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20250924
2025-09-26 02:29
信达生物 20250924 摘要 全球 PD-1/PD-L1 市场在 2024 年达 5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3%, 默沙东 Keytruda 占据 56%的市场份额,BMS 的 Opdivo 位居第二, 头部四款产品合计市占率超 90%,市场集中度高。 第一代 I/O 疗法对实体瘤疗效有限,仅约 20%的患者真正获益,且高度 依赖 PD-L1 表达水平,存在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问题,亟需突破性治疗 策略。 第二代 I/O 疗法市场规模预计达 2000 亿美元,涌现 PD-VEGF、PD-IL2 等双靶点创新产品,中国本土企业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积极参与。 信达生物的 IBI363 是全球首创的新一代双抗,采用独特融合设计,有望 在热冷肿瘤及耐药人群中实现突破,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IBI363 通过融合 PD-1 单抗延长半衰期,采用阿尔法偏向性 IL-2 设计, 降低与 IL-2 贝塔伽马亚基的亲和力,减少外周毒性,并有效刺激 CD8+ T 细胞。 信达生物在 2025 年 ASCO 大会上公布的临床数据显示,IBI363 在黑色 素瘤、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免疫耐药实体肿瘤中具有广泛治 ...
康方生物20250925
2025-09-26 02:28
康方生物 20250925 摘要 AK104 在宫颈癌和胃癌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尤其在 PD-L1 低表达胃 癌患者中,总生存期(O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凸显其临床价值。 康方生物拥有强大的平台化能力,超过 50 个候选药物覆盖肿瘤、自身 免疫等领域,24 个处于临床或商业化阶段,约 15 个具 first/best in class 潜力。 AK112 已进入全球市场,布局肺癌、肠癌、胆道癌等适应症,临床进度 领先。Harmony 6 研究数据将在 CES 大会发布,显示对中央型鳞状细 胞肺癌的良好控制。 康方生物的 AK104 和 AK112 已纳入医保,价格合理,销售额稳步增长。 适应症扩展和滚雪球效应有望推动未来销售额持续增长。 Harmony 6 研究是双抗联合化疗与 PD-1 单抗联合化疗的头对头比较, 纳入大量难治的中央型鳞状细胞肺癌患者,展示了 AK112 在控制出血 风险方面的优势。 AK112 在 Harmony A 研究中成功将 PFS 转化为 OS,且具有显著统计 学意义,表明其作为双抗药物在治疗效果上取得重要突破,并通过大样 本数据验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康方生物通过大量数据分析证明其 ...
益方生物股价跌5.09%,中银证券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5万股浮亏损失7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2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09%至31.70元/股 成交额1.35亿元 换手率1.00% 总市值183.33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益方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1月11日 2022年7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100%来自技术授权和技术合作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基金(002938)二季度减持26万股 现持有4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9.35%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76.5万元 最新规模1.58亿元 [2] - 基金经理为李明蔚 累计任职时间2年218天 管理规模1.5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和最差回报均为3.28% [3] 基金业绩表现 - 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58.21% 同类排名773/8171 [2] - 近一年收益71.21% 同类排名1527/8004 [2] - 成立以来收益165.75% [2]
舒泰神股价跌5.01%,广发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3.57万股浮亏损失41.9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09
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01%至33.72元/股 成交额2.69亿元 换手率1.73% 总市值161.1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苏肽生)占比59.17%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占比33.19% 其他业务占比7.63% [1] 机构持仓情况 - 广发沪港深医药混合A(014114)二季度持有23.57万股 占基金净值2.86%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41.95万元 基金规模2.0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82% 近一年收益95.07% 成立以来收益17.86%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吴兴武累计任职10年230天 管理规模98.5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12.46% 最差回报-32.66% [3]
