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聚眼科(02219)

搜索文档
朝聚眼科附属认购本金总额为2.4亿元的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 2025-09-26 13:31
公司财务运作 - 朝聚医疗科技认购本金总额人民币2.40亿元中国银行理财产品 [1] - 认购主体为朝聚眼科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 该交易于2025年9月26日执行 [1]
朝聚眼科(02219)附属认购本金总额为2.4亿元的理财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3:27
公司财务活动 - 朝聚眼科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朝聚医疗科技认购人民币2.40亿元中国银行理财产品 [1] - 认购行为发生于2025年9月26日 [1]
朝聚眼科(02219.HK)认购2.4亿元理财产品
格隆汇· 2025-09-26 13:27
公司财务运作 - 朝聚医疗科技认购人民币2.4亿元中国银行理财产品 [1] - 认购资金来源于集团盈余现金而非全球发售所得款项 [1]
朝聚眼科(02219) - 须予披露交易 - 认购理财產品
2025-09-26 13:22
投资情况 - 2025年6月24日认购1亿人民币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3] - 2025年8月22日认购3000万人民币中国银行理财产品[3] - 2025年9月26日附属公司认购2.4亿人民币中国银行理财产品[3] - 认购事项用集团盈余现金拨资[4] - 预期理财产品收益高于活期存款[8] 业务布局 - 截至公告日经营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网络[9] 公司信息 - 2020年5月19日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2] - 附属公司2015年11月16日根据中国法律成立[12] - 董事会有11位董事[15] - 股份每股面值0.00025港元[16] - 2021年6月24日刊发招股章程[16]
朝聚眼科(2219.HK):专注眼科医疗服务 不断扩充专业团队
格隆汇· 2025-09-25 20:14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6.98亿元同比下降4.91% [1] -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6.72% [1] - 毛利率下降3.12个百分点至42.63% [1] - 消费眼科服务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4.51%占比提升至51.48% [1] - 基础眼科服务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5.53%占比48.33% [1] 业务结构 - 消费眼科服务毛利率下降6.8个百分点至41.80% [1] - 基础眼科服务毛利率增加0.9个百分点至43.70% [1] - 收入下降主要因门诊及住院就诊次数下降、集采定价调整和市场竞争 [1] 医疗资源建设 - 全职医疗专业人员1500人同比增长2.88% [2] - 医师320人同比增长5.96% [2] - 护士631人同比增长1.45% [2] - 其他专业人员549人同比增长2.81% [2] - 在呼和浩特市建设6.66万平方米综合医疗体预计2026年10月底完工 [2] 网络扩张规划 - 当前拥有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 [2] - 将持续推进华北核心区域网络布局 [2] - 计划通过收购和新建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布局 [2]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收入13.65亿元同比下降2.91% [2] - 预计2026年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8.00% [2] - 预计2027年收入16.14亿元同比增长9.50% [2]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11.54% [2]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3.33% [2]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7.95% [2]
朝聚眼科(0221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4 12:40
收入同比变化 - 收益同比下降4.9%至6.98亿元人民币[8]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7.343亿元下降4.9%至2025年上半年的6.983亿元[18] - 公司收益由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34.3百万元减少4.9%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698.3百万元[36]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9.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3.43亿元下降4.8%[145] - 总收益为人民币698,258千元,同比下降4.9%[165]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4.9%至人民币698.258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734.287百万元)[166] 利润同比变化 - 纯利同比下降17.1%至1.11亿元人民币[8] - 纯利减少17.1%至人民币110.7百万元[50]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减少18.2%至人民币118.4百万元[50][53]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1.0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36亿元下降17.1%[14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1.3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3.65亿元下降16.8%[145] - 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7.1%至110,739千元(2024年同期:133,620千元)[147]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同比下降16.7%至人民币113.643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36.453百万元)[177] 毛利率和利润率变化 - 毛利率为42.