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

搜索文档
中国电池图表集_2025 年 9 月-China Battery Chartbook_ Sep 2025
2025-09-15 01:49
这份文档是高盛(Goldman Sachs)于2025年9月发布的中国电池行业月度图表手册(China Battery Chartbook)[2] 以下是基于文档内容的全面分析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池全产业链 涵盖动力电池制造及上游关键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2][6] * 涉及的具体公司包括 * **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6]、国轩高科(Gotion)[6]、亿纬锂能(EVE Energy)[6]、中创新航(CALB)[6]、孚能科技(Farasis)[6] * **储能系统**:派能科技(Hyperstrong)[6] * **电池材料商**:湖南裕能(Hunan Yuneng)[6]、德方纳米(Dynanonic)[6]、璞泰来(Putailai)[6]、天赐材料(Tinci)[6]、恩捷股份(Yunnan Energy)[6]、新宙邦(Zhenhua)[6]、杉杉股份(Shanshan)[44]、贝特瑞(BTR)[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整体观点与价格展望 * 对电池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持谨慎态度 尽管近期市场出现紧张态势 但认为受2026年第一季度季节性需求疲软及供需大体平衡的影响 可持续的涨价难以实现[4][6] * 敏感性分析显示 电池价格每上涨10% 可能带来2026年预期收益30%-60%的上行空间 其中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和亿纬锂能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相对更高[6] * 过去60个交易日内电池股30%-80%的涨幅 可能已提前反映了市场对2026年电池平均售价(ASP)2%-5%的涨幅预期[6]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回顾 * **宁德时代(CATL)**:二季度盈利超预期 但电池部门毛利率表现不一 A股维持买入评级 港股因估值原因下调至中性[6] * **国轩高科(Gotion)**:二季度业绩因一次性因素未达预期 但因强劲的出货量趋势和运营效率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6] * **亿纬锂能(EVE Energy)**:二季度因一次性费用导致盈利未达预期 但单位毛利率因产品结构升级而超预期 基于估值维持中性评级[6] * **中创新航(CALB)**:上半年盈利因出货量强劲而超预期 维持中性评级但上调目标价[6] * **孚能科技(Farasis)**:二季度因出货量未达预期及新工厂爬坡导致业绩低于预期 维持卖出评级[6] * **湖南裕能(Hunan Yuneng)**:二季度业绩大幅超预期 印证行业拐点判断 维持买入评级[6] * **德方纳米(Dynanonic)**:二季度在出货量和盈利能力上均未达预期 因边缘化风险从中性下调至卖出评级[6] * **璞泰来(Putailai)**:二季度因负极毛利复苏而盈利超预期 上调盈利预测但基于估值维持中性评级[6] 供应链利用率与价格趋势(2025年9月) * 2025年9月多数环节产能利用率环比(MoM)提升 其中电池(+6%)、LFP正极(+8%)、电解液(+7%)、隔膜(+5%)均录得增长 但NCM正极环比持平(+0%)[8] * 电池价格方面 LFP电芯价格范围在300-1000元/千瓦时 NCM电芯价格范围在400-1000元/千瓦时(2022-2025年数据)[11][13] * NCM相对于LFP电芯的价格溢价(Premium)在历史数据中波动 平均溢价水平自2021年5月以来有所体现[16] 中国动力电池产出与装机量(截至2025年8月) * 2025年7月动力电池总产量为103GWh[36] * 2025年7月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55GWh[36] * 产量和装机量的同比增长率(YoY)波动较大 但近期数据显示LFP路线的增速和占比持续超越NCM[36] 电池出口数据(截至2025年7月) * 中国锂离子电池2025年7月出口量达461 6千吨 同比增长64% 环比增长6% 2025年累计出口2,548千吨 同比增长71%[52][57] * 出口单价呈下降趋势 2025年7月锂离子电池出口单价为15 3千美元/吨 同比下降20%[52][57] * 正极材料中 LFP出口量同比暴增1575%(尽管基数小) NCM出口量同比增长44% 而NCM前驱体出口量同比下降27%[57] * 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出口市场 2025年7月分别占中国电池出口量的31%和27%[59] 产能与资本开支(CAPEX) * 在当前资本开支水平下 