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甘肃庆阳:从陇东粮仓到算力高地
央视网· 2025-08-03 12:06
历史背景与红色精神传承 - 甘肃庆阳是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 曾为抗战提供物资保障 现立足资源禀赋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庆阳军民在大生产运动中开垦荒地 将黄土高原建成陇东粮仓 支持抗日事业 [3] 特色农业发展 - 庆阳市推动蔬菜 苹果 牛羊等特色农业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4262.4元增长至2024年14200元 [5] 能源产业发展 - 依托风光资源发展风电 光伏产业 建成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能源基地 [5] - 陇电入鲁工程于2024年5月投运 将绿色能源输送至东部地区 [5] 数字经济发展 - 充沛能源支撑经济转型 开启数字经济新赛道 [7] - 作为"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庆阳算力规模达6.6万P [7] - 吸引众多国内企业建设数据中心 [7]
新华视点|“热”力四射!暑期多元业态激发经济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8-03 09:01
暑期消费市场多元活力 - 高温天气带动避暑纳凉、健康塑形、古城夜游、节庆狂欢等多元消费业态蓬勃发展 [2] - 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特色活动,形成"政策赋能+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的立体消费场景 [2] 水上运动产业 - 浙江长兴县皮划艇、水上魔毯、水上冲关等项目日均游客人数同比翻倍 [3][5] - 太湖9号公路知名度提升推动水上运动基地客流增长,反映休闲健身消费趋势 [5] 健身器材行业 - 义乌市场健身产品销量激增,"瘦身经济"带动内销市场新增长点 [7] - 全民健身热潮下兼具娱乐属性的体育用品需求显著提升 [7] 文旅融合业态 - 贵州威宁火把狂欢活动单日吸引超万名游客,房车露营成为避暑旅游新载体 [9][12] - 山东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夜经济带动客流,灯光景观提升文旅吸引力 [11] 政策刺激消费 - 淄博市以旧换新政策带动53.93万宗交易,总销售额达50.51亿元 [14][16] - 国补与商家优惠形成组合拳,6.21亿元补贴直接撬动消费 [16] 特色农业经济 - 云南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12000亩,预计产值4260万元 [18][20] - 鲜花采收形成季节性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 [18] 避暑旅游市场 - 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7月日均接待1.6万人次,普达措景区日均9000人次 [22] - 高海拔景区依托自然景观和清凉气候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2]
广州市委金融办赴平远县大柘镇深化驻镇帮镇扶村行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7-31 01:33
核心观点 - 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多方力量通过产业调研、民生帮扶和公益捐赠三维联动模式为梅州市平远县大柘镇注入金融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 [2][3][4] 产业模式与农业升级 - 调研组深入调研十村联动产业模式 该模式整合10个行政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 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7][8][18][19] - 十村联动模式带动全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超2550亩 富硒丝苗米种植面积超5000亩 辐射农户2200余户 [20] - 该模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户均年增收达0.15万元以上 提供就近就业856人 人均年增收达2.1万元以上 [21] - 种植户通过智能农用设施和精准滴灌技术使亩产预计提高30% 果场增收近50万元 [12][13][14][15] - 调研组建议引入信贷+保险+期货组合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推动农业从增产向提质增效升级 [22][23] 民生帮扶与防返贫机制 - 调研组走访慰问脱贫不稳户和低保户等困难家庭 并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监测机制精准掌握返贫风险点 [24][25][30] - 广州农业银行将协调金融机构开展省农担贷和小额信贷绿色通道等定制化金融服务 [31] - 推动广州七乐康数字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为卫生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降低因病返贫风险 [32][33] 基础设施与公益捐赠 - 5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捐赠32万元修建200米生命通道 其中广州金融控股集团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各捐款10万元 众诚汽车保险捐款5万元 七乐康捐款4万元 侨银城市管理捐款3万元 [36][37][38][42] - 该道路惠及3个行政村6000多名群众 解决汛期转移避险难题 并串联周边3个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形成产业路+民生路双功能通道 [40][43][44] - 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将持续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45] 政企合作与未来发展 - 大柘镇党委书记表示将以十村联动产业集群为抓手推动百千万工程创特色出亮点见成效 [46][47] - 希望持续获得广州市金融系统和驻镇工作队的资源倾斜 共同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48]
【汉中】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引领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陕西日报· 2025-07-29 00:03
