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搜索文档
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 2025-09-15 02:01
(2025年9月15日) 国家统计局 8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强化宏观政策调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做强国内大循环,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物价总体稳 定,新动能培育壮大,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较好 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制造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 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和4.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 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私营企业增长4.6%。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 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4%、22.7%、14.4%。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8月 ...
深度专题 | “十五五”:产业破局与重构 ——“十五五”规划研究系列之三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11 16:03
五年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演变 - 产业结构调整是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核心目标的关键手段 从"十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均设有明确量化指标 如"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分别要求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3个和4个百分点 自"十三五"规划起政策重心转向先进制造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细化了研发经费投入和创新等目标 不再提及服务业占比指标 [3][16][94] 规划目标体系演变特征 - 五年规划目标体系从"十二五"的七个部分调整为"十三五"的经济、创新、发展协调性、民生、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制度建设 "十四五"进一步将经济、创新与发展协调性目标整合为"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并强化对改革与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视 [3][10][11][13] - 规划指标设定呈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指标逐步淡化 研发费用指标调整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 城镇化率指标细化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十四五"新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 [5][28][95] 制造业发展路径转变 - 对制造业的要求从重"量"转向重"质" "十五"与"十一五"规划重视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强调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十二五"到"十四五"规划要求从"改造提升"升级为"制造强国" [5][35][40] - 第二产业增长动能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切换 2021-2024年间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燃气、汽车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均超过8% [5][44][96] 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 对服务业的侧重从金融地产转向信息技术 "十二五"期间金融、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行业GDP占比分别提升1.9、1.1和0.8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信息传输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GDP占比分别提高1.3和0.7个百分点 2021-2024年间两大行业GDP占比再度均提升0.9个百分点 [6][51][96] - 五年规划高度关注信息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 "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以往对信息技术的关注升级为"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49][50] 十五五规划产业调整方向 - 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将延续"十四五"方向 2025年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均对"新兴支柱产业"作出部署 海洋经济、"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可能成为重点关注的新兴行业 [7][53][55][97] - 推动供需适配成为调整核心 截至2025年7月PPI已连续34个月同比负增长 工业产能利用率从2021年三季度的77.7%降至2025年二季度的74.9% 中下游民企内卷程度尤为严重 [7][57][97] 服务业发展新机遇 - 服务业发展可缓解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 2023年文体娱、教育、卫生行业就业占比较历史趋势分别下降6.0、2.8和1.0个百分点 [8][75][98] - 预计将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通过优质供给激活服务消费与服务贸易 电信及数字产业、医疗康养、金融位列新一轮试点任务前三 或成为服务业开放核心方向 [85][98] 政策课题研究重点 - 发改委战略规划司2025年课题涵盖科技创新、服务业、社保与发展等领域 科技课题包括独角兽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化与应用化、产业数字化及智能化 服务业课题包括服务贸易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消费 [4][26] - 中央集体学习涉及人工智能等科创前沿以及服务消费、服务贸易等内容 已勾勒出十五五产业结构调整的部分蓝图 [4][22][23][94]
江苏各市最新数据亮眼,冲刺年终好成绩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9-11 06:43
工业领域表现 - 江苏省1-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3] - 苏州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267.7亿元(同比增长4.5%)和增加值同比增长7.8% [3] - 徐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 2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73.7%) [3] - 南通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其中7月单月增长6.8% [4] - 淮安市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0%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 [4] - 盐城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26个行业正增长(增长面72.2%) [5] - 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417.3亿元(同比增长6.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6.5% [5] - 南通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 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 [5] 服务业发展态势 - 江苏省1-6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7] - 无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093.63亿元(同比增长5.1%) 规上服务业营收1204.6亿元(同比增长5.7%) [7] - 镇江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7.4% 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6.8个百分点 [7] - 扬州市服务业增加值1974.32亿元(增长6.4%)占GDP比重52.2% [7] - 宿迁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40.9%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长55.4% [7] 消费市场亮点 - 南京市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0.22亿元(同比增长4.4%) 家用电器/文化办公/通信器材类分别增长22.9%/22.3%/23.4% [11] - 南京市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增长424.6%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5.8% [11] - 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7.5亿元(同比增长2.6%) 通讯器材类增长60.1% [11] - 连云港7月智能手机销售增长19.3% 智能家电增长42% 可穿戴设备激增540% [11] - 泰州市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6.9亿元(同比增长5.8%) 增速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 [11]
