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玉山“同心服务团”助力“甜蜜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07:13
据了解,该基地是玉山县委统战部重点联系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依托"统战+产业"帮扶机制,引入农业 专家团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电商服务组等资源,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助力 基地客流量同比增长30%以上。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这里采摘葡萄了,葡萄很甜,价格也很实惠。"游客钟云芳笑着说。 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陈文标介绍,经过数年的发展,农场已经从单一种植拓展到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等 多业态,今年销售额较往年同期增长20%左右,总收入增加40000多元。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玉山"同心服务团"助力"甜蜜经济" 中新网江西玉山9月17日电 (巫发阳 邱荣燕 张上俊)初秋时节,走进江西上饶市玉山县绿康家庭农场葡萄 种植基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勤劳的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游客们一边采摘一 边品尝,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图为玉山县绿康家庭农场葡萄种植基地内,游客在采摘葡萄。玉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张嘉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六万亩柿子迎丰收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0:13
果农们穿梭于果林间,熟练地采摘着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永定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9月16日,位于永定区高头镇大岭下村的红柿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在阳光下舒展枝叶,饱满圆 润的柿子像一个个灯笼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果香四溢。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果实,脸上洋 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三十亩的柿子,柿子的品质很好啊,柿子又大又红,深受市场的欢迎。"永定区高头镇大岭 下村村民江彩珍说,预计今年产值四十万元左右,靠着这些柿子,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六万亩柿子迎丰收 中新网福建永定9月16日电 (黄秋萍 范浩东)金秋九月,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迎来柿子丰收旺季。全区6 万亩柿子林褪去绿装、逐渐换上"红妆",尤其是核心产区高头镇,一万余亩柿树上橙红果实缀满枝头, 宛如千万盏灯笼点亮客家山村。这片毗邻"土楼王"承启楼与"土楼王子"振成楼的沃土,正以"柿子产 业"为纽带,串联起生态价值、文化魅力与百姓增收致富之路,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今,小小的柿子已成为永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全区6万亩柿子林,年产5.8万吨,年 产值达1.2亿元;仅高头镇就有1万余亩种植面积,产值超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3:45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中新网晋城9月16日电 题:山西高平:瓜果飘香采摘忙 特色果蔬绘"丰"景 作者 杨佩佩 李金莎 李娜 秋日时节,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们 穿梭在果园,忙着采收成熟的苹果,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丰收喜景。 山西晋城高平市野川镇杜寨村的果园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苹果缀满枝头,果香四溢。 郭少宇 摄 近年来,河西村瞄准酸枣市场机遇,由党支部领办创立三道河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340亩废弃河 滩地,规模化种植100亩酸枣树,还种植200亩玉米、20亩红薯和20亩土豆,通过多元产业,带动村集体 和村民双增收。 为种出优质酸枣,种植过程中,合作社积极与山西省农科院对接,引进优质高产种苗,推广绿色标准化 种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定期进行田间指导,及时对酸枣树进行修剪、除草等精细管护,以此提高酸枣 的品质和质量,促进产业增产增效。 杜寨村的果园紧邻杜寨水库,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为果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果园占地300余亩, 种植有苹果、梅子、杏、黄梨、桃子等20余种水果,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打造"多元 ...
