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

搜索文档
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镇江篇章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 鞠丹 徐强 许蓬勃 辛正 九月的镇江大地,田野间稻浪翻滚,岗坡地瓜果飘香,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希望的田野 上,镇江正在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璇说。 "标准化、品牌化,是丁庄葡萄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合作 联社把原来丁庄村的几十个葡萄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商品标准、统一供货渠 道,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今年,"丁庄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镇江已有农业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 理标志4个,这标志着以地理标志保护驱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镇江模式"正在显现成效。地理标志 凭借其强大的溢出效应,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催生了文旅体 验、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更放大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 年轻化、知识化,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近日,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在句容举办。为引 导青年入乡发展,句容市创新推出"6+1"青创集共建合 ...
农林牧渔行业报告(2025.9.15-2025.9.21):猪价再创年内新低,“反内卷”再加码
中邮证券· 2025-09-24 06:1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上周下跌2.7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27位,主要因市场对生猪产能去化兑现存在担忧 [3][12] - 生猪价格创年内新低,全国均价降至12.69元/公斤,周环比回落0.66元/公斤,供强需稳格局持续,政策引导下产能调减力度加强 [4][17] - 白羽鸡苗价因年前补栏需求止跌反弹,烟台鸡苗价格周环比上涨0.2元/羽至3.5元/羽,但祖代更新量同比减少17.66%,引种不确定性仍是行业关键因素 [5][28] - 种植产业链中白糖、大豆、棉花和玉米价格均小幅调整,波动幅度在-1.4%至0.48%之间 [32] 行情回顾 - 农林牧渔行业指数下跌2.70%,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44%,上证综指下跌1.30% [12] - 子板块中生猪和肉鸡板块大幅下挫,种植业和动保板块有所上涨 [14] 生猪产业链 - 价格持续走弱,生猪出栏均价跌破13元/公斤,周内创年内新低 [17] - 养殖盈利转亏,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24元,外购仔猪头均亏损199元,周环比多亏37元 [18] - 产能去化初显,8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80%(钢联数据)或微增0.07%(涌益数据),政策推动下减产预期加强 [19] - 国家召开第三次生猪产能调控会议,要求头部猪企强化减产措施,执行力度加码 [4][20] - 建议关注成本优势突出企业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巨星农牧和华统股份 [21] 白羽鸡产业链 - 鸡苗价格周环比上涨0.2元/羽至3.5元/羽,单羽盈利约0.4元,毛鸡价格持平于3.37元/斤 [28] - 2025年1-8月祖代雏鸡更新量78.55万套,同比减少16.85万套,降幅17.66%,进口和国产品种均下降 [5] - 受美国禽流感影响,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未引种,3-5月从法国恢复引种,但当前祖代和父母代存栏仍处高位 [5][28] 种植产业链 - 白糖价格5905元/吨,周环比下跌30元/吨 [32] - 大豆到岸完税价3987元/吨,周环比下跌1.4% [32] - 棉花价格15300元/吨,周环比小幅上涨0.48% [32] - 玉米均价2325元/吨,周环比下跌3元/吨 [32]
遍地金黄皆是喜 一图看全国秋收进程 | 丰收节里看“丰”景
央视网· 2025-09-24 05:02
央视网消息:目前,秋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启动。中国天气网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秋收向北向东陆续推进。 截至9月19日,四川秋粮收获过七成,其中,一季稻收获过八成。贵州秋粮收获过四成,湖北一季稻收获过三成,玉米收获过八成,大豆收获 过七成。湖南一季稻收获过七成,新疆秋粮收获300余万亩。 中国天气网发布了全国秋收进程图,一季稻和晚稻是秋收水稻的重头戏。其中,西南地区一季稻在9月成熟,东北地区一季稻在9月中下旬收 获,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丰收,而最晚的区域是江南和华南地区,晚稻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开始收割。 春播玉米一般在8月到9月下旬成熟。其中,南方春播玉米成熟较早,东北、内蒙古、西北和华北春玉米一般在9月中下旬成熟。秋收作物中大 豆的收获时间是比较严格的,收获过早,籽粒尚未充分成熟,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均低;收获太晚,会造成大量炸荚掉粒。因此,一般是在9月 上旬至10月上旬收获。 秋分望秋实 丰收节里看"丰"景 遍地金黄皆是喜 一图看全国秋收进程 秋分前后,水稻、玉米、大豆、棉花、花生、红薯、高粱等主要秋收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收获阶段。 ...
