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国家发改委:坚决制止新兴领域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47
扫码文末"投小圈" 加入行业交流群 文章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全部下达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透露,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 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 重"建设。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强化定期调度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资金用到实 处。 第四批69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10月下达 蒋毅介绍,今年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将于10月份按 计划下达第四批690亿元资金,届时将完成全年3000亿元的下达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督促地方落实资金配套责任、细化资金使用计划,确保资 金有序均衡用到年底。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确 保政策规范实施。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推动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陆续出台实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 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将外部的压力转化为内生动力,稳住经济大局;另一 ...
在广深科创走廊建产学研联合体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02:57
广东传统产业"三化"融合进展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七成,16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2] - 累计超过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占比近6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8.2% [2] - 格力电器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无人工厂",美的集团带动上下游千家供应商共建敏捷供应链 [2] - 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效率:广州致景科技AI将寻布时间从两天压缩至两分钟,服装大模型支持"1件起订、7天交付" [2] 绿色制造与政策支持 - 广东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数量全国首位,国家级绿色工厂达400家 [3] - 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年产能5100吨,蒙娜丽莎氨氢零碳燃烧量产线年减碳5200吨,全省推广年减碳潜力达两亿吨 [3] - 广东工业投资2024年增长6.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1.5%,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速达17.9% [3] - 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3] 中小企业转型困境 - 中小企业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三不困境及"缺技术基础、缺人才、缺经验、缺试错能力"四缺难题 [4] - 数字化转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复合型人才稀缺(如陶瓷工艺与AI结合领域) [4] - 产业链协同不足:美的集团发现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系统产品互不兼容 [4] - 装备制造业关键设备联网率仅41%,行业标准采标率33%(德国为80%),多套中间件系统使成本激增30% [5] 绿色转型挑战 - 蒙娜丽莎氨氢零碳技术成本是天然气两倍,推广困难 [5] - 绿色消费市场未成熟:飞亚达完成手表业首个碳足迹认证,但消费者更关注情绪价值与质价比 [5] - 普惠性政策与企业需求错位,需加强智能化与绿色化政策协同(如绿色技改项目中嵌入智能化设备要求) [5]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政策精准化:研究修改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办法,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如纺织业"找布网"模式) [7] - 技术攻坚:广深科创走廊组建产学研联合体攻关新材料、工业软件,推广OPC UA设备互联接口及行业标准(如《注塑车间MES数据规范》) [7] - 生态重构:链主企业带动供应商转型(美的已带动千家),政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发符合中国制造特点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8] - 区域协同:珠三角聚焦研发设计,粤东粤西粤北承接制造环节,全省供应链平台破除区域壁垒 [8]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8-01 01:47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低于临界点[2]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2]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反映市场需求偏弱[2] 分行业PMI表现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2]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2]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3]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3]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3]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 新订单指数50.7% 均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3]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3]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3]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5]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5] 行业景气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5]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5]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5] 市场预期与政策影响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4]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保持55%左右[5] - 城市更新、"两重""两新"和消费补贴等政策有望推动投资与消费活动稳步趋升[5]
21专访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调结构优供给 妥善化解重点行业结构性矛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01:46
导读: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接下来,我国机械工业的重点 改革方向需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导向。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持以科技创新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 展。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关于会议提到的"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近期,工业领域对此多有关注,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提到将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 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相关重点行业面临何种发展上的矛盾?下半年,我国机 械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有利条件与挑战?针对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 访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 叶定达表示,当前,我国机械工业部分领域仍存在亟待化解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一些行业的"内 卷式"竞争日益加剧,已严重制约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至关 重要。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奋力推进高质量 ...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新动能持续增长——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00:53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降至49 3%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和极端天气影响 [1]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 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 市场需求释放受阻 [1] - 生产指数为50 5% 虽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但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 3%和50 6% 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 [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 5%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 [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 较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2]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2]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 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 [2] 不同规模企业表现 - 大型企业PMI为50 3%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 连续3个月扩张 [2] - 中型企业PMI为49 5% 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2] - 小型企业PMI为46 4% 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2]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 仍高于临界点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 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施工有所放缓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 1个百分点 [4] 服务业细分行业表现 -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邮政 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4] - 租赁及商务服务 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 [4] - 房地产 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 景气度偏弱 [4] 企业预期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 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 [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 8%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在55%左右 [4]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新动能持续增长 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31 23:17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受制造业进入传统生产 淡季,部分地区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3%,比上月下降 0.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1%和50.2%,比上月下降0.4个和0.5 个百分点,均持续高于临界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我国经济总体产出 保持扩张。 7月份,我国多地遭遇高温热浪、暴雨洪涝以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给户外施工作业、居民日常生活等带 来阻碍,进而影响到市场需求释放。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为 50.5%,虽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认为, 虽然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新动能持续增长。7月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3%和50.6%,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消费品行业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PMI为 4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改善。 ...
