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餐饮

搜索文档
广州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8:32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广州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 [1] 政策补贴驱动品类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7.1% [1] - 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0%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6% [1] - 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倍 [1] 文体娱乐消费热点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3.0% [1] - 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0.7% [1] -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1倍 [1] 品质升级类商品 -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3% [1] - 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7% [1] 线上消费渠道 -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4% [1] - 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同比增长10.9% [1]
商洛消费市场强劲增长 创新举措点燃发展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7-23 09:24
消费市场表现 - 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6亿元 同比增长7.3% 增速位居全省第六 [2]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6.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2.1% 稳居全省前列 [2] - 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飙升36.3% 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6% [3] 大宗消费政策效果 - 升级"以旧换新"政策 新增数码产品补贴 1058家商户参与 累计完成交易10.5万单 [2] - 核销补贴超9200万元 直接撬动汽车 家电等大宗消费达5.6亿元 其中汽车补贴1700万元 家电补贴4400万元 [2] 消费新业态发展 - 电商领域组织"AI直播实操"培训30场 助力90余家限上餐饮企业线上引流增收 [3] - 开展直播带货3000场次 推动公共网络商品销售额飙升至2.1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银发经济投入运营197个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11家旅居养老基地 吸引1.6万人次活力老人旅居消费 [3] 赛事经济与旅游消费 - 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联赛总决赛 十五运会女排资格赛等大型赛事带动餐饮 住宿 交通等消费增长超5000万元 [3] - 有效吸引外地游客涌入 推动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 [3]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对商场 超市等场所开展拉网式检查 整治安全隐患16处 严打食品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4] - 下一步将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创新消费维权机制 构建质量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 [4] - 提升快递物流便利度 推广智能快件箱进社区 深化快递电商融合服务 [4]
“个转企”不只是名称之变(新知)
人民日报· 2025-07-22 21:48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等9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并降低转换成本 [1] - 政策允许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方式转为企业,保留原有字号等经营要素,同步办理税务、社保、公积金等事项 [3] - 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可延续,为经营主体提供便利的"上升通道" [3] 个体工商户现状 - 全国个体工商户数量达1.27亿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 [2] - 90%个体工商户集中在服务业,业态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居民服务为主 [3] - 个体工商户存在融资贷款难、土地不能竞标等竞争劣势 [2] 转型效益与案例 - 山东某手机店"个转企"后交易量同比增长200%,获得"国补"资格并成功申请扩大经营贷款 [1] - 转型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知名企业创业初期多为个体工商户 [2] - 转型后企业可拓展经营领域、提升品牌效应,突破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瓶颈 [2] 政策实施要点 - 重点培育"成长型""发展型"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加强政策支持和职业技能培训 [4] - 禁止强制或诱导转型,避免设置数量、增速等指标搞形式主义 [4] - 尊重个体工商户自主选择经营模式,优化"小而美"个体工商户的营商环境 [4] 经济影响 - "个转企"被视为撬动市场活力的支点,有助于畅通市场经济"毛细血管" [3] - 个体工商户是民营企业的"孵化器",转型将夯实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 [4] - 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发展越好,就业创业"蓄水池"和"人间烟火"效应越显著 [3]