黄、红、青、蓝,五彩斑斓!科技赋能点缀神州大地多彩“丰”景
央视网· 2025-09-24 03:56
央视网消息:"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3日是秋分,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时下,稻谷金黄、瓜果飘香,神州大地满 是收获的幸福。 金黄:科技赋能稻谷香 说起秋天的颜色,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水稻的金黄。在粮食主产区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超120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达到94.7%。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三和农场,大型全喂入式收割机有序驶入金色的稻田,收割、脱粒、分离一气呵成。 在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万亩金黄色的稻谷爬满山坡。2025年,当地采用无人机高效运输作业,仅需3分钟就能将一袋重达40公斤的稻 谷,从田埂运至村民家中,改变了千年梯田的秋收景象。 火红:诉说丰收的喜悦 秋日的江西新余仙女湖是青色的。这里的渔民采用"巨网捕鱼"的方式,将鱼儿从四面八方逐渐聚拢。当渔网被缓缓拉起,一条条鱼 儿也跃出水面。2025年,当地秋捕预计将达到500万斤。 深蓝:科技助力"海鲜自由" 五彩斑斓:晒秋画卷迎客来 火红的辣椒构成了秋日里的另一番景色。这两天,青海海东循化县的2.5万亩线辣椒迎来第二茬采摘季。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晾晒 着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构成一幅火红的秋日丰收图景。 红彤彤的蔓越莓也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
安徽天长市:林下一地生“三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4 03:30
曾经,金集镇草西村面临着高岗地干旱缺水、产业单一、种植效益低下的困境。2022年春,为破解岗区产业低效问题,市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多次前来 岗区旱地调研,推广林下套种旱粮和油料作物模式,实现一地多收。从试种到普及种植,4年过去了,如今这一特色产业在天长林区异军突起,金集镇草 西、马塘等5个岗区村山核桃地里套种粮油的种植户增至1030余户,年产值突破6800万元,2210余名林(农)村民在家门口捧上绿色"金饭碗"。 "我们草西是全市岗区旱地林下套种粮油最早的试点村,经4年来的种植实践,如今已连片迅速扩张,山核桃林下套种玉米、红薯、花生、芝麻等旱地粮 油作物,不仅扩大了种植空间、缓解了旱地生产用水难,而且连年丰产丰收。"金集镇草西村党总支书记陈叶桃开心地说。 张兴美是带头响应第一人,他率先拿出20亩高岗旱地进行试种,现在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50亩。尝到林下套种甜头的张兴美带领大伙儿一起干,山核桃 林下套种粮油已发展到230多亩。 安徽省天长市实施山核桃林下套种玉米、花生模式,让农民鼓了"钱袋子",稳了"粮袋子",满了"油瓶子" 张兴美(右一)为山核桃林下的花生松土、除杂。资料图片 9月,安徽省天长市金集镇草西村的薄壳 ...
昌江十月田镇举办丰收节庆祝活动
海南日报· 2025-09-24 01:49
在"农民晒丰收"环节,十月田镇10多个村代表组成参赛队伍,依次登台展示本村最具特色的农产 品,由村党支部书记或种植能手用两三分钟时间推介产品,分享种植技艺与产品故事。随后的黎族风情 文化汇演中,广场舞、大合唱、竹竿舞等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昌江十月田镇举办丰收节庆祝活动 农民算起"丰收账本"难掩笑意 海南日报石碌9月23日电(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阳秀)9月23日是传统节气"秋分",也是第八个"中 国农民丰收节"。当天上午,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好清村逐渐热闹起来,来自全镇各村的代表身着 鲜艳民族服饰,带着特色农产品欢聚一堂。一场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丰收节庆祝活动 在此拉开帷幕。 "今年的收成又比去年好。"现场,好清村"90后"创业青年高庆穿梭人群之中,忙着为活动拍摄。作 为十月田镇第一个涉足电商的本地人,高庆所种的30亩凤梨今年再获丰收。"亩产约7000斤,均价2.8元/ 斤,销售额近60万元。"算起今年的"丰收账本",高庆脸上难掩笑意。 十月田镇是昌江的农业大镇,种植业占全镇经济的80%,主要作物包括菠萝、香蕉等经济作物。其 中,菠萝种植面积3.6万亩,年产值约2.5亿元;香蕉种植面积3 ...
