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水体、大气污染治理 两部门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2025-08-15 02:43
政策与制度推进 - 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6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典型案例 涉及尾矿库、水体污染、危险废物、大气污染等治理领域 [1] - 2025年1月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检等11家单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专设条款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公益诉讼衔接机制 [1]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支持生态环境局对某大学、某供热公司、某物业管理公司超总量及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通过技改升级等替代性修复方式修复生态环境 [2] - 河北省井陉县检察院办理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涉及多个违法主体异地非法填埋6700余吨废硫膏 导致31815.26吨土壤污染 追回生态环境损害处置及修复费用1.03亿元 修复受损土地16亩并完成覆土复绿 [2] 案件办理规模与成效 - 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8.6万件 提起公益诉讼7500余件 占全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57.6% [3] - 2018年1月至2025年7月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及相关单位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约5.69万件 涉及赔偿金额约334亿元 推动大批受损生态环境修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