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协合新能源20250801
2025-08-05 03:17
**协合新能源 2025年中期电话会议纪要** **1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中期收入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2亿元,同比下降43.8%,主要受非经营性损益(影响约1.3亿元)及发电利润降低影响[2][4] - 发电板块权益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25.2%[5] - **资产与现金流** - 总资产332.1亿元,较年初增长3.4%;净资产89亿元,与年初持平[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0.41亿元,同比增加22.5%[6] - 期末现金余额23亿元,较年初增长4.1%[3] - **资本开支** - 2025年预计资本性开支35亿-40亿元(2024年为45亿-50亿元),主因主机及光伏组件价格下降[22] **2 发电业务运营** - **发电量与效率** - 权益发电量47.6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5] - 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41亿千瓦时,收入13.35亿元,同比下降2.1%[5] - 弃风率12.9%、弃光率32.6%,均同比上升[5] - 风电利用小时1,142小时(同比下降6.4%),光伏利用小时531小时(同比下降9.5%)[5] - **电价与成本** - 综合电价下降影响利润4,100万元,新投产项目贡献电量收益1.3亿元[13] - 存量项目资源下降影响8,200万元,限电增长影响7,300万元[13] **3 融资与利率** - **融资成本优化** - 综合融资利率较年初再降35个基点,新增提款平均成本降至3.15%[2][6]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中国五年以上LPR降至3.5%)支持低成本融资[12] **4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全球可再生能源趋势** - 融资利率下降及清洁能源需求推动投资增长,AI数据中心带动可再生能源需求[8] - 中国用电量增速放缓,新能源密集区域限电显著,政府加速绿证体系完善[8] - **技术进展** - **风机**:大型化放缓,技术聚焦细分领域创新,价格小幅回升[9] - **光伏**:Topcon主导迭代,BC技术渗透率提升,钙钛矿技术产品涌现[9][10] - **储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试点项目增加,全球投资强劲增长[11] **5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经营策略** - 转向效率优先,优化区域开发策略,强化电力营销与交易策略[7][24] - 调整IRR标准至7%(原8%),优先选择电价稳定、收益确定性高的项目[21] - 减少开发区域、优化人员、降低费用,推进BT模式转化开发成果[24][25] - **国际化布局** - 海外9国设分支机构,2025年海外新项目规模与中国区相当,预计2年后进入大规模建设[20] **6 其他重要事项** - **ACWA交易终止** - 因政策变化、电网改造及限电率上升影响项目估值,终止后补提折旧4,200万元[15][18] - 未来资产转让计划转向多样化模式(合作开发、股权基金等)[23] - **新加坡第二上市** - 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及新交所资料,无募资计划,旨在提升流动性[23] - **回购与分红** - 上半年回购1.04亿股并注销,后续将视情况继续回购[19] - 2024年度分红支付导致净资产持平[3] **7 风险与挑战** - 限电率上升及电价下行压力[5][13] - 非经营性损益波动(如ACWA交易终止影响)[4][15] - 海外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内贡献有限[20]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编号标注内容)
立新能源: 新疆立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47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情况概述 - 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减值测试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11,98757万元 其中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1,80426万元(主要为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款项)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18331万元 [1] - 计提依据为按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无需提交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 [1] 应收账款减值说明 - 应收账款采用账龄组合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划分为"按账龄组合"和"信用风险较低客户组合"两类 前者按账龄与存续期预期损失率对照表计提 后者参考历史经验结合经济预期计量 [2] - 2025年半年度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1,80426万元 [2] 其他应收款减值说明 - 其他应收款同样采用账龄组合计提 分为"按账龄组合"和"信用风险较低客户组合" 前者按未来12个月或存续期预期损失率计提 后者参考历史数据结合经济预期计量 [3][4] - 2025年半年度计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18331万元 [4] 计提影响与合理性 - 本次计提减少公司2025年半年度合并报表利润总额11,98757万元(未计所得税影响) [4] - 计提符合会计准则和公司实际情况 遵循谨慎性原则 能更真实反映财务状况 [4]
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新型储能装机全球占比超40%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5
碳中和政策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同比增长1.49倍 云南 内蒙古和四川核发数量均超1亿个 [3] - 上半年绿证交易量3.48亿个 同比增长1.18倍 其中单独交易2.42亿个 绿电交易对应1.07亿个 [3] - 绿证价格稳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均价5元/个 6月均价达6.5元/个 较最低价增长4.4倍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占比超40% 截至2024年底建成投运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4] - 生态环境执法新规推动检查事项"应合尽合"和跨部门检查"能联尽联" 通过计划检查+线索个案机制减少企业干扰 [6] 地方动态 - 北京朝阳区创建"一微克示范街区" 三里屯太古里应用光储直柔技术 覆盖3000平方米建筑 安装100多块光伏板 光伏自用率100% 能源效率提升5%-10% [7] 企业实践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39,898.5吨 累计成交额2.025亿元 [8] - 北京绿色交易所确立"一主五专两化"发展策略 拓展五类绿色交易专业服务包括碳市场交易 企业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交易 ESG服务和绿色债券 [8] - 国内首座180℃高温热泵实验室在济南启动 填补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领域空白 [9]
