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群英荟萃,DTS微型和中小型显示专场顺利落幕
WitsView睿智显示·2025-02-26 11:14

面板行业竞争格局 - 陆系面板厂在产能和出货规模上已拥有高度主导权 通过按需生产的控产策略逐步扭转亏损 运营走向正轨[3] - 产业持续整并 面板厂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扩大议价能力 国产零组件在偏光板 背光模块等部材取得主导权 驱动IC自制比重逐渐提升[4] - 面板厂扩大海外模块厂设立 布局多元化供应链 AMOLED和Mini/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及非显示业务投资持续开展[4] 车载显示技术发展 - 车载显示技术向大屏化 智能化 多屏化发展 市场对高分辨率 高亮度 广色域及区域调光需求增强[5] - 晶科电子Mini LED产品覆盖车载显示内饰和外饰应用 内饰背光方案峰值亮度超过2000nits OD小于5mm 支持区域调光[6] - 外饰直显交互模组满足P1.0至P4.0间距应用 P1.5 POB RGB交互模组采用一体式超长设计 无拼接缝 支持高温保护和自动校正[7] 柔性OLED技术进展 - 柔性OLED在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 LTPO技术显著改善高端智能机显示效果 动态刷新率和功耗表现优异 预计2029年在高端智能机中占据主导地位[8] - 折叠设备快速发展推动柔性OLED市场增长 车载显示 平板 笔记本电脑等中尺寸应用需求高速增长[8] - 京东方柔性OLED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 国内第一 拥有多项首创技术 包括LTPO和移动终端高效率双层串联器件 全球首条8.6代AMOLED生产线已投产[8][9] Mini LED背光技术 - 国星光电基于Mini POB和Mini COB技术路线 推出大发光角 高压 大尺寸 RGB方向产品 满足TV/MNT显示模组轻薄化和成本优化需求[11] - 车载成为Mini LED技术应用增长点 国星光电在车载背光 直显 氛围灯领域实现多款产品量产[12] - 鸿利显示COB和POB技术覆盖VR到电视全尺寸系列 中小尺寸COB微结构技术降低光学距离 中大尺寸多形态封装技术增强混光效果和显示均匀性[27] Micro LED技术应用 - Micro LED凭借高亮度 高透明度 柔性 无边框 无缝拼接和长寿命优势 在车载显示等领域应用潜力广阔[15][21] - 天马TFT基Micro LED透明显示屏适用于车载侧窗 HUD 仪表中控 产业化面临高PPI下高透明度设计 降低反射率 提升市场接受度等挑战[15] - 芯颖显示开发完成Micro LED衬底剥离 激光转移 激光键合 检测和修复等关键技术 建成了全制程中试产线 具备小批量试产能力[22] AI PC与近眼显示市场 - AI PC重塑人机交互方式 2025年AI笔记本市场渗透率达21.7% 2029年接近80% 语音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和实时数据分析推动行业进入AI赋能时代[14] - 近眼显示设备通过光学模块和显示技术实现虚实融合 VR/MR设备利用VST技术 2024年全球出货量720万台 2030年有望达4000万台 OLEDoS技术占比提升至27%[33] - AR设备借助AI技术实现多重交互方式 2030年出货量达2550万台 LEDoS技术凭借亮度和微缩化优势占据重要份额[34] 监视器市场趋势 - 2025年第一季度监视器面板需求平淡 面板厂面临产能不足问题 新产能加入带动IPS面板规模成长 面板厂持续投入高阶电竞市场改善获利[25] - OLED监视器市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面板厂和品牌积极投入 数量成长可期[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