生态城市建设 - 汉中市锚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加快打造生态城市"五个新标杆",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4] - 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6] - 森林覆盖率达63.9%,2024年累计完成营造林36万亩,实施乡村绿化美化提升建设8个村[7] -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80平方公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73.31万亩[6][7] 产业发展 - 聚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文化旅游、绿色能源、特色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8] - 1月至5月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28.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2户[10] - 签约产业链项目218个,总投资达128.9亿元,建成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10] - 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6.6%,工业母机等5条产业链投资保持3位数增长[10] 重点项目 - 固达工业母机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3.16亿元,年产能500台,年产值8000万元[9] - 汉江药业设立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近70%,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8项[11] - 全市有机农业面积29.3万亩,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96家,智能化种养基地218家[12] - 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60亿元,培育龙头企业70家[12] 科技创新 - 上半年新增成果转化企业26家,转化科技成果140项[12] -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6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830户[12] - 全社会研发投入34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2%以上[12] 民生工程 - 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255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312公里[15] - 新建智能充电设施1715个,实现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乡镇全覆盖[15] - 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项目55个,投资4.9亿元[15] - 新建53个口袋公园与66个多功能运动场地[17]
陕西聚链成群织密致富网
经济日报· 2025-07-24 22:07
陕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 - 2024年陕西省8条省级重点产业链综合产值达6480亿元,同比增长5.8% [1] - 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拉动率达6倍以上,国家级产业集群数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1] - 省级以上产业融合载体319个,带动26条市级超百亿元、131条县级超十亿元产业链 [1] 产业支撑与资源禀赋 - 陕西打造5个千亿元级产业链(苹果、茶叶、畜禽肉类、蔬菜、中药材)和3个百亿元级产业链(乳制品、食用菌、猕猴桃) [2] - 形成500万头生猪精深加工、150万吨羊乳加工能力,塑强区域公用品牌117个 [2] - 茶叶、食用菌产量和设施农业规模居西北地区首位 [2] 政策与创新驱动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786个延链补链项目,完成总投资超350亿元 [3] - 创建9个国家级、70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个国家级、7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3] - 商洛市食用菌二产产值达40.89亿元,通过延链扩链提高增值收益 [3] 龙头企业与联农带农机制 - 眉县猕猴桃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12万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0%以上源于猕猴桃产业 [4] - 齐峰果业推广果园托管模式,辐射带动8000亩以上果园,采用"龙头企业+站长合伙人"管理模式 [5][6] - 洛川县苹果产业通过"公司+自建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800余户农户建设2.8万亩标准化果园 [6] 科技创新与国际化 - 杨凌示范区近5年新增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5000多件,年均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110多个 [7] - 商洛市建成院士工作站,研发培育7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年产菌包5000万袋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推广标准化种植模式,建园成本降低30%,产量提升40% [9] 国际培训与产业升级 - 渭南计划3年内为中亚五国培训300名职业农民,首期培训班已开班 [7] - 红星美羚乳业联合科研机构启动8项科研项目,破解羊乳制品共性技术难题 [9] 经济效益 - 2025年一季度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9元,同比增长6.9%,增速全国第四 [10]
古韵赋能产业兴 古镇焕发新活力
中国发展网· 2025-07-23 08:40
中国发展网讯鲁利韦聂金秀石培璋记者罗勉报道从梅州市大埔县了解到,近年来,该县百侯镇紧紧围绕 省委"1310"具体部署,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以古韵活化、产业振兴、全域提质为着力 点,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让古镇焕发出新活力。 漫步在大埔县百侯镇青石板铺就的巷道,马头墙飞檐凌空,雕花木窗镌刻着岁月痕迹,新修缮的客家古 民居与光伏板点缀的现代农房相映成趣。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百侯镇以美丽圩镇建设及镇域农房风貌管控破题攻坚行动为抓手,用心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风貌 管控必答题。在省道S221线、增蕴路等重点区域,385间房屋完成风貌提升,"屋顶光伏+农房风貌"模 式让传统民居既保留古韵,又增添现代气息。据统计,2024年以来,百侯镇累计拆除废旧建筑252间, 面积超8000平方米;整治"三线"超39公里;实现农村集中供水、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 走进百侯镇,最直观的感受便是人居环境的显著提升。曾经破旧的巷道变身干净整洁的步道,乱搭乱建 的废旧建筑不见踪影。 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百侯镇产业发展是迈向繁荣的强劲引擎,以"农文旅"融合为驱动,创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 运作"模式, ...
