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curities
icon
搜索文档
贵州首单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成功发行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16
公司动态 - 华创证券于7月18日在上交所成功发行5亿元3年期科技创新债,票面利率1.95%,创辖区新低,全场认购倍数3.84倍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科创领域债券,助力实体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发展 [1] - 公司聚焦主责主业,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发挥证券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和投融资领域"动脉"优势 [1] - 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用足用好多元化资本市场政策"工具箱",匹配科创投资长周期属性,搭建跨周期、多层次资金支持体系 [3] 行业趋势 - 近三个月来,各类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掀起科技创新债发行热潮 [3] - 证券公司充分发挥链接资产端和资金端的桥梁纽带优势,在科技创新债发行中表现突出 [3] - 截至7月11日,证券公司科技创新债已发行41期,总规模达344.7亿元 [3] - 科技创新债有效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有利于释放证券公司在科技金融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 [3]
ROE拐点交易和红利陷阱
东吴证券· 2025-07-26 15:08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核心叙事是ROE迎来拐点,“反内卷+大基建”政策组合点燃市场乐观预期,红利资产核心叙事和资金逻辑面临挑战,后续市场预计“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支撑指数中枢上移 [1][9] 基于ROE拐点的行情节奏 2016年供给侧改革行情节奏 - 第一步拐点交易(2016年2月 - 2016年8月):2015年11月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底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方针并强化棚改货币化表述,但市场未形成明确拐点预期;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后市场形成共识,万得全A开启反弹,8月PPI回正完成拐点交易 [2] - 第二步空间交易(2016年9月开始):政策持续推进,PPI同比转正、持续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ROE趋势性改善,市场交易盈利向上改善空间,煤炭、钢铁等核心受益板块开启主升浪 [2] 本轮“反内卷”行情节奏 - 第一步拐点交易:7月1日中央财经委提出“治理无序竞争”以来,商品、股市快速上涨,已基本完成,对应2016年2 - 8月的拐点交易阶段,快速完成原因一是市场有学习效应,二是当前流动性充裕 [3] - 后续切换:由拐点交易向空间交易切换非一蹴而就,市场大概率经历震荡整固期,部分资金提前布局,前期获利资金有兑现需求形成抛压,待市场消化筹码、凝聚空间逻辑共识后,行情有望过渡至空间交易阶段 [3] 红利资产面临挑战 经济预期改善证伪永续红利叙事 - 2024年以来红利交易向银行缩圈,永续分红是核心叙事,稳定型红利中的银行因商业模式和未分配利润优势满足永续分红假设,估值抬升 [4] - 永续红利叙事隐含十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或低位运行假设,当前经济预期改善推动利率端预期反转,类似2021年初美债利率抬升使核心资产估值见顶,红利资产核心叙事逻辑将瓦解 [4][6] 交易型资金流出使红利资金逻辑出现裂痕 - 红利行情主要参与者为股息型资金(如险资)和交易型资金,交易型资金博弈红利资产估值变化空间,放大其波动性 [7] - 交易型资金短期交易难以获确定性收益,其核心逻辑依赖市场叙事;宏观预期转向、ROE企稳回升时,交易型资金会转向成长板块,红利风格资金逻辑出现裂痕,估值溢价瓦解 [8] 总结及后市展望 市场趋势 - 红利资产核心叙事和资金逻辑面临挑战,“反内卷 + 大基建”政策组合推动供需格局优化,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支撑指数中枢上移 [9] 行业配置建议 - 顺周期领域:关注与大基建强相关板块,与“反内卷”政策共振,有明确业绩弹性 [9] - 科技成长方向: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军工、创新药是中长期主线 [9] - 主题投资:关注脑机接口、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3D打印等领域 [9]
【固收】同业存单集中到期,非法人类产品大幅增持利率品——2025年6月份债券托管量数据点评(张旭)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26 12:41
债券托管总量及结构 - 债券托管总量环比少增 截至2025年6月末 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为171 29万亿元 环比净增加1 30万亿元 较5月末环比少增0 87万亿元 [3] - 利率债托管量117 40万亿元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量中占比68 54% 环比净增加1 67万亿元 [3] - 信用债托管量18 51万亿元 占比10 81% 环比净增加0 17万亿元 [3] - 金融债券(非政策性)托管量12 37万亿元 占比7 22% 环比净增加0 20万亿元 [3] - 同业存单托管量21 11万亿元 占比12 33% 环比净减少0 72万亿元 托管量净减少规模为近年来之最 主要系本月同业存单出现大规模集中到期 [3] 债券持有者结构及变动 - 政策性银行 保险机构全面增持主要券种 [4] - 商业银行增持主要利率品 持续减持同业存单和主要信用品 [4] - 信用社 境外机构全面减持主要券种 [4] - 证券公司 非法人类产品增持主要利率品和信用品 减持同业存单 [4] 分券种托管量环比变化 - 国债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增 非法人类产品为主要增持主体 [5] - 