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

搜索文档
加速构建促进农产品消费的良性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7-30 17:19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1] - 政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创新金融支持、拓展销售渠道、促进产业融合等措施构建农产品消费良性生态系统 [2] 金融支持与流通优化 -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存在冷链物流覆盖不足、品牌营销薄弱、产销对接不畅等梗阻,需资金与技术双重赋能 [2] - 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产地集配中心,配备分拣检测设施,形成产地集配-区域冷链-城市配送的闭环系统 [2] - 开发"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专项产品,将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为中小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2] 数字技术与电商赋能 - 推动电商平台优化算法推荐,联合培养"农民主播",建立直播质量追溯体系实现"扫码见基地、直播看生产" [3] - 电商平台对优质农产品给予流量倾斜,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走向全球" [3] 产业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挖掘农产品文化及体验价值,结合体育赛事、文化节庆配套建设特色展销体验区 [3] - 开发"赛事+美食""非遗+特产"主题线路,实现游客"看得见过程、带得走产品" [3] 战略意义与实施路径 - 农产品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需因地制宜细化配套措施形成政策与产业合力 [3] - 通过金融支持、数据赋能、产业链增值激活消费潜能,支撑乡村振兴与新发展格局构建 [3]
十部门出台方案促进农产品消费 专家:意在遏制低质低价“内卷式”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13:0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扩大农产品消费并优化供给端、流通端和市场端 [1] - 方案核心目标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引领供需结构升级 [1] 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 方案将提升"三品一标"(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包括推进品质评价、质量分级、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和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2] - "三品一标"被视为优质农产品的"牌照"或"身份证",有助于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并引导生产端摆脱低价竞争 [2] - 提升"三品一标"水平可形成农产品消费的良性内循环,通过优质优价释放市场潜力并带动农民增收 [3] 新型食品研发与加工技术 - 方案支持食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人工淀粉、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研发 [4] - 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并开展气调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 [4] - 新型食品配料面向细分市场,深加工可提升附加值并带动整体农产品消费 [4] 电商平台与农产品销售 - 方案提出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发展即时零售、社区电商等业态 [5][6] - 电商平台有效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提升曝光度和溢价率,典型案例包括陕西柞水木耳、江西赣南脐橙等 [6] - 平台还促进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和组织化,带动农业企业向市场化、专业化转型 [7] 电商平台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当前平台存在服务不够精准、生态不够健全、规则不够公平等问题,如流量调度未按"农时农需"匹配、农民主播队伍未成熟等 [8] - 建议推动平台从"流量导向"转向"价值导向",完善扶农机制并打造公平的农产品电商生态 [9] - 方案明确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培育农民主播,优化算法推荐权重以促进优质优价 [9][10]
“怀集味道” 流量特训营收官 新农人备战 8 月电商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7-24 13:06
电商培训活动 - "怀集味道"电商争霸赛流量密码特训营于7月20日圆满收官 [2] - 培训是"12221"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的重要环节 [2] - 培训内容涵盖平台规则 FAB品宣技巧 AI话术设计 商品学 消费者心理学 大数据复盘等实战内容 [3][4] - 培训聚焦市场营销"三板斧" 注重结合AI技术突破电商销售瓶颈 [6][7] 培训技术应用 - 选品环节针对怀集丝苗米 新岗红茶等特色产品 运用FAB技巧精准呈现优势 [7] - 投流环节解析IP打造与引流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实战能力 [8] - 溯源讲解结合《商品学》知识 多维度展现农产品品质 [8] 后续赛事安排 - "怀集味道"电商争霸赛后续竞赛将于8月2日在怀集县桥头镇旺景生态园举行 [12] - 赛事设近万元奖金及特色农产品奖品 [12] - 活动旨在为"岭南蔬菜之乡"品牌建设造势 助力怀集蔬菜产业融入大湾区供应链 [13]
