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

搜索文档
恒烁股份: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恒烁半导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5 16:13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国元证券已建立健全持续督导制度并与公司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 [1]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2][3] - 未发现公司存在需要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3] - 督导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则并履行各项承诺 [5] - 督促公司有效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6][8] - 审阅信息披露文件未发现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问题 [8] - 公司及相关人员未受到监管处罚或纪律处分 [9] - 未发现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信息不符情况 [10][11] - 不存在需要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1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减少1.79% [1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078万元 [13][22] - 扣非净利润亏损7726万元 [13][22] - 综合毛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具体数值未披露 [13][17]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330万元 [13] - 研发费用428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4.58% [23][2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28% [26] - 总资产14.2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63% [23] 重大风险事项 - 业绩波动风险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售价处于低位毛利率下滑 [13] - 核心竞争力风险包括技术研发失败、核心技术泄密、行业竞争加剧 [14][15] - 经营风险体现为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占比82.21% [16] - 财务风险包括存货账面价值3.34亿元占流动资产24.92% [18] - 应收账款1.44亿元占流动资产10.79%占当期营收84.68% [18] - 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 [19] - 管理风险因公司处于快速发展期可能面临管理能力不足 [20] - 募投项目变更及延期风险投资总额7.54亿元 [21] 核心竞争力 - 深耕存储+控制业务持续优化50nm/55nm NOR Flash产品 [23] - 拓展MCU产品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应用 [23] - 布局大容量存储产品线包括利基型NAND Flash、eMMC芯片及DDR4模组 [23] - 与武汉新芯、中芯国际等领先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24] - 拥有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组合 [25] - 领导团队经验丰富董事长拥有近3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 [25] - 通过ISO9001和OC080000体系认证推进车规级AEC-Q100认证 [26] 研发进展 - 新增发明专利2项累计申请112项获得41项 [26] - 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累计52项 [26] - 持续投入研发引进培养优秀研发人员 [2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专户初始金额1.21亿元 [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专户余额1094万元 [27]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4.47亿元进行现金管理 [28][29]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不存在违规情形 [30]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无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30][31]
湾区金融大咖汇聚横琴?耐心资本如何助力大湾区产业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56
(原标题:湾区金融大咖汇聚横琴?耐心资本如何助力大湾区产业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袁思杰 庞成 横琴报道 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耐心资本作为支持长周期科创项目的关键力量,正受到前 所未有的重视。 9月4日,一场以"湾区金融大咖会:耐心资本助力大湾区产业向新"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在横琴举行。来自 粤港澳三地的创业投资机构及科技初创企业代表,围绕耐心资本与大湾区科创发展的深度融合,尤其聚 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与金融资本双向奔赴的实践路径展开深入讨论。 本次圆桌对话是2025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题论坛的重要环节之一。本届横琴世界湾区论坛·金融主 题论坛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指导,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横琴华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发掘和支持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初创科技企业是耐心资本的重要课题。会上,华金 证券研究所所长杨烨辉作为圆桌对话主持人,首先向投资机构代表发出了提问:在投资决策中,除了财 务回报,耐心资本还重点考量哪些因素? 戈壁创投是一家专注于早期科技项目的风险投 ...