地方债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增 商业银行持续增持 政策性银行持续减持 [5] - 政金债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增 非法人类产品转变为大幅增持 [5] - 同业存单托管量本月转变为减持 非法人类产品为主要减持主体 [5] - 企业债券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减 商业银行为主要减持主体 [5] - 中期票据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增 非法人类产品持续大幅增持 [5] - 短融和超短融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减 商业银行和非法人类产品为主要减持主体 [5] - 非公开定向工具托管量本月环比续减 非法人类产品和商业银行为主要减持主体 [5] 债市杠杆率观察 - 待购回债券余额季节性增加 债市杠杆率环比小幅上升 截至2025年6月底 待购回质押式回购余额(估算)为121 513 69亿元 环比增加14 170 41亿元 杠杆率为107 64% 环比上升0 90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 05个百分点 [6]
吴清挂帅,资本市场“超级智囊团”名单曝光!关乎2亿股民重磅会议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11:21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 -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拥有官方顶级"思想库"和"智囊团" [1] 核心看点一:超强会员阵容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任学会理事会会长,体现国家高度重视和顶层支持 [2] -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等重量级人物担任执行副会长 [3] - 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魏刚担任学会法定代表人 [4] 核心看点二:顶尖精英汇聚 - 学会会员包括国内外顶尖高校学者、证券基金期货行业顶尖金融机构董事长、上市公司董事长及相关会管单位代表 [5] 核心看点三:覆盖七大核心领域 - 学会下设专业委员会包括宏观与产业、市场稳定与风险防控、创新发展、市场微观结构、期货与衍生品、国际市场与对外开放、法治与投资者保护等七大领域 [6][7] 核心看点四:顶级智库发声阵地 - 学会将推出官方学术期刊《资本市场研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领域的顶级期刊 [8][9]
首创证券: 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草案)(H股发行上市后适用)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37
董事会成员及雇员多元化政策总则 - 政策旨在根据《公司法》及上市地监管规则,为董事会提名及实现成员与雇员多元化提供方针指引 [1] - 多元化涵盖技能、专业经验、教育背景、文化、独立性、年龄及性别等多维度均衡发展 [1] 多元化实施框架 - 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评估董事候选人时需综合考虑多元化观点(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专业资质、时间投入、品格诚信等六大核心条件 [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选任额外侧重上市地监管规则对独立性的要求 [2] - 明确承诺在董事会及提名委员会中至少保留一名性别不一致成员,并逐步提高女性董事比例 [3][4] 性别多元化具体措施 - 在招聘各级员工(含高级管理层)时主动促进性别平衡,为女性员工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4] - 定期提供多元化培训计划,满足不同雇员职业需求并增强包容性文化 [6] 执行与监督机制 - 提名委员会需按政策程序履行董事候选人考察职责,并协助制定可量化的多元化目标(如性别比例) [7][9] - 每年通过企业管治报告披露董事会及雇员多元化进展,包括高管与全体员工的性别构成数据 [8][9] - 政策需定期检讨修订,解释权与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10][13] 政策生效与合规性 - 政策自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日起生效,与法律法规冲突时以最新监管要求为准 [12][11]
首创证券: 关于增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37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 公司拟推选杨海滨先生为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以完善H股上市后的治理结构 [1] - 杨海滨的任期自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1] - 独立董事津贴将按照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津贴标准执行 [1] 独立董事候选人背景 - 杨海滨先生1972年出生,中国香港籍,博士研究生学历 [2] - 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管理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管理系教授 [2] - 未持有公司股份,与公司其他董事、监事、高管及大股东无关联关系 [2] 任职资格审核流程 - 杨海滨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无异议后方可提交股东会审议 [1] - 其资格符合《公司法》《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管监督管理办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券商集体“卷”起“反内卷”研究!7月已发近500条研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5:29