青岛莱西创新路子做强支柱
经济日报· 2025-09-16 03:29
核心观点 - 莱西市通过党建引领和强村共富公司模式整合乡村资源推动产业振兴实现集体经济高速增长和农民增收[2][5][8] 组织架构创新 - 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自然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拔致富带头人等进入村党组织班子[2] - 开展村庄建制调整行政村数量从861个精简至111个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统一领导[2] - 市镇村三级党组织主导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包括3家市公司11家镇公司83家村公司形成分层运营网络[5] 集体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姜山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600万元小龙虾产量60吨大闸蟹产量100吨[2] - 2024年水集街道产芝湖新村集体经济收入580万元建成4个千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园[3] - 夏格庄镇西夏格庄村集体收入突破150万元院上镇岘沽新村集体收入300万元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3] - 2024年全市11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5] 产业运营与市场拓展 - 强村共富公司对接盒马百果园京东美团等20余家平台农产品溢价率超10%年营收超3000万元[6] - 马连庄镇秋月梨通过公司统一收购地头价达4.5元/斤较个体销售溢价0.5元/斤[3][6] - 招募400余名乡村振兴红色合伙人和1500余名最美乡村设计师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6] 资源整合与项目孵化 - 姜山新村整合河湖资源发展南虾北养南蟹北养项目并清收闲置工业用地360亩引进工业项目[2] - 强村共富公司孵化共富夜市富民生态园等20多个项目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联动文旅品牌举办活动10余场[3] - 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如马连庄镇盆栽蓝莓产业园使户均年增收5万元[7] 收益分配与民生反哺 - 盈余全部归集体或按股权比例分配村民通过保底+分红机制分享增值收益[7] - 产业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投资120万元硬化道路1万平方米及支付村民物业费[8] - 建设助老大食堂和助老洗浴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获得感[7]
椰风海韵织锦绣
金融时报· 2025-09-16 02:32
核心观点 - 建行海南省分行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经营重点 通过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提升县域金融服务水平[1][5][6] 水产养殖产业支持 - 为儋州东星斑养殖户提供50万元裕农贷款解决流动资金紧张问题[2][3] - 2025年以来累计为东星斑养殖客群发放贷款42户 授信总额1676万元[3] - 支持养殖户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扩大鱼苗孵化产业规模[3] 热带水果产业支持 - 为乐东哈密瓜种植农户提供裕农贷款 解决租金和化肥采购资金缺口[4]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为241户哈密瓜种植农户发放贷款7560万元[4] - 通过利率优惠和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农户金融服务获得感[4] 金融服务创新 - 优化裕农快贷信息建档模式 整合乡村碎片化信用信息[5] - 推出中长期贷款功能 提高与涉农生产经营场景适配度[5] - 建立常态化跟进机制 及时满足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金融需求[7]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为儋州生猪养殖企业发放6000万元e信通贷款解决资金周转困难[7] - 将乡村振兴重点业务纳入绿色通道 优先受理审查[7] - 与多家机构签署种业项目合作协议 给予差别化政策支持[7]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 推进农村支付受理工具布放 提升支付便利性[8] - 推动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建设 降低商户经营成本[8] - 打造裕农通APP+服务点模式 提供基础支付和金融知识普及服务[8]
枣庄石榴全链条产值达48亿!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来了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12:37
彭照辉介绍,枣庄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美誉,石榴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是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果"。近年来,枣庄市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石榴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2024年,全市石榴全产业链产值高达48亿元,石榴真正成为百姓的"幸福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靖亚如 9月15日,枣庄市人民政府召开2025石榴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枣庄市副市长彭照辉代表枣庄市委、市政府通报大会筹备情况及枣庄石榴产业发展最 新成果。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大会将于9月23日至24日在峄城区举办,以"榴火燃情聚枣庄,籽籽同心创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嘉宾共谋石榴产业高 质量发展大计。 全链发展,迈向高端。去年全市新栽石榴53万株,良种覆盖率达41%,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石榴示范园。枣庄石榴综合交易中心稳固了"买全 国、卖全国"的市场格局。2024年以来,新落地深加工项目25个、总投资79亿元,覆盖食品、饮品、化妆品、工艺品等多领域。好医生石榴化妆品、兽药 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榴礼"文创销售火爆,石榴木雕技艺入选省级非遗。冠世榴园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收入1.6 ...
