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

搜索文档
中国光谷企业近3年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年均增长3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7 22:14
行业创新与技术突破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在光纤光缆、芯片、显示屏等领域取得多项全球第一和国内首创成果,包括全球首个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全球首款294层TLC存储芯片、国内首个400G硅光模块等 [1] - 长飞光纤实现光纤预制棒自主生产,技术达全球最高水平,拉丝速度全球最快,单根预制棒可拉制1万多公里光纤 [2] - 华工科技拥有70多项"中国第一"技术,为中国激光行业赢得全球话语权 [2] 企业研发与市场表现 - 长飞光纤连续9年全球光纤光缆市场占有率第一,海外业务占比连续4年超30% [2] - 华工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达4.3亿元 [2] - 达梦数据库拥有授权专利200多项、软件著作权300多项,国产数据库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第一 [4] 政策支持与财务数据 - 近3年光谷企业累计享受税费优惠超200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从2022年179.7亿元增至2024年306亿元,年均增长30.7% [3] - 光谷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数量从2022年4280户增至2024年5692户,年均增长16.35% [3] - 近3年为光谷创业投资企业落实技术转让、技术成果投资入股所得税抵免优惠1.09亿元 [7] 企业合规与税务服务 - 税务部门通过"光谷税援站"提供专业化服务,帮助达梦数据库等企业完善合规管理体系 [4] - 建立服务专员机制,定期开展税收政策培训,解决研发费用归集等常见问题 [5] - 长飞光纤、华工科技、高德红外等企业连续多年获纳税信用A级评级 [5] 人才激励与创新生态 - 光谷近3年办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税优惠1224人次,科技人才获得10万元奖励时可减按50%计税 [7] - 税务部门联合多部门开展人才政策宣讲,2024年服务高层次人才超千人次,办理涉税业务380余笔 [7] - 光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73家(全国高新区第四),科技型中小企业5827家且连续3年增速超10% [8]
上市辅导新进展!这家激光大厂的IPO进程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09
上市辅导进展 - 中金公司发布创鑫激光第八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1] - 创鑫激光与中金公司于2023年7月4日签订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并于2023年7月17日完成深圳证监局辅导备案 [4] - 第八期辅导时间为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内容包括持续审阅公司经营业绩报表数据及协助解决咨询问题 [4] 当前主要问题 - 股东核查方面已制定穿透核查和证监会离职人员比对核查原则 正推进股东确认穿透结果 [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初步确定 后续将督促完成备案和环评工作 [5] - 下一阶段辅导将深化法律、财务、业务尽职调查 重点解决现存问题 [5] 辅导内容演变 - 前七次辅导内容从基础培训逐步深化至业务发展规划、财务体系完善及行业竞争评估 [6] - 近期重点关注2023年度及2024年初经营业绩变动趋势 评估行业竞争环境与增长潜力 [6] - 辅导工作持续细化 体现公司对IPO的长期准备 [6] 行业活动 - 第三届深圳eVTOL展暨激光在低空经济应用大会将于2025年9月23-25日举办 [8]
【营商环境】顺义区各属地深耕营商沃土 精准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10
顺义区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顺义区各属地通过走访调研、专题会议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精准对接诉求,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杨镇采取领导带队走访、专项小组调研、政企座谈等方式,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70家次,建立问题责任清单 [2] - 杨镇通过"属地管家"机制联动区级部门,定制"服务包"解决企业子女入学、人才落户等120余件诉求,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2] - 杨镇组织4场专题讲座,动员80家企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其中18家明确申报意向 [2] 重点企业服务案例 - 后沙峪镇走访北京卓镭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西安、深圳及韩国首尔设有分支机构,开发超百款激光器产品,出口至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 [5] - 南法信镇调研北京光引聚合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关注光刻机胶生产中的问题,承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并提供全周期服务 [7] - 旺泉街道走访融鹰大厦和中海壹号广场,了解项目规划、商圈营商环境及业态布局,探讨楼宇经济发展策略 [10] 政企协同机制创新 - 双丰街道针对北京华信有道科技有限公司税务迁入问题,召开"吹哨报到"工作会,联动区住建委、科委等5部门提供资质审核、户口进京等专项指导 [11][12] - 各属地普遍采用"一企一策"服务模式,如后沙峪镇以"店小二"意识落实"有求必应"原则,旺泉街道设立"服务管家"机制 [5][10]
