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usts
icon
搜索文档
信托半年报“冷热”:头部机构净利润超13亿 百瑞信托等4家机构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7-17 15:04
行业整体表现 - 信托行业收入分化明显,部分公司业绩亮眼,个别机构出现业绩"跳水" [1][3] - 截至7月15日,67家信托机构中已有52家披露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 [2] - 分化成为信托行业上半年业绩的主基调 [4] 营业收入情况 - 中信信托(合并)以29.16亿元营业收入位列行业第一,英大信托(19.41亿元)和华鑫信托(16.34亿元)分列第二、三位 [3] - 9家信托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15家在5-10亿元之间,23家在1-5亿元之间 [3] - 6家信托机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其中华澳信托为-2550.41万元 [5] 净利润表现 - 中信信托(合并)、江苏信托、英大信托净利润位列前三,分别为15.67亿元、13.98亿元、13.61亿元 [6] - 10家信托机构净利润超过5亿元 [7] - 11家信托机构利润总额不足1亿元,百瑞信托、兴业信托、五矿信托和华澳信托4家公司出现亏损 [8] 央国企背景机构表现 - 中信信托、英大信托和华鑫信托营收及信托业务收入处于行业前三,均具有央企股东背景 [10] - 江苏信托、华润信托、上海信托和华能信托营业收入分别为16.06亿元、13.00亿元、11.15亿元、10.84亿元 [11] - 中信信托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3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4.30% [11] - 英大信托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9.18%,净利润同比增长24.42% [13] 业绩下滑机构情况 - 百瑞信托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0.33亿元,净利润-0.25亿元,为近年首次亏损 [18] - 兴业信托上半年亏损1.46亿元 [19] - 华澳信托上半年亏损6.2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9356.14万元进一步加大 [20] 行业转型动态 - 头部信托探索服务信托,如中信信托中标金科股份与重庆金科破产重整服务信托,受托规模预计超过1500亿元 [24] - 中信信托创新推出"银行+保险+信托+产业"四位一体信托养老服务业务 [25] - 华宝信托布局特殊资产业务,为困境企业制定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25] - 信托公司需根据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差异化转型发展,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公司可加大净值化资产管理业务,服务能力强的公司可开展资产服务信托 [25] - 建议加快出台资产服务信托各类型业务细则,信托公司应从战略重构入手调整内部制度、部门架构等 [26]
百瑞信托2025上半年业绩变脸:首现亏损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03:03
公司财务状况 - 百瑞信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25亿元,为近年来首次亏损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21.38亿元,负债总额1.58亿元 [1] - 2024年度营收5.93亿元,同比下滑28.02%,净利润2.79亿元,同比下滑13.44% [1] 公司背景 - 百瑞信托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郑州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更名,2007年再次更名 [1] - 公司为河南省内两家信托公司之一,另一家为中原信托 [1] - 2010年以来历经数次增资扩股,2019年末注册资本增至40亿元 [1] 行业现状 - 信托行业整体面临转型压力,处于深度调整期 [2] - 传统业务模式受挑战,新业务增长点尚未成熟 [2] - 行业需加快业务创新和转型,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
首批6家信托交出上半年业绩!2家净利润超1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14:17
信托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6家信托公司公布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财务数据,其中2家出现亏损[1] - 英大信托营业总收入19.4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44亿元,净利润13.62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 - 江苏信托营业收入16.06亿元(同比+7.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24亿元,净利润13.98亿元(同比-10.4%)[2] - 中粮信托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7.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8亿元,净利润4.03亿元(同比+0.7%)[2] - 国投泰康信托营业总收入4.88亿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14亿元,净利润2.23亿元[2] 亏损信托公司情况 - 百瑞信托上半年净利润-0.25亿元,为央企系信托近年首次亏损,总资产121.38亿元,负债1.58亿元[3] - 五矿信托上半年营业收入4049.78万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56亿元,营业支出3.91亿元,最终亏损逾2亿元[3] 其他相关金融公司表现 - 浙金信托控股股东浙江东方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加约215.48%[3] - 浙江东方业绩增长主要来自旗下金融业务盈利提升及投资收益增加[3]
保险金信托规模突破2700亿:财富管理新蓝海加速崛起
经济观察报· 2025-07-09 04:26
