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激发金秋消费活力
证券日报· 2025-09-02 16:27
消费券发放规模与结构 - 宁波市启动总额6000万元汽车消费券发放活动 [1] - 济南市启动下半年第三轮汽车消费补贴及零售餐饮消费券发放 [1] - 株洲市发放800万元职工专属消费券 包括通用消费券300万元 餐饮定向消费券350万元 农文旅定向消费券100万元 助残扶残定向消费券50万元 [1] - 广东省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 于9月12日启动文旅消费券发放 [1] 消费券政策目标与作用机制 - 对冲暑期消费回落周期 激发金秋消费活力 承接暑期消费动能向日常消费场景过渡 [1] - 通过政府补贴加商家让利杠杆机制放大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缓解CPI低位运行下的消费观望情绪 [1] - 重点投向文旅 餐饮 观赛等服务消费领域 精准对接居民升级型需求 [2] - 服务消费形成1加N联动效应 单一消费行为带动多环节消费 [2] 消费券实施效果与撬动比率 - 上海体育消费券活动累计核销2981万元 其中部门预算资金981万元 [3] - 拉动场馆直接消费9104万元 资金撬动比达到3.1倍 [3] - 857家定点体育场馆参与 181万人次领券 [3] 消费券发放优化方向 - 结合居民消费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精准设定使用范围 [3] - 考虑不同人群消费偏好及能力制定发放门槛与优惠力度 [3] - 线上线下同步发放提升便利性 加强宣传引导提升使用率 [3] - 构建场景创新加精准触达加生态协同全链条机制 [4] - 采用消费券加数字支付加社交裂变模式提升核销率 [4] - 利用消费大数据实现靶向投放 推动与商家促销金融机构让利形成叠加效应 [4]
青海首创“拉面+骑行+文旅”多业态融合消费新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15:21
活动概述 - 中华美食荟青海家宴品鉴暨拉面+骑行+文旅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发布活动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同宝山露营基地启幕 主题为消费新场景湖畔新美景——这么静 那么美 享在青海湖 [1] - 活动包括青海家宴品鉴 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发布 环湖骑行体验等环节 国内部分商务部门代表 青海基层商务主管部门 本土餐饮及文旅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参与 [1] - 活动旨在体验青海服务消费的创新活力和独特魅力 为全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青海家宴品鉴 - 与会嘉宾品尝由青海餐饮企业制作的国际菜式 传统菜式 特色菜式及青海名小吃等部分品类的家宴体系 感受河湟文化 民族风情与现代烹饪技艺的舌尖盛宴 [3] - 山东省商务厅服贸处处长初建伟表示青海家宴展现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质高原食材的完美结合 将开启青海家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坚实步伐 [3] 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 - 青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宁发布青海拉面+环湖骑行驿站+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示范案例 针对环湖区域服务驿站不足 餐饮供给薄弱 业态联动不足等痛点 [3] - 以青海拉面餐饮IP为切入点 整合环湖360公里生态廊道沿线的文旅 骑行 研学资源 构建一碗拉面链接多元服务 一个驿站串联多业态消费的创新模式 [3] - 通过拉面+骑行保障+文旅体验的融合 实现服务消费从单点供给转向场景化服务 推进生态保护与消费升级协同 为全国生态地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青海方案 [5] 环湖骑行体验 - 来自杭州的骑友赵周翀沿青海湖360公里生态廊道开启全程骑行 体验站站都有家的温暖服务网络 [7] - 环湖周边基础配套改善 包括青海拉面 骑行驿站 电助力自行车等服务 骑友表示会将线路分享给更多骑友 [7]
2025暑期10大热门旅游城市出炉,“跟着苏超游江苏”带动江苏超77亿元消费
扬子晚报网· 2025-09-02 13:55
暑期文旅消费趋势 - 滨海游和小城游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秦皇岛 威海 日照 承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城市表现突出 [1] - 上海 北京 杭州 郑州 成都 西安 重庆 秦皇岛 青岛 南京入围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1] - 酒店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71% 销售额环比增长82% [4] - 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41% 销售额环比增长55% [4]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和汉超等赛事相关话题曝光量超300亿次 [9] - "跟着苏超游江苏"活动带动江苏消费77亿元 同比增长48% [6][9] - 常州首胜带动当地周末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7倍 [6] - 武汉超级联赛揭幕赛期间 当地抖音团购消费环比增长55% [9] - 浙BA金华主场赛事带动商户团购销售额环比增长46% [9] 景区与美食消费增长 - 中华麋鹿园消费额环比增长96% 中华恐龙园增长88% [7] - 花果山风景区消费额环比增长31倍 狼山风景名胜区增长35% [7] - 扬州炒饭消费额环比增长259% 南京盐水鸭增长52% 徐州小龙虾增长41% [7] -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 河南宝泉旅游区 北京环球度假区等景区入围热门榜单 [4] 非遗旅游热潮 - 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 [11][13] - 非遗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327% 销售额环比增长253% [11][13] - 成都千灯之夜 榆林彩灯大世界 长沙千灯会等入围十大热门非遗景区 [12][13] 演唱会经济表现 - 邓紫棋上海演唱会 五月天北京演唱会 张韶涵兰州演唱会等受到欢迎 [10] - 北京 上海 成都 南宁 南京成为抖音售票量最高的演唱会城市 [10]