提升产业计量供给能力,规范新能源汽车竞争秩序|营商环境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7:56
计量支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 旨在突破产业计量瓶颈 提升计量供给能力 覆盖从能力建设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6] - 方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新能源 新材料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量子科技 集成电路 仪器仪表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 围绕重大计量需求形成一批重点项目[6] - 项目实施包括六方面:征集项目需求 建立项目库 遴选重点项目 推动项目实施 强化项目管理 推动成果转化应用 每年遴选10个左右年度重点项目[7][8] 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鼓励措施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强化项目服务保障 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项目库 符合条件项目可纳入重大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9] - 优化土地要素配置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工业用地长期租赁 先租后让 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降低初期用地成本[9] - 实施税收支持政策 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华再投资 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鼓励类项目享受进口设备支持政策[10] - 便利外汇资金使用 外商投资企业以外汇利润或资本金开展境内再投资时 被投资企业无需办理接收再投资登记手续[10]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符合条件的外方关联股东贷款和"熊猫债"优化管理流程 纳入"绿色通道"管理[10]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范发展 - 工信部 国家发改委 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 部署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工作[11] - 加强监督检查 推进产品价格监测 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 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 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检[12] - 健全长效机制 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建立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12] - 强化标准引领 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电耗限值 电池回收利用安全等标准[12] - 加强行业自律 倡导合法公平诚信有序的行业竞争 抵制"网络水军"和"黑公关"等网络乱象[12] 地方用地审批效率提升 - 山西省建立用地保障问题通报转办移交工作机制 建立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由省自然资源厅牵头15个部门参与 加强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 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13] - 搭建重大项目调度平台 对2022年以来已批准用地预审未完成审批的项目及2025年省市级重点项目用地进展进行全流程跟踪和动态监管[14] 电商产业扶持政策 - 云南省商务厅出台2025年电商培育扶持政策 围绕培育限额以上电商企业 特色电商产业带龙头企业和支持电商分拣集散中心三方面加大助企惠企力度[15] - 对新入库限额以上网络零售商贸企业给予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资金支持[15] - 对电商产业带龙头企业按每家40万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支持 重点支持云茶 云花 云果 云咖 云菌等电商产业发展[15] - 支持电商企业发展"电商+产地仓+寄递物流" 开展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15] 市场监管模式创新 - 天津滨海新区启动"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 以"一次检查 全面体检"和"一年查一次 无事不扰"为核心原则[17] - 将756项检查事项整合成"一张清单" 推行"一表通查"工作法 实现"进一次门 查多项事"[17] - 创新开发网格化监管系统"自动关联"功能 将542项一般事项检查结果跨任务跨场景复用 214项重点事项与一般事项分类管理[18] - 出台日常监督检查任务统筹实施工作办法 每年初制定年度检查计划清单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增减更改[18]