湾区金融大咖汇聚横琴 耐心资本如何助力大湾区产业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9:41
文章核心观点 - 耐心资本作为支持长周期科创项目的关键力量 正受到国家战略重视 大湾区通过产业与金融资本双向奔赴实践推动科技创新 [1] - 投资机构在决策中重点考量地域适配性 创始人团队 ESG表现 生态圈作用及产业链带动能力 [2] - 国有创投机构通过本地化覆盖 长期跟踪辅导 全方位服务支持及多轮次投资体现耐心资本特性 [3] - 金融租赁行业通过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瞄准技术成果转化至产业化阶段企业需求 提供"融资+融物"支持 [4][5] - 科技企业需锚定国家战略需求 重视人才与技术转化 匹配投资人回报需求 并与有行业认知的投资机构合作 [6][7] -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类型投资人 从天使投资到IPO阶段需差异化资本支持 [8] - 政府需提供资金支持 政策倾斜 优化人才认定与税收优惠 并完善共商共管机制以构建产业生态 [9][10] - 投资机构需提升投后赋能能力 政府需推出创投债等实质政策 企业需保持技术紧迫感以实现长期共赢 [10] - 需完善灵活多元的上市退出机制 通过投租联动 财务健康管理等举措化解长投资周期矛盾 [11] 耐心资本的定义与战略意义 - 耐心资本是支持长周期科创项目的关键力量 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背景下受高度重视 [1] - 大湾区通过产业与金融资本双向奔赴实践 推动深度融合发展 [1] 投资机构的决策考量因素 - 戈壁创投累计投资超过400家初创企业 半数位于内地和香港 [1] - 投资决策考量地域适配性(如大湾区或海外市场) 创始人团队素质及ESG表现 [2] - 关注项目在生态圈中的作用及产业链带动能力 [2] - 澳门投发优先考虑投资规模较大 具备引领作用且带来就业机会与民生价值的项目 [3] 国有创投机构的运营模式 - 珠海科创投按政府引导 市场化运作原则组建 已全面覆盖研究珠海本地1500家企业 [2][3] - 耐心资本体现为研判耐心化(跟踪辅导半年至一年) 服务耐心化(提供全方位支持) 支持耐心化(多轮次连续投资) [3] 金融租赁行业的支持路径 - 华通金租成立于2015年 以"融资+融物"为特色 聚焦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服务 [4][5] - 通过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支持企业购置首台设备及生产线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5] 科技企业的资本吸引策略 - 芯潮流为粤澳合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获珠海及横琴投资机构入股 [5] - 需锚定国家战略需求 明确使命契合度 重视海外技术引进与一流人才吸引 [6] - 普强时代为人工智能企业 业务覆盖智慧政务 金融等领域 落地多家世界500强公司 [7] - 需匹配投资人回报需求(资金回报 就业推动 产业发展) 并与有行业认知的机构合作 [7] - 企业不同阶段需差异化资本 天使投资支持技术研发 IPO阶段需多元化投资人 [8] 政府与政策支持需求 - 需提供资金支持与项目倾斜(如澳门特区政府反向配对优先本地企业) [9] - 借助横琴"双15%"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按15% 个人所得税超15%部分免征)提升产业竞争力 [9] - 优化人才认定 税收优惠及共商共管机制 吸引国际人才与项目 [10] - 推出创投债 长期持有税收优惠等实质政策 鼓励机构践行耐心资本 [10] 生态构建与协同发展 - 企业需理解投资机构风险 保持技术紧迫感 快速推进产品迭代 [10] - 融资租赁机构可通过投租联动 在企业规模扩张阶段提供债权融资与资源整合 [11] - 需完善灵活多元的上市规则(如港交所拓宽非盈利科技公司上市途径) 保障早期投资人退出路径 [11] - 通过坦诚沟通建立互信 企业需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与现金流健康 [11]
恒玄科技(688608):供应链调整影响公司Q2出货节奏,BES2800快速上量
平安证券· 2025-09-05 06:46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对应9月4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50.8X、33.9X和25.6X [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8亿元 同比增长26.58% [3][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106.45% [3][6]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增长153.37% [6]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39.27% 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5.72% 同比提升6.08个百分点 [6] - 2025Q2单季度营收9.44亿元 同比增长7.48% 环比下降5.09% [6] - 2025Q2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同比下降4.79% 环比下降40.02% [6] 业务运营分析 - 专注于低功耗无线计算SoC芯片设计研发 在智能可穿戴与智能家居市场深耕 [6] - 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BES2800采用6nm FinFET工艺 单芯片集成多核CPU/GPU、NPU、大容量存储、低功耗Wi-Fi和双模蓝牙 [6] - 智能手表市场成功导入小天才、颂拓等国内外新客户并量产 [6][7] - 芯片应用场景向智能眼镜、无线麦克风等低功耗无线应用场景延伸 [7] - BES2700、BES2800等芯片已在客户智能眼镜和无线麦克风项目中量产落地 [7] 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期间费用率22.98% 同比下降0.74个百分点 [6] - 销售费用率0.99% 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 [6] - 管理费用率3.02% 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 [6] - 财务费用率-1.42% 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 [6] - 研发费用率20.37% 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 [6] - 2025Q2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24.1% 同比大幅增长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净利润8.07亿元(原预测8.02亿元) 2026年12.08亿元(原预测11.06亿元) 2027年15.97亿元(原预测14.23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11亿元、60.36亿元、75.83亿元 同比增长38.2%、33.8%、25.6%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9.6%、41.0%、41.2% [5]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17.9%、20.0%、21.1% [5]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4.79元、7.18元、9.49元 [5]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243.3元对应2025年PE 50.8倍 2026年PE 33.9倍 2027年PE 25.6倍 [1][5][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B 3.1倍 2026年PB 2.9倍 2027年PB 2.6倍 [5] - 当前EV/EBITDA倍数2025年34.5倍 2026年23.1倍 2027年17.1倍 [9]
纳芯微: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现场检查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21