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8] - 纯利率为15.9%,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8]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率为17.0%[8] - 纯利率从18.2%下降至15.9%[50] 毛利同比变化 - 毛利同比下降11.4%至2.98亿元人民币[8] - 总毛利从3.36亿元下降11.4%至2.977亿元[24] - 毛利由人民币336.0百万元减少11.4%至人民币297.7百万元[40] - 毛利为人民币29.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60亿元下降11.4%[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由人民币398.3百万元增加0.6%至人民币400.6百万元[39]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0.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83亿元略有增加0.6%[145]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22.5%至人民币48.8百万元[43] - 行政开支减少3.9%至人民币102.2百万元[44]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0.2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64亿元下降4.0%[145] - 其他开支大幅增加290.6%至人民币25.0百万元[45] 业务线收益表现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3.595亿元占总收益51.5%[19],基础眼科服务收益3.375亿元占48.3%[19]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由人民币376.5百万元减少4.5%至人民币359.5百万元[37]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由人民币357.2百万元减少5.5%至人民币337.5百万元[38] - 消费眼科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59,492千元,同比下降4.5%[165] - 基础眼科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37,467千元,同比下降5.5%[165] - 销售设备和医疗耗材收益为人民币1,299千元,同比增长120.2%[165] - 门诊服务收益同比下降4.6%至人民币416.180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36.163百万元)[166] - 住院服务收益同比下降7.7%至人民币233.052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52.569百万元)[166] - 销售视光产品收益同比增长6.1%至人民币47.727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4.965百万元)[166] 业务线毛利率表现 - 消费眼科服务毛利率从48.6%降至41.8%[24],毛利下降18.0%至1.501亿元[24] - 基础眼科服务毛利率从42.8%升至43.7%[24],毛利下降3.6%至1.474亿元[24] - 设备销售业务收益从59万元增至129.9万元[19],毛利率从9.7%微升至9.9%[24] 就诊量和客单价变化 - 门诊就诊次数从571,087次下降至522,051次[16],住院就诊次数从35,814次下降至34,844次[16] - 门诊平均消费从764元增至797元[16],住院平均消费从7,052元降至6,688元[16] - 视光中心客户就诊次数从51,774次降至48,804次[16],平均售价从868元增至978元[1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增长4.1%至30亿元人民币[8] - 总负债增长15.1%至6.39亿元人民币[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5.5%至人民币70.3百万元[54] - 贸易应付款项增加19.6%至人民币64.1百万元[59] - 流动负债增长16.0%至393,591千元(2024年末:339,285千元)[14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7442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70290千元,减少5.4%[180]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53614千元人民币增至64104千元,增长19.6%[181] 现金流变化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181.6百万元[5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579.2百万元[56][58]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人民币223,769千元,同比增长2.4%[154]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1,554千元,同比增长4.1%[15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579,217千元,同比扩大2983%[156]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2,900千元,同比减少58.6%[1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490,563千元,同比扩大614%[156] 现金及等价物和定期存款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63.7%至2.84亿元人民币[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63.7%至283,790千元(2024年末:780,785千元)[148] - 定期存款激增170.0%至775,498千元(2024年末:287,317千元)[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83,790千元,同比减少28.3%[156] 非流动资产和特定资产变化 - 非流动资产总额增长15.7%至1,357,170千元(2024年末:1,172,932千元)[1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18.4%至463,916千元(2024年末:391,917千元)[148] - 商誉减少9.9%至167,231千元(2024年末:185,599千元)[1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金额同比激增302%至人民币110.928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7.596百万元)[179] 股权和权益变化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长1.7%至2,354,440千元(2024年末:2,316,190千元)[150] - 