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天成自控:拟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并投资仓储中心及生产基地
第一财经· 2025-09-28 08:09
投资计划 - 公司拟设立或通过子公司投资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并投资仓储中心及生产基地 [1] - 投资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1] - 投资旨在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完善业务布局和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 [1] 实施进展 - 投资事项需获得监管部门备案或审批 [1] - 需在海外办理登记注册等相关手续 [1] 运营环境 - 日本与国内在法律制度 政策体系 商业环境 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1]
天成自控:拟不超过1000万元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并投资仓储中心及生产基地
格隆汇· 2025-09-28 07:59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设立日本全资子公司并投资仓储中心及生产基地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1] - 项目计划投资不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用于租赁或自建厂房及购建固定资产 [1] - 实际投资金额以中国及当地主管部门批准金额为准 [1]
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 2025-09-28 04:5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部件 [2] - 主要客户包括国内外整车制造商(如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日产)及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佛瑞亚、安道拓等) [2] - 以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15.1%,中国最大HDM供货商,市场占有率32.8% [2] - 全球第九大轮毂轴承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2.2%,中国第三大轮毂轴承供货商,中国市场占有率6.9% [2] - 全球最大的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制造商,全球及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4%和9.5% [2]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41.85亿元、41.39亿元和49.1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比增长18.65% [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2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03亿元增长20% [3]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0.76亿元攀升至2023年0.82亿元,2024年实现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 [4] - 毛利率从2022年15.7%提升至2023年16.5%,并进一步增至2024年17.3%,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20.2% [4] - 2024年利润暴增核心驱动力为一次性"其他收益"1.57亿元,主要来自出售亏损资产(DSI变速箱资产)产生的收益 [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影响,2024年调整后经营利润约3.83亿元,相较于2023年1.53亿元实现约150%大幅增长 [5]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4.43亿元、3.78亿元及7.01亿元,2024年大幅增长85.5% [5] - 2022-2023年"净利润现金比率"远高于100%,2022年达583%,2023年达461%,2024年为141% [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 [6] 业务板块与收入结构 - 核心业务划分为四大板块: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及轮毂轴承 [7]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是绝对主力业务,收入占比稳定在55%-60%之间,2024年同比增长24.9%,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9% [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收入占比从2021年7.2%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2025年上半年实现93.8%高速增长 [7] - 高附加值、高增长性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和"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 [9] 战略转型与增长驱动 - 公司通过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申请,试图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加速新兴技术领域的战略转型 [1] - 战略转型路径包括优化产品结构、抓住新能源风口、"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轮驱动 [9] - 新能源动力系统业务异军突起,带来巨大收入增量并提升市场估值预期 [9] - 以HDM为代表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受益于汽车座椅功能复杂化、智能化趋势,新能源动力系统直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9] 人形机器人业务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成功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10] - 已建成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年产能达1.2万套,产品力获客户认可 [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 [10]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69亿元,机器人新业务需持续投入,若商业化进度滞后可能侵蚀利润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反映转型期财务压力 [10] - 人形机器人市场呈现爆发潜力,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 [11]
新股前瞻|净利润暴增5倍、股价年内涨134% 双林股份从HDM龙头到机器人新贵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04:53