现场检查总体结论 -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且有效执行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1][2] - 信息披露活动符合监管规定 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 [2] - 资产完整且保持独立性 无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情形 [3] 财务与资金管理 - 募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和专项使用 与披露情况一致 无违规使用或变更用途 [3][4] - 关联交易和对外投资符合内部控制制度 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4] 经营表现与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主因汽车电子需求稳健增长 泛能源领域复苏及麦歌恩并表 [4][5] - 产品结构优化推动毛利率提升 净利润亏损收窄 主营业务市场前景稳定 [5] 检查执行与配合 - 公司提供完整治理文件 三会记录 财务报表等支持检查工作 [6] - 未发现需向监管机构报告的违规事项 [5][6]
纳芯微: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纳芯微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49%至15.24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1.06亿元,亏损幅度较去年同期收窄[8][14] -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18%至3.61亿元,新增知识产权31项[8][14][20] - 保荐机构光大证券确认公司持续督导期间未发现重大违规事项,募集资金使用合规[3][4][33]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持续督导制度,签署持续督导协议并报备交易所[1][3]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及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2025年上半年未发现需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事项[3][4] - 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对披露文件进行事前或事后审阅[5] 财务表现分析 - 营业收入152,366.48万元,同比增长79.49%,主要因汽车电子需求增长及麦歌恩并表影响[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1.00万元,较去年同期-26,525.08万元大幅收窄[8][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766.57万元,同比转负因备货需求增加及员工人数增长[1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3.90%,同比下降因收入增速高于研发投入增速[14][20] 核心竞争力状况 - 公司在传感器、信号链、电源与驱动等五大领域形成核心技术,产品指标达国际竞品水平[16] - 车规级产品广泛应用于三电系统及智能座舱等领域,报告期内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栅极驱动、Serdes接口等[18] - 获得众多行业龙头客户认可,车规级芯片在主流整车厂商实现批量装车[19] - 自建封测工厂保障产能需求,降低行业产能波动影响[20] 研发进展 - 新增境内发明专利1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9项及境外知识产权4项[20] - 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汽车专用SOC处理器、MEMS麦克风信号调理ASIC、第三代半导体芯片等[20][21][23]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全部费用化处理[20]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71,295.16万元用于项目投入[33]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1亿元,用于回购股份20,010.61万元[33] - 实际结余募集资金73,149.05万元,使用合规且与披露情况一致[33] 股权变动情况 - 实际控制人王升杨、盛云、王一峰持股数量未发生变动[35][36][37] - 部分董事及核心技术人员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其中姜超尚减持3.10万股,陈奇辉减持12.60万股[37] - 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所持股份均无质押或冻结情形[38]
新会员 | 东软载波:电力物联网龙头全面布局新能源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04 10:4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 2011年2月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83)[4] - 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为源头 新能源和数智化两翼齐飞的"3+1"产业布局[4] - 拥有8家子公司 3家分公司 在全国28个省份设有办事处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多项权威认定[4] 技术创新与研发实力 - 自1996年起研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0%以上[5] - 牵头起草电力线载波通信标准 推出国内首款载波电能表[5] - 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72项 在申请发明专利59项 实用新型专利112项 外观设计专利29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16项 软件著作权登记596项[5] - 参与起草制定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等20余项[5] 业务布局与资质认证 - 获得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 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多项专业资质[6] - 成为集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 工程设计 EPC总包和运行维护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6] 集成电路业务 - 深耕工业级高抗干扰MCU和SoC芯片设计二十余载[7] - 产品涵盖8位/32位通用与专用微控制器芯片 电力线载波芯片 无线射频芯片 电池管理芯片等[7] 新能源业务 - 布局发电 输电 变电 配电 用电全链条应用场景 提供全解决方案[10] - 采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分析 区块链 微服务等先进技术[10] - 围绕"源 网 荷 储"提供智能光伏 智能配电 智能用电 新型储能 智能微电网等全方位产品[12] - 自主研发储能型虚拟电厂 实现储能系统全流程优化管理[12] 市场拓展 - 成功中标国网用电信息采集全品类产品 跟进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技术迭代需求[16] - 实现智能微电网系统光储充一体化协同运营[16] - 海外业务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海外应用在线数量超过1000万台[26] 数智化业务 - 融合多种通信方式 运用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等技术搭建"AI+零碳"数智化平台[19] - 构建智慧园区 智慧社区 智慧医院 智慧校园等应用场景[19] - 智能照明系统可实现综合节能20%-75% 管理效率提升35%[19] 智能制造 - 制造中心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定 支持高精尖电子产品及储能设备制造[22] - 通过自主研发MES系统实现与CRM ERP PLM等系统的全流程无缝对接[22]
