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2024年净利润35.56亿元,同比增长5.87%
快讯· 2025-04-24 12:57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3亿元 同比增长3.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56亿元 同比增长5.87% [1] - 基本每股收益0.3847元/股 同比增长5.57% [1] 股东回报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元(含税) [1] - 不送红股 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
何氏眼科:2024年报净利润-0.27亿 同比下降142.1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4 09:06
主要财务表现 - 基本每股收益大幅恶化 从2023年0.4022元降至2024年-0.1734元 同比下降143.11% [1] - 净利润由盈转亏 从2023年0.64亿元降至2024年-0.27亿元 同比下降142.19% [1] - 营业收入小幅下降 从2023年11.85亿元降至2024年10.96亿元 同比下降7.51% [1] - 每股净资产下降 从2023年13.13元降至2024年11.9元 同比下降9.37% [1] - 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滑 从2023年3.01%降至2024年-1.39% 同比下降146.18%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显著减少 从2023年1.18元降至2024年0.39元 同比下降66.95%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3.66% 较上期减少82.55万股 [2] - 北京信中利美信股权投资中心减持55.52万股 持股比例6.28% [3] - 中国工商银行-融通健康产业基金减持5.79万股 持股比例5.54% [3] - 共青城鹏信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减持9.22万股 持股比例3.22% [3] - 黄友平增持6.05万股 持股比例3.06% [3] - 刘军和新进前十大股东 持股77.93万股 占比0.94% [3] - 赵建平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96万股 占比1.16% [3] 分红政策 - 公司实施分红方案 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含税) [3] 股东稳定性 - 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持有1065.17万股 占比12.82% 持股不变 [3] - 大连东软控股持有783.14万股 占比9.43% 持股不变 [3] - 沈阳新松机器人持有783.14万股 占比9.43% 持股不变 [3]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持有137.65万股 占比1.66% 持股不变 [3] - 深圳华大基因持有106.52万股 占比1.28% 持股不变 [3]
何氏眼科:终止海南何氏睛彩商贸有限公司跨境电商项目
快讯· 2025-04-24 08:59
何氏眼科终止跨境电商项目 - 公司于2025年4月23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终止"海南何氏睛彩商贸有限公司跨境电商项目"的议案 [1] - 该项目预算总投资2600万元,因市场环境和公司实际运营等因素,效益未达预期 [1] - 公司为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及投资回报,决定终止该项目 [1] - 剩余募集资金将转入超募资金专户,并注销对应的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1]
转型多年业绩仍未见起色,光正眼科2024年再度由盈转亏
新京报· 2025-04-24 08: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8.93亿元,同比下滑16.94% [2] - 归母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87.12%,扣非净利润连续12年为负 [2] - 医疗行业收入7.78亿元,同比下滑6.88%,占营收比87.17% [3] - 钢结构行业收入7918.7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1.78%,占营收比8.87% [3] - 能源行业收入3535.93万元,同比上涨10.66%,占营收比3.96% [3] 业务板块 - 屈光项目营收2.58亿元,同比下滑13.09%,占营收比28.93%,毛利率43.86% [3] - 白内障项目营收2.88亿元,同比下滑8.88%,占营收比32.22%,毛利率49.87% [3] - 视光服务项目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3.16%,占营收比12.65% [3] - 研发费用同比下滑27.89%至350.04万元 [3] 商誉减值 - 2024年累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74亿元 [4] - 对光正新视界计提约1.3亿元商誉减值准备,义乌光正眼科医院计提4791.57万元 [4] - 2022年计提商誉减值1.38亿元,其中光正新视界计提约1.3亿元 [6] - 2023年义乌光正眼科医院被计提126.45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6] 转型历程 - 公司原名光正集团,主营钢结构业务,后转型天然气领域 [5] - 2018年提出剥离钢结构资产,专注于眼科医疗业务 [5] - 2018年以6亿元收购新视界眼科医院51%股权,2020年以7.41亿元完成剩余49%股权收购 [5] - 2020年9月更名为光正眼科 [6] - 2021年以1550万元收购义乌视光眼科医院 [6] 行业竞争 - 眼科医疗行业竞争加剧,屈光及白内障项目营收下滑 [4] - 与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等同行相比,公司在医院数量、营收规模上处于劣势 [7] - 钢结构行业市场竞争加剧,订单量下降导致收入大幅下滑 [4] 业绩承诺 - 光正新视界2019年、2020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承诺分别为1.32亿元、1.52亿元,均未完成 [6] - 因业绩承诺未完成,公司减少支付股权转让款2.12亿元 [6]