公司市值与资本运作 - 公司是A股人形机器人赛道重要标的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约134% 截至9月25日总市值达263亿元[1] - 公司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与广发证券联合保荐 旨在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1] 市场地位与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汽车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三大领域 客户包括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整车厂及佛瑞亚等一级供应商[2] - 2024年全球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市场占有率15.1%位居全球第二 中国市场占有率32.8%排名第一[2] - 全球轮毂轴承市场占有率2.2%排名第九 中国市场占有率6.9%排名第三[2] - 小型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全球市场占有率6.4% 中国市场占有率9.5% 均为全球最大制造商[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41.85亿元微降至2023年41.39亿元(-1.11%) 2024年反弹至49.10亿元(+18.65%)[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5.25亿元 较2024年同期21.03亿元增长20%[3] - 归母净利润2022年0.76亿元 2023年0.82亿元 2024年跃升至4.98亿元(同比增幅507.32%)[4]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15.7% 2023年16.5% 2024年17.3% 2025年上半年达20.2%[4] 利润质量与现金流 - 2024年利润暴增主要受1.57亿元出售DSI变速箱资产的一次性收益驱动[5] - 剔除一次性收益后2024年核心经营利润3.83亿元 较2023年1.53亿元仍增长15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2年4.43亿元 2023年3.78亿元 2024年大幅增长85.5%至7.01亿元[5] - 净利润现金比率2022年583% 2023年461% 2024年141% 显示优秀现金流转化能力[6]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从2022年末3.33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5.11亿元[6] 业务结构转型 - 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为核心业务 收入占比55%-60% 2024年收入增长24.9% 2025年上半年增长21.9%[7] - 新能源动力系统成为第二大业务 收入占比从2021年7.2%升至2025年上半年17.4% 2025年上半年增速达93.8%[7] - 高附加值的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与新能源动力系统合计占比从2021年67.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76.3%[9] 人形机器人布局 - 技术优势在于将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的精密传动技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 已建成年产能1.2万套的反向行星滚柱丝杠中试生产线[10] - 截至2025年6月机器人业务未产生规模收入 预计2026年才可能实现小批量收入[10] - 2024年研发费用投入1.69亿元 2025年第二季度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25.08%的转型压力[10] - 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2亿元增至2029年243亿元[11]
研报掘金丨开源证券:维持浙江仙通“买入”评级,与浩海星空达成战略合作,开启机器人业务新篇章
格隆汇APP· 2025-09-28 03:07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浙江仙通入股浩海星空10%股权并成立合资公司浩海仙通 战略切入机器人领域 [1] - 合资共建机器人制造基地将大幅强化浩海星空整机交付能力 [1] - 浩海星空专注于具身智能、商用服务及消费类机器人研发 覆盖教育、医疗、商业三大核心场景产品线并已市场化 [1] 技术研发与制造优势 - 浩海星空正在研发双足大尺寸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 此次合作为未来量产做重要铺垫 [1] - 公司拥有30年汽车领域高端精密制造经验、严苛质量管理体系及成熟供应链资源 [1] - 台州地区丰富的机器人供应链可有效降低合资公司制造成本 [1]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作为汽车密封条行业龙头 工装模具自制率达到90%以上 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1] - 客户资源涵盖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长安、广汽、奇瑞等主流车企及伟巴斯特等零部件厂商 [1]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通过开辟机器人业务打造新成长曲线 [1]
博世追加裁员1.3万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01:31
当地时间9月25日,德国博世集团官宣,到2030年底将进一步削减约1.3万个岗位,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部门,即更名后的智能出行板块,且主 要影响德国的员工。 此次裁员计划是在2024年已公布的德国9000人裁员计划的基础上追加的。也就是说,博世在德国的裁员总数将达到2.2万人。另外,2024年,博世智 能出行板块在全球范围内已裁员1.16万人。截至2024年底,博世全球员工总数约为41.8万人。 近年来,博世智能出行板块持续承压。博世坦言,裁员与业务重组的背后是智能出行板块每年约25亿欧元的成本缺口。公司将这一缺口归因于:全球 汽车市场持续低迷;监管框架缺失导致氢能源等新技术难以落地推广;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市场渗透率大幅滞后;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持续 的结构性变革,同时面临极高的价格压力与竞争压力。 汽车业务持续承压 为在短期内填补这一缺口,博世计划利用各类手段,在所有层级尽快采取多项措施削减成本。事实上,前不久,博世董事会成员、智能出行板块负责 人马库斯·海恩,以及格罗什曾透露,博世计划到2030年削减数十亿欧元成本。当时外界就猜测博世要进行大规模裁员。另外,在前不久闭幕的慕尼黑车 展上,博世 ...
江苏外资外贸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5:50
以下文章来源于海湖策 ,作者陈归辞 海湖策 . 做最深度最前沿最有意思的长三角观察者。专注地区政经动态和行业一线,挖掘沪苏浙皖新机遇。 记者丨陈归辞 编辑丨陈洁 面对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重塑、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作为外资外贸大省的江 苏,要怎么应对?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多地调研发现,江苏 不仅搭建起一批重点国别合作平台,更在聚焦关键产业和吸引外资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从政策 支持到产业生态,从金融赋能到规则对接,再到城市文化与人员交流的多维融合,江苏正以深 层次联结,构建起一张张富有韧性的合作网络。 外资,早已深度融入江苏的产业发展进程,并伴随这片土地的成长而不断演进,其定位从早期 的技术引进与本土协同,逐步转向立足江苏、服务本土、辐射全球的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积极引导外资加快转型步伐,推动其向技术创新、智能化与绿色化方向升级。 现阶段,江苏正将目光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关键领域,加大力度吸引 优质外资参与强链、补链、延链。外资在江苏的角色,也由此迎来新一轮深刻演变。 资料图片 根据江苏省商务厅数据,2024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 ...