预计每年新增电池及上游组件产能达300-400GWh[62] * 样本上市公司覆盖了中国正负极生产的75% 隔膜和电解液生产的90% 以及电池生产的70%[63] 其他重要内容 关键材料商出货量与利用率 * **负极材料**:2025年7月行业总出货量达181 0千吨 同比增长33% 环比增长7% 贝特瑞、杉杉股份出货量领先 行业平均利用率超100%[43][44] * **隔膜材料**:2025年7月湿法隔膜出货量2,168百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4% 环比增长10% 恩捷股份、星源材质(Sinoma)出货量领先[48] 投资评级与市场表现 * 文档列出了高盛对覆盖公司的评级、目标价及近期市场表现 例如国轩高科A股过去一个月涨幅达61% 璞泰来涨幅48%[65]
Global Markets: China’s Tech Indices Surge Amid Housing Woes, Trade Tensions, and Fed Speculation
Stock Market News· 2025-09-15 01:38
中国科技行业与政策刺激 - 中国科技行业指数呈现强劲势头 CSI电池指数预计开盘上涨近2% 受2027年储能扩张计划推动[3] - CSI半导体指数预计跃升3% 同时SSE科创板AI指数开盘亦上涨3% 因中国启动对美国芯片行业调查[3]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7天逆回购向市场注入2800亿元流动性 利率维持在1.40%[4] - 人民币中间价较前日调强至7.1056兑美元 此前为7.1246[4] 房地产市场动态 - 中国8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0% 略低于前值0.31%的跌幅[5] - 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8% 较前值0.55%的降幅进一步扩大[5] - 英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降温 房价下跌且租金增长率创四年新低[6] 地缘政治与企业动态 - 北京方面寻求与前总统特朗普会晤 正值关键贸易谈判启动阶段[7] - 腾讯中期票据获穆迪A1评级 展望稳定[8] - 苹果面临升级Siri语音助手的压力 因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加剧[8] - 韩国造船企业HD Korea获得英国客户4艘集装箱船订单 价值6520亿韩元[8] 大宗商品市场 - 中国需求疲软导致大豆价格走低 玉米价格因预期创纪录丰收而下跌[4] 美国货币政策预期 - 前总统特朗普预测美联储将在本周政策会议前进行"大幅降息"[10]
QuantumScape Corporation (QS) Presents At DbAccess IAA Car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13 05:4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为下一代固态电池企业 专注于研发生产固态电池技术 [2] 电池技术核心要求 - 电池成功需具备五大要素 包括能量密度决定续航里程 功率密度决定充放电速度 循环寿命 安全性及成本可负担性 [2] 行业技术现状 - 当前电动出行领域多数电动车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 [2] - 锂离子电池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 发展历程跨越巨大阶段 [3]
中国电池行业_季节性供需紧张推升电池涨价预期;我们保持谨慎-China Battery Sector_ Seasonal S_D tightness leading to battery price hike expectations; we stay cautious
2025-09-12 07: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池行业 公司包括宁德时代(CATL A/H股)、国轩高科(Gotion High-tech)、亿纬锂能(EVE Energy)、中创新航(CALB)、孚能科技(Farasis)等电池制造商[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对电池价格可持续上涨持谨慎态度 尽管存在短期供应紧张和季度性需求走强(进入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导致边际或暂时的价格反弹(或其预期)并推动股价短期上涨 但由于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将出现反复的季节性疲软以及供需大体平衡 认为可持续的涨价不太可能[2] * 电池行业资本支出约50%的复苏可能会限制电池价格的上涨空间[10] * 敏感性分析显示 每10%的电池价格上涨可能带来2026年预期收益30%-60%的上行空间 其中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和亿纬锂能对电池涨价的敏感性相对更高[2][10] * 