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董事离任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9:42
公司董事变动 - 董事马竹琼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职务 [1] - 离任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最低人数 辞职报告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2] - 已完成工作交接 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 [2] 股东大会召开情况 - 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9月25日召开 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4][5] - 9名在任董事全部出席 其中王继民以视频方式参会 [6] - 3名在任监事全部出席 董事会秘书及其他高管列席会议 [6] 议案审议结果 - 通过关于取消监事会暨修订《公司章程》的特别决议议案 获2/3以上表决权通过 [7] - 通过关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和《董事会议事规则》的特别决议议案 获2/3以上表决权通过 [7] 法律合规性 - 股东大会由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董一平、陈成律师见证 [8] - 会议召集、召开程序及表决结果被认定为合法有效 [8]
保隆科技张祖秋:专注汽车智能化 小零件做成大生意
上海证券报· 2025-09-25 18:1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成立28年 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从传统产品起步并实现技术迭代[2] - 创业团队以技术钻研为核心驱动力 公司名称寓意保证兴隆[3] - 通过自研与并购结合实现业务拓展 目前正布局机器人和低空飞行器等前沿领域[2][4] 传统业务优势 - 气门嘴年产量约2.6亿只 全球细分市场第一 产品售价约1元[3] - 以传统气门嘴为基础切入新兴领域 制造能力成为新兴业务基石[2] -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全球市占率第二 国内第一[4]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8%左右 企业文化强调技术革新[5] - 采用无线通信和MEMS技术实现胎压监测传感器小型化与智能化[4] - 拓展六大类四十多种传感器产品 包括轮速传感器/光雨量传感器/电流传感器[5] - COB在线封装技术使环视摄像头实现国内领先规模化应用[7] - 4D雷达推进定点 未来与路面预瞄系统/智能悬架集成形成全栈能力[7] 智能化业务突破 - 胎压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气压温度 实现爆胎报警并与智能底盘技术融合[5] - 智能驾驶传感器从基础传感器延伸至智能驾驶传感器[2] - 2025年车展展示智能驾驶传感器与空气悬架系统 体现技术落地成果[6] 空气悬架业务进展 - 空气悬架量产3年多 以近30%市占率位列全球装机量第二名[6] - 2021年前该领域由德国企业垄断 现通过与中国造车新势力合作打破格局[6] - 与蒂森克虏伯倍适登技术共享 形成技术互补与成本优势的全球竞争力[7] 全球化与产能布局 - 匈牙利园区一期投产 二期开工 将成欧洲研发制造中心[7] - 上海松江区建设高端智能制造基地 临港传感器园区部分启用[7] - 智能辅助驾驶传感器2025年以来量产规模提升 获重要项目定点[7]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能源化与智能化改变汽车产业格局 催生智能底盘/辅助驾驶等增量市场[7] - 行业面临新参与者涌入 既是机遇也是淘汰赛[7]
奇瑞汽车正式登陆港交所;港股上市公司百奥赛图A股发行计划获上交所批准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7:29
奇瑞汽车港股上市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 股票代码09973 HK 发行价每股30 75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91 45亿港元 成为今年港股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公司营收从2022年926 18亿元增长至2024年2698 97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达70 7% 净利润从58 06亿元提升至143 34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57 1% [1] - 此次上市募资将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海外市场拓展 [1] 山金国际港股递表 - 山金国际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拟香港主板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中金公司和瑞银集团 [2]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黄金生产商之一 主要从事金 银 铅及锌等有色金属的勘探开采 选冶及金属贸易业务 [2] - 按黄金矿产毛利率及成本计 山金国际是中国上市黄金公司中盈利能力最强 成本效益领先的生产商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8 43% [2] - 若上市成功 募资将用于中国及海外矿山建设勘探 以及收购优质矿业资产 [2] 双林股份港股递表 - 双林股份于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3] - 公司是传动驱动智能零部件制造商 产品包括传动组件 新能源驱动系统 轮毂轴承零部件及内外饰产品 [3] - 按2024年收入计 双林股份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座椅HDM供应商 全球市占率15 1% 中国最大汽车座椅HDM供应商 市占率32 