非控股权益下降25.1%至7,457千元(2024年末:9,961千元)[150] - 资本结构变化:债务占比从2024年末19.3%升至2025年6月30日21.3%,股权占比从80.7%降至78.7%[109] 医疗机构网络和等级 - 经营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15] - 公司经营由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组成的网络[30] - 朝聚(内蒙古)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及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被评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8] 医疗专业人员情况 - 医疗专业人员总数从1,458名增至1,500名[26],其中医师从302名增至320名[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职雇员总数2,627人,其中医院专业人员1,500人(占比57.1%)[98] - 医师人数320人(占比12.18%),其中271名已注册为专业眼科医师[98] - 护士人数631人(占比24.02%),其他专业人员549人(占比20.9%)[98] 研发和学术成果 - 公司领导各类权威科研项目2项并于知名科学期刊发表论文3篇[31]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人民币25.7百万元增加47.1%至人民币37.8百万元[42]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总额同比下降7.8%至人民币42.351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6.020百万元)[172] 股息分派 - 2025年中期股息为零(2024年同期:每股0.1307港元)[82] - 公司宣派及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1.93港仙总计人民币77.292百万元(2023年末期股息:22.08港仙)[173] 公司管治 - 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由张波洲兼任,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84] 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以每股2.67至2.69港元回购16,000股股份,总代价42,925港元[95] 借款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计息借款670.4万元人民币,利率区间4.15%-5.70%[109] - 所有借款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到期[109] 资本承担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约为人民币69.3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6.4百万元有所增加[64] - 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6931.5万元,较去年底5641.7万元增长22.9%[198] - 向投资基金注资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955.6万元,较去年底3000万元增长65.2%[198]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975.9万元,较去年底2641.7万元下降25.2%[198] 投资和收购活动 - 公司收购宁波博视眼科医院少数股东权益,总代价约人民币14.59百万元[64] - 公司收购吴忠市云视康眼科医院股权,总代价约人民币4.97百万元[64] - 公司计划投资朝聚眼科综合医疗体建设项目一期,合约价格为人民币222.84百万元[73] - 2025年7月28日签订建筑合约金额2.2284亿元人民币(含税)[110] - 2025年8月22日认购理财产品金额3000万元人民币[110] 理财产品投资 - 公司持有未赎回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总额为人民币410.0百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3.7%[67] - 公司报告期内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00.0百万元,确认利息收入约人民币5.0百万元[67] - 兴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持有本金人民币20,000千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70%-2.36%[68] - 中国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持有本金人民币125,000千元,预期年化收益率1.30%-3.15%[68]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5.99亿港元[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约6.815亿港元[88][91] - 重新分配2.2799亿港元至新建及升级现有医院(其中1.6799亿港元来自收购医院预算,6000万港元来自信息系统升级预算)[88] - 所得款项用途预期时间表延长两年至2027年12月31日[88][91] - 建立新医院预算由5.7244亿港元增至8.0042亿港元[91] - 收购医院预算由7.1635亿港元减至5.4837亿港元[91] - 升级信息系统预算由1.5031亿港元减至9031万港元[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实际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累计9.175亿港元[91] 股东结构和关联方 - 张波洲、张小利、张俊峰、张丰生及张玉梅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持有公司287,452,328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40.63%[118] - 公司总发行股份数量为707,510,500股[118] - Juto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实益持有77,684,000股,占公司股权10.98%[119] - Sihai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实益持有84,266,000股,占公司股权11.91%[119] - Guangmi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实益持有59,966,000股,占公司股权8.48%[119] - Orchid Asia VII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实益持有84,948,500股,占公司股权12.01%[119] - 张波洲持有厦门信康诺认缴资本人民币22,646,550元,占其注册资本26.64%[115] - 