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显示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三星显示将推出无偏光片手机用O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2-28 06:49
【WitsView整理】 2月27日,三星显示宣布,将在即将举办的MWC 2025上展示新一款手机用OLED显示屏。 据介绍,该产品是三星显示全球首次商用化的"无偏光片显示屏",即由"OCF(On-Cell Film)"技术开发而成。 OCF技术不仅提升了户外可视性,还在降低功耗和设计创新方面奠定了基础。继折叠屏智能手机之后,该技术正在扩展应用于普通直屏智能手机 和卷轴式笔记本电脑,被视为高附加值显示屏技术。 图片来源:三星显示 新款OLED显示屏通过去除偏光片,实现亮度的提升,最高亮度可达5000尼特,而平时亮度也能保持在3000尼特以上。与近期市场上的高端智能 手机OLED屏相比,该产品在相同功耗下亮度大约可达到1.5倍,换言之,其仅用现有面板功耗的63%就能实现相同的亮度。 此外,因为不使用偏光片,该产品比现有的OLED面板薄约20%。而面板越薄,越有利于提高耐用性和可视性,设计优化也更方便,同时面板的反 弹力降低,对滑盖式、卷轴式等多种外形设计和实现也更为有利。 显示器研究中心 智能手机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 ▶ 关于集邦 700 1 2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上下滑动查看 Size Covered> ...
DTS2025 | 从微型到超大尺寸,精彩剖析新型显示技术的多元未来
TrendForce集邦· 2025-02-28 04:03
文章核心观点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举办2025集邦咨询新型显示产业研讨会,多位专家和分析师发表演讲,多方位分析显示领域未来及探讨相关议题,呈现丰富产业动态内容 会议概况 - 2025年2月26日、27日在金茂深圳JW万豪酒店举办为期2天的2025集邦咨询新型显示产业研讨会(DTS 2025) [1] - 两天主题分别为“微型和中小型显示专场”和“超大尺寸与超高清(双超)显示技术” [1] - 集邦咨询总经理樊晓莉发表致辞,欢迎和感谢嘉宾并祝愿自发光显示产业未来发展 [3] Day1微型和中小型显示专场 2025年面板行业竞争格局 - 陆系面板厂在TFT - LCD产业产能和出货规模占主导,通过按需生产控产调节策略扭转亏损,2025年产业有5大关键点需关注 [5] - 短期间控产策略重要,未来引导平均需求尺寸放大实现供需平衡;产业有潜在整并目标,整并可拉高产业集中度和议价能力 [5] - 国产零组件供应链在偏光板、背光模块等取得主导权,驱动IC自制比重逐渐拉高,未来将深化发展 [5] - 面板厂顺应客户需求扩大海外模块厂设立,朝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前进;针对显示相关技术和非显示业务投资预期将持续开展 [5] AI PC引领笔记本市场新潮流 - AI技术发展使AI PC重塑人机交互方式,加速创新应用落地,迎来广阔增长空间 [7] - 2025年AI笔记本市场渗透率将达21.7%,到2029年接近80%,AI将成行业标配 [7] - AI PC是未来数字化办公与智慧生活核心驱动力,助力产业升级,带来便捷体验 [7] 从面板迈向智慧座舱,谈车用显示器市场发展 - 全球车辆需求迈入高原期,中国大陆以旧换新补贴和新兴国家经济成长、都市化带动今年量能成长 [9] - 车辆搭载面板数量提升,吸引更多面板厂加入,去年车用面板出货成长近1成 [9] - 今年前三大车用面板厂展出新技术打造人性化车内空间,增加面板用量,后座客用面板等部分搭载率提升带动需求成长6.2% [9] 规格多元发展下的液晶监视器市场 - 2025年第一季度监视器面板市场品牌需求平淡,面板厂产能不足,季成长平淡,后续看品牌备货策略影响 [11] - 新产能加入监视器面板供应链市场,获利差的面板厂首当其冲,第一季结束前监视器面板有涨价空间 [11] - 新产能带动面板技术格局变化,如IPS面板规模成长,面板厂投入高阶电竞市场,OLED监视器市场数量成长可期 [11] 近眼显示市场趋势 - 近眼显示设备核心是实现虚实融合沉浸式体验,VR/MR用VST技术,AR强调透视效果,光学和显示模块供应链丰富 [14] - 近眼显示设备关键硬件模块包括光学、显示、计算芯片、传感器和电池模块,光学模块微缩化,光波导技术是AR重要发展方向 [14] - VR/MR设备追求高分辨率和轻薄化面临成本和生态系统挑战,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4000万台,OLEDoS技术占比27% [14] - AR设备借助AI技术赋能,应用场景拓展,预计2030年出货量达2550万台,LEDoS技术有望在AR市场占重要份额 [15] Day2超大尺寸与超高清(双超)显示技术 Micro LED显示的技术进化与应用革新 - Micro LED显示技术发展重心转向设计制造优化、寻找利基市场、开发新应用和扩大市场规模 [18] - 大型显示器可扩大背板尺寸降本和提高良率,穿戴应用缺乏主流品牌带动但有独特性,车用与近眼显示是应用赛道 [18] - 发挥Micro LED优势寻找利基型应用,其在非显示领域应用也逐步展开 [18] 成本压力与技术创新,中大尺寸OLED市场拓展的破釜沉舟之路 - 2026年下半年两座8.6代RGB OLED工厂将量产,面板厂建更高世代产线提升产能、优化流程、降低成本 [20] - 2027年后IT OLED面板产能提升,苹果MacBook将推动OLED笔记本电脑市场增长 [20] 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趋势展望 - 2024年国内LED显示屏市场需求一般,海外市场保持成长,COB技术高速成长,MiP技术受关注,两者竞争长期存在 [22] - 技术发展带来新应用,结合热门产业提升附加值,产品价格下跌拓展新兴应用和中小客户、区域市场 [22] - 预估2028年全球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02亿美金,2023 - 2028年复合成长率7% [22]
近年高峰!2024年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达21.57亿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2-26 11:14
全球手机面板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1.4%,达21.57亿片,创近年高峰,主要受新机销量增长及二手机/整新机需求驱动 [1] - 2025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减少3.2%至20.93亿片,因新机需求稳定化及二手市场需求可能持稳或小幅下降 [1] 主要面板厂商表现 京东方(BOE) - 2024年以6.13亿片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2025年预计增长2.7%至6.3亿片 [2] 三星显示(SDC) - 2024年出货3.78亿片,受益于苹果AMOLED订单及自有品牌需求,但2025年因苹果可能分散供应链,出货量预计下滑3.5%至3.65亿片 [3][4] 惠科(HKC) - 凭借G8.6世代线成本优势,2024年a-Si LCD出货2.28亿片,2025年面临华星光电竞争压力,预计微增0.7%至2.30亿片 [4] 华星光电(CSOT) - 2024年出货量同比激增83.2%至2.15亿片,受益于小米合作,2025年预计小幅增长至2.23亿片 [5] 天马(Tianma) - 2024年出货1.58亿片,2025年虽受LTPS LCD需求下滑影响,但AMOLED需求带动出货量有望增长10% [6] 技术及区域市场格局 - AMOLED需求持续强劲,2024-2025年推动面板厂出货增长,而LTPS LCD需求减弱使相关供应商承压 [6] - 陆系面板厂市占率2024年达69.8%,2025年或超70%,主导全球供应链;韩系厂商凭借柔性AMOLED技术维持20-21%高阶市场份额 [6] - 台系a-Si LCD厂商份额受惠科/华星挤压收缩,日系厂商已逐步退出市场 [6] 新型显示技术会议信息 - 会议聚焦MLED直显/背光、OLED等大屏技术,涵盖车用显示、AI PC、Micro LED透明屏等议题 [7][12][14][15] - 主要演讲包括京东方MLED技术趋势、天马Micro LED进展、Mini LED车用解决方案等 [12][14] - 会议时间:2025年2月26-27日,地点为深圳JW万豪酒店 [13]
群英荟萃,DTS微型和中小型显示专场顺利落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2-26 11:14
面板行业竞争格局 - 陆系面板厂在产能和出货规模上已拥有高度主导权 通过按需生产的控产策略逐步扭转亏损 运营走向正轨[3] - 产业持续整并 面板厂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议价能力 国产零组件在偏光板 背光模块等部材取得主导权 驱动IC自制比重逐渐提升[4] - 面板厂扩大海外模块厂设立 布局多元化供应链 AMOLED和Mini/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及非显示业务投资持续开展[4] 车载显示技术发展 - 车载显示技术向大屏化 智能化 多屏化发展 市场对高分辨率 高亮度 广色域及区域调光需求增强[5] - 