8% [3]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已切入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港股上市募资将用于海外产能扩建与技术研发 [3] 百奥赛图A股发行获批 - 百奥赛图于9月24日获上交所批准A股发行及科创板上市 计划发行不超过9984 96万股A股 [4] - 公司是中国生物制药及临床前研究服务企业 2023年3月披露A股发行计划 [4] - A股发行募资将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 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 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公司将成A+H生物科技企业 依托自主抗体平台实现营收高增和扭亏为盈 [4] 港股市场行情 - 9月25日港股行情显示 恒生指数报26484 68点 跌幅0 13% 恒生科技指数报6379 19点 涨幅0 89% [5]
9月份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相继披露大额订单
证券日报· 2025-09-25 17:14
核心观点 - 9月份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大额订单 涉及汽车零部件 新能源 电力设备 工程建设等领域 体现产业需求结构性恢复和核心赛道活力 [1][2] - 订单获得是产业政策落地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包括双碳行动带动电力基建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催生新需求 锂电技术迭代带动设备采购 [2] 汽车零部件领域订单 - 瑞玛精密子公司普莱德汽车科技获得国内车企新能源车型平台空气弹簧总成定点 全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5.56亿元 标志国内精密制造在空气弹簧细分领域突破外企垄断 [1] 电力设备领域订单 - 林洋能源中标国家电网智能电能表和采集终端采购项目 中标总金额1.42亿元 占2024年度营收2.1% 预计对2025年及2026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工程建设领域订单 - 浙江交通科技中标杭淳开高速公路多个标段工程 合计中标金额约72亿元 有助于巩固长三角市场竞争力 若顺利实施将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新能源锂电设备订单 - 京山轻工全资子公司三协精密与锂电龙头企业签署设备生产线采购协议 总金额10.05亿元 占2024年度营收11.52% 预计对2025年或未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
Gentex (GNTX) Upgraded to Buy: Here's What You Should Know
ZACKS· 2025-09-25 17:01
Gentex (GNTX) appears an attractive pick, as it has been recently upgraded to a Zacks Rank #2 (Buy). An upward trend in earnings estimates --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forces impacting stock prices -- has triggered this rating change.A company's changing earnings picture is at the core of the Zacks rating. The system tracks the Zacks Consensus Estimate -- the consensus measure of EPS estimates from the sell-side analysts covering the stock -- for the current and following years.The power of a changing earnin ...
首日大涨近150%!汇川技术分拆联合动力上市,十年一剑成就智能“双子星”!|人民智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5: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2016年提出"双王"战略 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与工业自动化并列为集团两大战略性业务 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之王和智能制造之王[5] - 战略推动集团营收规模增长超过8倍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205亿元[6] - 子公司联合动力2022-2024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远超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38亿元同比增长五成 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约九成[6] 分拆上市与资本表现 - 联合动力9月15日启动招股 发行价12.48元/股 募集资金36亿元[2] - 9月25日正式创业板上市 上市首日股价上涨147.6%报收30.9元/股 总市值超740亿元[2] - 分拆上市核心在于解决信息披露透明度问题 满足汽车行业上下游对联合动力的了解需求[8]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约10.1%排名第二 第三方供应商中排名第一[9] - 新能源乘用车定子装机量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1.3%排名第二[9] - 已服务超40家主机厂、170余款车型 积累数百款动力系统解决方案[10] - 客户覆盖理想、小米等新势力 广汽、奇瑞、长安等民族品牌 以及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国际车企[10] 技术布局与发展方向 - 正布局智能底盘技术 发挥运动控制及数字化、标准化优势[4][13] - 按照"储备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节奏 以模块化理念构建综合竞争力[11] - 全球智能底盘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800亿美元 其中线控技术相关模块占比超60%[15] 行业洞察与市场前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16年1.8%大幅提高到2024年40%以上 2025年有望超过50%[6] - 预测未来汽车行业形成"三分天下"格局:混动汽车占1/2弱、纯电汽车占1/3强、传统燃油车接近1/4[12] - 主机厂自制动力总成需年销量超30-50万台才具备成本优势 否则第三方供应商更具成本效益[9]