国科优选获评乡村振兴标杆案例 商业向善模式带动十万农户增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1:57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公司入选"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彰显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带动农民增收及构建健康消费生态方面的突出贡献 [1] - 荣誉是对公司践行"商业向善"理念 以科技与模式创新赋能乡村发展的权威认可 [1] 业务模式与覆盖范围 - 依托"科技+农业+电商"融合模式 构建覆盖全国20余省份的农产品高效上行通道 [1] - 深度联结源头农户与城市消费者 累计带动超10万农户实现增收 [1] - 助力孵化50余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1] 产业赋能与可持续发展 - 通过精准产销对接模式助力地方发展 为源头基地提供标准化生产指导 [1] - 应用全程溯源技术 实施品牌化运营策略 [1] - 系统性推动乡村产业实现从外部"输血"到内生"造血"的关键升级 [1] 质量管控与技术创新 - 严格践行"三零标准"(零农残超标 零化学添加 零冷链断链) [2] - 联合权威机构实施覆盖"从土壤到包装"的360度全链质检 [2] - 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全流程透明可追溯 [2] 消费者服务与权益保障 - 创新推出"365天无忧退货"承诺 即便商品已拆封使用 只要存在质量问题一年内可随时退货 [2] - 以极致服务重新定义消费信任边界 受到广大消费者高度认可 [2] 企业愿景与发展方向 - 公司以可持续商业逻辑破解农产品销售与社会信任难题 [2] - 未来将继续秉持"恒星企业"的恒心与恒温 坚守对土地的深情与对消费者的责任 [2] - 让健康生态惠及亿万家庭 以创新服务点亮消费领域 [2]
“云端兴农”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探秘射阳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1 03:42
电商驱动乡村振兴 - "飨射阳鲜"区域公共品牌启用后推动60余种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销售,依托海鲜直播基地和菊花集聚区优势布展引流 [1] - 电商等新业态串联农业全产业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从田间地头直播到三级物流网络建设成效显著 [3] - 黄沙港渔港创客中心通过直播带货带动水产品销往全国,渔民凭借网络直播实现增收 [4]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 射阳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等四大体系,形成双向流通格局 [5]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新业态,升级改造5000平方米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6] - 建成2200平方米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打造"1+15+60"三级配送体系,物流成本降低20%,快递实现24小时到村入户 [9] 电商发展数据与成效 - 全县电商企业达417家,网络零售额从2021年13.5亿元增至2024年19.6亿元,年均增长超20% [8] - 快递企业电商节期间处理量增加10%,通过旺季投送方案确保配送效率 [8] - 75个镇村电商物流站点与冷链物流衔接,带动渔民年增收超30% [9] 人才培育与品牌建设 - 累计开展73场电商培训覆盖3200多人次,孵化本土网红超百人,带动280人自主创业 [12] - "飨射阳鲜"直播基地获评盐城市电子商务直播示范基地等多项称号 [12] - "射阳大米"品牌价值突破357.21亿元,线上年交易额达33亿元,"飨射阳鲜"品牌价值达60亿元 [15] 产业升级与市场拓展 - 射阳大米进入28家大型商超、3000多个连锁门店,在12家电商平台设官方网店,畅销22个省区市 [14] - 电商赋能下的品牌化发展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15] - 从传统农业大县转型为新兴电商强县,电商成为激活乡村资源和重塑产业生态的关键 [17]
乡村在云端:闽侯搭上电商“加速车”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36
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影像化传播 - 新媒体技术与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成为城市发展关键 旨在突破地域局限通过影像力量触达更广阔市场 [1] - 实践团队探访福州首邑融媒体与闽侯县供销社 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探寻可行路径 [1] 电商直播运营模式 - 福州首邑融媒体采用规范化专业运营 配备专业直播间设备如柔光箱 导播台 多角度实时监控 [3] - 选品逻辑强调有故事 有品质的本地货 需通过资质审核 口感测评 性价比比对等多道流程 例如绣球菌 线面 橄榄等特色产品 [3] - 直播环节设计融入农户故事 限时秒杀 产地连线等互动 目标为让消费者看见价值 农户得到实惠 [3] 助农电商发展现状 - 闽侯县供销社自2024年4月发力电商助农 实现70多万元销售额 单场直播最高观看人数突破1300人 [4] - 面临系统性挑战包括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供应链整合 物流优化 物流成本与产品体量相关亟待优化 [4] - 缺乏专业传媒人才导致内容呈现朴素 宣传方式虽善用讲故事但市场半径仍局限于本地或产地 [4] 特色产品与市场拓展 - 直播产品包括闽侯特色鸭货 线面 橄榄 米熏鸭翅等 承载农户生计 [5] - 福州首邑融媒体与宁夏等地共建电商文化传媒协作网络 闽侯县供销社积极向外拓展销路 [5] - 实践体现"数商兴农"战略基层实践 通过融媒体打通"田间到云端"通路 [5]