保险金信托业务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末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规模超1万亿元 其中保险金信托规模达2703亿元 占比26% [1] - 2024年一季度保险金信托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中占比攀升至38% [1] - 中国信托业协会组织《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编审会 推动业务规范化发展 [1] 市场参与主体与协作模式 - 40余家寿险公司及30多家信托公司积极布局保险金信托市场 [2] - 金融机构构建"保险+信托+银行"多维协作模式 提升服务效率 [2] - 中信信托与中信银行、中信保诚人寿合作落地1 2亿元信托投保项目 [3] 产品特性与竞争优势 - 保险金信托融合信托风险隔离功能与保险杠杆优势 形成协同效应 [3] - 设立门槛100-300万元 低于家族信托 覆盖中产及富裕家庭需求 [3] - 平安信托实现全流程线上化 2024年创下单月设立超5000单纪录 [3] 政策与市场前景 - 《保险金信托业务指引》制定展业标准 明确受托人职责边界 [1] - 行业专家预测保险金信托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2] - 该业务有望成为财富管理领域核心支柱 [4] 相关金融产品表现 - 恒生红利ETF(159726)跟踪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指数 [6][7] - 近五日涨幅0 99% 最新份额4 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38 5万元 [7]
媒体丨上海国际信托参与浦发银行“金融向善 信托为民”新闻通气会 展示服务民生的创新实践
新浪财经· 2025-07-04 12:02
公司动态 - 浦发银行与上海国际信托联合举办"金融向善 信托为民"新闻通气会,会议地点位于外滩12号 [1] - 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介绍公司基本情况、转型发展成效及社会责任履行成果 [1] - 公司强调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浦发银行集团领导下开展业务 [1] 业务创新 - 公司推出全国及上海首单"现金+不动产"家庭服务信托,创新解决行业问题 [1] - 公司在服务民生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通过问答环节向媒体详细介绍 [1] 战略定位 - 公司依托信托制度独特优势,与浦发银行集团协同发展 [1] - 公司致力于服务社会民生、守护人民美好生活,体现"金融向善 信托为民"价值理念 [1]
中原信托拟冲刺50亿元注册资本,二股东中原高速再次放弃出资
华夏时报· 2025-07-04 06:48
中原信托增资事件 - 中原信托计划将注册资本从46.81亿元增至50亿元,增资价格为每股2.27元,拟向现有股东募集7.24亿元资金 [2] - 若按同比例出资,第二大股东中原高速需出资约1.97亿元,但其连续两次放弃优先认购权,持股比例将从27.27%降至25.52% [2][3] - 中原高速放弃增资的理由为聚焦高速公路主业建设及释放融资压力,并称此举不会对财务状况造成重大影响 [3] 中原高速财务状况 - 公司2024年营收69.69亿元(同比+22.2%),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6.27%),但净利润增速放缓且负债总额达369.96亿元,资产负债率70.87% [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11亿元,同比下降16.60%,高负债率可能增加未来融资成本并限制投资计划 [4] 中原信托业绩与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原信托营收8.81亿元(同比+11.46%),净利润1.44亿元(同比+3.01%),但业绩波动明显,信托资产规模从2022年4200亿元降至2024年3635亿元 [6] - 行业普遍增资:吉林信托注册资本增至42.05亿元,天津信托增至52.86亿元,陕国投拟募资38亿元以扩大业务规模 [8] - 信托业处于深度转型期,新版《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强化股东责任监管,可能推动股东结构洗牌 [9] 市场分析与战略动向 - 分析师认为二股东放弃增资反映其对信托行业转型前景的谨慎态度,或与自身资金规划及行业盈利下滑有关 [4][6] - 中原信托提出2025年将深化标品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构建生态链以提升竞争力 [7] - 监管政策或倾向支持资本充足的信托公司,对资本不足机构加强约束以促进行业转型 [10]
未来新乐章|耐心资本培育的信托样本:上海信托解码金融供给的“长跑者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7-04 04:15
新质生产力与耐心资本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内核,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等新兴领域,需要金融"活水"的长期支持 [1] - 耐心资本是指不以短期收益为目标,专注长期投资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形态,能提供跨越技术转化周期的支持 [1] - 耐心资本通过战略投资者的资源导入和生态协同,构建"技术-场景-市场"良性循环,为企业注入跨越式发展动能 [1] 信托行业的角色与优势 - 信托公司凭借风险隔离、跨周期资产配置与受托人专业管理三重优势,成为培育耐心资本的重要载体 [2] - 家族信托和家庭服务信托是发展耐心资本的重要资金来源,能提升客户投资久期和风险容忍度 [3] - 上海信托已建立覆盖不同门槛的立体化账户服务体系,规模超800亿元,成立超12000单 [3] 上海信托的战略布局 - 上海信托通过债权融资、股权投资、REITs等方式为未来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在新虹桥健康产业园、铁狮门新江湾项目等长周期资产中实现较高收益,并布局Pre-REITs架构项目 [4] - 参与核心科技产业园区Pre-REITs项目,发挥跨市场资产配置优势构建稳健投资组合 [6] 产融协同与专业化投资 - 上海信托围绕母行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构建科创股权投资专业化团队,布局硬科技、生命健康等领域 [7] - 子公司浦耀信晔锚定AI视觉领域,通过资产管理信托、产业基金等工具支持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 [7] - 科创金融规模近400亿元,联动集团内机构共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11] ESG与绿色金融 - 上海信托绿色金融业务存续规模约180亿元,包括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化项目130亿元和绿色债券投资50亿元 [9] - 加大普惠金融产品供给,深化数智运营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 [9] 服务模式创新 - 上海信托构建以"长周期陪伴、跨周期管理、全周期赋能"为核心的新型服务生态 [10] - 灵活运用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支持科创企业,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10] - 通过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为科创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遇 [11] 知识产权服务信托 - 与医疗机构合作落地全国首单公司化运营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开创临床创新成果转化新路径 [13] - 与瑞金医院签署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协议,联动多方推动医院知识产权市场化 [13] 未来发展方向 - 通过养老信托、家族信托等业务引入长久期资金,提升资本市场权益资产比例 [13] - 围绕国家战略产业撬动社会资源,支持重点领域资金需求 [11]
平安银行副行长定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7:19
人事任命 - 方蔚豪平安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2] - 平安银行董事会于2024年3月通过对方蔚豪的副行长聘任议案[2] - 方蔚豪接替2024年1月离任的原副行长鞠维萍[2] - 方蔚豪此前担任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2] - 方蔚豪在平安体系内拥有13年从业经历,曾组建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 高管背景 - 方蔚豪加入平安前曾任中化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等职[3] - 在平安信托任职期间推动公司定位为"轻资产、服务型信托公司"[3] - 主导平安信托聚焦服务信托等低资本消耗业务[3] 平安信托业绩表现 - 2024年平安信托营业收入141.48亿元,净利润34.21亿元[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6.81亿元[3] - 资产管理规模达9930亿元,同比增长49.88%[3] - 财富服务信托业务规模新增超530亿元,总规模突破2200亿元[3] - 服务信托业务行业占比达20%[3] 平安银行业务动态 - 方蔚豪初期负责平安银行对公业务[3] - 公司推进零售业务改革,向中风险中收益模式转型[3] - 截至2025年3月末企业贷款余额1682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4] - 企业存款余额2336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0%[4]
福州住建局连发通报,指两金融机构“保交付”态度消极
第一财经· 2025-06-27 05:50
保交楼项目资金监管问题 - 世茂云浦公馆项目1.3亿元监管资金到账后不到1小时被债权人申请划走 [1][2] - 招行福州分行未履行预售资金监管职责 导致工程款和税款无法支付 [2] - 福州市住建局已暂停招行在当地新增预售资金监管业务 [2][3] 金融机构违规行为 - 招行福州分行在收到住建局函告后仍协助法院划扣监管账户资金 [2] - 中航信托作为榕心江来项目大股东(持股60%)消极拖延白名单融资工作 [3] - 中航信托已被建信信托和国投泰康信托两家机构托管 [3] 保交楼政策执行 - 最高法规定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可司法冻结但不可划扣 [2][5] - 保交楼项目资金应优先用于支付工程款和保障交房 [5] - 金融机构未落实保交楼政策导致项目停工和群体性事件 [3][4] 项目影响 - 世茂云浦公馆项目因资金被划扣无法完成保交楼工作 [2] - 榕心江来项目因融资问题导致业主群访事件 [3] - 两个项目问题均已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2][4]
广东发布50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07:10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案例 - 2025年度广东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广案例共50项 从全省21个地市256份申报案例中选出 历时3个月经申报 初审遴选 专家评议 公示等环节确定 [1] - 案例涵盖绿色信贷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标准等领域 包含10个全国首创业务 如全国首批水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全国首笔能效电厂节能减排挂钩贷款 全国首单民营特大型水电站不良债权收购等 [2] - 绿色债券创新包括全国首单"两新"绿色债券 全国首笔深合区主题绿色地方政府债券 全国首单"一带一路"主题科创绿色债券 [2] 转型金融发展 - 50个案例中十余个与转型相关 比例较上年明显提升 重点突破火力发电 煤电等发电行业节能降碳 [3] - 推出全国首个陶瓷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填补行业空白 助力高耗能行业转型 创新"惠碳贷"+ESG智能评估模式支持石化行业低碳转型 [3] - 落地全国首批水泥 钢铁 玻璃行业转型金融业务 拓宽建材行业融资渠道 [3] 跨部门协作机制 - 案例申报主体类型丰富 包括银行 信托 证券 保险等112家机构 覆盖多业态 [4] -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生态环境厅印发专项行动方案 提出制定金融支持指导目录 建立美丽广东金融项目库 [4] - 建立"产业+金融"绿色金融广东模式 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 精准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 [4][5] 大湾区特色创新 - 利用大湾区区位优势 创新全国首笔ESG数据跨境交易 开辟绿色数据流动新路径 [3] - 发行全国首笔深合区主题绿色地方政府债券 助推琴澳一体化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