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易

搜索文档
内蒙古计划2025年底累计数据交易额突破1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7 00:38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发展现状 - 公司已加入全国数据交易机构联盟并在7个盟市设立服务基地 促进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数据交易生态互联互通 [1] - 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数商数量突破1000家 数据产品超1000款 累计交易额超1亿元 [1] - 作为自治区唯一数据交易机构 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参与主体与行业覆盖 - 当前596家交易主体参与场内交易 覆盖医疗交通能源工业等15个行业 其中国企互联网企业等占比超80% [1] - 外省市企业参与数量达二百多家 市场主体呈现行业丰富类型多元的特点 [1] - 已汇聚数商561家 建立能源交通金融等15个数据专区 [2] 数据产品与应用场景 - 上架数据产品超500款 汇集高质量数据集276个 解决300余种数据流通应用场景需求 [2] - 应用场景从风控核验向AI大模型训练医疗诊断交通农牧业等领域延伸 [1] - 垂直行业类数据与科技研发产业创新深度结合 对提升AI大模型能力有关键作用 [2] 交易规模与创新成果 - 当前累计交易额达6600万元 呈现交易需求增大产品种类丰富规模快速增长态势 [2] - 完成自治区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 发放数据资产登记证书300余个 [2] - 企业数据广泛应用于商业合作信用调查供应链协作等领域 [2]
RDA:数据要素价值化探索
2025-07-16 15: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要素、农业、新能源、碳资产、低空经济、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停车位管理、碳消费等ESG领域 - **公司**:上海数据交易所、工商银行、星巴克、三大运营商、部分金融机构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RDA相关概念及特点 - **概念**:RDA是通过真实数据表达实体资产,利用数据孪生技术反映现实资产,核心是用真实、持续数据表达资产以利资本市场交易和管理,与RWA不同,RWA主要通证化现有金融产品[1][3] - **特点**:能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产权及收益披露问题,为通证化提供桥梁,实数融合可提供更透明实时的数据表达,助投资者判断投资标的,人工智能也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持[1][2][10] RDA实践探索 - **上海数交所创新实践**:自2021年成立后致力于跨组织数据流动与利用,推出国内首个RW产品,对马陆葡萄股权通证化,提出RDA概念并研究实践,用智能合约将马陆葡萄生产环节数据化[5] - **全球与中国发展差异**:全球集中于现有金融产品通证化,中国侧重与实体经济结合,以农业为突破口,用数据表达生产环节,解决信息披露问题并为通证化提供桥梁[7] RDA面临挑战及解决办法 - **挑战**:部分现实资产难用数据完整表达,仅新能源等部分领域数据有优势;数据标准化采集及真实性、可靠性、共识性保障是关键问题;产权关系需清晰[6] - **解决办法**:结合行业专业知识,通过标准性描述解决,利用行业协会和团体标准形成统一数据共识标准,实现非标产品标准化作业,如在谷物蔬果、光伏发电等领域制定流程和数据采集标准[6][8][9] 数据资源壳(DAS)作用 - DAS用于包装现实世界资产形成数字孪生,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收益及产权关系,提高透明度,促进资本市场对新型数字资产的认可,对实现有效RDA至关重要[8] 数据要素市场情况 - **发展热度**:热度不断增高,原因包括国家顶层设计和机构设立、大型企业成立数产公司、城投公司产生数据资产、数据产权制度变革、跨组织数据流动市场规模增长,去年规模超2000亿元,预计2030年超1万亿元[23] - **发展路径**:从原始数据到数据资源,再到数据产品,最终成为可衔接资本市场的数据资产,上海数交所沿此路径与企业合作提供支持服务[14] 企业数据管理阶段 - 企业数据管理分四个阶段:整理内部数据,如工商银行发现企业数据达20PB;购买外部数据资源,如星巴克采购数据优化服务;成为数据供应者;成立专门部门管理数据资产[13] 数交所作用 - 帮助企业完成数实融合,通过标准化准备使企业数字与实体资产结合并孪生反映实体资产,合理安排制度助企业从资本市场获资源,如在香港进行RDA发行及与证券交易所合作等[15][16][17] 市场参与态度及规划 - 市场对RDA、RWA参与态度积极,但大型上市公司因合规要求谨慎,合理安排制度可助企业从资本市场获资源实现发展规划[17] 数据资产与证券行业打通模式 - 在STO框架下进行,通过通证化表达结合证券,全球多地在实践,国内也在探索,香港是重要考量市场,处于前期探索阶段[19] 数据资产定价机制 - 我国实践用成本法计价表内数据资产,资本市场可能采用市场法和收益法,RDA或RDW方式表达的数据收益是估值重要依据[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是全球首个将数据视为生产要素和在会计报表表达数据资产的国家,去年100家上市公司在会计报表表达数据资产,包括三大运营商和金融机构[12] - 上海数交所去年贷款余额超10亿元,深圳交易所发行数据资产ABS,香港一级市场RWA领域活跃[24] - 国有企业数据或实体资产在香港RWA上链可与国际市场连接,利于国有资产增值保值[25] - 国内与香港之间数据及资金流动涉及跨境发行合规、核心内容及资金通道安排等,部分环节仍在探索完善[26] - RDA/RDV发展前景广阔,与全球虚拟资产等调整密切相关,企业持探索态度,香港实践较快服务大陆经济,大陆有优质资产供给[27]
从传统市场到大模型驱动,AI时代的数据交易革命
