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

搜索文档
正和生态: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1:19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6月20日14:00-15:00通过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形式召开 [1][4] - 投资者可在2025年6月13日至6月19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IR@zeho.com.cn提交问题 [1][2] - 说明会内容涵盖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与财务指标 [1] 参与人员 - 董事长张熠君、总经理张慧鹏、董事会秘书雷霄、财务总监郎翠霞及独立董事梁文昭、章友将出席 [4] - 投资者需登录上证路演中心官网在线参与互动 [2][3] 后续信息获取 - 说明会结束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主要内容 [3] 联系方式 - 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10-59847911,邮箱IR@zeho.com.cn [5]
正和生态: 独立董事候选人声明与承诺(梁文昭)
证券之星· 2025-06-12 11:19
独立董事候选人资质 - 候选人梁文昭具备上市公司运作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拥有5年以上法律、经济、会计、财务或管理等领域的工作经验[1] - 候选人符合《公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十余项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要求[1] - 候选人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职称证书,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1][4] 独立性声明 - 候选人声明其不属于上市公司或其附属企业任职人员、持股1%以上股东、前五大股东任职人员等八类影响独立性的情形[2] - 候选人未在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附属企业任职,且与公司及其关联方无重大业务往来或服务关系[2] - 最近12个月内未出现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情形[2] 合规记录 - 候选人最近36个月内未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司法机关刑事处罚[3][4] - 未因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被立案调查或侦查,且无重大失信记录[3][4] - 最近36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3][4] 任职限制 - 候选人在境内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数量未超过3家,且在公司的连续任职未超过六年[4] - 不存在因连续两次未出席董事会会议被提议解除职务的情况[4] 履职承诺 - 候选人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交易所规则,确保足够时间和精力履职,保持独立判断不受股东或关联方影响[5] - 如任职后出现不符合独立董事资格的情形,将主动辞去职务[5]
正和生态: 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1:19
董事会换届选举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拟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名,独立董事3名 [1]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提名张熠君女士、张慧鹏先生等6人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梁文昭先生、章友先生等3人为独立董事候选人 [1] - 董事候选人任职资格已通过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核,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未受监管处罚或市场禁入 [2] - 独立董事候选人需经上交所备案审核无异议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 - 第五届董事会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三年,换届前第四届董事会继续履职 [2] 董事薪酬方案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年15万元(税前),按月发放 [2] - 在公司任职的非独立董事按职务及绩效考核领取薪酬,不单独领取津贴 [2] - 未任职的非独立董事薪酬:杨波5万元/年、周付春15万元/年、张帆15万元/年(均为税前) [2] - 离任董事按实际任期计算薪酬,新聘人员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2] 董事候选人背景 - **张熠君**:公司创始人,现任董事长,拥有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长期从事生态环境治理行业 [3] - **张慧鹏**:现任副董事长兼总裁,历任技术负责人、区域经理等职,具备项目管理与区域运营经验 [4] - **王福山**:清华大学双学位博士,曾任职国家开发银行及私募基金,现负责公司人工智能板块业务 [4] - **杨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城市规划与生态修复专家,获多项国内外设计奖项 [5] - **周付春**:金河水务集团董事长,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会长,连续十年获"全国优秀水利企业家"称号 [5] - **张帆**:智能技术连续创业者,曾任智谱COO、大搜车CTO,专注产业技术落地 [6] - **梁文昭**:独立董事,会计师事务所及私募基金高管背景,现任多家公司董事 [7] - **章友**:独立董事,曾任高盛执行董事,现为私募基金负责人,清华大学金融导师 [7] - **王爽**:独立董事,注册会计师,曾任正和生态财务总监及副总裁,具备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 [7]
深挖根源举一反三才有长远之效
中国环境报· 2025-06-11 00:37