7月22日晚间公告 | 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参投中国聚变能源;歌尔股份百亿港元收购精密金属结构件公司
选股宝· 2025-07-22 12:07
复牌 - 金智科技控股股东变更为南京智迪 股票复牌 [1] - 中晟高科控股股东变更为福州千景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翁声锦与何从夫妇 股票复牌 [1] 定增与并购 - 广电计量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3亿元 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 [2] - 格尔软件拟收购微品致远51%以上股权 标的公司拥有智能体编排平台 [2] - 歌尔股份拟以104亿港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股权 标的公司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具有行业领先竞争力 与公司现有业务形成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 [4] - 天润工业拟以1.35亿元收购山东阿尔泰100%股权 [8] 对外投资与经营 - 中国核电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3] - 浙能电力拟投资7.51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4] - 贵州茅台与茅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研究院公司 注册资本10亿元 [4] - 瑞玛精密子公司获得3.36亿元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产品项目定点 [5] - 富维股份获得总额7亿元知名新能源品牌客户外饰项目定点 [6] - 广晟有色全资子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珠江稀土3%股权 [7] - 湖南裕能拟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9] - 利欧股份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0] - 中润资源证券简称变更为"招金黄金" [11] 业绩变动 - 杰普特预计上半年净利润8600万元至1亿元 同比增长57.03%至82.60% 受益于全球激光器需求提升 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加工及消费级激光器领域销售收入增长较快 激光/光学智能装备领域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12]
长三角“协奏曲”更加响亮
经济日报· 2025-07-18 21:58
区域协同联动 - 苏州吴江片区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推进土地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重点改革,首创"跨域通办·云综窗",实现购房"零门槛"和异地医保刷卡免备案 [2] - 南京北站建设进展顺利,主站房万余根桩基已完成,将成为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推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 [2][3] - 南京都市圈内每日从安徽马鞍山东站来往南京的客流约1.2万人次,宁马高速公路往返车辆约2万辆次 [3] 产业协作互补 - 江苏栋澄科技从上海迁移至南京浦口区,涉税事项迁移办理用时不到24小时,企业权益和资质可跨区域承继 [4] - 浙江华睿生物技术在安徽滁州建立万吨级生产基地,享受与苏州工业园区同等服务,获得税收减免和业务拓展支持 [4] - 中新苏滁高新区2024年新签约亿元项目38个,长三角区域项目占比达80%,累计引进工业项目超300个 [4] 科技创新协同 - 苏州牵头成立集成电路、智能驾驶、激光等产业联盟,1000多家企业加入相关联盟 [5][6] - 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形成协同格局:上海优势在芯片设计,苏州强于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无锡擅长半导体材料和设备 [6] - 长三角已设立12家创新联合体,构建15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网络,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等平台建设 [6] 民生便利共享 - 长三角20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78个居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卡通用",年减少群众跑腿2.3亿人次 [8] - 