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交通
icon
搜索文档
旅游公交让您换个“姿势”游北京
北京晚报· 2025-09-16 06:16
旅游公交线路发展 - 北京市开通多条旅游公交线路服务游客绿色出游 包括M12路 大美中轴观光线和877路等特色线路 部分线路成为网红打卡点 [1] - M12路公交于2008年开行 原为门头沟山区村村通工程 2018年将车型从8.5米更换为6.5米纯电动迷你公交 实现通过一线天景观并延长至柏峪村 [5] - 大美中轴观光线2024年开通 选用12米长纯电动仿古铛铛车 日游线运营时间为10时至17时 提供中英文讲解服务 [9][10] - 877路公交开通13年来 年客运量从131万人次增长至200余万人次 高峰日发车达600车次 日均运送1万多人次 [14][15] 线路运营特色 - M12路全长11.3公里 设10个站点 每日8车次 全程票价3元 途经爨柏景区 一线天 黄岭西红色教育基地和双石头村等景点 [3] - 大美中轴观光线配备VR设备 南段线路试运营提供沉浸式体验 车辆加装中式餐桌并提供北京特色小吃 采用北斗定位自动触发讲解 [10][11] - 877路实行一站直达模式 线路长度近60公里 运行时间约70分钟 场站设置移动刷卡机提升乘车效率 最快1分钟发一班车 [14][15] 社会效益与用户反馈 - M12路驾驶员为当地居民 见证京西山村环境改善和游客增长 线路促进村民出行便利和旅游资源开发 [3][5] - 大美中轴观光线让游客舒适打卡中轴线15处文化遗产点 车辆本身成为拍照景点 获得游客积极评价 [8][9] - 877路被游客评价为最方便便宜的八达岭交通选择 车队学习手语和英语服务国际游客 年内获97次乘客表扬 [14][16][17] 技术设备升级 - M12路使用6.5米纯电动车型适应山区狭窄路段 大美中轴观光线仿造1924年有轨电车外观 车速控制在30-50公里/小时 [5][9] - 877路配备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山区转弯速度控制在20公里/小时内 确保行车安全 [16]
中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00:30
(责编:刘橦洁、马昌)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琴城镇一处停车场内,新能源公交车 在充电。 朱海鹏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记者韩鑫)记者从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 出行宣传周活动上获悉,目前,全国每天有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其中,每天有1亿人次乘坐轨 道交通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优选公交、绿色出行"逐渐 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近年来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国拥有城市公共汽 电车65.8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4万辆、占比82.7%,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75万公里,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绿色出行比例 超过70%的城市数量、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等"十四五"规划指标已超额完成。 ...
让公交“自带流量” 解码临沂公交的创新转型之道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3:42
核心观点 - 临沂公交通过重构线网、智慧赋能、绿色转型和场景拓展实现日均客流量从13.7万人次增至32.8万人次[1] - 公交转型从保障民生出行升级为引领消费潮流和创造城市价值的创新模式[1][8] 民生根基建设 - 购置新能源公交车900余辆并施划330公里公交专用道[2] - 优化调整61条公交线路并开通91条特色线路惠及45余万人[2] - 推行重污染天气及早晚高峰免费政策[2] - 骨干线路高峰班次间隔从10分钟缩短至8分钟内[2] 创新破圈策略 - 夜巴士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次[4] - 社交媒体触达率提升40%且30岁以下用户占比从25%升至45%[4] - 抖音单条视频最高播放240万次[3] - APP推送打开率达65%[3] - 碳积分系统上线后累计产生190余万分[6] 智慧化与数字化 - NFC无感乘车技术实现手机一贴自动生成二维码[6] - DeepSeek AI大模型提供智能咨询和业务引导[6] - 诉求响应时间从8小时缩至2小时且问题解决率达95%[6] 场景拓展与联动 - 开通"公交+夜经济"线路衔接夜间经济集聚区[4] - 创新IP主题公交如"八楼的2路汽车"实行免费乘坐[5] - 联合商圈/景区/医院分摊专线成本[7] - 公交站点月均触达200万人次[7] - 碳积分可兑换免费乘车券/景区门票/优惠券[6] 协同发展机制 - 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三方协同模式[7] - 构建"公交+生活"精准供给服务体系[7] - 通过四大转型举措实现五级线网重构与数字生态建设[7]
“物流+公交”创新模式 助力西安物流业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3:07