过去60个交易日内板块股价30%-80%的涨幅已计入了对2026年电池平均售价(ASP)上涨2%-5%的预期[3][15] * 随着板块整体重新评级 市场已开始对2026年的周期性复苏进行定价 因此将基准年滚动至2026年(从2025-26年平均改为2026年)并上调目标价(TPs)[4][27] * 在覆盖范围内更偏好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 认为它们既能从周期性复苏中受益 又具备吸引力的估值[4][27] * 预计中国电池行业将从2025年开始重新平衡 行业利用率将从2024年的63%恢复至2025年的72%和2026年的74%[10] * 考虑到季节性优势和市场对一、二线产能的偏好 预计今年剩余时间里一、二线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90%以上 今年的供应紧张状况可能持续更久(3-4个月)[10] 其他重要内容 * 当前估值:宁德时代A股、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分别交易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7倍、21倍、18倍、21倍 对比其目标市盈率分别为20倍、24倍、16倍、18倍[3] * 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更新 其A/H股溢价应用从20%(历史平均)更新至15% 以更好地反映最新的溢价趋势[27] * 各公司投资主题: * 宁德时代:预计2024-2030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24% 由22%的销量复合年增长率驱动 A股评级为买入 H股评级为中性[32] * 国轩高科:看好其海外投资 评级为买入[34] * 亿纬锂能:估计储能系统(ESS)贡献了其2024年总出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四分之一) 评级为中性[35] * 中创新航:预计其单位毛利润(GP)将在2024年见底于66元/千瓦时 随后逐步恢复 评级为中性[36][37] * 孚能科技:预计其单位毛利润将限制在约80元/千瓦时 导致2025-2026年出现净亏损 评级为卖出[38] * 披露信息显示高盛与部分覆盖公司(如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存在投资银行业务关系、持有权益或提供过服务[47]
宁德时代- 竞争格局更新
2025-09-12 07:2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电动汽车(EV)电池和储能系统(ESS)电池领域[1][2] * 核心公司为宁德时代(CATL) 股票代码3750 HK 300750 SZ[1][6][7] * 提及的小型电池制造商包括EVE Energy、国轩高科(Gotion)、瑞浦兰钧(REPT)、欣旺达(Sunwonda)等[11][12][16] **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宁德时代在欧洲EV电池市场份额显著增长 行业地位在2025年上半年得到加强[2][9] * 小型电池制造商在EV电池市场份额持续低迷 主要集中于低端市场[2][13] * 储能系统(ESS)市场需求强劲 小型厂商出货量激增但多数处于盈亏平衡点或亏损状态[1][2][10] * 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接近满产 而行业整体利用率较低[17][18]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小型ESS电池制造商美元毛利率从去年本已较低的水平进一步下降 处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2][11] * 若按营收的3-4%计提质保金(与宁德时代水平相当) 小型厂商的EV电池业务也将低于盈亏点[3][11] * 宁德时代预计2025-2027年每年新增产能150-200GWh 2024年新增150GWh[5] **公司战略与风险** * 宁德时代在ESS市场的战略是利用其成本优势和更优的质保(基于高质量)来压制其他玩家的价格和利润率至盈亏点或亏损[3] * 美国ESS集成商Powin申请第十一章破产保护 警示了因低可靠性导致的潜在质保索赔支付问题可能很严重[3] * 固态电池开发成为市场热点 但原型产品目前收入机会为零 真正商业化仍需大量工作 预计未来三年内实现[4] **估值与投资观点** * 近期板块反弹后 宁德时代估值成为行业最便宜[1] * 小型电池制造商目前交易市盈率显著高于宁德时代 被认为不理性[4] * 摩根斯坦利给予宁德时代(3750 HK)超配评级 目标价465港元 较现价428.8港元有8%上行空间[7] * 基于EV/EBITDA估值法 给予2026年预估EBITDA 15倍倍数 对应2026年23倍市盈率[22] **潜在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EV渗透率和ESS应用快于预期 地缘政治风险降低 利润率优于预期 市场份额增长高于预期[25] * 下行风险:EV渗透率和ESS应用弱于预期 其他电池制造商的潜在威胁 地缘政治风险导致电池供应链脱钩 市场份额增长停滞[25]