灿芯股份股价跌5.5%,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2万股浮亏损失257.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1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006718)成立日期2019年5月29日,最新规模2.55亿。今年以来收益1.93%, 同类排名7486/8180;近一年收益49.28%,同类排名2435/7978;成立以来收益95.35%。 9月4日,灿芯股份跌5.5%,截至发稿,报71.35元/股,成交1.18亿元,换手率2.25%,总市值85.62亿 元。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006718)基金经理为周德生。 资料显示,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东路1158号礼德国际2号楼 7楼,成立日期2008年7月17日,上市日期2024年4月11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芯片设计业务50.27%,芯片量产业务49.73%。 从基金十大重仓股角度 数据显示,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灿芯股份。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006718)二季度持有股数 62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37%,位居第十大重仓股。根据测算,今日浮亏损失约257.3万元。 截至发稿,周德生累计任职时间5年179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2.26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54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9-03 22:45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国金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负责钜泉科技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 [1] -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需整改的问题 [2] 重大风险事项 - 产品升级换代风险: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迭代快 研发失败或技术落后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3] - 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行业人才竞争激烈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持续研发能力 [4] -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委托生产需提供芯片版图 存在技术被泄密或盗用风险 [5] - 业务领域集中风险: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芯片 下游市场集中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6] - 供应链风险:Fabless模式下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商产能不足风险 [7][8] - 经销商集中风险:经销商客户集中度高 合作关系变化可能影响终端客户维护 [9] - 新品拓展风险:BMS芯片领域以境外供应商为主 新进入者面临品牌认知度和开发投入挑战 [10] - 毛利率波动风险:综合毛利率41.13% 受新业务投入、原材料成本和研发进度影响 [11] - 行业依赖风险:业务围绕智能电网展开 行业市场容量下滑或技术迭代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12] - 宏观环境风险:贸易政策和宏观经济形势可能影响电网建设进度和芯片销售 [13] 主要财务指标变动 - 营业收入27,207.86万元 同比下降11.39% [14] - 归母净利润3,748.52万元 同比下降33.34% [14] - 扣非净利润2,358.50万元 同比下降29.38% [14] - 总资产203,861.08万元 较上年末增长1.09% [15] - 归母净资产184,897.82万元 较上年末下降1.02%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2,808.16万元 [16] - 研发费用9,075.79万元 同比增长7.77% [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高5.93个百分点 [18] 核心竞争力 - 电能计量芯片领域拥有高精度ADC、基准电压和算法等核心技术 [19] - 智能电表MCU芯片具备高精度RTC技术和低功耗设计能力 [19] - 载波通信芯片符合国网HPLC标准和G3-PLC国际标准 [19] - BMS芯片领域拥有高压BCD工艺开发经验和电化学建模能力 [20] - 核心技术优势通过产品性能体现 未发生不利变化 [21] 研发进展 - 研发团队226人 占总员工数79.30% [22] - 新申请专利2项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 [22] - 三相计量芯片精度提升至20000:1 处于流片阶段 [23] - 新一代高算力安全AI MCU芯片支持200MHz主频和安全加密 [23] - G3双模通信芯片HT8926通过G3-PLC联盟认证 [25] - BMS芯片HT3310X系列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可量产 [27] - HT32F106芯片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和清洁电器 已实现量产 [27] - HT32F208系列芯片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小批量生产 [28]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9,237.03万元 [30]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监管规定 不存在违规使用情形 [31] 持股情况 - 主要股东及管理人员持股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 [31]
钜泉科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3 16:19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 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1] - 保荐机构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1] - 通过日常沟通 定期或不定期回访 现场走访 尽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1] - 公司未发生按有关规定需公开发表声明的事项[1] - 公司未发生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1] - 保荐机构督导公司及其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 切实履行各项承诺[1]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健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1] - 保荐机构对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 实施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内控制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有效执行[1][2] - 保荐机构督促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 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2] - 保荐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前审阅 对存在问题的文件督促公司更正或补充[2] - 公司及其主要股东 