第一财经· 2025-07-15 12:00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数据交易市场的影响 - 人工智能大模型彻底改变了数据交易市场的游戏规则,高质量数据集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1][2] - 2024年人工智能数据占交易所交易量的10%,2025年已接近80%,增长迅猛 [1] - 传统数据交易市场处于初级和分散状态,具有市场集中度低、标准化程度低、交易透明度低的"三低"特征 [1] 高质量数据集的价值变化 - 高质量训练数据从"有用资源"升级为"战略资产",市场需求指数级增长 [2] - 大模型训练需要多模态、专业化的数据资源,数据集价值取决于专业性、多样性和清洁度 [2] - 金融、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的数据集价格显著上涨 [3] 行业知识底座与数据模态需求 - AI产业向垂直应用下沉,细分行业理解深度决定模型性能 [3] - 自动驾驶等场景需要跨模态关联数据集(如高清图像、激光雷达点云、毫米波雷达信号等),单一模态数据价值降低 [3] - 私域数据生产日益重要,头部企业建立完整数据产线和企业级RAG知识库 [3] 数据交易市场的未来趋势 - 去中心化与中心化混合架构可能成为主流,形成"监管沙盒+市场化平台+去中心化网络"的多元结构 [3] - 多元化定价与激励机制出现,如代币式激励和深圳"语料券"制度,激活数据供给 [4] - 垂直行业共同体(如行业数据联盟)将突破数据壁垒,降低企业数据获取成本 [4] 中国在数据要素市场的优势 - 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积极的政策引导构成独特优势 [5] - 中国有望在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中扮演引领角色 [5]
不断畅通要素流动“血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线观察之五
新华网· 2025-07-10 16:0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要素资源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石,明确提出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1] - 各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与潜力 [1] 人才流动与制度改革 - 深圳前海便利人才流动,实施趋同香港的个人所得税政策,26类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规则改革,前海工作生活港人超1.2万人 [2] - 重庆推动人才进乡村,2024年645位乡村人才获评高级职称,新增引育人才6万余名 [2] - 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内涵不断丰富,但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 [3] 要素市场改革举措 - 试点探索破解农村土地"沉睡"难题,推动城乡土地"同权同价" [5] - 新三板与区域股权市场对接机制落地,打通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全生命周期发展路径 [5] - 数据跨区域、跨境流动更加有序,生态培育成效初显 [5] - 乘乘集团通过AI商机撮合平台提高蛋品交易效率10倍以上,打破"一地一价"模式 [5][6] 数据与技术要素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6] - 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1.2%,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9% [6] - 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通过专利价值评估系统,1个工作日内完成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为企业提供500万元融资 [8] 电力市场化改革 -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将全部电量纳入竞争机制,电价每15分钟更新一次,最低为零电价,最高每度电1.5元 [7] - 2025年4月9日山西新能源出力飙升至用电负荷的88.3%,通过省间电力市场交易增加新能源消纳425.7万千瓦时 [7] 区域协同与生态构建 - 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协同联动,长三角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9] - 深圳数据交易所交易规模复合增长率超50%,打造数据要素全生态产业园,为企业提供2500万元授信融资 [11]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立重大科创平台联盟、企业出海服务联盟、低空经济协同创新联盟 [12] 国际化与制度型开放 - 多地数据交易所引入境外跨境数据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 [12] - 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通要素跨境流动堵点 [12]
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04 21:56
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 - 国务院印发通知将上海自贸试验区77条成熟试点措施向其他自贸区或全国复制推广 [1][2] - 试点措施聚焦7大领域: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货物贸易便利化、数字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改革、"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2]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形成含金量高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2] 制度型开放红利 - 国际中转集拼作业时间减少50%,洋山港国际中转货物比例从12.6%提升至18.6% [4] - 