科创板IPO过会,百奥赛图港股大涨
36氪· 2025-09-26 01:57
IPO进展 - 科创板IPO于9月24日获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批准 拟募集资金11.85亿元 主要投资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 [1][4] - 若成功登陆科创板 公司77.81%股份将在A股上市流通 22.19%股份在H股流通 [2] - 港股股价在IPO过会后次日盘中涨超10% 收盘涨5.73%至29.5港元/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51.27% [2] - 归母净利润4799.9万元 同比扭亏且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2] - 临床前产品与服务业务营收458.1万元 同比增长56.9% 毛利率保持约70%高位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2.03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87.1% [3]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5.56% 2024年实现净利润3354.18万元 成功扭亏 [5] 业务构成 - 专注基因编辑技术创新与应用 形成四大技术平台:基因编辑模式动物制备 创新模式动物繁殖与供应 临床前药理药效评价及抗体药物发现 [4] - 推动"千鼠万抗"计划 利用RenMice小鼠平台大规模发现全人候选抗体分子 [10] - 开发肿瘤 自身免疫 心脑血管等疾病领域创新型小鼠模型 [10] - 加强海外制药公司业务联系 拓展海外CRO业务 [10]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99亿元 4.74亿元 3.24亿元 占营收比例从130.96%降至33.04%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研发人员337人 占员工总数30.78% [6] 募资用途 - 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4.54亿元 占募资总额38.28% [5] - 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项目投资3.16亿元 占比26.70% [5] - 临床前研发项目投资1.65亿元 占比13.92% [5] - 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 占比21.10% [5] 公司治理 - 沈月雷与倪健合计控制27.0291%表决权 为公司共同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6] - 创始人沈月雷带领团队将基因敲除模式动物研发周期从14-18个月缩短至7-9个月 服务哈佛大学医学院 GSK等国际机构 [9]
长春高新股价涨5.09%,财通证券资管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万股浮盈赚取6.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57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6日长春高新股价上涨5.09%至128.80元/股 成交额达8.42亿元 换手率1.65% 总市值525.42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制药业占比92.83% 房地产业务占比6.81% 服务业占比0.36% [1]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10日 1996年12月18日上市 主营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研发生产销售 辅以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 [1] 机构持仓情况 - 财通资管创新医药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有长春高新1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5.06%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持仓浮盈约6.24万元 基金最新规模594.63万元 成立以来收益率48.42%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51.93% 近一年收益率63.87% 同类排名分别位于1099/8171和1904/8004 [2] 基金管理人信息 - 基金经理易小金累计任职时间7年142天 管理基金总规模5.94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48.81% 最差基金回报率17.32% [3]
肿瘤耐药治疗赛道破局者:应世生物赴港IPO
格隆汇· 2025-09-26 01:39
在创新药投资的淘金浪潮中,真正值得长期押注的,永远是那些能够定义赛道、并拥有清晰商业化路径的破局者。 当行业从概念炒作回归价值本质,一家聚焦肿瘤耐药这一核心难题的生物科技公司——应世生物(InxMed Limited),正悄然临近它的价值兑现时刻。 不同于仍停留在故事阶段的Biotech,应世生物已凭借其核心产品ifebemtinib的突破性临床数据,即将迎来商业化阶 段。随着港股18A通道的推进,这家企业不再只是一个研发平台,而是一位手握王牌、战略清晰、即将推开商业化大 门的实力玩家。 当肿瘤耐药治疗成为下一代创新药的主战场,应世生物如何凭借其FAK抑制剂平台构建护城河?它的上市又将为行业 带来怎样的新叙事? 创新药政策春风,肿瘤耐药治疗迎黄金发展期 从创新药行业表现来看,应世生物正在迎来其赛道的黄金发展期。 首先,政策与资本形成双轮驱动,为本土创新药企创造有利环境。 近年来,鼓励真创新的政策接连出台:药品集采规则持续优化,商业健康险的创新药目录有望推出,医保局探索 的"新药首发价格机制"更赋予创新药自主定价空间。审评审批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为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铺设 了快速通道。 资本市场同样提供有力支 ...