Enovix Announces Proposed $300 Million Offering of Convertible Senior Notes Due 2030
Globenewswire· 2025-09-10 20:07
融资计划 - 公司宣布拟通过私募发行3亿美元2030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 同时授予初始购买者额外购买6000万美元票据的选择权 [1] - 票据为无担保债务 利息每半年支付一次 转换条件包括特定事件触发和特定期间内可转换为现金 普通股或现金与普通股组合 [2] - 票据利率 初始转换率等具体条款将在定价时确定 [2] 资金用途 - 部分净收益将用于支付上限看涨期权交易成本 [3] - 剩余净收益计划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包括潜在收购交易的部分对价支付 [4] - 公司正在与多家电池生态系统企业进行初步讨论 目标为收购后12个月内实现EBITDA增厚并产生长期收入协同效应 [4] 对冲机制 - 公司将与期权对手方签订四份到期时间分别为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和36个月的上限看涨期权交易 [5] - 上限看涨期权交易旨在部分抵消票据转换时可能产生的股权稀释效应和现金支付义务 但因期限不匹配无法完全对冲 [5] - 期权对手方为建立初始对冲头寸 可能在票据定价前后进行衍生品交易和股票买卖 此举可能影响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和票据交易价格 [6][7] 市场影响 - 期权对手方在二级市场的对冲操作可能影响票据持有人的转换能力 并改变转换时获得的股票数量和价值 [7][8] - 票据及潜在转换股票均未在证券法下注册 需凭适用豁免条款方可在美国境内发售 [9] 业务战略 - 公司通过评估潜在收购目标加速电池技术在新市场和客户群体的应用 [4][11] - 当前讨论的收购目标聚焦于能带来EBITDA增厚和长期收入协同效应的企业 [4][11]
固态电池产业链拐点已至 龙头企业把握先机(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9-08 00:1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已有8家电池厂建设0.3GWh中试线 表明产业化从科学验证转向量产工程阶段 [1] - 硫化物电解质在离子电导率 粒径 纯度等性能指标已达液态电解液水平 科学问题基本解决 [1] - 机构预计明年GWh级产线落地将推动新一波行情 行业热度可能超过今年 [2] 电解质材料机会 - 电解质是唯一价值量增加的环节 1GWh固态电池对应电解质价值量6亿元 即使降价90%仍达6000万元 比现有电解液贵三倍 [3] - 全球4000GWh电池市场对应电解质潜在规模2400亿元 先发企业具备显著市值弹性 [3] - 硫化物电解质主流工艺为湿法(华盛锂电 天赐材料)和气固分离法(上海洗霸) 湿法具备连续化生产和成本优势 气固分离法已实现吨级出货且进度最快 [3] 铜箔技术升级 - 固态电池推动镀镍铜箔 多孔铜箔 HVLP高频箔等新型铜箔需求 [3] - 德福科技HVLP铜箔3月销量200吨 预计全年3000吨贡献2亿元利润 明年1万吨对应8亿元净利 [3] - 诺德股份通过超薄+镀镍技术准备实现扭亏 但铜箔价值量增幅低于电解质 [3] 正极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披露宁德时代计划2026年底采用富锂锰基正极 电压提升至4.45V 实现降本提能 [4] - 富锂锰基正极技术难度最高 时间表明确后可能成为明年炒作主题 [4] - 容百科技同时布局硫化物电解质和富锂正极 是固态电池领域最纯正的正极标的 [4] 设备环节投资机会 - 设备企业享受扩产初期的紧急度溢价 纤维化设备需求旺盛 宏工科技效率为同行3倍 获宁德时代和万华化学认可 [5] - 辊压机和激光设备不可或缺 纳科诺尔 利元亨 先惠技术等传统厂商受益 德龙激光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 订单从1000万元跃升至1亿元 [5] - 中信建投和中金研报指出固态电池设备作为产业链最重要上游环节将最先受益 产业化进程提速带来斜率向上投资机会 [5]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港股市场布局固态电池的企业包括宁德时代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龙蟠科技 瑞浦兰钧 中创新航 比亚迪 广汽集团等 [6]
安恒信息:2025 年亚洲领导者会议 —— 核心要点,升级产品以支撑销量增长
2025-09-07 16:19
