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

搜索文档
安旭生物: 安旭生物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5 08:15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7.42% [8][2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35.85% [8][23] - 扣非净利润3789.79万元,同比下降27.6% [8][23] - 总资产57.69亿元,同比下降0.35% [8][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2%,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 [25] 财务指标分析 - 基本每股收益1.51元/股,同比增长36.04% [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7%,同比下降3.99个百分点 [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509.32万元,上年同期为-6.23亿元 [30] - 货币资金4.68亿元,同比增长38.7% [28] - 在建工程1.25亿元,同比增长164.77% [28]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 [31]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02亿元 [31] - 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79.3% [31] - 未分配利润结余37.83亿元 [31] 董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召开16次董事会会议,审议46项议案 [8][10][11] -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良好,发表独立意见 [13] - 信息披露工作符合监管要求 [13] - 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14] 监事会工作情况 - 2024年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 [17][18] - 对公司财务报告、募集资金使用等事项进行监督 [20] - 未发现违规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情况 [20] 2025年工作计划 - 推进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14][15] - 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15] - 加强战略引领和决策科学性 [16] - 深耕POCT体外诊断领域 [30] 其他重要事项 - 续聘中审众环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32] - 开展不超过5亿美元外汇衍生品业务 [36]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532.77万元 [37] - 制定2025年度董事、监事薪酬方案 [33][35]
免疫诊断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及“十五五”投资战略可行性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5-14 07:11
免疫诊断行业概述 - 免疫诊断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检测疾病的方法,应用于蛋白质、激素、肿瘤标志物等微量物质检测,覆盖肝炎、性病、心血管疾病等领域 [3] - 技术路线历经放射免疫(RIA)、胶体金、酶联免疫(ELISA)、时间分辨荧光(TRFIA)、化学发光(CLIA)等迭代,当前化学发光技术因灵敏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成为主流 [3][5] - 2023年中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503亿元,同比增长13%,占体外诊断市场42.45%份额,较上年提升5.27个百分点 [5] 技术发展现状 - **放射免疫**:灵敏度高但存在放射性污染,基本被淘汰 [4] - **酶联免疫**:成本低、技术稳定,基层医疗机构主导技术,国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4] - **胶体金**:快速检测主流技术,应用于急诊、家庭自测及流行病筛查 [4] - **化学发光**:2022年市场规模328亿元,2017-2022年CAGR达22.48%,三级医院渗透率高,检测精度和自动化水平领先 [5][6] 市场竞争格局 - 跨国企业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占据国内化学发光市场75%份额,分别在肿瘤标志物、传染病、特定蛋白检测领域领先 [7] -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缩小差距,性价比优势在医保控费政策下凸显 [7] - 政策推动进口替代,国产化率目标提升医院采购本土品牌动力 [7] 区域市场分析 - 华东、华北、华南为免疫诊断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度与医疗资源分布正相关 [10][13] - 2020-2024年区域市场容量分析显示品牌占有率存在显著地域差异 [13] 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检测设备向高自动化(三级医院)与小型快速化(基层医疗)两极发展 [6] - **应用拓展**:家庭检测需求增长推动POCT技术发展,化学发光占比将持续提升 [6] - **国产替代**:2024-2030年政策驱动下,国产试剂菜单丰富度与仪器性能将突破外资垄断 [7][16] 行业经济指标 - 行业销售规模超500亿元,毛利率高于体外诊断平均水平 [5][15] - 头部企业通过封闭式系统(试剂+仪器)构建竞争壁垒 [7][14] - 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周转率等营运指标反映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15]
安图生物(603658):海外业务增速加快 开启国际化新征程