张小利持有厦门信康诺认缴资本人民币24,677,455元,占其注册资本29.03%[115] - 张俊峰持有厦门信康诺认缴资本人民币17,568,480元,占其注册资本20.67%[115] - 厦门信康诺注册股本为人民币85,000,000元[115] - 张波洲等五人一致行动协议持有公司股份287,452,328股[122] - Juto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77,684,000股股份[122] - Sihai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84,266,000股股份[122] - Guangmi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59,966,000股股份[122] - Xiwa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34,398,500股股份[122] - Sitong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持有8,910,000股股份[122] - 公司合共发行707,510,500股股份[122] 股份奖励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股份总数55,853,287股占已发行股份7.89%[124] - 每名选定人士最高获授股份数目不得超过7,076,250股[125]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11,795,999股股份[131] - 二零二三年六月十四日授出的奖励股份于授出日期的公平值为每股4.20港元[139] -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授出的奖励股份于授出日期的公平值为每股2.79港元[139] - 股份奖励计划下于报告期间失效的奖励股份总数为991,858股[136] - 2023年向224名员工授出13396724股受限制股份,收取行权费10729千元人民币[189] - 2024年向87名员工授出2934270股受限制股份,分两年各归属50%[190] - 股份付款开支为人民币759.1万元,同比下降31.8%(对比去年同期1113.3万元)[192] - 2023年6月14日授予的股份,期内已归属365.5866万股,已失效63.7388万股,期末剩余474.1272万股[191] - 2024年12月17日授予的股份,期内已归属129.82万股,已失效35.447万股,期末剩余128.16万股[191] - 公司持有602.2872万股发行在外的限制性股份[191] 其他购股权计划 - 唐山医院购股权计划中,尚未行使购股权90万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人民币1.00元[196] - 唐山医院购股权开支为人民币7.1万元(去年同期:零)[196] 租赁付款 - 支付给控股股东的租赁付款为人民币88.7万元,同比下降56.2%(对比去年同期202.7万元)[199]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16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20元下降20.0%[145] - 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增至691.616千股(2024年同期:687.682千股)[178] 已发行股本 - 已发行股本707,510,500股,法定股本1,520,000,000股[107] - 公司法定股本为380000港元,分为152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25港元的股份[18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707510500股,对应人民币151731千元[184] - 2024年购回股份698500股,金额2690千元人民币[184] 资产抵押 - 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5.6百万元用于建筑项目农民工工资保函[62] 金融资产减值 - 除税前溢利项目包含商誉减值人民币18.368百万元及无形资产减值人民币4.381百万元[168] 全面收入总额 - 全面收入总额同比下降26.8%至101,035千元(2024年同期:137,972千元)[147] 净现金状况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75]
朝聚眼科(02219):2025H1业绩点评:专注眼科医疗服务,不断扩充专业团队
西部证券· 2025-09-24 07:16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6.98亿元,同比下降4.91% [1][5] - 2025H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6.72% [1][5] - 毛利率下降3.12个百分点至42.63% [1][5] - 消费眼科服务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4.51%,毛利率下降6.8个百分点至41.80% [1] - 基础眼科服务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5.53%,毛利率增加0.9个百分点至43.70% [1] 业务发展动态 - 全职医疗专业人员达1500人,同比增长2.88% [2] - 医师人数320人,同比增长5.96%;护士631人,同比增长1.45%;其他专业人员549人,同比增长2.81% [2] - 在呼和浩特市签订6.66万平方米综合医疗体建设项目,预计2026年10月底前完成 [2] - 拥有31间眼科医院及29间视光中心 [2] - 计划在华北及长江三角洲地区通过收购和新建扩大网络布局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收入13.65亿元(同比下降2.91%),2026年14.74亿元(同比增长8.00%),2027年16.14亿元(同比增长9.50%) [3]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同比下降11.54%),2026年1.78亿元(同比增长3.33%),2027年1.93亿元(同比增长7.95%) [3]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0.24元,2026年0.25元,2027年0.27元 [3] - 预计2025年市盈率10.11倍,2026年9.78倍,2027年9.06倍 [3]
商业医疗险报告一:见微知著,医保承压下商保或为破局之法