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升级为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两省群众"进一扇门,办两省事",15分钟可办结社保等手续 [7] - 长三角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累计使用超5000万人次 [8] 生态共保联治 - 太浦河推行联合河湖长制,建立五大联合机制,年均水质连续6年稳定达Ⅱ类,主要污染物指标下降18%-54% [9][10] - 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跨区域污染精准预报和联防联控,共享信息和数据 [10][11] - 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新体系持续构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1]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宣布成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召开稳定币与工业数字资产研讨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7 23:47
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成立 - 华夏基金(香港)宣布成立两只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华夏美元数字货币基金和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后者为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 [1] - 代币化基金底层资产与传统基金一致,包括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证券资产,受相关法律及监管约束 [1] - 代币化基金以区块链数字代币形式存在,链上可实时验证,申赎渠道包括传统银行、券商、三方机构及合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1] 稳定币与工业数字资产研讨会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举办研讨会,聚焦稳定币政策监管、工业数字资产转化、RWA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等议题 [2] - 研讨会从理论梳理、技术解析、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分析稳定币发展脉络、技术架构、监管政策及应用场景 [2] - 提出借助香港相关条例搭建国际数字货币与数字人民币桥梁的思路 [2] 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程序性投票 - 美国众议院以217票对212票通过加密货币法案程序性投票,允许法案进入辩论程序 [3] - 投票持续超过8小时,创下启用电子投票系统以来最长时间纪录 [3] RISC-V规模应用加速 - 2024年全球基于RISC-V指令集的出货量达数百亿颗,中国贡献一半以上 [4] - 中国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突破 [4] - 全球多家头部企业开展RISC-V与AI融合实践,如NVIDIA 2024年出货超10亿颗RISC-V处理器 [8][9] 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 - 湖北省副省长程用文调研激光产业,强调发挥"链长+链主+链创"机制作用 [5] - 要求加强供需对接、要素保障,推动存量升级和增量招引,优化产业生态 [5] 中国AI模型Kimi K2引发关注 - 中国AI模型Kimi K2发布后引发轰动,被称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 [6] - Kimi K2在编程测试中表现优异,在LiveCodeBench等测试中取得高分 [6] - 模型在写作方面也表现突出,部分专业测试名列前茅 [6] NAND Flash Q3涨价 - 第三季NAND Flash涨价成定局,512Gb以下产品预估涨幅超15%,1Tb以上产品涨幅5%-10% [7][8] - 涨价主因原厂持续减产,美光、SanDisk等大厂缩减NAND晶圆投片量,供给紧缩效应显现 [8] AI与物理AI发展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AI是一种新的做软件方式,下一个浪潮是物理AI(Physical AI) [10] - AI可通过算法学习从实例、数据中预测结果,未来可进入物理机器如机器人 [10] 房地产与城市发展 - 广东省会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11] - 要求完善城镇空间格局,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11]
光谷“瞪羚精选”榜发布,七成处于赛道第一梯队
第一财经· 2025-07-16 10:43