朝阳区“两区”建设以来新设外企2398家,占全市28.4%
新京报· 2025-09-10 12:20
政策创新与制度成果 - 推动150余项先行先试改革试点政策实施 [1] - 累计形成87项制度创新成果 [1] - 15项原创性改革举措全国复制推广 9项全市复制推广 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1] 外资企业与金融业发展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398家 占全市总量28.4% [1] - 金融机构总数突破1800家 其中外资(合资)机构近400家 占全市65% [1] - 自贸试验区落地16家自贸专营银行及全市首家专营证券、保险机构 [1] - 2024年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877.1亿元 同比增长14.1% [1] 商务服务业建设 - 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出口联盟支持机构国际化发展 [2] - 建设北京国际商事仲裁中心核心承载区 组建法律人才库 [2] - 集聚商业服务业机构超5万家 [2] - 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4% 总量占全市40% [2]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近700家 元宇宙产业链企业超1400家 [2]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行业 [2] - 科技服务业拉动力居全市第一 [2] 重点园区建设 - 自贸区朝阳组团在全市21个重点园区评价中排名第一 [2] - 中关村朝阳园构建"一产业一园区一平台一基金一团队"生态格局 [2] - 围绕细分产业领域推进建设20余个特色园区 [2]
上海这个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凭什么逆势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9-03 06:27
2025.09. 03 本文字数:1401,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缪琦 在全球实际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两位数下降的大背景下,上海吸引外资不乏挑战。不过,在积 极应对挑战中不难看到实际使用外资结构的升级、调整。 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前7个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24家,同比去年增长 3.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9.33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11.1%。 分行业看,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逆势呈现两位数高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名第一的 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8.72亿美元,增速为65.8%。 第一财经梳理近两年的数据发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2024年成为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后,保 持两位数高增长。其中,2025年1-6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7.7%;2024年,该 行业实际使用外资达71.83亿美元,增长55.8%。 2023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 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53.59亿美元、46.1亿美元和46.02亿 美元,增速分别 ...
上海这个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 凭什么逆势高增长
第一财经· 2025-09-02 13:44
第一财经梳理近两年的数据发现,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2024年成为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后,保持两 位数高增长。其中,2025年1-6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7.7%;2024年,该行业实际使 用外资达71.83亿美元,增长55.8%。 在全球实际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两位数下降的大背景下,上海吸引外资不乏挑战。不过,在积极 应对挑战中不难看到实际使用外资结构的升级、调整。 根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5年前7个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24家,同比去年增长3.1%;实 际使用外资金额为99.33亿美元,同比去年下降11.1%。 分行业看,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逆势呈现两位数高增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名第一的行 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8.72亿美元,增速为65.8%。 为了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跨国公司进一步集聚功能、提升能级,升级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等高 能级项目,上海根据《上海市鼓励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规定》《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 心的规定》和《上海市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升能级的若干措施》,专门设立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 展资金。 近日,上海市 ...
上海这个吸引外资规模最大的行业,凭什么逆势高增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2 13:33
全球FDI背景下的上海外资表现 - 全球实际外国直接投资持续两位数下降 上海吸引外资面临挑战但结构升级[1] - 2025年前7个月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624家 同比增长3.1%[1] -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9.33亿美元 同比下降11.1%[1] 行业外资结构变化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最大行业 金额48.72亿美元[1]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65.8%高速增长[1] - 该行业自2024年成为使用外资最大行业后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增长55.8%达71.83亿美元[1] 历史行业对比 - 2023年外资规模前三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53.59亿美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6.1亿美元)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46.02亿美元)[1] -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尚处负增长阶段 增速为-23.5%[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3年增长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21.1%[1] 高增长驱动因素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高增长主要受益于上海总部经济发展[2]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向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投资金额计入该行业统计[2] - 上海保持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集中城市地位[2] 总部经济发展现状 - 2025年1至5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近2500家 实际使用外资超76亿美元[2]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042家 外资研发中心累计605家[2] - 2025年7月新认定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2] 政策支持体系 - 上海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资金 提供五项支持标准[3] - 地区总部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3000万美元可获500万元早期扶持资助[3] - 全球研发中心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50名可获500万元早期扶持资助[3] 奖励政策细则 - 对亚洲区 亚太区或更大区域总部新增功能提供奖励[3] - 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项目可获得创新平台奖励[3] - 通过增资形式投资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鼓励类项目可获得增资奖励[3]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7:43