晶科电子Mini LED产品覆盖车载显示内饰和外饰应用 内饰背光方案峰值亮度超过2000nits OD小于5mm 支持区域调光[6] - 外饰直显交互模组满足P1.0至P4.0间距应用 P1.5 POB RGB交互模组采用一体式超长设计 无拼接缝 支持高温保护和自动校正[7] 柔性OLED技术进展 - 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 LTPO技术显著改善高端智能机显示效果 动态刷新率和功耗表现优异 预计2029年在高端智能机中占据主导地位[8] - 折叠设备快速发展推动柔性OLED市场增长 车载显示 平板 笔记本电脑等中尺寸应用需求高速增长[8] - 京东方柔性OLED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国内第一 拥有多项首创技术 包括LTPO和移动终端高效率双层串联器件 全球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已投产[8][9] Mini LED背光技术 - 国星光电基于Mini POB和Mini COB技术路线 推出大发光角 高压 大尺寸 RGB方向产品 满足TV/MNT显示模组轻薄化和成本优化需求[11] - 车载成为Mini LED技术应用增长点 国星光电在车载背光 直显 氛围灯领域实现多款产品量产[12] - 鸿利显示COB和POB技术覆盖VR到电视全尺寸系列 中小尺寸COB微结构技术降低光学距离 中大尺寸多形态封装技术增强混光效果和显示均匀性[27] Micro LED技术应用 - Micro LED凭借高亮度 高透明度 柔性 无边框 无缝拼接和长寿命优势 在车载显示等领域应用潜力广阔[15][21] - 天马TFT基Micro LED透明显示屏适用于车载侧窗 HUD 仪表中控 产业化面临高PPI下高透明度设计 降低反射率 提升市场接受度等挑战[15] - 芯颖显示开发完成Micro LED衬底剥离 激光转移 激光键合 检测和修复等关键技术 建成了全制程中试产线 具备小批量试产能力[22] AI PC与近眼显示市场 - AI PC重塑人机交互方式 2025年AI笔记本市场渗透率达21.7% 2029年接近80% 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和实时数据分析推动行业进入AI赋能时代[14] - 近眼显示设备通过光学模块和显示技术实现虚实融合 VR/MR设备利用VST技术 2024年全球出货量720万台 2030年有望达4000万台 OLEDoS技术占比提升至27%[33] - AR设备借助AI技术实现多重交互方式 2030年出货量达2550万台 LEDoS技术凭借亮度和微缩化优势占据重要份额[34] 监视器市场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监视器面板需求平淡 面板厂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新产能加入带动IPS面板规模成长 面板厂持续投入高阶电竞市场改善获利[25] - OLED监视器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面板厂和品牌积极投入 数量成长可期[25]
印刷 OLED 屏幕正式量产,TCL 华星的 11 年开发历程
晚点LatePost· 2024-11-16 11:45
印刷OLED技术突破 - TCL华星成功量产全球首款21.6吋4K印刷OLED显示屏,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将液态发光材料精准沉积,材料利用率达95%以上(蒸镀工艺不足30%)[5][6][7][8] - 印刷工艺需将1毫升液体分成10亿滴,以每秒4万次频率精准滴落,技术要求远超传统蒸镀工艺[8] - 公司坚持11年自主研发,克服供应链短缺(关键环节供应商仅1-2家)、设备老旧等难题,最终通过收购JOLED设备建成自主产线[12][16][24] 技术路线选择 - 2013年公司选择印刷OLED作为中大尺寸屏幕主攻方向,与行业主流蒸镀工艺形成差异化(LG采用白光OLED、三星采用QD-OLED)[9][10] - 印刷技术可避免专利封锁,理论成本更低(尺寸升级仅需增加喷头),但需从头开发材料设备[8][9] - 公司曾同时推进蒸镀与印刷路线,2014年率先实现31吋印刷OLED样品点亮,2017年开发出31吋透明印刷屏幕[9][10] 量产攻坚历程 - 2020年投资20亿元与JOLED合作试产,利用其老旧产线(Array段工艺落后8年)完成65吋屏幕点亮验证[18][22][23] - 2023年收购JOLED核心设备并跨国搬迁,3000个集装箱设备经改造后于武汉建成量产线[24] - 当前量产产品转向医疗显示领域,未来1-2年计划拓展至笔记本/平板等消费电子,应对OLED屏37%年需求增速[25][26] 战略意义 - 突破日韩企业技术垄断,形成完整专利矩阵,供应链自主可控程度数倍于蒸镀工艺[26] - 公司历史上曾因CRT转LCD技术误判亏损20亿元,此次选择体现"计算风险后的拼搏"战略[8][9] - 印刷OLED赛道目前无直接竞争对手,但需加速商业化以抓住AI PC带动的节能屏幕需求窗口期[26]