浙江仙通拟以4000万元对浩海星空增资 并合资成立机器人业务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4:24
投资与业务布局 - 公司拟以4000万元对浩海星空进行增资 投资完成后持有浩海星空10%的股份 [1] - 增资完成后 公司与浩海星空拟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合资公司由公司控股 合作事项为机器人相关业务 [1] - 合资公司暂定名为台州浩海仙通机器人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机器人及零部件的研发 生产 组装 销售 维修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 技术转让 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1] 合资公司运营分工 - 合资公司主要为浩海星空及其客户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 商用服务机器人以及消费类机器人的整机生产服务 并开展部分核心零部件共同开发 [2] - 公司主要提供生产管理 质量控制 供应链优化管理及协助市场渠道拓展 [2] - 浩海星空主要提供机器人技术 专利 工艺设计 市场 销售及研发支持 [2] 浩海星空业务背景 - 浩海星空专注于行业级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商业应用 依托具身智能技术+快速场景落地的双引擎驱动模式 聚焦在医疗 教育及商业服务领域 [1] - 浩海星空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1]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为国内汽车密封条行业的龙头企业 主要为国内外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供应密封条产品 并提供配套研发和后续服务 具备较强的工装模具和专用设备开发能力 产品整体配套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同步开发能力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 同比增长21.1%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同比增长17.1%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 同比上升16.4%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48万元 同比增长138.3% [2] - 受益于汽车行业景气度回暖 公司在上汽大众 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客户中的订单量继续增加 在吉利汽车 奇瑞等自主品牌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也得到进一步巩固 [2] 产能扩张计划 - 为满足高端客户需求 公司计划投资约10亿元扩大生产规模 购置新土地和设备 以解决未来产能瓶颈 [2] 新业务风险提示 - 本次合作事项为机器人业务相关 跟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无关 属于公司尚未开展的新业务 对公司后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3] - 浩海星空处于起步阶段 所处的行业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未来业务发展以及未来与公司的合作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3]
研究房地产的推机器人,研究建材的推AI……“科技牛”太热闹,传统行业分析师纷纷跨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13:57
分析师行业跨界趋势 - 传统行业分析师积极向AI、机器人等新兴科技领域跨界 从个人"蹭热点"行为转变为职业发展"刚需" [1][2][10] - 地产首席多次推荐物业机器人概念股 包括碧桂园服务、南都物业(603506)、招商积余(001914) 并组织物业机器人主题调研 [4] - 建材首席将AI产业链深度研究作为工作成绩首要推荐 对科技资讯反应速度堪比科技行业分析师 [8][9] 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9·24"以来科技板块呈现显著牛市特征 电子行业累计成交额585,942.66亿元涨幅121.05% 计算机行业累计成交额438,604.18亿元涨幅82.15% [11][12] - 成交额前五行业(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平均涨幅80% 较后五名行业(综合/美容护理/煤炭/石油石化/钢铁)高出40个百分点 [14] - 科技行业成交集中度显著提升 前五名行业平均成交额是后五名的19倍 较2013-2015年牛市期间的7倍差距明显扩大 [14] 跨界案例与行业动态 - 汽车行业分析师因零部件企业转型机器人供应链 已普遍覆盖机器人产业研究 [15] - 天风证券电新首席孙潇雅凭借机器人、芯片领域跨界研究在业界出圈 [15] - 部分外资券商采用跨行业联合研究模式 多位分析师共同开展新主题深度研究 [18] 传统行业价值特征 - 煤炭行业作为高股息红利代表 在低利率环境下仍被市场认可为价值资产 [16][17] - 传统行业龙头如煤炭、水泥近20年出现多轮波段性行情 2022年煤炭行业一度领涨A股 [16] - 尽管传统行业分析师数量持续下降 但资深分析师发布的深度研报仍能获得市场关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