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新型储能装机全球占比超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3:34
二是交易规模实现翻倍。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交易绿证3.48亿个,同比增长1.18倍,其中单独交易绿证2.42亿个、绿色电力交 易对应绿证1.07亿个。 三是交易价格逐步回归合理。今年4月份以来,我国绿证市场建设不断提速,绿证市场活力不断激发,特别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电 力自愿消费倡议组织(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推动各方对绿证需求快速增长,绿证价格稳步回升,2025年绿证上半年均价5 元/个,6月份均价达到6.5元/个,较今年最低价增长4.4倍,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环境价值逐步回归合理。 7月31日,针对今年上半年中国绿证的发展情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 年上半年绿证市场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绿证市场供给充足。今年上半年,全国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同比增长1.49倍,云南省、内蒙 古自治区和四川省绿证核发数量均超过1亿个。 一、碳中和政策 1、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 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 ...
“特朗普这一法案,会使中国主导地位无懈可击”
搜狐财经· 2025-08-04 09:51
政策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改法案 取消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 包括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和取消购买电动汽车税收减免 [1] - 法案签署三天后 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 要求美国财政部在45天内发布指导意见 以终止“纳税人向不可靠的能源提供巨额补贴” [2] - “大而美”法案进一步扩大“关注外国实体”(FEOC)的限制范围 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清洁能源补贴之外 [4] 行业影响评估 - 到2035年 美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原有政策下高出4.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1] - 2025至2035年间 美国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新增量将仅为原有政策下的57%至62% [1] - 若加上特朗普无需立法即可实施的政策影响 超额排放量将达到10亿吨甚至更多 [1] - 美国清洁能源行业内部对财政部即将发布的指导意见感到恐慌 认为其可能比法案本身更具杀伤力 [4] 供应链与全球竞争格局 - 太阳能 蓄电池和电动汽车的大部分供应链仍依赖中国的投入 [4] - “大而美”法案将巩固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及众多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中“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 [1][5] 能源价格与市场影响 - “大而美”法案将推高美国的能源价格和家庭账单 [5] - 即便不再出台额外政策 到2030年美国批发电价将上涨25% 到2035年将上涨74% [5] - 今年上半年 公用事业公司申请的电费上调金额高达290亿美元 较去年大幅增加 [5] - 东海岸地区电网运营商PJM互联公司举行的电力拍卖表明 电价还将进一步上涨 [5]
AES(AE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1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6.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 [8][22] - 调整后EPS为0.51美元,同比增长34% [8][23] - 可再生能源业务EBITDA达2.4亿美元,同比增长56% [8][24] - 2025年全年EBITDA指引维持26.5-28.5亿美元,EPS指引维持2.1-2.26美元 [26][29] - 母公司自由现金流目标11.5-12.5亿美元,预计实现双位数增长 [3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可再生能源SBU:新增3.2吉瓦项目投产,推动EBITDA增长56% [8][24] - 公用事业SBU:计划投资13亿美元提升电网基础设施,预计全年增长7% [28][21] - 能源基础设施SBU:EBITDA下降主要因Warrior Run煤炭PPA货币化及资产重组 [25] - 新能源技术SBU:受Fluence业绩拖累,EBITDA下滑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7.9吉瓦待建项目中6吉瓦将在2027年前投产,均符合现有税收抵免资格 [12][13] - 国际市场:4.1吉瓦待建项目主要面向采矿和数据中心客户,不受美国政策影响 [11] - 数据中心客户:已签署11吉瓦可再生能源协议,占新增PPA的100% [9][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技术多元化:同时布局可再生能源、储能和天然气,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6][50] - 供应链安全:关键设备已实现美国本土采购或非中国供应链 [14][15] - 政策适应性:通过安全港机制保护12吉瓦待建项目免受税收抵免政策变动影响 [10][13] - 创新技术:Maximo机器人安装技术使太阳能项目建设效率提升2-3倍 [9][9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电力需求:美国电力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需新增600太瓦时发电量 [16] - 成本优势:可再生能源平准化成本(LCOE)仍低于新建燃气电站 [17] - 政策影响:近期法案不影响2027年前项目,公司已做好税收抵免逐步退坡准备 [32][34] - 长期增长:2026年后EBITDA增速预计达低双位数,受可再生能源和公用业务驱动 [28][36] 其他重要信息 - 印第安纳州公用事业:正在建设250兆瓦太阳能+180兆瓦时储能项目,2026年完成煤改气 [20] - 俄亥俄州公用事业:推进三年前瞻性费率机制,显著减少监管滞后 [21][73] - 资产负债表:母公司债务/现金流比率从19%改善至25%,维持投资级评级 [3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项目建设进度 - 剩余1.3吉瓦项目80%已完成,设备全部到位,预计Q3-Q4投产 [43][44] 政策风险应对 - 7.9吉瓦美国项目中6吉瓦2027年前投产不受新政影响,剩余1.9吉瓦已安全港 [58][59] 数据中心需求 - 客户加速锁定PPA以获取税收优惠,公司4吉瓦待签约项目需求强劲 [107][108] 战略资产处置 - 不评论市场传闻,但强调Maximo等创新技术价值因建设效率提升而增加 [78][79] 燃气发电布局 - 具备燃气电站建设能力,现有1.1吉瓦煤改气项目,可根据客户需求扩展 [99][100] 行业整合机会 - 政策不确定性或促使中小开发商被收购,公司持续评估优质资产 [101][102]