券商"反内卷"研究热潮 - 7月以来券商发布近500篇"反内卷"主题研报,日均约20篇,覆盖金属、电力设备、煤炭、出海等主流行业 [2][4] - 同期券商组织99+场"反内卷"主题路演,7月25日单日即有10场,涉及建筑建材、光伏、钢铁等行业 [5] - 头部及中尾部券商均参与,研究同质化背景下"比快比全"成为竞争关键 [7] 政策背景与市场主线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供给侧改革2.0信号 [3] - "内卷"表现为低价倾销、产能过剩等问题,光伏、锂电、汽车、钢铁等行业政策力度或加强 [2][8] - 本轮"反内卷"覆盖地方政府、企业、居民三方,更强调区域治理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8]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光伏行业通过"提价+限产"组合拳修复产业链价格,需依赖企业自律与技术迭代 [10] - 钢铁行业推进产量分级调控、兼并重组及产品高端化,处周期底部反转左侧 [10] - 中游制造行业内卷较上游更突出,半数行业扩产能力较强但意愿降至底部 [9] 国际经验借鉴 - 美国通过兼并重组与价值链分工,日本依靠出海与产业重构,欧洲采用制度约束破解内卷 [10] - 海外经验显示行业标准提升+市场化出清+托底政策是有效政策组合 [11]
科创债狂飙3800亿!中信独占鳌头,中小券商黑马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3:33
科技创新债券市场 - 2025年上半年68家券商主承销380只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48% [2][4] - 科技创新债券前身为"创新创业公司债券",2019年规模仅2亿元,2020年起爆发式增长,2020-2024年同比增幅分别为2445%、180.16%、185.93%、200.25%、99.09% [4] - 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三大巨头占据47%市场份额,中信证券独揽20%份额 [2][4] - 头部券商排名稳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海通、中金公司、华泰联合证券位列前五,华泰联合从2024年第7升至2025年第5 [4][5] -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后承销规模达339.4亿元(2024年),2025年上半年增至484.35亿元,但仍落后于中信建投的631.7亿元 [5] - 中小券商如第一创业、国投证券、西部证券承销规模增幅超3倍 [5] 政策驱动因素 - 2025年4月中证协起草《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占定量评价50分(满分85分),明确纳入科技创新债券承销数据 [6] - 2025年5月央行与证监会联合推动建立科技创新债券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要求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并提高指标权重 [6] 民营企业债券 - 2025年上半年48家券商承销229只民营企业债券,规模2393.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37.03亿元增长556.91亿元 [7] - 该品类自2022年纳入统计后规模持续增长 [7] 中小券商细分赛道突破 - 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2025年32家券商承销30只债券,总金额118.2亿元,五矿证券以11亿元居首,长江证券、财达证券等中小券商占据金额排名前五中的三席 [8] - "一带一路"债券:2025年上半年中银证券、财信证券两家中小券商跻身承销金额前五,而2024年仅开源证券一家入围 [8] - 乡村振兴债券:2025年上半年30家券商承销37只债券,规模266.24亿元(同比翻倍),头部券商占据主导,前六名均为头部机构,合计份额达47.8% [9]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券商在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债券领域占据主导,中小券商在中小微企业支持债、"一带一路"债券等细分赛道实现单点突破 [2][8][9] - 中信证券表现最突出,拿下4个债券类别承销规模冠军,国泰海通、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多个类别位居前五 [2]
深交所:本周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快讯· 2025-07-25 10:13
深交所:本周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智通财经7月25日电,深交所公告,7月21日至7月25日,本所共对84起证券异常交易行为采取了自律监 管措施,涉及盘中拉抬打压、虚假申报等异常交易情形;共对4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进行核查,并上报 证监会1起涉嫌违法违规案件线索。 ...
IPO项目上市不到两年被ST 民生证券持续督导是否尽责?|科创板6周年
新浪证券· 2025-07-25 09:27
科创板开市6周年概况 - 科创板自2019年7月22日开市至2025年7月22日累计591家公司上市(含退市2家),IPO募资总额达9271.56亿元,总市值超7万亿元 [1] - 科创板优化A股行业结构,成为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平台 [1] 券商IPO承销排名 - **承销数量**: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112家居首,中信证券(99家)、中金公司(70家)、中信建投(64家)、华泰证券(56家)分列2-5位 [5] - **承销金额**:国泰海通(2137.77亿元)、中信证券(1670.69亿元)、中金公司(1302.54亿元)、中信建投(880.15亿元)、华泰证券(622.88亿元) [2][5] - 国联民生以37家承销数量、248.71亿元承销额排名第六,主要依赖原民生证券项目 [5] 民生证券执业质量问题 - 民生证券2023-2024年连续两年投行评级为C类,债券及财务顾问业务亦为C类 [6] - 保荐的ST逸飞上市后因5100万元募集资金流向不明被出具否定内控审计报告,且2024年净利润实际值较业绩快报差异达66% [7][9] - 2024年民生证券及保代因3家IPO企业尽调不充分频遭监管处罚 [8] ST逸飞违规事件细节 - 审计机构立信指出ST逸飞募集资金4533.99万元流向6家客户,无法核实关联交易,内控存在重大缺陷 [7] - 民生证券在持续督导中曾称ST逸飞内控有效,但后续承认审计问题 [8] - 湖北证监局对ST逸飞业绩快报与年报差异超50%出具警示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