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最新研判:AI 眼镜出货量将持续攀升,下一个 智能入口 要来了?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16
行业动态 - 大摩报告聚焦大中华区及亚太区AI+AR眼镜领域,预测2024-2028年AI眼镜SoC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80%,2028年CIS和LCOS市场规模分别达2.73亿美元和1.53亿美元[1][17][19][22] - 中国厂商如阿里巴巴、Rokid、Xreal加速整合AR功能,采用MicroLED、波导系统等技术,Meta新款AR眼镜Celeste采用LCOS显示模块[1][2][3][5] - AI/AR眼镜电池续航是关键考量因素,早期原型机续航仅4分钟,Celeste需显著改善以提升用户接受度[6] 公司技术方案 - 阿里巴巴WOW眼镜采用双目MicroLED+波导系统,晶能光电供应单色(绿色)MicroLED芯片[2][8] - Rokid眼镜采用类似技术方案,但每侧配备两个波导(共四个),阿里巴巴为每只眼睛两个[2][8] - Xreal采用MicroOLED+鸟浴式光学堆栈实现全彩色显示,设计可能增加重量[3][12][16] - Meta Celeste采用LCOS+波导模块,分辨率58像素,刷新率120Hz,卢姆斯授权技术,肖特制造[5] 供应链合作 - 天岳先进与舜宇光学战略合作,推动碳化硅衬底在AI眼镜光学及电动汽车显示器(如HUD)应用[14] - 晶能光电为阿里巴巴WOW眼镜供应MicroLED投影仪[8] 市场表现与预测 - Meta 2025Q2财报显示AI眼镜推动现实实验室收入同比增长5%,公司称AI眼镜为超级智能融入日常生活主要方式[15] - 大摩预测2028年AI眼镜出货量显著增长(具体数据见图表9)[24] - 雷朋Meta 3将强化AI多模态功能,保留类似半导体方案,可能搭配索尼16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7]
大摩最新研判:AI 眼镜出货量将持续攀升,下一个 "智能入口" 要来了?
智通财经· 2025-08-08 11:00
大中华区及亚太区 AI+AR 眼镜领域发展 - 阿里巴巴推出 WOW 眼镜,采用双目 MicroLED + 波导系统,晶能光电供应单色(绿色)MicroLED 芯片 [1][2][7] - Rokid 眼镜采用类似技术,但每侧配备四个波导(阿里巴巴为两个),同样使用晶能光电的 MicroLED [2][10] - Xreal 采用 MicroOLED + 鸟浴式光学堆栈,实现全彩色显示,但设计可能更重 [2][11][15] Meta 的 AR 眼镜 Celeste - Celeste 预计在 9 月 Meta Connect 大会发布,采用 LCOS + 波导显示模块,分辨率 58 像素,刷新率 120Hz [3][4] - 波导技术由 Lumus 授权,肖特制造,水晶光电参与投资 [4] - 电池续航是关键挑战,早期原型仅 4 分钟,改进续航是用户接受度的关键 [5] 技术趋势与供应链 - AI 眼镜 SoC 市场 2024-2028 年 CAGR 达 80%,2028 年 CIS 和 LCOS 市场规模分别达 2.73 亿和 1.53 亿美元 [1][17][19][21] - 天岳先进与舜宇光学合作,推动碳化硅衬底在 AR 眼镜光学和汽车 HUD 中的应用 [13] - Meta 财报显示 AR 眼镜成为 AI 多模态交互核心,Reality Labs 收入 Q2 同比增长 5% [14] 产品对比与市场动态 - 中国厂商加速整合 AR 功能,阿里巴巴为首家推出 AI+AR 眼镜的科技巨头 [1][7] - Meta Celeste 采用全彩色 LCOS,而中国厂商多采用单色 MicroLED(如阿里巴巴 WOW)或 MicroOLED(如 Xreal) [2][4][7] - 雷朋 Meta 3 或强化 AI 多模态功能,保留类似半导体方案,搭配索尼 1600 万像素传感器 [6]
AR创业者亲述:在美国做中国的事情,成本将暴涨好几倍
观察者网· 2025-08-08 06:52
行业动态 - AI眼镜成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最火爆产品,小米、阿里等大厂相继入局 [1] - AR眼镜头部企业XREAL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2025年Q1市场份额仅次于Meta,超越字节跳动 [1] - 当前市面多数AI眼镜功能简单,主要整合智能手表或手机供应链,缺乏核心优势 [1] 公司概况 - XREAL由徐驰、吴克艰等人2017年创立,拥有近500名员工,累计融资超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快手、蔚来资本等 [2] - 公司在无锡和昆山设立两个光学工厂,65%零部件自主定制并在中国生产 [2] - 依托中国硬件制造优势,公司制造成本仅为美国的几分之一 [2] 产品技术 - XREAL One Pro系列主打空间显示功能,视场角达行业领先的57度,搭载自研X1芯片将延迟降至3毫秒 [6][7] - Project Aura为全球首款旗舰级智能眼镜,搭载自研X1S芯片,专为安卓XR平台打造 [2][7] - 硬件需突破光学显示、电池续航等瓶颈,理想形态还需5年或以上时间 [2] 战略合作 - 公司成为谷歌全球AR领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 [2] - 与谷歌合作安卓XR系统,解决行业碎片化问题,开发者可开发通用应用 [9][10] - 中国产业链+全球创新共振,有望定义下一代终端 [3] 市场前景 - 眼镜将与手机共存,市场规模可达手机级别 [2] - 行业拐点尚未到来,硬件仍需突破 [2] - 谷歌安卓XR系统或改善AR设备应用生态缺失问题 [5]
专访李未可科技创始人茹忆:眼镜是AI时代的入口 正在突破硬件轻量化瓶颈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2:07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专注于AI眼镜赛道 认为眼镜是AI时代最佳入口 因其距离交互器官最近 能成为离人最近的隐形助手而非手机APP [1] - 公司采用"产品做减法 AI做加法"策略 重点解决佩戴舒适性问题 目标将产品重量减至40克以内 确保用户可全天佩戴 [2][3] - 公司定位为AI+硬件企业 而非纯硬件厂商 擅长将AI技术与硬件结合 避免与其他企业直接比拼硬件性能 [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已推出三款AI眼镜产品:AI音频眼镜City系列 AI拍摄眼镜View 一体式AI+AR眼镜S3 均具备AI翻译 AI纪要 AI游玩 AI问答四大原生功能 [1][4] - 自研多模态AI大模型平台WAKE-AI 1.0具备文本生成 语言理解 图像识别及视频生成能力 2.0版本升级了自动语音识别 多模态交互和多智能体交互 [5] - 翻译技术突出 支持超过180种语言实时翻译 商务场景准确率从60%提升至90% 采用意译技术而非逐字翻译 [5][6] - 语音处理技术积累深厚 在麦克风收音 降噪 语音转文字方面优化端到端交互链条 [5] 市场应用与商业化 - 明确聚焦海外商务场景 主打中国企业出海市场 产品定位为"出海神器" 解决外贸展商"记忆混乱"和"语言不通"痛点 [8] - 与米奥会展合作推广"AI+会展"模式 在越南 印尼 阿联酋等RCEP市场快速复制 预计2025年助推超10000家中国企业智能出海 [7][8] - 展会场景验证成效显著 在越南展会支持超180种语言实时翻译 在印尼展会累计翻译时长超9000分钟 [6] 融资与合作进展 - 2024年4月获得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投资方为合肥包河创投及上市公司米奥会展 [7] - 历史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 新干世业投资 国中资本 包河创投以及米奥会展等 [1] - 合作方包括米奥会展 中国移动等龙头企业 [1] 发展路径规划 - 短期1-2年优化硬件 解决漏音 续航不足等问题 计划集成定向麦克风 [9] - 中期3-5年成为专属商务助手 学习企业知识库 自动回答产品参数报价等问题 [9] - 长期10年进化为随身智能体 连接办公生活全场景 [9] - AI技术将拓展至其他硬件设备 正与硬件厂商和芯片商合作推广行业解决方案 [6]
消费结构变迁与新趋势
2025-08-05 03:16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涉及消费行业多个细分领域,包括智能眼镜、AI电商、AI教育、情绪价值消费(IP内容、成瘾性消费、悦己型消费)、性价比消费(平价折扣零售、功能性品牌、二手交易平台)、服务消费(旅游、酒店、母婴护理等)[1][2][6] - 公司包括Meta、小米、字节跳动(智能眼镜)、康耐特光学、博士眼镜(镜片制造与渠道)、天利国际控股(AI教育)、海底捞、华住集团、圣贝拉(服务标准化)[1][5][2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技术驱动消费变革** - **智能眼镜**:Meta 2024年推出商业化产品,国内小米、字节跳动跟进,市场潜力巨大(国内戴眼镜人口7.5亿,每三年更换一次)[1][4][5] - **AI电商**:提升跨境出海效率(如义乌老板通过AI客服实现24小时多语言交流),但盈利情况仍需观察[3][7][10] - **AI教育**:突破传统教育规模效应与公平性瓶颈(天利国际控股产品效果显著),内容型教育公司在创造力考察中更具优势[3][11][12] 2. **情绪价值消费崛起** - **类型**:IP内容(盲盒、潮玩)、成瘾性消费(咖啡、奶茶、新型烟草)、悦己型消费(黄金珠宝、健康运动)[1][6][15] - **驱动因素**:二次婴儿潮人口结构、民族自信心增强、物质需求满足后情感需求提升[14][16][17] - **IP经济**:对内容依赖减弱(如迪士尼短剧压缩情绪点),国内潮玩、黄金珠宝等品类发展迅速[16][17] 