金十图示:2025年08月01日(周五)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8-01 13:20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加快"两重"建设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进度 10月份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4] - 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推动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 [4] - 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规范招标投标和招商引资行为 [5] 可再生能源行业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 同比增长99.3% 占新增装机的91.5% [7] - 截至6月底 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近六成 [7] 电子信息制造业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增速比同期工业高4.7个百分点 [6] - 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 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6] 电影市场 - 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已超60亿元 抗战主题影片《南京照相馆》暂居票房榜首位 [8] - 多地扩大"电影+"活动规模 带动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8] 服务贸易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9% 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同比增长31% 旅游业收入同比增长96% [10] - 2025年前5个月亚洲主要经济体服务贸易出口增长优于欧美 中国增长13% 印度增长12% 日本增长11% [10]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0801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8-01 04: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资本市场内中长期资金占比逐步增加,利于降低股市波动 [2] - 目前政策信号已明,估值开始先行修复,但基本面尚未得到验证 [2] - 从中长期角度,A股投资性价比较高,中证500和中证1000受科创政策支持,成长性或带来高回报,上证50和沪深300在当前宏观环境下更具防御价值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4122.80、4116.00、4088.80、4055.80,涨跌分别为 -20.00、 -20.80、 -16.40、 -18.20,成交量分别为23577.00、53170.00、12168.00、3531.00,持仓量分别为42708.00、155404.00、54115.00、794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4718.00、 -7721.00、562.00、685.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2795.60、2796.80、2798.00、2801.00,涨跌分别为 -16.40、 -17.00、 -17.20、 -15.40,成交量分别为12022.00、30341.00、4009.00、855.00,持仓量分别为20034.00、61165.00、14458.00、1783.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599.00、 -2625.00、 -72.00、 -155.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261.20、6216.00、6090.60、5975.60,涨跌分别为 -1.40、 -1.80、 -2.00、 -3.80,成交量分别为21529.00、39078.00、11549.00、4777.00,持仓量分别为50382.00、106883.00、57743.00、10548.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2979.00、 -2797.00、 -128.00、1671.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6668.20、6605.80、6424.20、6263.60,涨跌分别为2.00、2.20、0.80、0.60,成交量分别为32877.00、98231.00、21466.00、6839.00,持仓量分别为60791.00、172911.00、78730.00、14591.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3636.00、 -8546.00、 -339.00、1231.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6.80、1.20、 -45.20、 -62.40,前值分别为 -5.80、1.20、 -43.60、 -57.2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4127.16,涨跌幅 -0.53,成交量273.59亿手,总成交金额4304.46亿元 [1] - 上证50指数前值2795.51,涨跌幅 -0.60,成交量51.69亿手,总成交金额1140.43亿元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6299.59,涨跌幅0.10,成交量237.06亿手,总成交金额3043.68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6706.61,涨跌幅0.08,成交量264.00亿手,总成交金额3631.40亿元 [1] - 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行业前值分别为2217.14、2835.74、2228.84、6345.61,涨跌幅分别为 -1.10%、 -0.59%、 -1.21%、 -1.48% [1] - 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行业前值分别为21981.65、8716.44、6779.76、2509.55,涨跌幅分别为 -1.65%、 -0.30%、 -0.32%、1.43% [1] - 电信业务、公用事业行业前值分别为3478.22、2581.86,涨跌幅分别为 -0.53%、 -0.70%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4.36、 -11.16、 -38.36、 -71.36,前2日值分别为 -2.04、 -7.84、 -37.24、 -65.64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0.09、1.29、2.49、5.49,前2日值分别为2.96、4.16、5.56、5.56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38.39、 -83.59、 -208.99、 -323.99,前2日值分别为 -24.00、 -67.60、 -189.00、 -295.80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38.41、 -100.81、 -282.41、 -443.01,前2日值分别为 -25.32、 -82.52、 -265.72、 -427.92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值分别为3593.66、11168.14、6953.67、2340.06,涨跌幅分别为 -0.33%、 -0.22%、0.28%、 -0.23%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5388.35、41456.23、6388.64、24217.50,涨跌幅分别为 -1.09%、 -0.88%、0.40%、 -0.32% [1] 宏观信息 - 8月1日起一批新规正式实施,包括香港《稳定币条例》、《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等 [2] - 美国8月1日恢复征收“对等关税”,特朗普政府与多个经济体谈判,仅与部分经济体达成初步协议,即使关税上调谈判窗口仍开放 [2]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部署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2] - 7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3%,环比季节性下降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和0.5个百分点,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2] - 国家发改委部署下半年九方面工作,强调稳就业扩内需,加大稳投资促消费力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8月1日10:00召开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发布会 [2] 行业信息 -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新增100多项与医疗新技术相关价格项目,脑机接口技术成熟获批临床后可快速应用并收费 [2] - 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改造政策文件,鼓励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 [2]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 / 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 [2]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城市商业医疗险突出普惠定位,规范精准定价,不得低价无序竞争 [2] 股指观点 - 美国三大指数下跌,上一交易日股指大幅回调,钢铁和有色金属板块领跌,计算机和通信板块领涨,市场成交额1.96万亿元 [2] - 7月30日融资余额增加21.74亿元至19705.95亿元 [2] - 2025年以来高息低波的银行板块表现优异,是资金配置选择之一 [2]
截至6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1:08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9.7% [1]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3.7%,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1] - 风电和光伏合计发电量同比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1]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新增装机的91.5% [1] -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占全国总装机的59.2% [1] - 细分装机容量:水电4.4亿千瓦,风电5.7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0.47亿千瓦 [1]
上半年我国能源供应充足结构优化 能源投资"向绿向新"聚集
中国证券报· 2025-08-01 00:01
能源供应与消费 - 上半年全国能源供应充足,供需总体宽松,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1][2] -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企稳回升,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4.7%、4.4%、5.4% [2] - 天然气需求小幅增长,城镇燃气是主要拉动因素,煤炭消费小幅下降,成品油消费延续负增长态势 [2] - 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突破六成 [2] 能源投资 - 上半年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东、中、西部地区增速均超20% [3] - 新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广西、新疆陆上风电投资翻番,广东、福建、上海海上风电投资集中释放 [3] - 集中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24.5%,分布式光伏投资同比增长超70% [3] - 氢能重点项目投资额翻番,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近70%,新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投资增长超30% [4] - 能源领域民营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7.8%,在分布式光伏、陆上风电等领域投资增长超4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5] - 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114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4%,占全社会用电量23.7%,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5] - 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5] 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6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 [6][7]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乡镇覆盖率80.02%,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549.23亿千瓦时 [7] - 国家能源局将按月度发布充电设施数据,加快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 [7] 电力供需 - 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或突破15.5亿千瓦,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7] -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