新浪财经· 2025-05-14 02:2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4.71亿元(yoy+0.62%),归母净利润为11.94亿元(yoy-1.89%) [1] - 2025Q1实现营收9.96亿元(yoy-8.56%),归母净利润为2.70亿元(yoy-16.76%) [1] - 2024年国内业务营收41.05亿元(yoy-1.30%),占总营收92%,境外业务营收2.84亿元(yoy+36.25%) [1]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024年毛利率为65.41%(yoy+0.34pp),净利率为26.82%(yoy-0.73pp) [2] - 期间费用率为38.3%(yoy+2.19pp),其中销售费用率17.17%(yoy+0.16pp),管理费用率4.72%(yoy+0.58pp),财务费用率0.04%(yoy-0.16pp) [2] - 研发费用率为16.37%(yoy+1.60pp),研发投入达7.32亿元,占营收16.37% [2] 研发与市场拓展 - 研发管线聚焦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和POCT等领域的前沿技术 [2] - 海外收入增速超30%,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7.73/58.11/69.72亿元(yoy+6.75%/21.75%/19.97%)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0/15.60/18.76亿元(yoy+7.20%/21.80%/20.28%) [3] - EPS预计分别为2.24/2.73/3.28元/股 [3]
国泰海通 · 晨报0513|宏观、海外科技、医药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5-12 15:12
宏观 - 商品消费中汽车消费表现突出,服务消费受节假日影响有波动但整体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1] - 基建专项债发行进度加快,地产市场依旧承压 [1] - 越南出口受抢出口和转口贸易影响表现强劲,国内港口运行放缓 [1] - 生产领域整体边际走弱,发电耗煤、钢铁、石化、氯碱及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标多数下滑 [1] - 除水泥外,其他工业品库存大多回升 [1] - 物价呈现消费品价格边际回升、工业品价格整体回落的态势 [1] - 资金利率继续下行,美元指数回升,人民币持续升值 [1] 海外科技 - 谷歌发布Gemini 2 5 Pro(I/O版),优化日常编程任务,支持创建基于智能体的工作流程,在WebDev Arena基准测试中位居榜首,VideoMME基准测试得分达84 8% [5] - 特朗普政府拟撤销拜登时代AI扩散框架,取消AI芯片出口三档限制,英伟达一度上涨3%,AMD上涨近2% [6] - 苹果考虑在Safari浏览器中加入AI搜索功能,可能终结与谷歌的合作关系,谷歌股价一度大跌超9% [7] 医药 - 医疗设备行业2024Q1-2025Q1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0%/-4%/1%/-5%,随着设备更新项目落地,业绩有望环比复苏 [9] - 医疗耗材板块2024Q1-2025Q1分别同比增长13%/27%/12%/14%/5%,电生理领域受益于国产替代和海外拓展保持较快增长 [10] - 体外诊断板块2024Q1-2025Q1收入同比增速-11%/0%/3%/-10%/-15%,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11]
热景生物收盘下跌5.39%,最新市净率3.21,总市值95.7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49
公司表现 - 5月12日收盘价为103.5元,下跌5.39%,市净率3.21,总市值95.71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9324.16万元,同比下滑19.71%,净利润亏损2400.82万元,同比下滑574.96%,销售毛利率47.27% [1] - 共有55家机构持仓,其中基金52家,其他3家,合计持股2869.52万股,持股市值27.41亿元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为-43.49,静态PE为-50.11,低于行业平均PE(TTM)49.84和静态PE45.68 [2] - 公司市净率3.21,低于行业平均4.61,但高于行业中值2.43 [2] - 总市值95.71亿元,接近行业平均105.51亿元,远高于行业中值46.93亿元 [2] 同行数据 - 天益医疗PE(TTM)-1742.06,市净率1.86,总市值22.20亿元 [2] - 澳华内镜PE(TTM)-602.36,市净率4.83,总市值63.48亿元 [2] - 诺唯赞PE(TTM)-409.62,市净率2.25,总市值87.66亿元 [2] - 华大智造PE(TTM)-59.73,市净率4.11,总市值318.43亿元 [2]
科华生物收盘下跌4.25%,最新市净率0.96,总市值31.3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2 08:44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12日收盘价6.09元,单日下跌4.25%,市净率0.96,总市值31.32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12.50%,净利润亏损5325.98万元,同比扩大84.79% [1] - 销售毛利率37.39%,低于行业平均市净率4.61和行业中值2.43 [1][2] 机构持仓与股东结构 - 5家机构合计持股1.15亿股,持股市值6.49亿元,占流通股比例未披露 [1] 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及医疗检验仪器,覆盖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六大产品线 [1] - 拥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为陕西省生命科学检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1] 同业对比 - 公司PE(TTM)-4.71,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9.84和行业中值36.59 [2] - 总市值31.32亿元,不足行业平均值105.51亿元的三分之一,行业中值为46.93亿元 [2] - 同业中华大智造市净率最高(4.11),中红医疗最低(0.90),公司市净率0.96接近底部 [2]
巨亏下达安基因董事会再度大换血
新浪财经· 2025-05-12 06:53
