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

搜索文档
宋城演艺(300144)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5:44
景区业绩与发展 - 广东千古情景区开业首年盈利,三峡千古情景区开业百天收入破亿元,成功因素包括演艺公园模式、高品质演艺内容、当地文化特色体验、精准市场策略和全方位宣传推广 [1] - 2024 年杭州宋城旅游区营收下降 2.71%,主要因“七节二月”外其他时段客流未达预期;西安千古情景区增长 178.02%,得益于市场需求、演艺内容和经营模式 [3] - 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0.2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18%,因加大广告投入致销售费用增长 [8] - 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10.49 亿元,占旅游及景区 22 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 63.6% [8] 项目规划与资源配置 - 2025 年西安、广东、上海项目将分别加强主题活动策划、市场推广、深挖远程团队市场、培育夜游市场、挖掘本土文化和内容创新等,以提升经营水平 [2] - 2025 年 1 月签约青岛轻资产项目,拟于 2026 年 7 月开业,未来将有选择、有节奏推进和布局新项目 [11][12][18] 业务创新与发展战略 - 未来在“文化 + 科技”“在地文化表达”等方向持续创新,推动演艺公园模式迭代升级 [5] - 持续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艺术创作和经营管理,推动“运营管理智慧化、游客体验个性化”提升 [6][10] - 以“千古情”为龙头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因地制宜推进差异化创新经营 [16] - 聚焦“用当地文化讲好当地故事”,通过特色内容活动、意见领袖和价格活动等进行景区推广,提升游客复游率 [22] 财务与成本管理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17 亿元,同比增长 25.49%,主要增长来自广东、西安千古情景区和轻资产输出业务 [7] - 2024 年现场演艺业务毛利率为 60.84%,旅游服务业毛利率达 96.52%,维持高毛利率因管理优化、经营模式和产品附加值高 [7] - 报告期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 14,026 万元、17,260 万元、 - 3,162 万元、4,126 万元,四大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 13.34% [8] - 2024 年研发费用 4,126 万元,同比增长 37.48%,投向 15 个研发项目,打造高新技术产品 [16] 营销与市场策略 - 采取正漏斗和反漏斗并行营销策略,通过景区多元活动精准触达并转换不同人群 [21] - 针对外宾市场采取团队 + 散客并行方式,线下推广、线路曝光和接触点广告露出,对自由行游客组合营销 [20] - 旗下景区在主流内容渠道话题传播量巨大,如杭州宋城在抖音话题达 19.6 亿次播放量 [20]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通过多元化渠道与投资者保持沟通,参与券商策略会、举办路演及调研活动 [26]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通过提升经营和规范运作水平、信披质量和股东回报推动投资价值合理反映公司质量 [24][25][30][31] - 2024 年广泛听取投资者建议制定利润分配预案,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认可年度分红方案 [27]
“大型实景演出”为什么这么火爆?
36氪· 2025-05-09 12:51
行业趋势 - 实景演出已成为文旅市场新宠,带动冷门景区从亏损数千万到年营收数十亿的转变 [2] - 体验经济时代,游客追求沉浸式文化体验,实景演出满足多重感官需求 [6] - 2024年中国实景演出市场规模达127.3亿元,较2019年增长89%,旅游演艺占比71.2%,贡献90.6亿元营收 [13] 成功案例 - 开封清明上河园通过《东京梦华》实景演出,从年收入几百万提升至2024年营收10亿元,接待游客800万人 [3][5] - 西安《长安十二时辰》项目融合商业空间与影视IP,游客平均停留4小时,1.5亿投入成本在一年半内回收 [10][12] - 拉萨《文成公主》、杭州宋城千古情等演出带动景区游客量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城市旅游经济核心驱动力 [6] 商业模式 - 极致化在地性:深度挖掘文化IP,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如清明上河园复刻《清明上河图》) [7] - 创新表现手法:结合无人机、水幕投影、AR/VR等技术(如《东京梦华》700名演员+全息投影) [7] - 可持续运营:差异化竞争形成商业闭环(如《长安十二时辰》全时段运营模式) [7][10] 经济效应 - 成熟演出项目可创造1:7经济带动效应,每1元门票拉动周边7元消费(如开封五一假期文旅收入49.27亿元,同比增长10.03%) [5][13] - 二次消费毛利率高于门票,优化景区盈利结构(如《长安十二时辰》餐饮、换装等二销收入) [12][13] - 地方政府将实景演出纳入文旅规划,提供政策支持以放大乘数效应 [13] 投资特点 - 高投入慢回报:项目投资动辄上亿(如《只有河南》斥资60亿),回本周期3-5年 [8] - 行业护城河:重投入特性筛选竞争者,培育期后进入盈利爆发期(如清明上河园30年建设周期) [8][9]