公司及行业 * 涉及的上市公司为Gotion High-Tech Co (国轩高科) (002074 SZ) [1] * 公司属于中国电池行业 专注于锂铁磷酸盐(LFP)电池 2024年按装机量计算排名中国第四 [10][11] 核心观点与论据: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上半年电池产品交付量约40GWh 同比增长48% [2] * 管理层指引公司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显示出可持续的增长势头 [2] * 为匹配强劲的销量增长 公司正于江苏和安徽两省各启动20GWh电池产能建设 合计40GWh [2] * 海外市场贡献了上半年公司收入的33% [2] * 公司正在摩洛哥、越南、斯洛伐克等地推进海外生产网络建设 [2] * 管理层预计2025年公司资本支出将同比实现增长 [2] 核心观点与论据:产品与技术 * 随着第三代电芯的推出 公司对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 [3] * 与大众汽车共同开发的统一标准电芯 可适配大众未来80%的新电动车型 [3] * 公司的首条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已完成 生产良率达到约90% [4] * 公司已开始设计其第一代2GWh的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4] 核心观点与论据:投资评级与估值 * 高盛对国轩高科维持买入(Buy)评级 [1] * 12个月目标价为人民币45 4元 较当前价格42 04元有8 0%的上涨空间 [11] * 目标价基于近期和长期估值的平均值得出 近期估值采用2025-26年平均市盈率27 4倍 长期估值采用2030年15 0倍市盈率并以10 8%的股本成本折回至2026年 [8] * 公司的并购可能性评级(M&A Rank)为3 代表被收购的概率较低(0%-15%) [11][17] 投资主题与风险 * 投资主题看好公司的海外投资 预期其将从有利的成本加成机制和潜在财政补贴(尤其在美国)中受益 [10] * 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被视为公司升级产品组合、向高端市场转型的机遇 [10] * 认为公司作为早期行动者 有潜力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转向利润丰厚的海外市场 [10]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 海外项目进展慢于预期 在主要OEM客户中的份额流失 以及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预期 [9] 财务数据 * 公司市值约为人民币728亿元(102亿美元) 企业价值约为人民币924亿元(129亿美元) [11] * 高盛预测公司2025年收入为441 4亿元 2026年增长至549 1亿元 [11] * 预测2025年每股收益(EPS)为0 86元 2026年大幅增长至2 24元 [11] * 预测2025年市盈率为49 1倍 2026年将降至18 8倍 [11]
国轩高科-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因一次性因素未达预期,维持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反映强劲的成交量趋势和运营效率。
2025-09-07 16:19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电池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NEV)和储能系统(ESS)电池 [1][2][46] * 公司:国轩高科(Gotion High-Tech Co, 002074.SZ) [1] 核心观点和论据 **2Q25业绩表现** * 2Q25净利润为2.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64%,但低于高盛预期(GSe)31%,主要因与锂价修正相关的1.54亿元人民币意外资产减值损失 [1] * 2Q25营收为1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4%,高于GSe 17% [1] * 2Q25销售量为约22GWh,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22%,超出GSe 25% [1] **单位毛利(Unit GP)承压与预期改善** * 2Q25电池单位毛利估计约为62元人民币/kWh,低于GSe的78元人民币/kWh和1Q25的84元人民币/kWh [2] * 单位毛利下降原因:1)4月美国关税影响超预期,阻碍对美出口;2)行业性价格竞争导致单位毛利下降;3)1H25新产能爬坡导致单位折旧摊销(DD&A)膨胀 [2] * 预期后续季度单位毛利将恢复,支撑因素包括:5月起美国互惠关税暂停、电池供需市场再平衡、以及销量增长稀释单位DD&A [2] **运营费用(OPEX)效率提升** * 2Q25 OPEX占营收比例为11%,显著低于此前估计的15% [2] * OPEX比率持续下降,从4Q24的14%、1Q25的12%降至2Q25的11% [2] * 将2025-27E的OPEX比率假设从13%下调至11%,预计OPEX比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2025-2027E净利润扩张29%/14%/13% [18]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026-27E盈利预测分别上调45%和16%,主要支撑为:基于下调的OPEX比率假设带来的4.44亿和10.81亿元人民币OPEX节省,以及销量假设上调13%和1% [19] * 