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信息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 “武汉造”
人民日报· 2025-08-17 13:19
武汉新质生产力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4] - 东风汽车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搭载DF30芯片,计划明年量产上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 [15] - 武钢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产线设计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 [15]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16]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光信号传输速度大幅提升 [16] - 华工科技研发出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精度达0.01毫米 [16] 未来产业布局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 [17]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华中地区完成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17] - 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推动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20% [16][17] 生物医药创新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适用于肝硬化治疗 [14]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15]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8-16 04:06
生物医药创新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 - 该技术体现武汉高技术制造业活力 上半年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 传统产业升级 - 东风汽车研发搭载DF30芯片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寒区测试 该全国产车规级MCU芯片计划2025年量产 [1] - 湖北省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 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 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6.8万辆 同比增152% [2] - 武钢老厂区转型绿色超级工厂 其无取向硅钢产线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 [2]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 传统医药企业加速数字化 [2] 光电子产业发展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2]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 光信号传输介质变为空气纤芯 传输速度大幅提升 [2] -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装备 精度达0.01毫米 [2] 新兴产业布局 - 武汉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 扩大商业航天应用场景开放 [3] - 新兴产业年均增速目标设定为20%以上 [3] 未来产业突破 - 武汉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产业化突破 完成华中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4] - 锚定脑机接口 人形机器人 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实施技术攻关 [4] - 通过五大行动建设全国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4]
人民日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8-16 01:38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宪法和法律保护 党和国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2] - 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 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政治经济环境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2] - 要破除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 武汉产业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15] - 东风汽车研发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微控制单元芯片 计划明年量产上市[16] -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 同比增长152%[16]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17]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 光信号传输速度大幅提升[17] - 华工科技研发出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 精度达0.01毫米[17] 未来产业布局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等13个细分领域 实施前瞻技术攻关等五大行动[18]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临床应用进入快车道[18] - 华中科技大学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18] 传统产业转型 - 武钢老厂区变身绿色超级工厂 高等无取向硅钢产线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16] - 马应龙药业建成中药软膏智能工厂 实现数字化转型[16] - 武汉推动商业航天应用场景开放 目标年均增速20%以上[17]
高新企业“从苗到林”,武汉何以能
长江日报· 2025-08-16 00:28
公司发展历程 - 赛格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武汉科技大学师生于2017年注册成立,专注于光芯片热管理技术的中试验证[3] - 创业初期面临技术挑战,1×1毫米Micro-TEC芯片需通过5微米级别封装精度,主工序近40道,辅助工序超100道,团队试验50多种胶水才确定方案[4] - 2019年交付国内首套千瓦级低温余热温差发电设备,2022年订单激增获东湖高新集团产业基金"华工明德"股权融资,建成完整生产线实现月产芯片超30万片[6] - 目前与国内光模块头部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带动周边十余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成为5G通信和自动驾驶领域"隐形冠军"[6][7] 技术创新 - Micro-TEC芯片尺寸从6毫米缩减至1毫米,技术超越日本同行的4毫米水平,实现光模块精准降温功能[1] - 武汉安湃光电建成全球首条8英寸薄膜铌酸锂专用生产线,订单额增加3倍[8] - 武汉飞瓴光电团队攻克常压微波等离子技术,成功替代进口关键材料[9] - 武汉滨会生物将溶瘤病毒候选药物研发推进至Ⅲ期临床阶段[8] 产业生态 - 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1年8000多家增至16000多家,实现"十四五"期间翻番[1][14] - 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规模突破7500亿元)、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8][9] - 形成"科研端-市场端-资本端"深度耦合的创新体系,企业嵌入光通信、光电子等完整产业链[9][10] - 建立"1+15+N"企业服务网络,覆盖668个服务工作站和2700多名专员,实现10分钟响应机制[14] 资本支持 - 江夏区"1+5"基金体系、江岸50亿元科创基金矩阵、洪山科技专项资金"拨改投"等形成精准滴灌机制[9] - 产业基金采取陪伴式投资模式,不仅提供资金还协助对接研发资源和产业链伙伴[11] - 通过"创客中国"等赛事筛选优质项目,16年培育出10余家上市公司和3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3] 人才优势 - 汇聚草根创业者、大学生、海归人才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新四军"创新群体[9] - 武汉矢量立飞航空依托车谷汽车产业链优势,发展重载无人机研发制造[8] - 高校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师生创业团队成为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3][9]