北交所行业主题报告:北证汽车零部件投资框架:掘金国产替代+智能化升级,机器人核心部件延伸打开增量蓝海
开源证券· 2025-09-27 13: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北交所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推荐受益于国产替代 智能化和轻量化趋势以及机器人产业延伸的优质企业 [1][2] 核心观点 - 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三大发展机遇: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整车厂崛起但零部件产业地位不对等) 智能化驱动传感器和线束需求增长(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轻量化推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应用(目标2035年燃油车轻量化系数降25%) [1][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从"0"到"1"落地(2024年为量产元年) 其核心零部件(电机 传感器 减速器 丝杠 轴承)与汽车零部件高度协同 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5] - 北交所聚集2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覆盖7大品类 需自下而上挖掘高稀缺性企业(如林泰新材 奥迪威)并关注向机器人产业链延伸的机会 [2][5] 分章节总结 国产替代+智能化+轻量化趋势 - 国产替代:中国汽车产销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产销超3128万辆) 但全球Top100零部件企业中中国企业仅占15% 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替代空间大 [1][16][20] - 智能化:L2级渗透率达48.6%(2024年1-9月装机704.1万套) L2-L3级自动驾驶需19-29个传感器 推动汽车传感器市场增长(2024年全球402.4亿美元 2034年达881.8亿美元) [1][36][37] - 轻量化:铝合金性价比高(减重效果达50%) 工程塑料从内外饰向功能件延伸(中国单车塑料用量70kg 远低于德国300kg) 一体化压铸可减少零件数量(特斯拉Model Y后底板从70个零件减至2个) [1][65][77] 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 - 产业化进程:2024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自由度达22个 多家企业(如优必选 Figure)进入工厂实训 [2][90][91] - 零部件协同:丝杠(价值量占比19%) 无框力矩电机(16%) 减速器(13%) 力传感器(11%) 空心杯电机(8%) 轴承(5.5%)等与汽车零部件技术同源 [2][9] - 市场规模:人形机器人轴承市场预计2030年达2.16亿元 2035年达89.51亿元 单台机器人轴承价值量5432-10780元 [5][9] 北交所企业布局 - 林泰新材: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替代龙头(2022年中国市占率4%排名第三) 2025H1营收2.05亿元 归母净利润0.75亿元 股价涨幅164.38%(2025年2-5月) [2][5][9] - 奥迪威:车载超声波传感器龙头 拓展机器人感知技术(如MEMS超声波传感器 精密力控机械臂) 2024Q4及2025Q1股价表现高弹性 [2][5][9]
安徽移动: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加速升级
新华网· 2025-09-27 11:08
核心观点 - 安徽移动与蔚来汽车联合打造国内首个全链路协同的"车路云一体化自动下线"项目 实现新车无人泊运 [1][2] - 安徽移动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 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数智化转型 [1] - 公司通过全球39个业务点提供国际"云、网、算"一体化平台 支持安徽制造企业出海 [4] 技术突破 - 突破传统"单车智能"时空局限 实现"路侧感知—云端调度—车端执行"全链路协同 [2] - 系统通过车路云协同感知环境 智能调度车辆自动完成泊运 替代原有人工驾驶模式 [2] - 为智慧泊车、智慧物流、智慧工厂提供可复用技术范式 [2] 制造业应用案例 - 蔚来新桥二工厂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机械臂精准拼装车体 AGV小车运送零部件 数据大屏实时监控 [1] - 为国轩高科海外基地提供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涵盖千兆网络平台 视频安防系统 模块化机房等基础设施 [4] - 为美的威灵墨西哥工厂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解决跨国数据安全 设备远程维护 跨时区协作等需求 [2][4] 战略规划 - 未来将持续发挥5G AI 量子 低空等技术优势 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 [5] - 通过"DICT+5G+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助力数字安徽建设 [5] - 全球服务能力覆盖工厂生产 管理 安防等多维度智能化需求 [4]
美晨科技因财务造假,收《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巨潮资讯· 2025-09-27 09:48
行政处罚事项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山东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涉及2014年至2018年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2] - 全资子公司赛石园林通过虚假采购劳务、苗木等方式虚增工程施工成本及完工百分比 通过虚假销售苗木、虚减费用、收入成本错记等方式虚增收入及利润 [3] - 2014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收入143,777.67万元 累计虚增利润65,796.49万元 [3] - 2014年虚增收入2,365.7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17.91% 2015年虚增收入37,264.15万元占利润总额75.64% 2016年虚增收入72,560.51万元占利润总额49.78% 2017年虚增收入21,518.84万元占利润总额15.49% 2018年虚增收入占比5.53%虚增利润占比15.58% [3] - 相关责任人包括时任赛石园林董事长郭柏峰、美晨科技董事长张磊、董事李荣华等未勤勉尽责 [4] - 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以60万元罚款 郭柏峰被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4] 财务报告影响 - 2014年至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3] - 公司股票自2025年9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美晨" [5] - 公司已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及追溯调整 [5] 主营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包含非轮胎橡胶业务和园林绿化业务 [6] - 在商用车减振橡胶制品领域具备橡胶配方研发、产品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及可靠性测试等技术积累 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供应商之一 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 [6] - 在汽车悬架系统产品领域搭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开发体系 具备橡胶衬套、推力杆、空气弹簧等核心零部件同步开发设计能力 为国内商用车和工程机械汽车起重机领域最大综合供应商之一 [6] - 在流体输送系统产品领域主导起草国际标准ISO17324 彰显技术领先地位 [6] - 公司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领军者之一 [6] 经营现状说明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生产正常、经营稳定、市场客户有序拓展、外部融资平稳推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