环境污染治理事件 -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发生天坑溶洞排污事件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要求全面排查并"一洞一策"整改 同时强调要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短板[1] - 类似溶洞排污事件在贵州毕节 广西富川等地也有发生 并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 但仍有地区未吸取教训[1] - 相关部门已对3家涉嫌违法排污的养殖户立案调查 对4名责任人停职检查 并在全县开展溶洞环境全面排查[2] 问题整改与长效机制 - 湖南省委书记指出溶洞排污是表象 背后反映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深层次问题 需从思想认识 政策措施等多层面形成科学治理机制[2] - 仅满足表层问题整改会导致行政资源浪费 生态不可逆损伤和政府公信力受损 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问题[1] -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 建立四级网格管理体系 漓江水质保持国家Ⅱ类标准并成为美丽河湖案例[3] - 温州投入110亿元治水资金 开展"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改 推动环境改善和产业升级[3] 经验借鉴与制度转化 - 桂林 温州等地成功经验表明 需将个案整改转化为制度性防护网 避免"头痛医头"的治理困境[4] - 地方政府应以曝光问题为契机 全面排查类似问题 反思长效机制建设 产业项目环保准入和政绩观偏差等问题[4] - 问题曝光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既要解决点上问题 更要举一反三解决面上问题 实现工作全面提升[4]
正和生态AI知识库正式发布!28年经验+双模型,重构生态治理智慧中枢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03:35
核心观点 - 正和生态正式发布AI知识库系统 标志着公司在生态环境领域智能化转型取得关键突破 [1] - 该系统深度融合28年行业经验与双AI模型 构建覆盖全业务链条的智能交互中枢 [1] - 知识库实现万份资料系统化管理 显著提升知识检索与复用效率 [3][4] - 双模型架构结合动态调参技术 使AI助手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展现差异化智能 [5] - 通过200项严苛测试验证 系统知识覆盖度达99% 响应速度提升至2秒内 [6] - 一线员工反馈显示 系统有效缩短设计周期50%以上 施工技术支持响应效率提升80% [7] 知识库架构 - 收录内部文件1193份 包括招投标439项 规划519个 工程案例161个 内控制度74套 [4] - 整合超500项行业规范 累计整理项目文件超1万份 实现政策到实操全覆盖 [4] - 采用三级树状分类体系 从主业务到子业务再到具体产品 实现文档精准归类 [4] 技术特性 - 基于智谱GLM大模型基座 整合智谱Z1与Deepseek-R1双AI模型 [5] - 运用高维向量技术转化非结构化知识 提示词工程优化交互逻辑 [5] - 动态调节模型参数 规划设计场景参数上调30%激发创新 招投标场景下调40%确保合规 [5] 性能验证 - 200项测试显示 事实一致性误差率低于1.2% 98%查询实现2秒内反馈 [6] - 21人验收组实测 系统实时更新内控制度后即刻精准检索修订条款 [6] - 接入企业知识库后 AI知识覆盖度从85%提升至99% [6] 应用成效 - 规划设计周期缩短50%以上 案例检索效率提升90% [7] - 施工技术支持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效率提升80% [7] - 安全管理规范执行准确率从92%提升至99.8% [7]
重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中国环境报· 2025-06-05 00:14
水质与空气治理成效 -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为优,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两年保持100% [2] - 2024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PM2.5浓度同比下降8.4% [2] - 餐饮油烟投诉同比下降49.2%,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为86.5% [3] 生态修复与城乡环境改善 - 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55%以上,累计完成"两江四岸"61公里滨江岸线治理 [2] - 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314个、305万平方米,39个区县基本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受益群众80余万人 [3] - 实施千个巴渝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6] 绿色低碳转型与政策创新 - 将行政区域划分为818个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优先保护单元严格限制开发活动 [3] - 碳市场发展势头强劲,碳价升幅在全国8个试点碳市场排名第一 [3] - 长江干流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线贯通,以经济激励推动生态保护 [4][10] 数字化与执法改革 - 构建"巴渝治水"水环境管理大数据系统,监测点位达1.6万余个,问题溯源时效从7天缩短至24小时 [4][8] - 推行"大综全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建立"无事不扰、包容审慎"的涉企执法新模式 [4] - "巴渝治气""巴渝治废"应用上线并逐步实战化 [4]
2025年六五环境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汕头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4 08:23
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 2025年广东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汕头举行,发布先进典型案例、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及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 [1] - 活动上线南方+"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汇集权威信息、政策、案例及环境数据,展示美丽广东建设进展 [4] - 汕头连续四年获评污染防治攻坚"优秀"地市,现场展示"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生态案例及练江流域生态摄影展 [4][5] 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 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采用屋顶4000平方米光伏板发电及53立方米地下储水矩阵,实现低碳教育实践 [2] - 东莞推出"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3年累计从轻处罚949宗案件,减少罚金7076万元,93%违法行为及时改正 [2][3] - 第二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发布,涵盖企业环保执法优化等实践 [2] 生态文旅与绿色发展 - 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覆盖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汕头线路包含小公园开埠区、东海岸红树林等景点 [4] - 南澳县展示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措施,澄海区聚焦韩江东溪保护及玩具产业绿色转型,濠江区突出海上风电产业 [5] - 练江流域经过8年整治从"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摄影展呈现生态蝶变历程 [5]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东莞2022年出台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2024年优化为罚金可减半,需满足公开道歉、志愿服务等条件 [3] - 广东省发布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十五运会美丽吉祥物公益活动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计划 [3]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发布
苏州日报· 2025-06-04 01:02
案件类型与领域拓展 - 索赔主体从单一生态环境部门拓展至自然资源 交通 水务 海事等多部门 案件覆盖领域显著扩大[2] - 发布十大典型案例 包括非法排放污染物 危险货物违法排空 船舶燃油泄漏 生活污水直排 柴油叉车尾气超标等多类型案件[1][2] - 包含长江干线首例船舶水污染赔偿案 全省首例柴油叉车尾气超标赔偿案 展现案件类型多元化和领域广泛性[2] 修复方式创新 - 采用"双向匹配+提存公证"生态修复新模式 有效解决赔偿资金使用难题[3] - 引导企业以清洁生产方式替代资金赔偿 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3] - 开创性以生物多样性能力建设开展替代性修复 探索出特色生态保护新路径[3] - 通过"劳务代偿+环保宣教"方式 促使生态破坏者转变为普法宣传员[3] 部门协作机制 - 生态环境部门与检察机关 各职能部门建立联动协作 双向移送 综合认定等制度体系[4] - 多部门全程协同配合 包括检察机关 生态环境 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推进案件磋商与修复执行[4] - 水务与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克服损害鉴定难 生态修复难等困难 推动督察问题整改[4] - 生态环境 住建部门与检察机关联合对11家扬尘污染严重建筑工地开展索赔磋商[4] 示范与推广价值 - 典型案例通过侦查实验模拟锁定违法事实 结合专家鉴定评估 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宝贵经验[2] - 为同区域生活污水处理成本核算赔偿数额提供参考标准[2] - 为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超标案件的鉴定评估及索赔路径提供创新探索[2] - 借助案例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1]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
杭州日报· 2025-06-03 02:56
5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市法院、市检察院关 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审判工作、检察工作情况报告。 全面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会上,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全面报告了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安排。 过去一年,在大气环境方面,市区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3.2%,完成省定30.2微 克/立方米的考核目标;水环境方面,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功能区达标率和县级 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4年保持100%;生态经济绿色转型方面,全市单位GDP能耗下 降7.4%,以占全省14%的能耗贡献了全省24%的GDP。 去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连续18年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9年荣获美 丽浙江考核优秀,连续8年获全省"五水共治"大禹鼎、2次获金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2年提升、 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 为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根源治理、合力治理,今年全省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将报 告主体从政府拓展到"一府两院"。会上,市法院、市检察院负责人走上报告席,向大家汇报了生态环境 和 ...
乌海“三监”联动推动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内蒙古日报· 2025-05-22 03:49
大气"三监"联动机制实施成效 -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推动实施"监管—监测—监察"三监联动机制 实现部门高效协同作战 [1] - 该机制已多次启动 重点开展臭氧污染防治和矿区智慧监管工作 [1] - 环境执法人员累计巡查煤矿企业和在线监测超标企业320余厂次 [1] - 对焦化 热电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检查45次 [1] - 各部门推送污染问题线索1790条 全部实现闭环处理 [1] 环境监察工作重点领域 - 聚焦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工业污染源管控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 [1] - 加强施工扬尘和生活污染源管控 [1] 机制实施效果 - 显著增强环境监管效能 [1] - 为乌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