地区生产总值 - 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万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 [1] 工业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北京增长7.0%、天津增长5.1%、河北增长7.4% [1] - 北京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8%,河北增长10.6% [1] - 北京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32.9%,天津占比16.4% [1] 服务业 - 京津冀地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1万亿元,增长5.5% [1] - 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8.1% [1] - 天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河北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6.6% [1] 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北京增长14.1%、天津增长5.5%、河北增长6.5% [1] 消费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7.8亿元,增长0.7% [2] - 北京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6%,天津增长12.2%,河北增长9.5% [2] 居民收入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45144元增长4.8%、天津29176元增长4.7%、河北17795元增长5.3% [2]
治理水土流失!一文了解水土保持补偿费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7 01:18
水土保持补偿费政策 - 水土保持补偿费是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和地貌植被且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专项资金 [3] - 该费用自2021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4] - 缴费主体包括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易水土流失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5] - 其他生产建设活动包括取土、挖砂、采石(不含河道采砂)、烧制砖瓦瓷石灰、排放废弃土石渣 [6] 征收标准 - 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按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性计征,标准为每平方米1.4元 [7]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中水库淹没区不计征水土保持费 [7] - 矿产资源开采在建设期按征占用土地面积一次性计征,每平方米1.4元 [8] - 石油天然气开采期间按生产井占地面积计征,每平方米每年1.4元,单井占地不超过2000平方米,丛式井每增加一口井增加计征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 [9] - 除石油天然气外的矿产资源按开采量每吨0.3元征收 [10] - 取土、挖砂、采石及烧制砖瓦瓷石灰按取土挖砂采石量每立方米0.5元征收 [11] - 排放废弃土石渣按土石渣量每立方米0.5元征收 [12] 免征情形 - 公益性工程项目如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服务设施、孤儿院、福利院免征水土保持补偿费 [13] - 农民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新建翻新自用住房免征 [13] - 按照规划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田间土地整治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免征 [13] - 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市政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项目免征 [13] - 建设军事设施免征 [13] - 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活动免征 [13] -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征情形 [13] 缴纳时限 - 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需在开工前一次性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15] - 矿产资源开采在建设期需在建设活动开始前一次性缴纳,开采期按季度缴纳 [15] - 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需按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通知单确定的时限缴纳 [16] 申报缴纳方式 - 水利部门核定应缴费额并推送费源信息,部级市级项目由主管税务部门征收,区县级项目由项目所在地税务部门征收 [17] - 缴费人需先进行费源信息确认后在缴款期限内完成缴费 [17] - 电子税务局申报路径为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非税收入通用申报(主管部门核定) [18] - 系统展示主管部门采集的费源信息,选择非税通用申报主管部门核定信息列表中的对应信息进行申报 [19] - 预览表单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申报 [20] - 完成申报后立即缴款 [21] - 费款缴纳成功后可通过我要办税-证明开具-开具中央非税收入统一票据模块开具票据 [2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采取真实发生、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 [46] - 企业在办理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和年度申报时依据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自行计算加计扣除金额 [46] - 负面清单行业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包括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 [31][32] - 以负面清单行业为主营业务且其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后余额50%以上的企业不适用加计扣除 [32] - 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与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 [34] - 不适用加计扣除的活动包括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商品化后为顾客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的重复或简单改变、市场调查研究效率调查或管理研究、工业服务流程环节或常规的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 [35] - 失败的研发活动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享受加计扣除政策 [35] - 符合条件的人员人工费包括工资薪金、五险一金等均可加计扣除 [38] -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和外聘研发人员同时从事非研发活动的需按实际工时占比合理分配费用,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 [40] - 企业在7月份和10月份预缴申报时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44] - 7月份预缴申报第2季度或6月份企业所得税时能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可自主选择就当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 [44] - 10月份预缴申报第3季度或9月份企业所得税时能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可自主选择就当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享受加计扣除 [44] - 预缴申报期未选择享受优惠的企业可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统一享受 [44]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推出4个线上专场
人民日报· 2025-08-25 22:27
招聘活动总体情况 - 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在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间推出4个线上招聘专场 共有2.7万余家用人单位参与 招聘需求超31.2万人次[1] 机械设备行业招聘 - 机械设备行业专场组织7500余家用人单位 提供系统工程师 调试工程师 数控工程师 焊接工程师等岗位 招聘需求超10万人次[1] 跨境电商行业招聘 - 跨境电商行业专场组织3000余家用人单位 提供外贸业务经理 外贸采购专员 销售代表 运营经理等岗位 招聘需求超1万人次[1] 医疗卫生行业招聘 - 医疗卫生行业专场组织1.6万余家用人单位 提供医师 药剂师 影像技师 康复医师等岗位 招聘需求19万人次[1] 汽车行业招聘 - 汽车行业专场组织700余家用人单位 提供汽车总装工程师 设计工程师 测试工程师等岗位 招聘需求1.2万人次[1] 平台直播活动 - "就业在线"平台开展"人社(就业)局长进直播间"直播带岗活动 组织制造业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用人单位 提供质量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 站务员 房产经纪人 销售经理等岗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