浙江暑期消费新动能:山水引流 文化破圈 活力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5 06:35
暑期消费新趋势 - 浙江暑期避暑游、夜经济与研学热三股消费力量交汇,重塑传统消费格局[1] - 创新玩法与深度体验勾勒出充满活力的暑期经济新图景[1] 乡村避暑游 - 临安区天目山月亮湾漂流景区成为热门"亲水战场",5月底预售量达6万人次[4] - 7月周末日均接待游客超千人,以自驾亲子游为主[4] - 漂流赛道全长2.5公里、最大落差7米,带动"漂流+"生态链(民宿、餐厅等)[5][7] - 周边民宿一房难求,高端特色酒店七八月预定率达80%以上[8] - 天目山镇藻天线沿线农家乐6月末进入"全满模式",省外游客占比显著[7] 夜经济创新 - 温岭长屿硐天"长屿奇幻夜"以8万平方米光影剧场吸引游客,日均3500人次(同比+30%)[12] - 嵊州越剧小镇"东方神话夜"千灯展带动茶饮店业绩激增50%[13][15] - 非遗打铁花(1600℃)、水上飞人等传统技艺与科技光影融合[12][15] 研学热与文化IP - 长兴县工厂车间变身研学课堂,戏曲培训班吸引亲子家庭参与[16][20] - 永嘉中医药研学涵盖草药辨识、香囊制作,带动周边景区消费[18][20] - 淳安大墅村"水龙节"激活千年民俗,提升暑期游客量与农特产品收益[9][11] 文旅融合模式 - 临安"漂流+牧场+民宿"、温岭科技夜游、长兴研学形成消费集群效应[23] - 文化特派员、越剧戏曲等文化元素成为破局关键,推动乡村振兴[25] -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民众受益的共富机制(如五村联建漂流平台)[25]
广州花都出台“扶商”新政,奖励扶持全面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3 22:17
先进制造业扩能提级 - 设立"先进制造业扩能提级奖励",对当年营业收入突破亿元且同比增长10%的工业企业,按不超过年度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300万元 [2] - 对营业收入同比增量突破亿元的企业,按不超过增量部分的1%给予奖励,最高200万元 [2] - 鼓励企业通过委外加工实现规模扩张,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2] 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 对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20亿元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3] - 直播电商企业入驻特色产业园且年零售额超5亿元,根据增速梯度获得最高150万元奖励 [3] -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年营业收入每增加1000万元,可获得5万元奖励 [3] 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 对入选国家级"数字领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企业,以及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 对在前沿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大数据、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开展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4] 存量企业增资扩产 - 预留每年不少于600亩工业用地,优先保障存量企业增资扩产需求 [5] - 通过提高控规容积率、完善历史用地手续、新增供应土地等方式支持企业增资扩产 [5] - 鼓励工业企业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对实施"零增地"提容改造和更新转型项目的企业免签产业监管协议 [5] 孵化育成奖励 - 对成功培育企业首次成长为规上工业、国家高新技术、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硬科技等类型企业的园区平台,每培育1家给予5万元奖励 [6]
增长14.39%!博州金融活水“贷”动消费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3 12:56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及养老产业 [3] - 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联动多部门建立项目清单,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开展项目储备、对接走访和贷款营销 [5] - 博州金融机构纷纷发力,中国工商银行博州分行为温泉县某康养中心发放信用贷款,中国建设银行博州分行为博乐市某餐厅发放个体工商户经营快贷,中国邮储银行博州分行为第五师某摩托车维修店发放信用贷款 [5] 行业表现 - 截至今年5月末,博州住宿餐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9% [7] - 博乐市和瑞源商贸有限公司拓展食材配送业务,进购老年营养品和保健品等新业务稳步推进 [3] 企业案例 - 博乐市和瑞源商贸有限公司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后,业务拓展顺利,对博州的营商环境和融资环境表示满意 [3] - 新疆天莱香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在流水线上作业 [5]
上半年陕西1465户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
陕西日报· 2025-07-12 00:57
个转企增长情况 - 前6月新增1465户个转企 同比增长155% [1] - 第三产业占比达89.62% 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 [1] - 70.03%转型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 现代企业制度加速普及 [1] 政策支持措施 - 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 出台便利登记注册和减免税收等系列政策 [1] - 推行个转企"一件事"集成改革 通过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 [1] - 搭建"秦增信"融资平台 解决小个专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1] 未来工作方向 - 加大现代企业制度知识和管理技能宣传 增强个体工商户转型主动性 [2] - 建立个体工商户信用模型 通过"秦增信"平台进一步助推转型升级 [2]
哈市香坊区培育多元业态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7-11 07:12