平安证券· 2025-09-22 1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卫生费用持续增长 2023年达9.06万亿元 占GDP比重7.2% 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将持续增长[3][15] - 医保基金承压 2024年医保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0%) 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累计结余负增长[20] - 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 保费规模从2014年1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9974亿元 医疗险为赔付主力 2023年保费规模约4336.8亿元 占比48%[3][27]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2025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3][74] - 预计2030年有超1.7万亿元医疗费用缺口需商业健康险补充[22] 中国卫生保障体系 - 2022年卫生总费用85328亿元 筹资端构成:政府支出24041亿元(占比28%) 社会支出38346亿元(占比45%) 个人支出22941亿元(占比27%)[10] - 目标至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 社会支出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0][15] - 医保为社会筹资核心来源 2022年占比62.9%[3] 健康险支付增量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规模达9774亿元 医疗险2022年赔付金额约2500亿元 赔付率68.8%[3][27] - 重疾险2022年赔付率仅19.05% 医疗险为医疗行业资金增量主力[27][31] - 医保参保率已达95% 收入端提升空间有限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 处于成长期 最具增长潜力[20] 医疗险核心品种 - 惠民保特点:低门槛、低保费(平均108元)、高保额(200-300万元)、高赔付率(超70%)[35][36][41] - 惠民保2022年参保人数增速56.44% 保费收入增速83.51% 2023年产品累计294款[46][52] - 惠民保面临参保率不足问题 2023年53款产品参保率均值仅18.9%[61] - 百万医疗险2016年保费10亿元 预计2025年达2010亿元 增速趋稳[65][67] 政策推进 - 2009年以来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 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71] - 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推进 2025年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4] - 商保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3][7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 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一品红、三生制药等 前沿技术平台领先的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3][77] - DTP药房领域:医药商业公司如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传统零售药店如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互联网药房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3][77] - TPA行业:思派健康、镁信健康等头部企业[3][77] - 创新器械:医保覆盖不全的PFA房颤治疗术式、心脏起搏器等(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创新升级术式定制化骨科产品等(心脉医疗、三友医疗等) 高端家用医疗器械如家用呼吸机、CGM等(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4][77] - 医疗服务:具备医技能力壁垒的眼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华厦眼科等) 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4][77]
朝聚眼科(0221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08:30
股份与股本数据 - 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5.2亿股,面值0.00025港元,法定/注册股本为38万港元[1] - 2025年8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7.075105亿股[2] - 2025年8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0股,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075105亿股[2] - 2025年8月公司法定/注册股份、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库存股份数目及法定/注册股本均无增减[1][2]
中金:维持朝聚眼科(0221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3.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3:48
业绩表现 - 1H25收入6.98亿元同比下降4.9% 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16.7% [1] - 消费眼科服务收入3.59亿元同比下降4.6%占比51.5% 基础眼科服务收入3.37亿元同比下降5.6%占比48.3% [2] - 门诊就诊52.2万人次同比下降8.6% 住院3.5万人次同比下降2.7% 视光中心就诊4.9万人次同比下降5.8% [2] 经营指标 - 1H25毛利率42.6%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率16.3%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4] - 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率合计21.6%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4] - 门诊服务平均消费797元同比提升4.3% 视光中心客单价978元同比增长12.7% [2] 业务动态 - 4家医院上半年采用屈光新术式 新术式使用占比明显提升 [3] - 白内障业务目前按DRGs/DIP收费 客单价调整造成经营压力 [3] - 设备升级驱动运营效率提升 白内障手术量有所增长 [2]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年预测EPS 0.28元 2026年0.30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9.9倍P/E 2026年9.0倍P/E [1] - 目标价3.90港元对应2025年13.0倍P/E 2026年11.9倍P/E 较现价有30%上行空间 [1] 发展前景 - 下半年加强屈光新术式推广 预计全年屈光手术单价将大幅提升 [3] - 白内障收费政策若优化 有望利好自费患者晶体升级及手术量恢复 [3] - 屈光高端术式推广将提升手术价格 价格压力释放支撑下半年毛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