北京平谷桃香寻秘
经济日报· 2025-09-15 07:40
核心观点 - 平谷大桃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融合和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产品发展为高附加值品牌,实现产值增长和乡村振兴 [1][2][8] 产业基础与自然条件 - 平谷区三面环山且拥有微酸性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和独立优质地下水系,为桃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条件 [1][3] - 当地雨热同期气候使6月至8月成为大桃成熟关键期,核心栽培品种达40多种,涵盖四大系列200余个品种 [3] 科技种植应用 - 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果园通过无人机喷洒、无人车作业及传感器监测,实现水肥气象病虫害实时管理,人工用量减少50%以上 [4] - 卫星遥感和智能分析平台支持桃树长势追踪与果实全程溯源,确保从枝头到餐桌的安全性 [4] 文化价值延伸 - 文创品牌"吉电桃子"开发桃元素饰品及文创产品,桃贴工艺可定制"福""寿"等图案,形成10系列1000多种图形设计 [5][6] - 桃花节、乡村艺术节等文旅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桃园成为旅游打卡地及乡村振兴新舞台 [6] 销售渠道升级 - 2024年刘家店镇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大桃1800万斤,达传统批发销售量的85%,官方小程序"福地丫髻山"及村播分院支撑线上推广 [7] - 全区大桃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26.7%提升至2024年35.6%,总销量达1.1亿斤 [7] 产业链拓展与经济效益 - 开发桃胶、黄桃罐头、桃花酒等深加工产品,并推出"桃花运势皂"等新潮衍生品,提升附加值 [8] - 2024年平谷大桃总产值超15亿元,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形成"农业中关村+物流+休闲"的产业融合模式 [8]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阿克苏苹果降产提质 远销俄罗斯中亚等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3:5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阿克苏苹果降产提质 远销俄罗斯中亚等国 近日,记者跟随"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集中采访活动走进新疆阿克苏红旗坡苹果核心产 区,这里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颗颗甘脆多汁的苹果,这些苹果不仅成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的"金果果",更成了享誉国内外的特色农产品。 阿克苏苹果,这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书写着小城大业的精彩篇章。 (记者 戎睿 李京泽)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双向奔赴,粤桂协作加速跑
广西日报· 2025-09-15 02:02
产业帮扶 - 龙州县利用粤桂协作资源成立甘牛公司 构建以秸秆养畜和绿色循环为核心的奶水牛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全产业链[7][8] - 甘牛公司每年收储加工饲料6万吨 带动1500多户村民参与秸秆收集 帮助农户实现增收超过1400万元[9] - 公司采用"保证金+保底回收"代养模式 农户每代养一头牛保底收入达1600元 目前已回收263头奶水牛[9][10] - 园区提供102个就业岗位 人均月收入超过4000元 通过土地租赁每年给农户带来租金92.78万元[11] 消费帮扶 - 田阳区累计建设"圳品"基地6个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3个 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4个[13] - "圳品"认证基地面积5180亩 年均销售额约4000万元 通过认证产品13个[13] - 开展产销对接活动30场 累计销售农产品1.2亿元 解决就业800人次 带动群众增收450万元[14] - 深圳企业通过消费帮扶模式采购农副产品 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14] 劳务协作 - "小梁送工"服务站累计推荐灵活就业岗位6万多个 发布用工信息5.5万多条[18] - 累计送工18.5万人次 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增收约2500万元 辐射带动全县务工增收约7800万元[18] - 与70多家企业和农业基地签订用工合作协议 旺季时日用工量超过1000人次[19] - 全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289.9万人[20] 农文旅融合 - 龙胜县拥有梯田22.8万亩 被誉为"世界梯田原乡"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2] - 马海村精品民宿累计接待客人1200人次 营业额收入达12万元[23] - 腾讯等企业参与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精品示范村 实现从"种粮食"到"种风景"的转变[22][23] - 经验做法在龙脊村、金江村等乡村示范推广 培育以村民为主体的本土人才队伍[24]
旅美侨胞姚依娜:以侨架桥 助力“云品出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1:37
作者 罗婕 中新网昆明9月15日电 题:旅美侨胞姚依娜:以侨架桥 助力"云品出海" "在外闯荡就像飞鸟迷恋天空,但是我的根永远在家乡,心的落点也在家乡。"从美国洛杉矶到中国云 南,关山飞渡,万里航程,辗转18个小时,旅美侨胞姚依娜一次次漂洋过海,重返家乡,为云南与美国 加州双向交流合作创造更多可能性。 美国加州和中国云南"双向奔赴"的缘分,始于2023年9月。彼时,同样是云南"乡亲"的美国加州财政部 部长马世云受邀回到祖籍地云南昆明,为云南与加州携手合作埋下种子。 2024年5月,美国云南总商会成立,姚依娜担任创会会长。"商会的首要目标是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 成美国加州与中国云南建立友好州省关系。"受马世云委托,她开始频繁往返两地。 种植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平远镇的蓝莓。 出品方 供图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迎进来,深居中国内陆的云南,从来都有拥抱世界的多元土壤,云南与美国的农业交 流更是由来已久。二十余年前,原产于北美的蓝莓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今天,云南已是中国蓝莓的核心 产区。2024年末,云南蓝莓栽培面积达24.9万亩,产量17.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平远镇即是云南蓝莓的重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