光谷科技企业融资与培育成果 - 今年上半年光谷54家科技型企业获得股权投资,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同比增长50% [1][4] - 28家瞪羚企业获得融资,带动科技型企业融资同比增长30% [4] - 光谷瞪羚企业培育体系累计认定1862家,培育出26家上市企业和8家独角兽企业 [2] 瞪羚精选企业特征 - 2025"瞪羚精选"企业榜从6000多家企业中甄选100家,入选比例不到2% [2] - 入选企业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超50%,近三年平均股权融资超6000万元 [2] - 70%企业处于赛道第一梯队,80%企业布局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 [2] - 100家瞪羚精选企业中83家在近三年获得股权融资,其中武汉敏声最新轮融资近10亿元 [4] 代表性企业案例 - 武汉芯力科技术成立一年即入选瞪羚精选,自主研发设备使光芯片焊接速度提升30倍 [4] - 芯力科已实现营收4000万元,6月获得3000万元融资 [4] - 清控银杏投资的路德环境、新创元等瞪羚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5] 光谷支持政策与服务体系 - 光谷瞪羚塬是国内首个瞪羚企业服务平台,将开展赛道恳谈、融资双路演等活动 [6] - 光谷金控发布20家"光谷潜力之星"榜单,覆盖生物制药、半导体等未来产业 [5] - 光谷科创金融协会打造全周期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研发到市场全方位支持 [5] 资本市场与创新生态 - 资本市场改革打造"研发-孵化-产业化-资本循环"的创新生态闭环 [5] - 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核心技术研发领域 [5] - 资本市场有望成为硬科技创新的"助推器"与"稳定器" [5]
机械行业2025年中报业绩前瞻:25H1需求温和复苏,下半年建议关注设备更新+科技赋能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5 04: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机械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家重点跟踪的机械公司2025Q2业绩增速进行预测,不同细分领域公司增速有差异 [4] -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看好长期产业趋势,关注三条主线,未来有望看到业绩贡献 [4] - 轨交设备上半年铁路投资高增、客流量创新高,固定资产投资有望保持较高增长,推荐相关公司 [4] - 工程机械周期拐点临近,布局正逢其时,板块估值处低位,下游需求回暖,更新周期有望推动新机销售上涨 [4] - 激光领域通用激光快速增长,专用激光重视新技术变化,推荐相关公司 [4] - 机床&刀具看好机床高端化转型及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刀具产品高端化突破和新领域开拓值得期待,推荐相关公司 [7] - 叉车需求景气回升,看好智能化无人化趋势,内外销量均增长,行业有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趋势,推荐相关公司 [7] - 国产仪器在自主可控背景下,国产品牌有望加速替代,国内企业高端产品加速推出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Q2重点跟踪机械公司业绩增速预测 - 激光:柏楚电子20%、联赢激光0% [4] - PCB:鼎泰高科66%、芯碁微装15% [4] - 通用:三一重工25%、杭叉集团11%、恒立液压11%、安徽合力10%、徐工机械9%、中联重科9%、纽威数控 -4% [4] - 轨交:时代新材145%、时代电气15%、中国通号 -20% [4] - 运控:汇川技术7%、中控技术 -16% [4] - 半导体:华峰测控40% [4] - 油服:杰瑞股份 -2% [4] - 机器人:卧龙电驱17%、中大力德0% [4] 机器人&零部件 - 2024年以来全球机器人产业链扩容,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测试,英伟达、华为入局,机器人从硬件走向系统并在应用场景落地,2025年产业化进入新阶段 [4] - 关注三条主线: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等、全球巨头布局及产品发布、各种机器人在应用场景落地放量 [4] - 建议关注绿的谐波等多家公司 [4] 轨交设备 - 上半年铁路投资保持高增,客流量再创新高,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假设全年增速5.9%,25年有望接近9000亿;1 - 5月全国铁路客运量18.63亿人次,同比增长7.3% [4] - 2024年国铁运输收入9901亿,同比增长2.7%,净利润39亿,资产负债率63.51%为10年来最低 [4] - 重点推荐中国中车、思维列控,建议关注时代电气等公司 [4] 工程机械 - 本轮国内下行周期伴随海外强劲增长,业绩波动减弱,板块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长,盈利能力改善 [4] - 板块经历4年下行周期,估值处低位,下游需求边际回暖,施工强度恢复有望推动工程机械更新周期带来新机销售上涨 [4] -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等公司,建议关注柳工等公司 [4] 激光 - 通用激光:高功率、管/坡等工艺迭代和海外出口增量带来需求快速增长 [4] - 专用激光:消费电子等新技术迭代带来增量需求 [4] - 推荐柏楚电子等公司,建议关注锐科激光等公司 [4] 机床&刀具 - 机床:2025年1 - 5月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33.2万台,同比增长13.3%;金属成形机床产量6.9万台,同比增长11.3%,后续行业朝高端化等方向发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前景广阔,推荐豪迈科技等公司 [7] - 刀具:国内需求回暖,刀具需求及出货量有望增长,国内企业进行产品高端化突破和领域拓展,看好高端刀具市场开拓及加工机遇,推荐鼎泰高科等公司 [7] 叉车 - 2025年1 - 5月我国叉车总销量60.18万台,同比增长9.3%,国内销量39.25万台,同比增长6.7%,出口销量20.93万台,同比增长14.7%,内外销量均增长 [7] - 行业电动化趋势明显,国产品牌出海;人力成本上涨和企业转型背景下,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智能物流成趋势,推荐安徽合力等公司 [7] 国产仪器 - 电子测量仪器国产化率低,高端产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高端产品加速推出,竞争力提升 [7] - 重点推荐普源精电,建议关注聚光科技等公司 [7]