董事会换届 - 达安基因第九届董事会换届议案以7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黄志征、韦典含等6人,其中5人来自大股东广州金控背景,梁志坤是唯一技术背景成员[1] - 第八届董事会除韦典含外全部被替换,包括现任董事长薛哲强,薛哲强来自广州金控且对大股东决定无反对意见[1] - 两张反对票来自任职超10年的黄珞与张斌,他们认为新董事会"高度同质化,以纯金融背景为主",缺乏体外诊断行业技术领导者[1][2] 管理层变动背景 - 黄珞与张斌均为金融背景人士,曾通过补选进入第八届董事会,代表原管理层的总经理周新宇此前已辞职[4] - 广州金控曾给予黄珞机会希望改善业绩,但2024年公司出现20年内最大亏损,促使大股东决定全面接管管理权[4] - 当前达安基因被定义为缺乏核心成长性的中型诊断公司[4] 财务表现 - 疫情前(2014-2019年)扣非净利润长期徘徊在几千万元水平,营收2014年突破十亿但2017-2019年快速回落[5] - 疫情期间(2020-2022年)业绩爆发:营收从53.41亿增至120.46亿,扣非净利润从23.67亿增至51.81亿[5] - 后疫情时代(2023-2024年)业绩急转直下:营收降至11.81亿和8.53亿,扣非净利润亏损3.64亿和8.23亿[5] 经营问题 - 未能及时调整疫情后的成本结构和产能利用,固定费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跌价导致利润反噬[5] - 产品线单一且面临降价压力:2016年已预警价格下降趋势,2024年分子诊断产品价格较2019年显著下降[6] - 毛利率从2020年70.15%降至2024年37.55%,低于疫情前40%以上的平均水平[6] - 2024年生物制品业试剂类产销量同比下滑80%以上,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力存疑[6] 业务战略 - 2016年起发展金融服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18年该业务创收8800万元占比6%,但2023-2024年缩水至3000万元规模[7] - 公司称金融服务为产业孵化配套业务,目前坚持聚焦主业并已缩减该业务[7]
5月12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12 04:04
百川能源 - 股东曹飞拟减持不超过2681.71万股,占总股本的2%,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3日至9月2日,原因为个人投资及资金安排需求 [1] - 主营业务为城市管道燃气销售、燃气工程安装、燃气具销售,所属行业为公用事业–燃气Ⅱ–燃气Ⅲ [1] 金宏气体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15日,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5月16日 [1] - 主营业务为气体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所属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 [1][2] 嘉和美康 - 股东弘云久康拟减持不超过137.59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3日至9月2日,原因为股东自身流动性需求 [2] - 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软件产品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2][3] 佳都科技 - 拟注销1020.49万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的0.476%,注销后总股本由21.43亿股变更为21.33亿股 [4] - 主营业务为智能化轨道交通、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所属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4][5] 我乐家居 - 股东南京开盛拟减持不超过154.25万股,占总股本的0.4778%,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3日至9月2日,原因为合伙人资金需求 [5] - 主营业务为整体厨柜、全屋定制家具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定制家居 [5][6] 来伊份 - 已全面下架相关批次蜜枣粽产品,消费者可退换货并获得额外补偿 [6][7] - 主营业务为自主品牌的休闲食品连锁经营,所属行业为食品饮料–休闲食品–零食 [7][8] 宁德时代 - 副董事长李平夫妇捐赠405万股股票(占总股本的0.1%)给复旦大学,捐赠后李平持股比例由4.58%降至4.48% [8]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利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8][9] 双环传动 - 股东李绍光和李瑜累计减持669.1万股,占总股本的0.789%,减持后持股比例分别降至4.236%和0.746% [9] - 主营业务为机械传动齿轮及其相关零部件的研发、设计与制造,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9][10] 成飞集成 - 公司股票因连续两日涨幅偏离值超20%触发异常波动,经核实经营情况及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0] - 主营业务为工模具设计、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 [10][11] 贵州轮胎 - 控股股东拟增持0.5亿至1亿元股份,增持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起6个月内 [11]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轮胎研发、生产及销售,所属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 [11][12] *ST有树 - 公司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有棵树" [13] - 主营业务为跨境电商业务、软件开发、硬件终端及配件销售,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13][14] 经纬辉开 - 