山东文旅晒“五一”成绩单 演艺经济成“爆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07:45
文旅行业表现 - 山东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561 6万人次 同比增长8 2% 营业收入12 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 3% [1] - 德州乐陵影视城"五一"开城迎客 开放电视剧《国色芳华》取景地"锦绣唐园"和电影《唐探1900》取景地"唐人街主题园区" 植入近百场演艺 NPC互动等产品 [1] - 乐陵影视城"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23 61万人次 带动德州市景区 商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1] 演艺市场创新 - 泰安《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升级改版 引入数字化灯光设备及整套灯光操控系统 突出科技与传统的深度交融 [1] - 临沂"跟着团长打县城"旅游体验项目还原1941年抗战时期情景 每场演出吸引千余名游客参与 [2] - 济南大型国风实景秀《梦回西楼》融合非遗 国风和现代科技元素 以双线叙事呈现大宋史诗 [2] 文旅活动丰富度 - 济南市属艺术院团开展儿童剧 京剧 吕剧 杂技等各类惠民演出60余场 [2] - 山东省会大剧院推出话剧《门第》 互动演艺《大真探赵赶鹅》等12部佳作 [2] - 开心麻花剧场上演《乌龙山伯爵》等经典喜剧 提供"演艺+文旅"体验 [2] 惠民政策实施 - "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5天运送旅客万余人次 平均客座率80%以上 [2] - 游客携车票可享受沿线170多家4A级以上景区 340多家星级饭店和旅游民宿的优惠政策 [2] - 山东各级文旅部门 企事业单位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交通引导 景区服务等工作 [2]
“五一”好时光 享受幸福正当时
人民网· 2025-05-05 03:33
旅游行业 - 天津市东丽区蔡园子农场举办捞鱼比赛吸引游客参与 [1] - 吉林省敦化市北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成为红色文化体验地 [3] - 长春市南湖公园景区湖中划船项目受游客青睐 [4] - 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绿水青山成为假期热门目的地 [4] -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甲骨文展区吸引游客驻足 [5] - 哈尔滨市南岗新华书店亲子阅读活动受欢迎 [5] - 北京通州北运河畔露营休闲项目满足市民亲近自然需求 [7] -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民族服装体验项目受游客喜爱 [7] -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稻田公园儿童娱乐设施吸引家庭游客 [9]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左右山谷景区成为新兴旅游目的地 [9] - 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厉家寨樱桃科技示范园采摘活动吸引游客 [11] - 吉林省长白山北景区春雪景观吸引全国游客 [12] -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湖露营聚餐成为休闲新方式 [12] - 贵阳市花画小镇景区花海打卡项目受欢迎 [13] - 安顺市普定县猫洞村三岔河戏水项目吸引游客 [13] - 上海千古情单日连演8场创旅游演艺新纪录 [14] - 上海北外滩成为城市地标打卡地 [14] - 河南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赏花活动吸引游客 [16] - 雄安辛玛动物乐园数百亩规模迎来家庭出游热潮 [16] 文化娱乐行业 -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岗堆小区举办特色藏式婚礼活动 [11] - 《上海千古情》演艺项目融合海派风情与复古潮流 [14]
宋城演艺(300144):2024年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佛山项目重磅落地,新项目表现亮眼
长江证券· 2025-04-29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聚焦演艺主业,老项目升级改造提升接待能力和经济效益,新项目逐步培育成熟且不断新增签约,搭建中长期稳健成长新动能,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5/13.63/14.77亿,对应PE分别为21/18/17X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增长25.49%;实现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6]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0.26%;实现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2.18% [2][6] 分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文化艺术业 - 现场演出及旅游服务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7.5%/76.79%,现场演出主要增长来源为西安千古情与广东千古情 [12]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净利率同比转正达44.47%,毛利率同比增长1.26pct至67.61%,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1.32pct至13.34%,销售费用提升主要系各景区广告投入同比增加 [1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双降,分别同比 - 0.66/-0.53pct至68.09%/45.1%,期间费用率同比 + 0.93pct至14.64%,销售费用因景区广告投入增加而增长 [12] 项目建设 - 2024年公司继续推进杭州乐园、三亚千古情、宋城景区等提升改造项目 [12] - 2025年公司新签约轻资产项目丝路千古情,预计于2026年7月开业,叠加西塘千古情项目建设,业绩有望新增长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5E、2026E、2027E的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数据,如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6.7亿、29.39亿、31.56亿等 [17]
宋城演艺(300144):业绩符合预期 稳步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17亿元,同比+25.49%,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扭亏 [1] - 2025Q1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0.26%,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2.18%,扣非净利润2.40亿元,同比-3.88%,扣非净利率44.55%,同比-1.84pct [1] - 2024Q4毛利率46.39%,同比+6.8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4.28%/7.00%/1.50%/-3.72%,同比+1.86pct/-5.52pct/-1.61pct/+7.84pct [2] 业务分项 - 2024年杭州宋城旅游区/丽江宋城旅游区/电子商务手续费/广东千古情景区/桂林宋城旅游区收入分别为5.95/2.85/2.74/2.50/2.00亿元,同比-3.76%/-10.13%/+56.56%/-/-7.12% [1] - 广东千古情开业首年盈利,核心演出《广东千古情》演出1,386场,单日最高10场 [1] - 《西安千古情》开启双剧院模式,单日最高17场,容纳近6,000人 [1] - 三峡千古情景区开业百天收入破亿元,拉动宜都旅游总收入增长超40% [2] 运营与战略 - 销售费用增加系广告投入同比增加,采用立体营销范式提升市场份额 [2] - 签署"丝路千古情"轻资产项目协议,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 [2] - 佛山、上海等新项目开业贡献成长,轻资产项目持续推进 [3] 行业展望 - 文旅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座位数扩容,上座率有望持续增长 [3] - 团客加速复苏,散客提振盈利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27.39/30.79/33.32亿元,同比+13.30%/+12.41%/+8.23%,归母净利润11.86/13.46/14.66亿元,同比+13.07%/+13.52%/+8.91% [3]
宋城演艺(300144):新项目快速成长 发力轻资产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4.17亿/yoy+25.49%,归母净利10.49亿/同比扭亏 [1] - 若不考虑花房集团投资收益及减值损失,24年净利润10.39亿/同口径yoy+25.24% [1] - 1Q25营收5.61亿/yoy+0.26%,归母净利2.46亿/yoy-2.18% [1] - 24年现金分红5.25亿/yoy+100.2%,分红率50.01% [1] 项目运营 - 24年现场演艺(9大景区)营收19.59亿/yoy+17.5% [2] - 杭州/三亚/丽江老项目营收同比-3/-9/-10% [2] - 佛山项目首年盈利,营收2.56亿/占比10.59%,演出1386场 [2] - 西安项目双剧院模式营收14.5亿/yoy+178.02% [2] - 桂林/上海项目收入同比+7.94%/+18.25% [2] - 毛利率67.61%/yoy+1.26pct,杭州/丽江/广东景区毛利率分别为64%/76.4%/60.94% [2] 轻资产布局 - 在营轻资产项目含炭河古城、宜春明月千古情等,24年7月开业的三峡千古情确认服务费逾1.6亿 [3] - 25年1月签订丝路千古情项目,预计26年7月开业,后续服务费2.6亿 [3] - 轻资产拉动24年旅游服务收入同比+76.79% [3] - 1Q25销售/管理费率同比+2.3/-1.5pct [3] 目标价与评级 - 下调25-26年EPS 15/12%至0.44/0.51元,新引入27年EPS0.55元 [4] - 给予25年25倍PE,目标价10.88元(前值13元) [4]