“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效果——税费优惠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23:08
税收收入与减税降费规模 - "十四五"时期税务部门累计征收税费收入预计超过155万亿元 占全口径财政收入80%左右 [1] - 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预计达到10.5万亿元 办理出口退税预计超过9万亿元 [1]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年均新增超2万亿元 [2] 制造业发展态势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比保持在29%左右 [3] - 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9.6%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9% [3] - 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4%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1.9% [3] 科技创新税收支持 - 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比36.7% [2] - 2024年度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32万亿元 较2021年度增长25.5% [3]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户数61.5万户 较2021年度增长16.7% [3] 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 - 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 占比72.9% [2] - 中小微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6.3万亿元 占比64% [2] - 民营经济销售收入占比从2020年68.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71.7% [3] 新兴产业发展 - 工业机器人领域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4.1% [3] - 新能源汽车领域民营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1% [3] 绿色税制建设 - 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 [4] - 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 [4] 个人所得税改革 - 年收入前10%群体缴纳个税占比约九成 [5] - 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个人基本无需缴税 [5] - 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中青年群体占比超八成 [5] 个税优惠政策 - 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政策减免个税5800亿元 [6] - 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退还个税111亿元 [6] - 个税汇算中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 700多万纳税人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6] 智慧税务建设 - 全国使用数电发票纳税人超过6100万户 [8] - 数电发票开票金额占比超过90% [8] - 通过发票数字化重构提高财务周转效率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8]
21评论丨短期扰动不改经济向好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22:57
制造业PMI回落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时隔两月再次回落至临界点以下[1]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主要受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需求偏弱影响[1]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连续多月位于扩张区间[2] - 建筑业景气度回落,主要受高温、暴雨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2]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荣枯线上,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2] 新动能持续增长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均保持在较好的扩张水平[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扩张区间[3] - 新能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较高[3] 经济总体表现 - 三项PMI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反映出在季节性因素和极端天气扰动下,经济增长预期短期有所减弱[1] - 中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健,内需持续恢复、新动能加快成长,经济增长动能趋稳向好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3] - 今年实现5%左右预期增长目标的难度不大[3]
7月份制造业PMI回落 新动能持续增长——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经济日报· 2025-07-31 21:42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7月制造业PMI为49.3%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1] - 生产指数为50.5% 虽下降0.5个百分点但仍连续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新订单指数为49.4% 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显示市场需求释放受阻[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PMI为50.3%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6% 均持续高于临界点[1] - 消费品行业PMI为49.5%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1] - 高耗能行业PMI为4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景气度有所改善[1] 价格指数变化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5% 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 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2] - 出厂价格指数为48.3% 较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2]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2]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0.3% 生产指数52.1% 新订单指数50.7% 均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2] - 中型企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2] - 小型企业PMI为46.4% 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2]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 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6% 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较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4] 行业景气度分化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4] - 租赁及商务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位于扩张区间[4] - 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临界点[4] 市场预期与展望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3] - 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连续3个月保持55%左右[4] - 高端装备制造业保持扩张 新动能持续增长[1]
我国经济总体产出保持扩张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21:02
制造业PMI分析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6月下降0 4个百分点,景气水平回落,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及极端天气影响[1][2]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0 5%和49 4%,较6月下降0 5和0 8个百分点,生产保持扩张但需求放缓[2]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6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外需收缩[2] - 大型企业PMI为50 3%,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分别为50 3%和50 6%,高端制造业持续扩张[2]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6月上升0 6个百分点,企业信心增强[2] 价格指数变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较6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自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3] - 石油煤炭、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国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推动价格指数走高[3]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7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6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仍处扩张区间[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0%,较6月略降0 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文体娱乐等行业指数超60%,暑期消费带动明显[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6月下降2 2个百分点,受高温和洪涝灾害影响施工放缓[4]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 6%,较6月上升0 6个百分点,企业预期乐观[4] 经济展望 - 专家预计下半年经济将保持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政策发力推动"两新""两重"领域投资[1][5] - 城市更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有望提振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