股东董树林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723万股,占总股本的3%,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4日至9月3日,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4] - 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和触控显示模组、电磁线、电抗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14][15] 华兰股份 - 大股东瑞众人寿拟减持不超过378.93万股,占总股本的3%,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4日至9月3日,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5] - 主营业务为肿瘤治疗领域药物和复杂注射剂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5][16] 汇宇制药 - 股东上海爽飒拟减持不超过1269.56万股,占总股本的2.997%,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3日至8月31日,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6] - 主营业务为肿瘤治疗领域药物和复杂注射剂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16][17] 东鹏控股 - 股东HSG Growth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687.96万股,占总股本的1.5%,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4日至9月3日,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7] - 主营业务为瓷砖/板、卫浴、木地板等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整装家居服务,所属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瓷砖地板 [17][18] 可立克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464.7万股,占总股本的3%,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18] - 主营业务为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等磁性元件及开关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18][19] 东方海洋 - 大股东国元基金拟减持1958万股,占总股本的1%,减持时间为2025年6月5日至9月4日,原因为基金份额持有投资者赎回申请 [19] - 主营业务为海水苗种繁育、养殖、水产品加工及体外诊断试剂研发,所属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19][20] 益生股份 - 4月白羽肉鸡苗销售数量4893.2万只,销售收入1.41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10.89%和-7.28% [20] - 主营业务为祖代白羽肉种鸡的引进与饲养、父母代白羽肉种鸡雏鸡的生产与销售等,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养殖业–肉鸡养殖 [20][21] 曲江文旅 - 控股股东1200万股(占总股本的4.70%)拟被拍卖,原因为担保方涉及合同纠纷 [21] - 主营业务为景区运营管理、文化主题酒店管理、旅行社业务等,所属行业为社会服务–旅游及景区–人工景区 [21][22] 多浦乐 - 股东蔡树平拟减持不超过123.8万股,占总股本的2%,减持时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22] - 主营业务为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 [22][23][24]
觅瑞通过港交所聆讯:已实现miRNA早筛产品的商业化,具有全球化端对端能力
IPO早知道· 2025-05-12 03:16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觅瑞),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致力于在亚洲关键市场(包括新加坡及中国)提供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 [2] - 公司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2024年5月12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中金公司和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核心产品与管线 - 核心产品GASTROClear™是全球市场上唯一一款获批准进行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IVD产品,由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组成,已于2019年5月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的C类体外诊断证书 [1][4] - 其他商业化产品包括LungClear™(自2022年12月起在东南亚、2023年1月起在日本作为LDT服务商业化)和Fortitude™(2020年4月获HSA临时授权,2020年6月获CE-IVD认证) [4] - 管线还包括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 [4]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开发及商业化基于血液的miRNA检测试剂盒的先驱者与领导者,也是全球首家且唯一一家获得分子胃癌筛查IVD产品监管批准的公司 [5] - 联合创始人团队在miRNA领域具有显著学术成就,率先发明高灵敏度、特异性的miRNA PCR技术,并于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全球通量最高的miRNA候选发现实验室之一(每日PCR反应通量达20万次) [5][6] 全球化布局与基础设施 - 公司已建立覆盖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及商业化的端到端能力,并在东南亚、中国、日本和美国设有全球据点 [5] - 目前运营两个研发实验室、一个临床诊断实验室、一个检验实验室以及两个生产设施 [5]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获得复朴投资、Rock Springs Capital、高榕创投、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等知名机构投资,并于2024年1月获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基金4000万美元战略融资 [6]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及商业化,其他管线开发,以及加强端到端能力 [7]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2周):减肥药重要性再度提升-20250512