3. **性价比消费成为主线** - **表现**:平价折扣零售店(零食店)、功能性品牌(剔除溢价)、二手交易平台[6][8][9] - **全球趋势**:欧美日经济史表明,物质满足后必然进入平价消费时代(如美国Dollar General毛利率30%+,Costco仅15%)[18][21] - **日本案例**:零售渠道转向硬折扣(堂吉诃德),企业通过规模采购降低成本[19][20] 4. **服务消费量价齐升** - **潜力**: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仅30%(美国70%),未来将随收入增长持续扩大[23] - **标准化关键**:海底捞(火锅标准化)、华住集团(酒店管理)、圣贝拉(母婴护理)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效应[24][25] - **线上化方向**:健康服务(线上渗透率<3%)、教育(10%)、美容(<20%)需解决基础设施与标准化问题[26][27][28] --- 其他重要内容 - **AI人服与就业匹配**:AI可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如旅游、会展行业)[13] - **零售渠道调改**:中国电商生态竞争力强,未来或实现社区网格化业态(菜市场、便利店)[22] - **日本零售转型路径**:企业可选择性价比、高端化、多元化或出海国际化[20] --- 数据与百分比引用 - 国内戴眼镜人口:7.5亿,更换频率3年/次[5] - 美国IP玩具销售占比:25%(国内未达此水平)[16] - 美国服务消费占比:70%(中国商品消费占比70%)[23] - 线上渗透率:健康服务<3%、教育10%、美容<20%[26] - 零售毛利率:Dollar General 30%+ vs Costco 15%[21]
至格科技半年内再获亿元级融资,为清华孵化的AR眼镜光学厂商|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8-05 00:09
公司融资与背景 - 至格科技于2025年完成第二轮亿元级融资 由银润资本领投 老股东方广资本超额追投 久德投资、人才科创基金、易景科技跟投 资金用于产能提升、团队扩充和产品研发迭代 [6] - 公司成立于2019年 由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光栅与测量实验室孵化 核心团队包括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万人、清华博士及前上市公司高管 [6] - 公司是AR衍射光波导、衍射光栅和微纳光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6]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280万台 同比增长26% 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 同比增长107% 跃居全球第一 [6] - 衍射光波导技术因轻薄、高透光率、可规模化量产等优势 被认为是AR光学方案中最具潜力的方案 近两年发布的AR眼镜新品中有一半以上采用该技术 [6] - AI大模型能力提升推动AI眼镜发展加速 Meta、三星、苹果、亚马逊、小米、华为、阿里、字节跳动等大厂均参与研发 [6] 技术优势与产能 - 公司掌握光栅设计、光栅母版加工、纳米压印生产三大核心技术 采用IDM运营模式 实现从设计到制造全链条能力 [7] - 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 月产能达10万片 已实现单月2万片量产出货 产能和出货量行业领先 [7] - IDM模式可实现客户定制化产品设计 更快迭代技术并实现量产 灵活性和自由度更高 [7] 产品性能创新 - 开发"无彩虹纹"专利技术 通过光学设计引导彩虹纹向特定角度发散 保证95%场景下用户无感知 [8] - 波导镜片综合透光率超98% 非光栅区域透光率达99%以上 与高端眼镜镜片水平相当 [8] - 采用渐变光栅专利技术 提升显示均匀性和外观美观度 通过波导光学架构设计改善漏光问题 [8] - 波导镜片重量不到4g 纯波导片厚度仅0.4mm 叠加盖板后厚度控制在0.65mm以内 提升佩戴舒适性 [8] - 量产产品光效达1000nits/lm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光效提升带来更高入眼亮度和更低系统功耗 [9] 战略方向 - 公司战略聚焦让光波导镜片更接近普通眼镜镜片佩戴体验 推动消费者全天候佩戴并促进智能眼镜普及 [8][9] - 通过提升显示效果和佩戴体验 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和资源进入行业 最终实现元宇宙和空间计算未来 [9]