维信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的问询回复
2023-04-28 09:46
业绩数据 - 2021年度、2022年1 - 11月标的公司向上市公司销售产品分别为2.37亿元、6.46亿元,占比84.88%、67.24%[3] - 2022年1 - 11月标的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89,724.59万元,占比93.36%[9] - 2021年度标的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27,564.44万元,占比98.84%[9] - 2020年度标的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合计1,224.17万元,占比84.97%[10] 公司资产 -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220亿元,实缴资本145.7亿元[12] - 标的公司在建工程余额218.82亿元[12] 生产情况 - 2020年底生产线产品点亮,2021年百万级交付,2022年旗舰产品量产交付[12] - 标的公司规划产能3万片/月,建成产能2万片/月[12] - 标的公司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2018年12月动工,2020年12月点亮,截至2022年11月30日量产爬坡[18] 转固标准 - 标的公司转固标准为设备带料调试,连续30天产品综合良率和设计产能比达标[17][19] 其他公司对比 - 维信诺、深天马A、和辉光电、TCL科技、京东方A生产线建设期、转固标准等情况[21][25] 公司信息 - 标的公司注册资本额为15099万[32]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上会稿)
2023-03-07 09:48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80385.94万元,同比下滑37.83%;归属净利润6170.22万元,同比下滑23.07%;扣非净利润6310.58万元,同比下滑22.62%[15][68][173]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减少17.16%,负债金额减少58.14%,股东权益增加17.55%[14] - 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5.54%,较上年同期基本稳定[15]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6.42%[68][149][160][173] 用户数据 - 2019 - 2021年公司客户数量分别为109家、116家和142家[79] - 2022年1 - 6月公司向中电熊猫集团等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66.47%[125] - 报告期内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75%、71.45%、61.09%和66.47%[175] 未来展望 - 研究机构预计全行业2023年二季度完成去库存,若公司未完成新客户开发和获单,业绩或下滑[29][30] - 下游行业市场景气程度对公司未来发展影响显著,若受冲击或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6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2年公司陆续开发MPD、DPP三层结构复合膜等新产品,预计2023年持续获订单[84]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吉利德显示元器件等客户的车载光学膜等产品已量产或小批量试产[8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717.1722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868.6888万股[46][87] - 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项目总金额为50176.47万元[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