世纪证券· 2025-05-12 0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5%,跑输 wind 全 A 和沪深 300,线下药店、医疗设备和医疗研发外包涨幅居前,疫苗、血液制品和体外诊断跌幅居前,常山药业、海创药业减肥药概念涨幅居前 [3][8] - 世卫组织预计 2025 年 8 月或 9 月出台 GLP - 1 药物治疗成年肥胖患者指南,有望规范减肥药使用,推动 GLP - 1 药物应用,建议长线关注减肥药产业链方向 [3][13] - FDA 扩大对海外制造商飞检,中国头部 CDMO 公司已建立符合全球标准质量体系,有望获益于行业监管趋严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周度回顾 - 上周(4 月 28 日 - 5 月 9 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 1.5%,跑输 wind 全 A(2.32%)和沪深 300(1.56%) [3][8] - 线下药店(5.64%)、医疗设备(4.49%)和医疗研发外包(2.78%)涨幅居前,疫苗( - 0.45%)、血液制品( - 0.43%)和体外诊断( - 0.17%)跌幅居前 [3][8] - 常山药业(26.28%)、海创药业(25.85%)减肥药概念涨幅居前 [3][8] 行业要闻及重点公司公告 行业重要事件 - 未提及具体内容 行业要闻 - 5 月 9 日,翰森制药「甲磺酸阿美替尼片」获批用于具有表皮生长因素受体(EGFR)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L858R)置换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12][14] - 5 月 7 日,世卫组织自 2022 年起制定肥胖预防、护理和治疗新指南,GLP - 1 药物治疗成年肥胖患者指南预计 2025 年 8 月或 9 月出台最终方案,同时该药物正由专家委员会评审是否纳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13] - 5 月 6 日,FDA 宣布 Vinay Prasad 接替前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CBER)主任 Peter Marks [13] 公司公告 - 5 月 6 日,FDA 扩大对海外制造商突击检查,每年在 90 多个国家/地区进行约 12,000 次国内检查和 3,000 次国外检查 [16] - 5 月 2 日,诺和诺德口服版本司美格鲁肽用于减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获得 FDA 受理 [16] - 4 月 28 日,NMPA 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百济神州在研 BCL2 抑制剂索托克拉片新药上市申请,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拟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成人患者 [16] - 5 月 9 日,丽珠集团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获得注册批准,适应症为成人精神分裂症,全球尚无其他阿立哌唑微球产品上市,2024 年国内抗精神病药物终端销售金额约 60.48 亿元,长效制剂约 14.18 亿元 [16] - 5 月 9 日,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收到美国 FDA 关于同意 LBP - ShC4 开展临床试验的批准,拟用于治疗雄激素脱发(AGA) [16] - 5 月 8 日,百济神州一季度总营业收入 80.48 亿元,同比增长 50.2%;营业利润 1.51 亿元,上年同期亏损 18.30 亿元,扭亏为盈 [16] - 5 月 8 日,葵花药业双醋瑞因胶囊获得上市许可受理 [16] - 5 月 7 日,海南海药控股子公司获得化学原料药(富马酸伏诺拉生)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是首个应用于中国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 - CAB) [16][17] - 5 月 7 日,众生药业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多肽药物 RAY1225 注射液获得减重和降糖两项 II 期临床试验剂量扩展组顶线分析数据,各剂量组减重达标率优于安慰剂组 [17] - 5 月 6 日,恒瑞医药刊发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发行聆讯后资料集 [17] - 5 月 6 日,翰宇药业全资子公司翰宇药业(武汉)有限公司的利拉鲁肽原料药获得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MFDS)的审批受理 [17] - 5 月 6 日,爱博医疗定增募资完成,募资总额 2.85 亿元,发行数量为 359.36 万股,增发价格为 79.2 元/股 [17] - 5 月 6 日,华东医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注射用 HDM2005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是一款靶向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 1(ROR1)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17] - 4 月 28 日,药明康德一季度总营业收入 96.55 亿元,同比增长 20.96%;实现归母净利润 36.72 亿元,同比增长 89.06% [17] - 4 月 28 日,新诺威终止对石药创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