湖南江永:数字沃土育新机 电商赋能促振兴
搜狐财经· 2025-07-11 07:47
党建与电商融合 - 江永县构建"电商街中心党委+功能型党支部+党员示范户"三级组织体系 整合23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和2000余家直播商家 [2] - 通过创业扶持政策和高校引才 吸引40余名电商人才扎根 累计培育电商人才200余名 其中5名学员现场签约就业 [2] - 全县电商企业和网店超2900家 直接从业人员达9000余人 形成"人才带产业、产业促振兴"的循环 [2] 物流与数字化建设 - 建成87个农村电商服务站 整合9家快递资源 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网全覆盖 [3] - 通过特色活动带动68个村3500余农户增收 近三年助农销售10.33亿元 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0余万元 [3] - 2024年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典型案例 成为中西部县域电商标杆 [3] 品牌与产业链发展 - 打造"江永五香"区域公用品牌矩阵 其中"江永香芋"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4] - 2024年通过电商销售农特产品2.6亿元 包括"江永五香"和砂糖橘等 [4] - 香芋加工企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计划建设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园并出口东南亚 [6] 新农人与技术创新 - 创新错峰种植技术的香姜种植户日销2000-5000斤 带动100多户年增收3万-4万元 [6] - 开展电商AI赋能培训 学员通过AI选品优化供应链 年消化香芋三四千吨 带动4000亩订单种植 [7] - 近三年举办70余期电商培训 培育1142名"新农人" 推动6000亩水果种植规模 [7] 产业融合成效 - 兰花产业采用"电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带动20多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0余万元 [4] - 返乡创业者通过社群团购和直播年销水果超万吨 培训百名主播 [7] - 电商与党建深度融合 形成从田间到直播间的全产业链转型 [7]
方寸屏幕间,打开经济发展新大门
齐鲁晚报网· 2025-07-11 03:38
商河县电商产业发展概况 - 2025年定位为"转型升级年",聚焦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实践 [1] - 直播电商成为核心驱动力,改写传统产销模式,链接全国市场 [1] 直播电商模式与典型案例 - 壹亩地瓜通过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直播实现增长,2022年启用6000平米自营产地仓,完成红薯分拣打包全流程 [2] - 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卉基地运营3个品类账号,差异化定位中低端与高端市场,单月线上销售额达6万元,带动线下交易30万元 [3] - 1-5月全县直播销量10956.2万件(同比+151.7%),销售额12.89亿元(同比+292.3%),占全市1/6份额 [3] 人才培育与产业生态建设 - 开展27场电商培训,孵化1078名人才,培育"布叫兽""乡野小帅"等本土网红 [5] - 打造"鼓乡e抹红"党建品牌,整合资源促进经验与人才流动 [5] - 济南向前电子商务公司投资150万元建立直播基地,创造百余就业岗位,实现"四季有收入"模式 [5] 品牌与供应链体系优化 - 推出"鼓乡小货郎"区域公共品牌,共享政府背书提升消费者信任 [6] - 整合5家物流企业实现"同仓共配",月分拣量达140万单,发件成本从4元/公斤降至1.8元/公斤(降幅55%) [7] 战略合作与未来规划 - 成立县域MCN机构,累计服务企业210家,培训2300人,签约87名主播 [6] - 商河县委书记提出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整合产品资源与文化内涵,打造电商新高地 [7]
今年我省培育702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
辽宁日报· 2025-07-09 00:57
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计划 - 今年将遴选并培育702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1] - 该项目是五年行动的第四年前三年已累计完成培育1900人 [1] - 学员遴选聚焦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帮扶产业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1] - "三支一扶"人员和乡村文旅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符合条件的也可纳入培育范围 [1] "头雁"培育模式 - 培育时限为一年采取"四个一"培育模式 [1] - 包括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 [1] - 组织"头雁"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进行体验式学习 [1] - 至少组织一次学员互访活动确保"头雁"都至少参与一次互访交流 [1] 培育成效 - 学员表示通过系统专业学习和其他地方学员广泛交流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 [2] - 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实现信息互通让学员受益匪浅 [2] - 具体案例显示学员对鸭稻共养项目更有信心计划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