董事 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 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出具监管关注函[2] - 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2] - 经保荐机构核查 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的情况[2] - 保荐机构制定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 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2] 重大风险事项 - 公司面临产品升级换代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速度快 高端芯片研发存在开发周期长 资金投入大 研发风险高的特点[3] - 面临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现有人才存在流失风险[3] - 面临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尚有多项产品和技术处于研发阶段 委托生产模式需向委托加工厂商提供芯片版图 存在核心技术泄密或被他人盗用风险[4] - 业务领域相对集中风险 产品主要为适用于智能电表等电力终端设备的芯片 下游主要市场集中在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及其下属省电网公司[4] - 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供应商产能不足风险 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 若集成电路行业制造环节产能与需求关系发生波动将导致供应商产能不足[4][5] - 经销商集中度较高风险 经销商客户较为集中 若主要经销商经营情况及其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会使公司面临丢失终端客户风险[5][6] - 新品拓展不确定性风险 产品应用向电池管理为主的新能源领域以及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延伸 处于前期研发阶段 存在新品拓展不及预期风险[6] - 毛利率波动风险 2025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1.13% 新业务领域投入 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研发周期慢可能导致毛利率波动[6] - 行业风险 业务主要围绕智能电网终端设备展开 存在行业依赖风险[7] - 宏观环境风险 受贸易政策 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 国际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7] 主要财务指标变动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7,207.86万元 较上年同期30,704.84万元减少11.3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8.52万元 较上年同期5,623.47万元减少33.34%[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58.50万元 较上年同期3,339.83万元减少29.38%[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272.05万元 较上年同期5,536.11万元减少231.3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203,861.08万元 较上年末201,667.55万元增长1.09%[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4,897.82万元 较上年末186,804.06万元下降1.02%[7][8] - 基本每股收益0.3266元/股 较上年同期0.4699元/股下降30.50%[7] - 稀释每股收益0.3253元/股 较上年同期0.4695元/股下降30.6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055元/股 较上年同期0.2791元/股下降26.37%[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8% 较上年同期2.79%减少0.81个百分点[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 较上年同期1.66%减少0.41个百分点[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3.36% 较上年同期27.43%增加5.93个百分点[8] 核心竞争力变化 - 在电能计量芯片领域 公司拥有满足电能计量核心需求的高精度产品设计能力 包括高精度ADC 高精度基准电压 高精度端子测温技术等核心技术[9] - 在智能电表MCU芯片领域 公司提供融合高精准时钟和低功耗设计的高可靠芯片产品 具有高精度RTC技术 无外接电容的内嵌PLL等技术[9][10] - 在载波通信芯片领域 公司产品和技术研发符合国 南网技术升级路线 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国网HPLC标准和G3-PLC国际标准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算法[10] - 在BMS芯片领域 公司团队拥有高压BCD工艺下的产品开发设计经验 在高精度直流ADC 高稳定性带隙电压基准等方面积累丰富实务经验[10][11] - 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11] 研发支出及进展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9,075.79万元 同比增长7.77%[12] - 研发团队规模达226人 占总员工数的79.30%[12] - 新申请专利2项(含发明专利1项)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12] - 电能计量芯片方面 新的三相计量芯精度提升至20000:1 处于流片阶段 集成端子测温功能的单相计量AFE芯片已完成内部验证 进入客户设计验证阶段[13] - 智能电表MCU芯片方面 正在研发新一代高算力安全AI MCU芯片 集成高性能32bit内核和NPU 主频可达200MHz以上 基于40nm工艺平台开发 符合车规级应用标准[13][14] - 载波通信芯片方面 新一代G3双模通信芯片HT8926通过G3-PLC联盟双模融合平台最新版本认证 实现符合G3-HYBRID双模标准的单芯片解决方案[14] - BMS芯片方面 研发三个系列产品性能对标市场主流产品 HT3310X电量计已于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可量产 HT32F106芯片已于2024年8月达成量产指标[15][16]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65,60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16,362.97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149,237.03万元[17][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募投项目累计支出金额19,072.64万元[18]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8,000.00万元[18] - 使用超募集资金回购股份20,001.07万元[18] - 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净额808.48万元[18] - 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品累计收益金额5,257.63万元[18]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金额58,000.00万元[18] - 募集资金专户账户期末余额30,266.75万元[18] - 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18] 持股及减持情况 - 公司主要股东 董事 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 冻结及减持的情形[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