优化水果进口检疫流程,累计1.05万票水果采用简化通关模式 [5] - 两仓整合方式出库船供保税燃料油359.98万吨,航空煤油45.86万吨 [5] - 数据跨境流动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外数据出境免安全评估申报 [3] 数字贸易创新 - 上海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条数据交易联盟链,挂牌数据产品超5000个 [4] - 制定金融、贸易、航运领域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 [4]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提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3] 产业成效 - 上海关区保税维修进出口规模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73.9% [4] - 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吸引26家保险公司入场 [4] - 2024年1-5月上海自贸区进出口总值超9000亿元,占全国自贸区总量26% [5]
全国首个“科创+数据”要素联动专区上线 开创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13:12
战略合作签约与科创数据专区上线 - 上技数科与陕西丝路数交于7月2日在西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上线全国首个"科创数据专区" [1] - 首批入驻企业包括芯超数据、衍因科技、土是宝、桑田智能、白义数科及上海功承瀛泰等 [2] - 入驻企业数据产品覆盖生物医药、智慧农业、智慧通行及跨境贸易等领域 [2] 合作双方背景 - 陕西丝路数交为陕西省国资委一级企业陕西省大数据集团统筹建设的省级数据交易枢纽 [2] - 陕西丝路数交主导运营"陕西丝路数据交易平台"采用"一平台+三中心+X基地"服务生态 [2] - 上技数科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全资子公司已形成"科创数据产品+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上技数科服务覆盖技术合同交易、专利价值评估、技术转移转化等多个场景 [2] 合作三大核心方向 - 首创跨区域科创数据协同机制打通实验室成果到市场化产业化的数据堵点 [3] - 构建数字技术合作生态推动产业数据要素化进程 [3] - 融合数据赋能企业研发决策促进跨境技术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合作意义与展望 - 开创"区域协同、科创赋能"的数据要素流通新模式 [3] - 探索数据赋能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 [3] - 推动数据要素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释放更大价值 [3] - 为数字经济发展汇聚协同力量 [3]
镇江交通产业集团智慧停车数据资产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
证券日报网· 2025-06-27 12:01
智慧停车数据资产挂牌 - 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成功挂牌智慧停车数据资产 标志着公司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 - 此次挂牌是继"智慧停车综合数据"和"充电桩基础信息数据"两款产品上市后 公司在数据资产化道路上的又一重要突破 [2] - 公司表示下一步将致力于数据人才培养 向数据资产化 数据市场化 数据金融化等领域深度探索 [2] 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展 - 上海数据交易所2024年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50亿元 为企业对接金融服务授信金额超过7亿元 [2] - 交易所围绕登记 估值 挂牌 披露四项核心功能 在全国率先建设数据资产交易市场 [2] - 未来将持续推进数据资产交易市场建设 支撑数字金融创新 促进数据资产合规高效流通 [3] 智慧交通发展 - 镇江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深化数据应用与市场化配置 推进数据价值化 [1] - 公司构建可持续发展数据应用场景 在合规框架下深度梳理企业自有数据价值 [1] - 此次数据资产挂牌将引领智慧交通行业在数据资产领域的创新发展 [2]
北数所数据交易年均增长超200%
搜狐财经· 2025-06-26 23:22
交易规模与增长 - 累计数据交易规模达2250TB,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超200% [1] - 高频数据交易调用规模突破1亿次,引入567个高质量数据集,171个已达成交易 [1] - 七大新兴领域高质量数据场内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2] 市场主体与行业覆盖 - 吸引超2500家各类主体参与场内交易,覆盖医疗、交通、能源等20多个关键行业领域 [2] - 央国企、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超80%,10多家跨国企业参与 [2] - 业务范围从传统风控核验和精准营销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医疗诊断、科研创新等前沿领域拓展 [2] 人工智能合作与数据供给 - 与超半数头部人工智能模型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提供覆盖32个行业的475个数据集 [3] - 交付数据量达1814TB,数据来源涵盖媒体出版、医疗健康等13个重点领域 [3] - 显著提升金融风控、工业质检等20余个产业场景的模型应用能力 [3] 数据资产价值挖掘 - 342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登记,获得533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4] - 24家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超1亿元 [4] - 推出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标准化产品,助力10多家企业完成近3亿元贷款 [4] 跨境数据流动与国际合作 - 引入"一带一路"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家企业征信数据 [5] - 实现二手车辆历史记录数据跨境交易,调取数据超5万辆 [5] - 构建标准合同备案、数据跨境托管等跨境流动服务能力 [5] 未来发展方向 - 完善数据产权、流通等全流程制度体系,制定人工智能数据集、数据产品价格等标准 [5] - 聚焦工业制造、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拓宽数据应用场景 [5] - 加强与企业合作研发行业垂类大模型,强化医疗、工业等领域数据供给 [5]