宋城演艺(300144):新项目贡献利润增量 推进青岛轻资产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5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4.17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同比扭亏[1] - 2024Q4营收4.04亿元,同比增长31%,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扭亏[1] - 2025Q1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下降2%,扣非归母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4%[1] - 2024年现金分红5.2亿元,分红率提高至50%[1] 项目运营 - 2024年存量项目收入表现分化:杭州/三亚/丽江/九寨/桂林/张家界收入分别为6.37/1.76/2.91/0.96/2.05/0.37亿元,同比变化-2.7%/-8.7%/-9.7%/+8.4%/+7.9%/-46.5%,桂林项目团客优化,九寨项目受益于高铁开通[2] - 2024年新项目西安/上海/广东收入1.45/1.16/2.56亿元,同比增长6.0%/4.8%/10.6%,归母净利润0.35/0.92/-0.16亿元,新项目贡献增量[2] - 2024年电子商务手续费/设计策划费收入2.73/1.85亿元,同比增长56.6%/118.6%[2] - 2025年1月签约青岛轻资产项目,一揽子费用总计2.6亿元,Q1确认5000万元管理费收入[2] 战略规划 - 公司将加强精细化运营,迭代升级内容,发挥经营弹性[2] - 对成熟项目持续拓展业务边界,扩大客群覆盖,深挖市场空间[2] - 对新项目扩大品牌营销,抢占市场份额,激活增长潜力[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4/13.2/14.2亿元(原2025/2026年预测为13.1/15.0亿元)[3]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为23/20/18倍[3]
何以中国丨《印象大红袍》,为什么能“火”15年
人民网· 2025-04-29 01:36
武夷山茶文化与旅游产业 -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万里茶道起点 拥有14.8万亩茶园和12万涉茶人员 约占当地总人口一半 [3][11] - 《印象大红袍》演出15年来已演出超6370场 接待885多万名观众 2024年演出达518场 [3][11][13] - 演出创新采用15块电影银幕矩阵 360度旋转观众席 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交响 再现制茶斗茶等场景 [3][12] 《印象大红袍》运营模式 - 艺术团拥有200余名兼职演员 来自导游 外卖员等不同职业 按场次轮流上阵确保演出持续性 [3][6][8] - 演出带动当地100多家茶厂受益 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从2018年21.42亿元增至2024年150亿元 [11] - 2024年武夷山旅游接待人数达3302万人次 游客从观光游转向"品岩茶 赏印象 泡温泉"深度游 [11] 产业带动效应 - 演出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形成"登天游 坐竹筏 赏印象"经典旅游线路 [3][11] - 五一假期演出将达每晚4-5场 近期咨询量激增 上百人提前预订游玩攻略 [13] - 通过群众演员演绎真实茶人生活 既保持艺术性又接地气 持续15年创新节目形式 [6][8][12]
中银证券:给予宋城演艺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8 06:4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高增长,营收24.17亿元(同比+25.49%),归母净利润10.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23年基数较低及新项目爬坡迅速 [2][3] - 存量项目表现分化,杭州、三亚、丽江项目营收和毛利率下滑,九寨和桂林项目小幅增长;新项目如广东佛山、三峡千古情、西安双剧院模式表现优异 [3] - 25Q1营收5.61亿元(同比+0.26%),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2.18%),主要因广告营销投入增加,但轻资产项目"丝路千古情"已确认服务费5000万元 [4] - 轻资产扩张持续推进,新项目签约及培育项目爬坡为中长期增长提供潜力 [3][4] 财务表现 - 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0.32亿元,分红比例达50%(每10股派2元,合计5.25亿元) [3] - 25-27年预测EPS为0.45/0.50/0.55元,对应PE 21.3/19.3/17.5倍 [5] - 多家机构预测25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2.63亿元(范围11.37-13.30亿元) [8] 项目动态 - 广东佛山项目开业首年盈利,《广东千古情》演出1386场;三峡千古情百天收入破亿元;西安项目双剧院模式单日17场创纪录 [3] - 上海项目24年减亏,但成本费用仍较高;轻资产项目"丝路千古情"预计2026年7月开业 [3][4] 机构评级 - 90天内6家机构评级(5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10.43元 [8] - 东北证券预测25年净利润13.30亿元(PE 18.78倍),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39.04%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