吉林:创新文旅体验 激活夏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09-02 12:4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培莲 今年夏天,作为传统避暑省份的吉林省,有些不走寻常路。不靠海的长春打造了2万平米的粉色沙滩; 每逢周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切换成为步行街;滑雪场变身成骑行和露营聚集地;长白山为 《盗墓笔记》粉丝打造火爆出圈的"十年之约"系列活动…… 很多游客说,吉林好玩的地方变多了。 《吉林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报告》中显示,吉林省夏季全域平均温度22℃,平均湿度70%。高纬 度、低温度的吉林,是全国四大避暑区域中避暑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之一。 不过长期以来,吉林省以冬季冰雪资源闻名,夏季旅游产品却相对单一。今年,吉林省从传统的消夏避 暑文旅模式中突围,重点打造避暑+运动+度假+文化体验的复合型旅游消费新场景。创新升级文旅体 验,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让游客为快乐买单,成为吉林省知名旅游景点和新晋网红打卡地追求的共同 目标。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6月中旬以来,吉林暑期旅游热度飙升。长白山天池景区环比搜索量增加45.7%, 伪满皇宫博物院、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搜索量分别增加33.3%和20%。吉林省的景区里不仅人山人海, 景点周边的商铺和集市的客流量更是源源不断。 焕新城市历史街区 "我还是第一次 ...
专访澳门休旅协会长黄辉:演唱会经济助推澳门转型“演艺之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27
澳门演艺之都战略定位 -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3年11月首次提出建设演艺之都的发展方向 并在2024年持续推动大型节庆品牌盛事 [1] - 演艺娱乐元素是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提升澳门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 通过发展演艺产业降低博彩经济比重 推动澳门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转型 [4] 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 - 澳门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达到1:7水平 即1000澳门元门票可带动7000-8000澳门元综合消费 [2][6][7] - 热门演出门票价格在1000至3000澳门元之间 VIP门票可达上万澳门元 [7] - 相比内地1:5的拉动比例 澳门因住宿需求和消费结构差异具有更高乘数效应 [7]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澳门户外表演区将于2025年6月投入运营 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 [1] - 澳门酒店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配套服务能保障主办方成本控制和观众体验 [8] - 目前演出场地以露天为主 可能受天气和配套设施影响需要逐步改善 [11] 典型案例与市场反响 - 2023年张学友演唱会吸引内地 香港及东南亚上千名粉丝 形成旅游产品组合 [5] - 2024年刀郎演唱会实现门票售罄 并带动酒店 车辆 餐厅全方位消费增长 [5] - 多个电视台跨年晚会选择在澳门举办 已形成特定消费印象 [13] 差异化竞争优势 - 澳门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城市气质 能提升演唱会附加值和吸引力 [8] - 完善的酒店 交通 餐饮 旅游配套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8][9] - 可结合世界遗产 美食文化等元素提供独特娱乐体验 [12]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需优化交通疏导措施 解决短时间内大量人流聚集问题 [10][12] - 需要特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包括出入境便利和旅客服务安排 [9][11] - 应建立专门统计机制衡量演唱会经济效益 进行客群差异化分析 [7] 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预留票额设计旅游产品 拓展东南亚等国际旅客市场 [1][5] - 针对大湾区旅客优化交通便利性 针对远程旅客延长停留时间 [12] - 吸引内地综艺节目 国家级表演等多元演艺活动落地 [14]
四川新闻联播丨消费新场景“点燃”安逸生活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56
消费政策与宏观表现 - 四川省1至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1] - 政府推出多元化促消费政策 重点创新消费场景与扩大服务消费 [1][20] 特色消费场景建设 - 文殊坊街区融合千年文脉与新生活方式 8月以来吸引游客超百万人次 带动餐饮、手工及文化演出消费 [3][5][8] - 天府新区麓湖CPI以公园城市理念打造商业空间 周末单日客流最高达2万人次 其中成都首店占比70% [7][10] - 全省上半年引进首店560家 举办新品首发及首展活动1120余场 [10] 夜间经济与传统业态创新 - 抚琴夜市通过简化审批和外摆经营监管模式 支持传统手艺摊主与年轻创业者 形成烟火气与松弛感并存的消费标签 [13][15][18] - 摊主案例显示地摊经济包容性较强 存在持续经营25年的传统小吃摊位 [15] 文旅融合与专项消费计划 - 四川推出银发旅游列车品牌计划 熊猫旅游列车目标2027年前开行不少于200列 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17] - 2025年高校新生礼包覆盖文旅、购物等五大板块 截至8月底全省80个新场景吸引客流超1800万人次 实现销售额150亿元 [17][20] 政府规划与资源投入 - 商务部门计划实施商品消费提升等五大工程 年底前培育15个特色消费集聚区及100个夜间经济集聚区 [20] - 2025年将新增40个多元融合消费场景 支持引进1000家首店 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及专项礼包 [20]
从“夜市”到“夜城”,武汉点燃中部夜经济新引擎
新京报· 2025-09-02 03:40