核心观点 - 西安公交集团与物流公司合作推出"物流+公交"创新模式 通过利用公交富余运力实现降本增效和资源优化配置 [1][3][4] 合作模式创新 - 利用公交车辆富余人力和运力开展物流运输 车辆经改装拆除座椅专用于货物运输 [3] - 目前投入8辆公交车辆连接20余个物流网点 每天下午3点和晚上8点各发一趟班次错峰运行 [3] - 货物以区域内电商退货小件为主 使用可重复利用中转袋建包提升空间利用率 [4] - 单辆公交满载快件量达3500票 较传统运力提升3倍运输效率 [4] 业务规模与拓展 - 物流公司2024年在陕西快件量突破25亿件 增长率位居全国前列 [4] - 超百名公交司机和维修工以全职或兼职形式参与快件收派工作 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4] - 计划将模式拓展至社区 构建"物流+公交+社区"三位一体物流网络 [4] 运营效益 - 公交车辆装载量大 有效降低物流公司运营成本 [1][3] - 错峰运行模式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快件汇集后发往全国中转场 [3][4] - 新模式树立城市物流"低成本 高效率 可持续"发展新标杆 [4]
我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80%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7
绿色出行规模 - 全国每天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 [1] - 包括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和1亿人次乘坐公交 [1] - 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 [1]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 全国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65.8万辆 [1] - 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4万辆 占比82.7% [1]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 [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 居世界首位 [1] 绿色出行发展成效 -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未来发展计划 - 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力度 [1] - 将不断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 - 大力弘扬绿色出行 文明出行理念 [1]
我国每天超2亿人次绿色出行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绿色出行规模 - 全国每天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 [1] - 每天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 [1] - 每天1亿人次乘坐公交出行 [1] - 每天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 [1] 公共交通发展成效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65.8万辆 [1] - 新能源公交车达54.4万辆 占比82.7% [1]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75万公里 [1]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 居世界首位 [1] -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已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1] - 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指标已超额完成 [1] 政策发展方向 - 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力度 [1] - 计划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1] - 大力弘扬绿色出行和文明出行理念 [1]
广西南宁“菜篮子专线”服务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此次"菜篮子专线"再升级,进一步优化了车厢硬件,车内设置农产品专用存放区,既保持车厢整洁又保 障车辆运行安全,配置饮用水、草帽、雨衣、环保袋、应急药箱等便民物资,设置便于识别的"菜篮子 特色站牌",同时推出809路"菜篮子赶圩专线",在赶圩日高峰期加密班次,接驳地铁2、3、4号线,方 便市民换乘;联合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办在菜市设"菜篮子驿站",为菜农提供免费摊位,拓宽销售渠道。 南宁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江卡介绍,自去年年底推出"菜篮子专线"以来,公交专线对接菜农出 行需求,乘客满意度显著提升。此次联合多家单位共创"菜篮子集结号"党建品牌,将在交通运输、乡村 振兴、文化旅游、农业研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根据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努力让"菜篮子专线"成 为传递城市温度、服务百姓生活的流动窗口。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本报南宁9月14日电 (记者张云河)9月9日,在广西南宁,南宁公交集团、南宁农业发展集团和广西农 业科学院等7家单位联合启动"菜篮子集结号"党建品牌共建活动,通过联动拓展"菜篮子专线"服务,推 出多项升级举措。 据介绍,2024年底,南宁公 ...
