[19] 市场进入策略 - 海外品牌Oura未进入中国市场,苹果iRing未落地,导致国内市场早期空白[4] - 国产品牌优先出海试水:RingConn通过海外众筹启动(2022年11月),Amovan登陆亚马逊(2023年9月),华米Amazfit Helio Ring主打欧美市场(2024年1月)[5] - 三星2024年7月推出Galaxy Ring后,直接推动国内消费者认知度和市场热度攀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