深度关注丨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24 01:29
透过"中国农民丰收节"问候,感悟总书记深情厚望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今年9月23日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通过农民丰收巡游、农耕技艺体验、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同 享秋收喜悦,感受中国乡土的蓬勃生机。图为农民在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景区进行晒丰收巡游。新华社记者 万 象 摄 "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参与,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 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透过连续八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节日问候,可以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情厚望。这 些殷殷关切、深深期望,蕴含着温暖和力量,激励大家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关心—— 总书记亲自推动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为农民设立的一个节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犹记得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 ...
各地秋粮收获有序推进
央视网· 2025-09-24 00:11
安徽6400多万亩秋粮陆续迎来丰收。依托一批农业科创平台,安徽重点打造38个单产提升推进县、125 个精耕细作示范点,累计发布了48项农业主推技术,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良种、良技,筑牢秋粮丰收基础。9月22日,黑龙江3000万亩盐碱地水稻开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稻田 中稳步作业,切割、脱粒、装仓一气呵成。今年,当地种植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在中重度盐碱地上,平 均亩产超过500公斤,较传统品种每亩增产70公斤以上。 转自:央视网 福建今年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田间实测亩产普遍高于上年,目前全省中稻收获已近 两成。 金秋九月,满地金黄。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有序推进秋粮收获顺利展开。 强化服务,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在河南安阳滑县,当地村委会与为农服务中心签订玉米收割、秸秆离田 回收托管协议,将收获、烘干、收购、储存于一体,让农户秋粮收获更省心。 ...
千里沃野奏响丰收“进行曲” “订单种植+良机良法”助力增收增产
央视网· 2025-09-24 00:11
眼下,安徽铜陵市74万亩水稻进入灌浆期,这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各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 期。当地农技部门线上线下多渠道指导农户运用技术手段,加强田间管理,为秋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铜陵市枞阳县钱桥镇新埠村的一处稻田里,种粮大户吴文齐正操作一台大型植保无人机,对他种植的 800多亩糯稻开展"一喷多促"作业。"一喷多促"就是通过一次性喷施叶面肥、杀虫杀菌剂、生长调节剂 等混合药剂,实现防病治虫,促进壮苗稳长、籽粒灌浆,有助于单产提升。此外,在当地的标准化农田 里,还安装了太阳能灭虫灯,灯外配备了高压电网、捕杀装置,减少病虫害。 在今年的秋粮生产过程中,当地组织了19个技术指导组蹲点包片,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同 时,加大病虫情和苗情监测频率,及时发布预警。 江苏泰州:数千亩制种杂交水稻率先开镰 这几天,江苏泰州海陵区5600亩制种杂交水稻迎来收获季,当地制种加工企业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 装运、烘烤,确保颗粒归仓。 在泰州市国家现代农业开发区的水稻制种基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收获后,水稻种子被转 运到大型现代化烘干中心,16台烘干机开足马力,对水稻种子进行烘干。烘干可以有效避免高温导致的 ...
奋力书写农业强省建设新答卷
河南日报· 2025-09-23 23:56
中原沃野,万物生长。 "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殷殷嘱托,念兹在兹,句句关情。 牢记嘱托勇奋进,笃行实干显担当。河南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定不移提升农 业产能、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天下粮仓,中原担当;乡村振兴,田园风光;农民增收,笑颜绽放——河南正以整体发展的视野,奋力 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答卷。 农业提效: 农村提质: 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中原熟,天下足。粮食安全是农业强省的根基所在。河南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 端牢了手中的饭碗,更为国家粮食安全筑起坚固屏障。 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得益于要素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 9月13日,走进兰考县仪封镇代庄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种粮大户牛煜会正拿着手机 查看田间墒情监测数据,"这2000亩地全部实现了高标准改造,每50亩配套一眼机井,还安装了智能滴 灌和物联网墒情仪,动动手指就能浇地。"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河南农田的常态。截至2024年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