光正眼科:2024年报净利润-1.75亿 同比下降2044.4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3 14:5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2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0.34元,同比下降1800%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0.55元降至0元,同比下降100% [1] - 每股公积金同比增长7.69%,从2023年的0.13元增至2024年的0.14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56.9%,从2023年的-0.58元降至2024年的-0.91元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93%,从2023年的10.75亿元降至2024年的8.93亿元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0.09亿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1.75亿元,同比下降2044.44%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3.33%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87.71%,同比下降2733.93% [1] 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5167.1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29.85%,较上期减少991.29万股 [2] - 光正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2916.87万股,占总股本25.41%,持股数量未变 [3] - KING JOIN GROUP LIMITED持有508.52万股,占总股本1.00%,持股数量未变 [3] - 寻艳红持股数量减少651.56万股,目前持有300万股,占总股本0.59% [3] - 贾君华持股数量增加37万股,目前持有268万股,占总股本0.53% [3] - 刘静芳、李明、邱琬书为新进股东,分别持有160.75万股、159.88万股和155.22万股 [3] - 陈立云、何立军、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情况 - 公司2024年不分配不转增 [3]
光正眼科:2024年净亏损1.75亿元
快讯· 2025-04-23 14:4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93亿元 同比下降16.9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75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925.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股 [1]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新技术!泰安光明爱尔眼科全新升级微创全飞秒精准4.0
齐鲁晚报网· 2025-04-23 08:55
技术升级 - 泰安光明爱尔眼科医院正式发布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技术 标志着屈光手术进入更精准智能的4.0时代 [1] - 新技术基于标准全飞秒SMILE3.0升级 集成个性化Nomogram科学分析软件 通过大数据统计量化分析手术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可预测性 [5] - 操作系统集成高级大数据算法 可精准分析患者眼部数据并定制激光参数 矫正精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6][7] 临床优势 - 微创全飞秒精准4.0具有无瓣微创特性 对角膜组织损伤更小 保持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 提升患者术中舒适度 [5][11] - 新技术能减少术后干眼症状和夜间眩光等并发症 显著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9] - 通过控制全环境全流程全变量影响因素 实现个性化屈光度调整值定制 [5] 适用人群 - 该技术特别适合对视觉精准度要求高的职业群体 包括医生飞行员程序员艺术家等精密行业从业者 [11] - 医院已累计完成数千例全飞秒手术 自2018年引进3.0技术以来持续扩大临床实践 [3] 服务体系 - 医院提供20余项专业术前检查 通过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评估手术适配性 [15] - 依托国内外881家专业眼科医疗机构网络 提供1年6次异地免费复查服务 强化术后保障体系 [15]
莆田眼科大佬苏庆灿,遭遇财富“滑铁卢”