处暑过后,武汉的白天依然被热浪笼罩。当夜幕降临,晚风终于送来一丝清凉。霓虹闪烁间,青山区恩 施街的狮龙聚场店外已排起长队。离此数百米的神豪家宴厨房里,灶火正旺,一盘盘油焖大虾被送往餐 桌,食客谈笑之声不绝于耳。这般热闹场景,正是武汉夜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服务消费场景创 新、业态融合、产业集聚""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支持地方发展特色餐饮""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武汉 积极响应,推动夜经济多业态联动发展,形成消费升级新引擎。 据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0.4%,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活力强劲。 市井烟火 舌尖上的武汉越夜越精彩 晚上8点,武汉青山区恩施街——这条声名在外的"网红美食街",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全长约1.7 公里的街道两侧,近百家特色餐饮店亮起璀璨灯火,食客络绎不绝,人潮涌动。狮龙聚场店内座无虚 席,狮龙蟹面、炭烤蜜汁排骨、烤鱼籽的多种香味交织弥漫。 50岁的谭艳萍是武汉本地人,丈夫则来自"懂吃会吃"的广东潮州。今年,他们对这家经营了22年的老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假消费“热”背后的经济之“韧”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18
文旅:融合创新多点突破,从"流量"到"留量"激活全域消费 暑期各地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通过场景创新、业态升级、服务优化,"停留经济""夜经济""票根经济"……创新的消 费供给衍生了更多消费爆点。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从铁路客运量突破9亿人次的"流动热度",各地文旅融合的"体验 升级"、出新出彩,再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119亿元的"观影热潮"……这个暑期,大江南北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幅火热 景象,多领域消费数据节节攀升,不仅折射出民众多元化的暑期生活需求,更彰显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 力。 暑运:暑运客运量再攀高峰,彰显出行活力 作为暑期消费的"先行指标",铁路客运量持续高位运行,见证着民众出行热情的高涨。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暑 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航空出行同样保持高增长。民航局数据显示,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际客 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暑运期间,全 ...
“这里的发展真的超出想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2 01:33
核心观点 - 两岸青年交流活动展示温州及周边地区在文旅产业、制造业、新能源和创业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 凸显区域经济活力和产业升级成果 [1][2][3] 文旅产业发展 - 洞头区拥有现代化景区运营和地标景点望海楼 配套跨海大桥基础设施实现离岛与市区联通 [1] - 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收藏1000余件螺钿文物 非遗文化体验成为文旅特色项目 [1] - 横店影视城通过《汴梁一梦》等沉浸式演出打造宋代历史场景 形成时空穿越体验 [2] - 温州江心屿和五马街通过民俗活动(如七夕民俗晚会)强化文旅吸引力 [2] 制造业与零售业 - 卓诗尼鞋包产业制造能力获台湾消费者认可 单次采购达5双产品 体现性价比优势 [2] - 温州眼健康产业在中国眼谷小镇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2] 新能源与工业转型 - 洞头区海上风电项目形成壮观景观 成为区域能源产业标志性设施 [1] - 东屿工业遗存公园能源博物馆展示能源产业变迁历程 [2] 新兴产业与创业生态 - 满天星电商直播基地展现直播产业巨大市场潜力 [2] - 温州市政府为台湾青年提供免费创业空间 电脑设备及2个月免费台青公寓住宿 [3] - 台青创业项目实现快速扩张 "心遇茶香"奶茶品牌创立一年内开设9家门店且均由台青管理 [3]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洞头从传统渔村转型为海上花园 反映大陆高质量发展成果 [3] -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离岛与市区物价水平基本持平 [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消费“不打烊” 燃旺“夜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02 01:3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夜间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额60% [1] - 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50% [1] - 夜经济相关企业现存量超165万家 主要分布在广东 山东 四川 云南 江苏 [1] - 2025年7月"夜游"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约100% [1] 区域表现 - 广东夜间堂食订单量居全国首位 7月以来同比增长超21% [4] - 云南1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上半年接待游客1.07亿人次 同比增长10.2% [6] - 云南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实现营收181.02亿元 同比增长8.3% [6] 业态创新 - 广州增城乡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开放夜间游览 打造夜采特色场景 [2] - 产业园通过水果科普体验营 营地烟火表演 爬宠馆亲子营等文旅活动实现农业+生态+文旅融合模式 [2] - 云南开展夜游 夜娱 夜购 夜宴 夜健 夜赛等多元业态联动 [4] - 阿尼么村融合侠客小吃街 牛棚咖啡等特色创业实体推动乡村夜间经济发展 [4] 文化赋能 - 河北涿州腾飞大街夜市融合美食 非遗展示 儿童娱乐 演艺演出及文化节 相亲节活动 [7] - 非遗花丝镶嵌技艺通过夜市展示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7] - 湖南资兴东江湖文化集市设立30多个展区 融合非遗表演 文物鉴赏 摄影展览 农耕体验 美食购物 [9] - 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近20万人次参与 直接带动消费逾180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