北数所数据交易规模快速增长,近三年年均增长超两倍
搜狐财经· 2025-06-26 13:00
数据交易规模与增长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数据交易规模达到2250TB,近三年年均增长超过200% [1] - 高频数据交易调用规模超过1亿次,高质量数据集引入567个,已达成交易171个 [3] - 数据交易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本对等多种模态 [3] 参与主体与行业分布 - 2500多家各类交易主体参与场内交易,覆盖医疗、交通、能源、工业、金融及人工智能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 [3] - 央国企、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超80%,并有10多家跨国企业参与交易 [3] 数据资产价值与应用 - 342家企业在北数所完成数据资产登记,取得533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 [4] - 24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超1亿元 [4] - 10多家企业利用高价值数据资产完成质押贷款,总计发放贷款金额近3亿元 [4] 数据交易应用场景扩展 - 数据交易从风控核验和精准营销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医疗诊断、科研创新等领域延伸 [3] - 北京市属医院在医疗影像数据、手术数据等领域实现开放应用,合作模式推广到天津、吉林等地 [4] - 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场景完成工业标准、运力监控等数据交易,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4]
多措并举 广东发布工作方案促经济稳预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20:27
广东省经济促进方案核心观点 - 统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促进经济持续向好 服务国内大循环 [1] - 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包括精准帮扶企业 稳定就业 提振消费 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等 [1] - 重点支持深交所深化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 优化发行管理流程 [2] 资本市场发展 - 实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重点支持深交所创业板综合性改革 [2] - 开展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 保险资金长期股权投资试点 [2] - 依托区域股权市场深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转让试点 [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实施"广东强芯" 核心软件攻关 "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 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3] -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新型储能与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领域实施科技专项 [3] - 提高创业投资类基金政府出资比例 风险容忍度 让利比例 延长存续期限 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3] 新兴产业发展 - 2025年9月底前制定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行动规划 [4] - 出台支持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核医疗等政策措施 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4] - 加速培育"硬件+软件"自主产业生态 发展通用及行业大模型 推动AI多领域应用 [3] 数据要素与基础设施 - 开展数据产权登记试点 提升广深数据交易所能级 建设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2] - 完善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支持韶关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2] 消费提振措施 - 鼓励各地发放购房补贴 消费券 支持首次置业 多子女家庭等群体购房 [5] - 落实异地公积金贷款政策 提高贷款额度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同时申请贷款 [6] - 推动汽车 家电 家装等以旧换新 优化回收流程 加快资金清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