迈威生物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02亿元,融资余额7.3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3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25日公司股价上涨1.33% 成交额达6.55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02亿元 融资偿还7559.66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659.40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7.33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7.32亿元占流通市值7.0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25日融券卖出2200股 卖出金额11.26万元 融券偿还200股[1] - 融券余量1.56万股 融券余额79.71万元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79万户 较上期增加11.66%[2] - 人均流通股11379股 较上期减少10.44%[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01亿元 同比减少12.43%[2] - 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同比减少23.90%[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持股474.26万股[2] - 兴全合润混合A新进成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339.00万股[2]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持股310.56万股 较上期减少117.30万股[2] - 汇丰晋信智造先锋股票A等四家机构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5月12日[1] - 2022年1月18日上市 主营业务为治疗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 - 收入构成中销售商品占比99.91% 提供劳务占比0.09%[1]
【锋行链盟】港交所IPO基础发行架构
搜狐财经· 2025-09-26 01:09
港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其IPO(首次公开招股)市场以市场化、国际化及灵活的上市制度著 称。港交所IPO的基础发行架构主要由参与主体、发行结构类型、核心流程及监管规则四大模块构成,以下逐一解析: 一、参与主体:IPO的核心角色 港交所IPO涉及多方协作,主要包括以下主体: 1. 监管机构: 二、发行结构类型:适配不同企业需求 港交所支持多元化的上市结构,核心类型包括: 1. H股上市(境内注册企业) 2. 红筹股上市(境外注册企业) 3. 同股不同权(WVR, Weighted Voting Rights) 1. 发行人:拟上市企业(需符合港交所上市条件)。 2. 保荐人(Sponsor):核心协调者,负责对发行人进行尽职调查、协助重组架构、撰写招股书、与港交所沟通,并对上市 合规性承担首要责任(需为港交所认可的持牌券商)。 3. 承销团:负责股份销售,包括主承销商(Lead Underwriter)、副承销商等,通常由国际大投行或中资券商组成,承担估值 定价、路演推介、分配股份等职能。 4. 中介机构: 法律顾问:发行人律师(处理境内/境外法律合规)、承销商律师(核查发行人资质及交 ...
自贸港红利释放,海内外企业“争相落户”海南|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0:41
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现状 -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 海内外企业加速布局海南[1] - 海口国家高新区2024年生物医药产值214.1亿元 占海口医药产值82.9% 占海南医药产值79.9%[1] - 澄迈生态软件园2024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 较15年前增长约200倍[7]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 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已注册企业155家 签约落地31家 包括世界500强背景1家 外资企业3家 上市背景企业2家 高新技术企业5家[2] - 实施"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 乐城先行区允许进口未上市药械 真实世界数据可用于国内注册审批[2] - 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引进并在海南生产的国际药品和医疗器械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万元一次性奖励[2] 自贸港政策支持体系 - 进口原辅料 自用生产设备等356项商品免征关税 加工增值超30%产品内销免征关税[2] - 生物医药企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15%[2] - 佰唯基因生物科技落户海口生物城 建设1500平方米智能实验室与GMP认证生产线 为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4]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 - 澄迈生态软件园累计入驻企业超1.5万家 包括腾讯 百度 美团等头部企业[7] - 园区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产业聚集运营平台[11] - 实施"3+2+1"数字经济创新工程 包括三个产业集群 两个生态基地和一个数字金融创新中心[11] 产业发展目标规划 - 生态软件园目标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占比超25% 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 专精特新企业30家 人才规模3万人[8] - 支持园区分期发起产业投资基金 自贸港建设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20亿元 认缴出资比例不高于40%[11] - 园区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 采用"场景+基金+政策"培育模式赋能企业发展[11] 绿色低碳建设实践 - 园区贯穿绿色低碳理念 雨水回收设施通过海绵设计进行消化利用[4] - 广泛使用光伏清洁能源 包括光伏玻璃地砖和太阳能路灯[5] - 利用开采岩石制作环保设施 部分凳子配备太阳能电池板和无线充电功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