面对严峻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 济南公交做对了什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1:58
济南公交转型战略 - 公司通过"公交+"多元化经营实现产业板块收入规模超过6亿元 强化自我造血能力 [1][3][4]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策略 延伸公交产业链并整合内部资源 以辅业反哺公交客运主业 [3][4] 多元化业务布局 - 打造城市生活服务商:布局"公交+维保"车辆汽车服务(9家门店+1条检测线) "公交+能源"业务(6座加油站+8座充电站 年能源销售收入1.7亿元) "公交+多样出行"模式(年交旅融合收入1.5亿元)以及"公交+餐饮"业务(10家餐饮门店+2家超市) [6] - 打造城市文化宣传名片:统筹6000余个候车亭和4700余块车尾LED媒体资源 试点车体广告业务 广告业务将成为第三个营收过亿元板块 同时开发"把子肉卡""油旋卡"等特色文创产品 [6] - 打造物流业务本土品牌:利用130余部厢式货车开展绿色城配业务 依托村村通公交线网构建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与顺丰速运合作推出IP聚合店 探索交邮融合示范项目 [8] 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 济南市完善政策法规:出台《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和《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 编制《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22—2035年)》 为行业提供法律和空间保障 [11] - 健全配套制度:制定成本规制办法和财政补贴办法 构建市/区县两级财政补贴制度 将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纳入财政预算 [11] - 深化公交改革:将县际客运班线改造为区际公交 农村客运班线改造为城乡公交 统一票制票价和优惠乘车政策 大幅降低群众出行成本 [11] 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无轨电车系统: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推进绿色现代无轨电车示范项目 建设8条111.2公里公交专用走廊 建成国内最大规模高架环网无轨电车BRT [11] - 建立公共交通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公交与高铁站/汽车站/机场无缝衔接 构建"公交+轨道+慢行"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12] - 实施场站综合开发:在不影响功能前提下对公交场站实施综合开发 实现与商业中心无缝衔接 构建"交通枢纽+商业服务+公共生活+文化体验"复合城市空间 [12] 产业融合生态 - 深化"交通+产业"融合:以轨道交通服务高新东区/国际医学中心等产业园区 助力产城一体化发展 [14] - 构建多元融合生态圈:推动"公交+能源"/"公交+物流"/轨道交通"车站商业+"等模式发展 [14] - 建立用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机制: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14]
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全国每天有1亿人次优选公交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1:57
全国绿色出行发展现状 - 全国每天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 其中轨道交通1亿人次 公共汽电车1亿人次 共享单车2400万人次 [3] - 全国城市公共汽电车总量达65.8万辆 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4万辆 占比82.7% [3]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75万公里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 [3] - 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及绿色出行比例超70%的城市数量已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 [3] 山东省绿色出行建设成果 - 山东省公共汽电车达6.3万辆 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8.3万公里 [7] -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88.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 [7] - 累计打造定制公交线路3000余条 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近900万人次 [7]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预计2024年底达520公里 [7] 济南市公共交通发展进展 - 已开通轨道交通线路3条共96.7公里 预计2024年底轨道运营里程达248公里 [9] - "十四五"期间新开及优化公交线路278条 填补线网空白356公里 [9] - 218条公交线路与46个轨道站点接驳 接驳线路占比达53.6% [9] - 引进便民服务设施390余处 推出定制专线等创新服务产品 [9]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加大公共交通发展投入力度 [5] - 促进公共交通多元化内涵式发展 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5] - 加快健全无障碍设施设备 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 [5] - 开展轨道交通"爱心预约"乘车服务 构建全龄友好出行环境 [5][7] 行业活动与倡议 - 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以"优选公交 绿色出行"为主题 [12] - 开展公益宣传征集活动及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 [12] - 组织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主题宣传 [12] - 倡议广大市民优先选择绿色交通方式出行 [5][10]
首钢园中扫码可约AI巴士
北京晚报· 2025-09-13 06:48
服务模式创新 - AI巴士采用扫描二维码输入目的地和人数的方式自动匹配附近车辆 实现网约巴士运营模式[1] - 运营模式为定站不定线 可根据客流需求调整行驶路线 提升运营灵活性[1] - 基于实时需求与路况实现多订单合并与路径优化 降低空驶率与运营成本[1] 技术应用特点 - 系统自动为每名乘客规划路线 并根据乘客需求中途停靠站点[1] - 小程序显示巴士车牌号和位置信息 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为6分钟[1] - 运营范围覆盖首钢园区域及周边地铁站和停车场 共设置20个站点包含虚拟站和实体公交站[1] 运营实施情况 - 服贸会期间投入6台AI巴士为观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交通接驳服务[1] - 运营时间为9月10日至14日每天8时至18时 期间提供免费体验服务[1] - 服务可通过惠行巴士微信小程序查询站点位置信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