招银国际:料AI眼镜热潮利好科技供应链 推荐买入小米集团-W等
智通财经· 2025-08-01 07:48
AI眼镜产业前景 - 持续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1] - 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1] - 小米AI眼镜50万件出货量目标[1] - 各品牌丰富的产品管线[1] - 持续扩展的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1] 智能眼镜市场增长 - 预期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43%同比增长[1] - 预期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1.21倍同比增长[1] - 更多科技企业进入AI眼镜市场[1] - 成本优化与生成式AI应用场景扩展将持续推动需求[1] 相关供应链受益 - 科技供应链将受惠于AI眼镜产业发展[1] - 主要科技品牌小米集团-W(01810)目标价65.91港元[1] - 光学元件厂商丘钛科技(01478)目标价13.21港元[1] - 扬声器与麦克风零件公司瑞声科技(02018)目标价63.54港元[1]
招银国际:料AI眼镜热潮利好科技供应链 推荐买入小米集团-W(01810)等
智通财经· 2025-08-01 07:48
AI眼镜行业前景 - 持续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1] - 小米AI眼镜设定了50万件出货量目标[1] - 各品牌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持续扩展[1] - 预期今年全球与中国的智能眼镜市场将分别实现43%与1.21倍的同比增长[1] - 更多科技企业进入AI眼镜市场,成本优化与生成式AI应用场景扩展将推动未来数年需求[1] 科技供应链受益 - 科技供应链将受惠于AI眼镜市场的增长[1] - 主要科技品牌如小米集团-W(01810)被推荐买入,目标价65.91港元[1] - 光学元件厂商如丘钛科技(01478)被推荐买入,目标价13.21港元[1] - 扬声器与麦克风零件公司瑞声科技(02018)被推荐买入,目标价63.54港元[1]
大行评级|招银国际: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小米、丘钛科技及瑞声科技评级“买入”
格隆汇APP· 2025-08-01 06:49
AI眼镜产业前景 - 持续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 [1] - 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 [1] - 小米AI眼镜50万件出货量目标 [1] - 各品牌丰富的产品管线将持续扩展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 [1] 智能眼镜市场增长 - 预期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43%的按年增长 [1] - 预期今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将实现1.21倍的按年增长 [1] - 更多科技企业进入AI眼镜市场将推动成本优化与生成式AI应用场景扩展 [1] 供应链投资机会 - 科技供应链将受惠于AI眼镜市场需求增长 [1] - 主要科技品牌小米目标价65.91港元 [1] - 光学元件厂商丘钛科技目标价13.21港元 [1] - 扬声器与麦克风零件公司瑞声科技目标价63.54港元 [1]
招银国际:看好AI眼镜产业的蓬勃发展 对小米、丘钛科技及瑞声科技评级“买入”
快讯· 2025-08-01 06:47
行业增长前景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实现43%的按年增长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实现1.21倍的按年增长[1] - AI眼镜产业蓬勃发展 成本优化与生成式AI应用场景扩展将持续推动未来数年需求[1] - 更多科技企业进入AI眼镜市场 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持续扩展[1] 产品表现与目标 - Ray-Ban Meta眼镜上半年强劲增长逾两倍[1] - 小米AI眼镜设50万件出货量目标[1] - 各品牌拥有丰富的AI眼镜产品管线[1] 供应链投资机会 - 科技供应链将受惠于AI眼镜市场需求增长[1] - 主要科技品牌小米目标价65.91港元[1] - 光学元件厂商丘钛科技目标价13.21港元[1] - 扬声器与麦克风零件公司瑞声科技目标价63.54港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