“武汉造”攀高逐新活力足(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医药生物行业 - 禾元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 [1]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武汉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4.6% [1] - 武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1]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 东风汽车研发的DF30芯片通过寒区整车测试,计划明年量产上市 [1] - 湖北省成立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实现产业链协同攻关 [2] - 武汉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 [2] - 武钢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产线年产能可支撑数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 [2] 光电子信息产业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2] - 长飞光纤推出空芯光纤,光信号传输介质变为空气纤芯 [2] - 华工科技自主研发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精度达0.01毫米 [2] 新兴产业发展 - 武汉设立百亿元级低空经济发展基金群 [3] - 武汉以年均20%以上增速为目标推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 [3] 未来产业布局 - 湖北率先发布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 [4]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完成华中地区首例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4] - 武汉锚定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13个细分领域实施五大行动 [4]
华工科技股价微跌0.23% 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4.87%
金融界· 2025-08-15 17:11
股价表现 - 华工科技股价报51.5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2元,跌幅0.23% [1] - 盘中最高触及52.35元,最低下探51.14元 [1] - 成交量为381655手,成交金额19.69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制造装备、光联接与无线联接、传感器三大领域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信息通信、电子传感等行业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 [1] - 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1] - 联接业务收入达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1] - 400G、800G光模块实现规模交付 [1]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16.76亿元,新能源汽车领域订单同比增长43% [1] 战略合作与研发进展 - 8月14日与国机集团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 - 正在加快推进下一代超高速光模块的研发和生产 [1]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工程将于三季度竣工投产 [1]
湖北实验室发布30项亮点科技成果
环球网资讯· 2025-08-15 09:21
湖北实验室科技成果发布 - 湖北省实验室发布30项亮点科技成果,涵盖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代农业等领域 [1] - 活动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达105.27亿元,涉及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金融服务 [1] - 实验室已集聚66名院士和3547人高水平团队,孵化45家企业,创收近14亿元 [1] 重点科技成果技术亮点 - "东方慧眼"卫星系统为全球首个天地一体化智能遥感系统,光学/雷达成像精度分别达亚米级和优于1米,数据响应时间缩短至5-8分钟 [2] - 巨量信息玻璃多维存储技术具备超长寿命和低成本特性,填补国内空白 [1][3] - 治疗A型血友病的双特异性抗体新药、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3] 实验室产业协同与投资 - 珞珈实验室计划下半年发射10颗卫星,构建实时分米级观测网络,相关设计及数据中心将落地湖北高新区 [2] - 隆中实验室投资超100亿元建设中试产业线,聚焦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及光伏玻璃一体化制备 [2][3] - 九峰山实验室布局12寸硅光子制造平台和100nm硅基氮化镓射频技术,推动半导体产业升级 [3][4] 细分领域技术突破 - 光电子领域:胶体量子点红外探测芯片、超高效钙钛矿叠层电池实现技术突破 [3] - 生物医药领域:呼吸道合胞病毒干预药物、减替噬菌体生物制剂完成原型创制 [3][4] - 现代农业领域:水稻耐热基因QT12破解高温种植难题,华墨香3号全谷黑米实现产业化 [3][4]
谢斌,被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12:42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原标题:谢斌,被查!) 【导读】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谢斌接受审查调查 最新反腐消息来了! 8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谢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谢斌出生于1970年11月,高级经济师,曾在多家湖北当地企业任职。近年来,谢斌曾代 表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多次参加公开活动。2024年7月,谢斌以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的身份出 席"2024地方国资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并作发言。 彼时谢斌称,面对国资上市公司的发展瓶颈,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迎难而上,通过快速完成重组、深化内 部改革、聚焦主业发展、强化资本运作、支持民营经济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多维度发力,为上市公司注 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片来源:长江产业投资集团官网 据悉,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为336亿元,资产总额为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 规模超7000亿元,拥有实控二级子公司25家。其中,控股广济药业、万润科技、双环科技、奥特佳、凯 龙股份5家上市公司,战略性投资长江存储、大冶有色、长江证券等重要企业。 长江产业 ...
中新网:武汉举办主题报告会 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04:09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30日电(向智 胡一洲 张婷 覃墨添)7月29日,武汉市举办"建设支 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投资武汉共赢未来——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 引资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会。该市投资促进局(市政务服务局)局长张智以《招商引资转 型赋能城市跃升共绘支点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讲述了武汉正以招商引资的深度转型撬动 城市发展能级的历史性跃升,并向全球投资者发出盛情邀约,与武汉一起迈向3万亿元。中 共武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朝安出席。 "回溯武汉招商引资的历程,是一部与时代同频、与改革共振的发展史。"张智介绍,上 世纪80年代,面对GDP排名跌至全国第18位的挑战,武汉以"两通起飞"战略破局,东湖高新 区、武汉经开区等高能级平台应运而生,神龙汽车、可口可乐等项目的落地,让"武汉制 造"重新焕发生机。1991年至2000年,武汉实际利用外资从1亿美元跃升13亿美元,GDP增长 10倍,奠定了工业城市的坚实根基。 步入21世纪,武汉抢抓加入WTO和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以"项目兴市"激活发展动能。 东风总部迁汉、中韩石化80万吨乙烯、富士康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武汉GDP实现年均 17%的高速增长 ...
湖北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0 22:08
数字化转型政策框架 - 湖北省提出到2027年实现三级试点全面完成 覆盖小微/规上工业/专精特新三类企业 升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类工厂[1] - 开展人工智能赋能供需对接和数字+场景育新行动 支持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环节智能化[1] - 建成10个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立省级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行业工具箱/资源池/案例库[1] 实施路径与产业协同 - 遴选200个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 推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2] - 推进产业链链式转型 实施链长+链主+链创机制 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参与协同改造[2] - 重点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标准化数字化改造[2] 集群化发展模式 - 推广园区和集群块状转型 支持国家级先进制造集群/特色产业集群/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2] - 打造贯通工具链/数据链/模型链的数字底座 覆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载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