湖北仙桃:锚定特色谋突破 绘就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09:22
产业升级 - 优斯特服饰通过返乡创业模式带动就业增收 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扎根发展[2] - 聚兴橡胶从事废旧轮胎再生加工业务 被鼓励加大节能降耗投入推动清洁化智能化生产[2] - 服装产业正通过乡贤招商实现延链补链 从"小作坊"向"大集群"转型发展[2] - 富硒资源开发推动农旅项目市场化运营 包括渔泛稻田和"硒乡里"商业街等项目[2] 城乡融合 - 以美丽集镇 和美乡村 美丽景区一体化推进为抓手 通过精细管理盘活村级资源[3] - 依托富硒特色农业培育新业态 包括采摘体验和民俗展演等消费新场景[3] - 健全企业联农带农机制 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3] 政府支持 - 仙桃市政府明确"产业倍增壮底盘 城乡融合提品质"为核心发展目标[1] - 要求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企业安心扎根舒心发展[2] - 强调政府 学校 应急部门联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设立免费消暑场所[3]
打造特色农业致富“金饭碗”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47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河南、山东、江苏等地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 - 特色农产品总量增加、质量提升,生产规模扩大,龙头企业快速成长,知名品牌涌现 [1] - 2024年1-6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万亿元 [1] - 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共有区域农业形象品牌915个,产业品牌近万个,包括"寿光蔬菜""章丘大葱"等国际知名品牌 [1] - 山东寿光的番茄采摘机器人将采收效率提升3倍 [1] - 山东省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57元,增长6.2% [1] 政策支持与成效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2]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精做优特色种养业、手工业、文化产业 [2] - 政策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 发展挑战 - 乡村特色资源同质化较重,产业链条较短 [2] - 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偏低,品牌建设和管理滞后 [2] - 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乡村人才短缺 [2] 未来发展路径 -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形成不同产业特色,加强城乡融合延伸产业链 [3] - 大力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深挖"土特产"资源,统筹特色产业布局 [3] - 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营销、品牌推广有机融合 [3] -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全链条"提质增效 [3] 企业与社会服务 - 涉农企业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4]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4] - 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推进产学研融合,推广绿色技术 [4] - 完善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协调农户和企业利益分配 [4] 人才培养 -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构建专业队伍 [4] - 培育本土人才技能提升,培养新型农民和"土专家" [4] - 优化外部人才引进环境,吸引农业科技等领域人才下乡 [4]
历时9年,央地合作揭秘南疆“硒腰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02:11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 - 完成南疆近21万平方千米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采集分析土壤样品2.4万个,获取土壤中54种化学元素指标含量 [1] - 首次用数据证实博斯腾湖为"中国第一富硒湖",湖底泥硒元素含量均值达0.63毫克/千克,富硒水产富硒率达92.5% [1][12] - 覆盖南疆97%的耕地,获取了南疆迄今最系统、空间精度最高、指标最全的土壤地球化学填图国情实测数据 [5] 优质耕地资源分布 - 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19% [6] - 圈定Ⅰ等绿色食品产地耕地土壤适宜区210.27万亩,占比5.07% [6] - 优质土地主要分布在焉耆盆地、库拜盆地、阿克苏河沿线和喀什西部等地区 [6] 富硒资源分布特征 - 发现近4900万亩富硒土地,其中富硒耕地1130万亩,占南疆耕地面积27% [9] - 形成长度近千千米的"硒腰带",阿克苏地区富硒土地面积最大达1912.05万亩 [9] - 精细化圈定天然富硒土地186.83万亩,成功申报中国地质学会天然富硒地块5处(29.57万亩) [12] 特色农产品开发 - 发现15种天然富硒农产品,包括3种粮食作物、7种果蔬、3种畜牧产品和2种调味品 [11] - 小麦、水稻、玉米、孜然、辣椒等农作物较易吸收土壤硒元素,鸡蛋、鱼肉硒含量聚集明显 [11] - 建成富硒农产品种植示范园5处、富硒特色食品产业基地1处、富硒科普展馆1处 [13] 调查方法与模式创新 - 采用"中央财政示范引领+地方财政跟进"模式,累计投入389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5][10] - 自主研发特色土地资源查询系统,打通成果应用"最后一公里" [13] - 发布新疆首个富硒食品分类团体标准,为市场监管提供依据 [13]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构建南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网,重点区域部署1:5万调查工作 [14] - 加强焉耆盆地富硒产业技术支撑,助推"西域硒都"品牌建设 [14] - 开展矿质元素迁移转化研究,为特色资源保护开发提供科学支撑 [14]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广水再出发,向阳逐梦,标记青春”支队启程湖北广水观音堂村
中国食品网· 2025-07-03 08:24
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 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广水支队由10名本科生组成,涵盖会计学、工商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将赴湖北省广水市观音堂村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2] - 实践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四大主题实践活动:直播助农推广特色农产品、举办村晚活动、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进行红色文化宣传和反诈宣传 [2] - 直播助农活动将重点推广当地特色艾草等农产品,探索电商助农新模式,同时为当地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提供专业建议 [2] - 团队将通过举办村晚活动与村民共同排练节目,拉近与当地村民的距离 [2] - 夏令营活动将为当地留守儿童开设素质拓展课程,通过授课和娱乐形式拓展孩子们视野 [2] - 实践活动还包括带领儿童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及向村民进行反诈宣传 [2] 活动组织与目标 - 江西农业大学于6月30日举行隆重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强调要立足学科专业优势,聚焦乡村发展实际需求 [1] - 此次实践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团队表示将以严谨态度和务实作风投入工作 [2] - 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观音堂村发展贡献力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