2万亿城市科产融合暗号:“精准育苗”+组织创新,炸出超强创新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9 10:28
禾元生物科创板上市 - 禾元生物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审议 成为科创板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后首家过会企业 [1] - 公司核心产品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HY1001)已完成国内III期临床研究 展现出与人血清白蛋白相当的疗效和良好安全性 [9] - 公司凭借全球领先的植物生物反应器技术平台(OryzHiExp) 将重组蛋白产量从传统mg级别提升至30g级别 [8][9] 武汉生物医药产业 - 禾元生物的成功标志着武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新跨越 [1] - 武汉正孕育着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核极 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聚合" [9] - 光谷生物城持续释放"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场景红利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6] 武汉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启钠新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定制化钠离子电池正极产品 武汉已构建完整新材料产业链条 [1][3] - 武汉基金返投比例从1.5降至1 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通过资本宽容度换取创新容错率 [4] - 蔚来能源在武汉光谷新建制造中心 预计年内交付换电站约200座 明年最大产能达1500座 年产值逾20亿元 [5] 武汉半导体产业 - 九峰山实验室专注于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器件研发 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完全自主碳化硅沟槽型MOSFET结构知识产权单位 [7][8] - 实验室推动光谷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集群崛起 吸引长飞先进、先导稀材等百亿级项目落地 [9] - "90后"工艺技术专家葛晓明牵头申请多项专利 参与首批沟槽型MOSFET器件晶圆下线 [8]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 - 华科在校生主导研发的Manus智能体能独立理解复杂任务并自主完成全流程 [10] - 武汉部署20个行业领先水平的大模型 构建"1+5+500"应用场景体系 [14] - 2024年武汉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 [10] 武汉创新生态 - 武汉首创"陪跑式"创业机制 分层建立"幼苗层""青苗层""壮苗层"企业培育库 [3] - 完善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种子基金和天使基金分别允许最高80%和60%亏损 [4] - 环大学创新带汇聚81名领军人才和5000名青年人才 带动培育多家科技企业 [7] 武汉产业数据 - 2024年武汉五大优势产业合计营收增长13.2% 未来产业规模达480亿元 [10] - 武汉人才规模总量超450万人 每年吸引留汉来汉就业创业大学毕业生超30万人 [11] - 推动122个项目纳入国家"两重""两新"重点项目库 [14]
济南市政协凝聚智慧助力济南都市圈建设
齐鲁晚报· 2025-07-08 21:25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济南都市圈推进"对外辐射、对内组网、产交融合"交通策略 包括建设济南国际陆港与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加密西向班列 [1] - 规划推进绕城高速北环及都市圈环线南环建设 目标实现25个区县"县县通高铁" [1] - 探索"交通+旅游""交通+低空经济"模式 依托泰山、黄河资源打造主题路线 布局低空物流与旅游 [1] - 依托济南算力优势构建都市圈算力互联体系 赋能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场景 济南市发改委正推动算力共享与直联算力网建设 [1] 产业体系协同发展 - 济南都市圈6市产业基础雄厚 需纵向延伸产业链形成闭环 横向构建"中心总部+周边制造""中心研发+周边产业化"协作布局 [2] - 济南比亚迪半导体建议培育区域行业龙头 加强跨领域交流以避免中心城市析出效应 [2] - 文旅产业计划激活"山河圣人"资源 串联泰山、黄河、圣人IP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构建齐鲁文化旅游走廊 [2] 公共服务一体化 - 医疗领域建议突破行政区划限制 建立跨区域医疗协同体系推动优质资源下沉 [2] - 职业教育需与都市圈产业协同 提供精准人才供给 [2] - 计划建立人才求职数据库 整合周边城市资源促进就业匹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