凤凰网财经· 2025-04-21 14:12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达Finance ,作者X编辑 雷达Finance . 遨游广袤的财富世界。 来源|雷达财经 文 |孟帅 编|深海 身为眼科医疗界风云人物的苏庆灿,遭遇财富大缩水。 2023年,苏庆灿以255亿元身家强势闯入《胡润全球富豪榜》,成为莆田商帮的耀眼新星。但在今年最新出炉的榜单中,苏庆灿的财富仅剩90亿 元。短短两年过去,其身家足足少了165亿元。 回溯过去,这位从莆田走出的眼科大佬,早年毅然抛下"铁饭碗"投身商海。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贸易领域积攒下原始资本的苏庆灿,在千禧年后 精准捕捉到眼科医疗的蓝海机遇,豪掷3500万元拿下厦门眼科中心。 在他的带领下,华厦眼科一路开疆拓土,逐渐成为眼科医疗赛道的头部玩家之一。然而,如今苏庆灿财富暴跌的背后,折射出华厦眼科业绩承压的严 峻现实。 尽管华厦眼科标榜多项指标位居行业前列,但其业绩较为依赖华东地区。去年前三季度,华厦眼科营收仅微增2.55%,净利润同比更是缩水近1/4。 与龙头爱尔眼科相比,其营收、净利润的规模差距悬殊。 更添变数的是,2023年12月,苏庆灿突遭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留置。后续留置措施虽于2024年6月解除,但据彼时公司披露的公告显示, ...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因广告违法行为被罚款718万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4-21 03:09
行政处罚事件 -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因广告违法行为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罚款7175元[1][2]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修正)》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十四项,涉及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及未经审查发布广告[2] - 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4月18日,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深市监福处罚〔2025〕南园4号[2] 公司财务及经营数据 -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2023年营业收入为296亿元,净利润为584959万元[3] - 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元,总资产26616516138元,净资产12651783337元[4] - 母公司爱尔眼科(300015SZ)直接持有深圳爱尔眼科医院91%股权[3][4] 子公司业务结构 - 深圳爱尔眼科医院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与集团其他子公司业务模式一致[3][4] - 集团旗下武汉爱尔眼科医院2023年营收最高达63699379510元,净利润182930231元[4] - 长沙、成都、辽宁等地区子公司净利润均超1亿元,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净利润规模在集团内处于中游水平[4]
最新回顾!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4-17 13:19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召开,汇聚医疗器械、临床医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投资与政策等领域600余名参会者 [1] - 大会通过"政策+技术+转化+资本"跨界融合视角聚焦眼科产业链发展,由思宇MedTech创始人赵清主持开幕式 [1] 政策支持与产业环境 - 海淀区副区长林航提出以"数据+场景+空间+机制"推动眼科医疗器械、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 [3] - 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药监局、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分别解读创新医药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试验验证、市场准入等全生命周期机制 [18][20][22] - 北京市将眼科创新列为"小切口、大场景"重点发展方向,实施医药健康与人工智能"双引擎"战略 [6] 技术创新与医工融合 - 北京大学任秋实教授提出多模态眼脑心功能成像技术可实现慢病系统性管理,强调工程与临床深度耦合是转化关键 [9][26] - 鹰瞳科技展示AI大模型在眼底图像、慢病预测等场景的应用,需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迭代验证 [27] - 衔微医疗指出眼科手术机器人需突破器械微创化、操作可视化技术以适配小空间高精度需求 [29] - 北航王晓飞教授通过案例说明"从术式中找问题、从原理中找方案"是医工融合核心逻辑 [31]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路径 - 瑞瞳生物分析眼部长效药物面临生物降解性与安全性挑战,但为慢性病治疗提供新路径 [27] - 国科恒泰强调集采背景下需建立产品临床"不可替代性",优化定价与渠道管理策略 [36] - 视标医疗指出眼科器械需"早期规划+长期跟踪"的非临床验证策略以提升过渡成功率 [44] - 通和立泰建议设立"预临床加速器"解决动物模型与合规流程等临床前常见误区 [46] 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 -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开发广域视网膜屈光度地形图仪,整合成像与屈光分析功能 [42] - 中科院自动化所展示脑机接口通过刺激视觉皮层为全盲患者重建图像感知的实验成果 [55] - 北大三院团队开展结晶性视网膜变性基因治疗药物研发,注重病毒载体设计与临床适应症申报性 [53] - 雾以希提出移动式雾化护眼场景创新,推动眼健康管理向"主动护养"模式转变 [40] 行业生态建设 -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吸纳跨细分赛道企业成员,体现"跨界协作"创新趋势 [17] - 大会发布8万字《2025全球眼科创新年度白皮书》,涵盖市场格局、技术发展、投融资等维度 [11] - 颁发全球眼科创新系列大奖表彰技术突破与海外市场成果,鼓励"源于中国、影响世界"的原创力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