消费补贴活动 - 3月7日至16日期间推出130万元政府消费补贴活动 覆盖超市 百货 汽油领域 产生交易38122笔 带动交易金额1044万元 [3] - 活动以"惠风织锦绣补贴惠民生"为主题 让市民感受到"嗨购香坊"消费新风尚 [3] 重点领域补贴 - 积极落实家电数码 智能家居 家装建材等领域补贴政策 已开展40余家市场主体政策申报工作 [3] - 开展"绿色智能焕新生活"活动 组织7家家电企业 7家汽车企业携带30余种产品 12种车型进机关 大厂 社区 [3] 票根经济创新 - 创新实践"票根经济" 组织近70家住宿 餐饮 大型综合体 洗浴 4s店参与 [4] - 开展"一票在手畅享观影 旅游 品美食全优惠"活动 引导企业制定特色票根优惠 [4] 消费数据表现 - 1-5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5.6% 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94.1% [4] - 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5.6% [4] 持续发展策略 - 将持续挖掘活动点位 让政策红利覆盖更多群体 [3] - 将持续发力创新消费模式 优化消费环境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4]
特别报道 |形成担保合力 精准施策赋能消费经营主体
搜狐财经· 2025-07-09 09:31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 -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通过金融"组合拳"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推动从"能消费"到"敢消费、愿消费"的转变 [1] - 政策提出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2][10]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领域 [11][31] 消费行业金融服务现状 - 截至2024年底,A股上市银行消费贷余额约6万亿元,同比增速超10%,但存在产品同质化、风险管控难度大等问题 [7][17] - 消费行业经营主体多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呈现"短、小、频、急"特征,面临信息不对称、抵押担保难等融资困境 [3][4][14] - 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6.1%,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8][23] 金融服务创新方向 - 推动开发"季节性还款"、"灵活还息"、"现金流挂钩"等定制化产品,匹配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特点 [10][18] - 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通过线上审批、智能授信实现"少跑路、快放款" [6][17] - 建立"数据+信用"授信模式,整合经营、税务、支付等数据,提升信用贷覆盖面 [10][1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2025年5月新增科技创新再贷款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3000亿元,与调降利率政策形成协同效应 [11][21] - 再贷款工具采用"先贷后借"直达机制,引导资金精准流向小微商户、个体经营者等薄弱环节 [12][22] - 将政策工具使用情况与金融机构考核、资本占用等挂钩,建立激励相容机制 [10][12] 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 - 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达20-30万亿元,再贷款将支持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关键领域 [27][28] - 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亿,占总人口22%,消费需求向发展型转变 [28] - 推动金融机构与养老机构、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综合金融产品,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 [29][32]
热点思考 | 居民如何“反内卷”?(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7-07 08:27
居民内卷现象分析 - 2018年以来中国居民周均工作时间明显上升,2023年达48.3小时/周,较2018年每天多工作21分钟,导致消费时间由80分钟/日降至43分钟/日[2][9] - 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内卷最明显:2021年后生产性服务业周工作时间跳升3.7小时(信息技术业涨9.5小时),制造业2018-2023年增加0.7小时[2][21] - 25-34岁年轻人内卷最突出:周工作时间从2018年46.7小时增至2023年50.8小时,增幅超4小时[3][28] 反内卷政策与机制 - 当前政策以弹性工作制为主:五一假期实施后社零增速达6.3%,但未解决工作时间长根本问题(中国法定休假天数显著少于日韩)[4][35] - 就业结构失衡是内卷根源: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占比存在1.5万亿缺口,工资涨幅(18.1%)显著高于制造业(10.7%)[5][61] - 自平衡机制显现:2021年后就业流向转向时薪更高的生活服务业,如卫生业周工作时长减少1.5小时但时薪增加9.3元/小时[5][73] 服务消费转型趋势 - 全球经验显示人均GDP达1-3万美元时服务消费占比年均提升0.6%,中国城镇化率70%阶段将强化该趋势[6][85][86] - 老龄化加速服务需求:老龄化率每升1pct服务消费占比升1.3pct,未来10年主力消费群体年均增速0.3%超总人口[6][93][98] - 家庭小型化激发新需求:中国户均2.8人背景下,上海等低出生率地区享受型消费占比超全国0.4-0.7pct[101][103] 服务供给端变化 - 2025年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增速达15.3%,批发零售、居民服务等领域投资增速分别提升22.7、12.2pct[7][126][134] - 2025Q2零售/生活服务/医疗健康行业新增岗位占比分别提升1.6、1.1、0.6pct,旅游相关岗位需求增长26.8%[7][126][139] - 服务供需缺口达1.5万亿,文体娱等行业就业占比显著低于历史趋势[6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