2025E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因下调的单位毛利和减值损失几乎被12%的销量增长和约5.49亿元人民币的OPEX节省所抵消 [19] **目标价与评级** * 维持买入(Buy)评级,12个月目标价从28.8元人民币上调至45.4元人民币 [20] * 目标价推导方法:采用近期和长期估值的平均值,近期估值使用3个月平均市盈率27.4倍(2025-26E平均),长期估值使用15.0倍长期市盈率(2030E)折现回2026E [20][41] **政府补贴影响** * 政府补贴(反映在“其他收入”中)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波动因素,预计总补贴将在2026E随资本支出(CAPEX)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 [26][28] * 上调2025E-26E中国资本支出相关补贴至8.96亿/10.17亿元人民币,但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OBBBA法案)移除了2026E-27E每年2.56亿元人民币的美国生产补贴 [26][28] * 预计总补贴占2025-2027E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8%/25%/7% [28] 其他重要内容 **关键财务数据与预测** * 市场市值:694亿元人民币 / 97亿美元;企业价值:890亿元人民币 / 125亿美元 [4] * 2025E-27E营收预测:441.4亿 / 549.1亿 / 587.1亿元人民币 [4][39] * 2025E-27E每股收益(EPS)预测:0.86 / 2.24 / 2.36元人民币 [4][39] * 2025E-27E市盈率(P/E):46.9倍 / 17.9倍 / 17.0倍 [4][9] **下行风险** * 销量增长慢于预期:销量每低于假设1%,将导致2025E-27E盈利下行4%/2%/3% [21] * 主要 OEM 客户份额流失 [21] * 国内市场价格竞争超预期:单位毛利下降10元人民币/kWh,将分别使2025-26E盈利下降约60%和30% [21] **投资主题** * 公司是中国电池先驱,专注于磷酸铁锂(LFP),2024年装机量排名第4 [46] * 看好其海外投资,预期其将从有利的成本加成机制和潜在财政补贴(尤其是美国)中受益 [46] * 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被视为其升级产品组合并向高端市场转型的机会 [46] * 认为市场尚未完全计入其海外投资的潜在回报,股票被低估 [46]
ETF市场周报 | 市场震荡中维持强势,两融余额逼近历史峰值,电池相关ETF强势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9-05 09:35
市场回顾 - A股主要指数在震荡中延续强势格局 上证指数围绕3800点高位整固 创业板指与科创50领涨市场 彰显新质成长风格的活跃动能[1] - 两融余额持续攀升 逼近历史峰值 增量资金积极入场 两市成交额连续放大 市场交投活跃 反映出投资者信心稳固 参与热情高涨[1] - 指数方面 A股主要指数普涨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分别涨-1.18% -0.83% 2.35%[1] ETF涨跌幅 - 全市场ETF平均涨幅-0.75% 得益于情绪面与政策面的共同作用 商品型ETF本周表现强势 涨幅达3.14% 跨境类ETF 债券型ETF微涨[1] - 固态电池概念爆发 储能 锂电相关ETF霸榜 涨幅前十的ETF清一色与电池相关 通锂电池ETF(561160)涨幅超15%位居榜首 电池50ETF(159796) 电池ETF(561910)涨幅超14% 多支储能相关ETF涨超10%[2] - 军工相关ETF出现回撤 军工板块遭遇调整 但其业绩支撑依旧强力 25Q2营收1402亿元 同比增加3.3% 25Q2营收端修复 利润端或实现筑底[4] 固态电池产业进展 - 亿纬锂能的全固态电池"龙泉二号"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企业上半年订单激增 先导智能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 多家锂电龙头企业密集披露固态电池最新进展[2] - 固态电池凭借高安全性 高能量密度等优势 或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 在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池 低空经济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空间[3] - 氧化物半固态路线因与现有设备兼容度高已实现量产装车 硫化物全固态路线虽潜力更大但产业化仍需较长时间 预计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装车 政策驱动下固态电池技术落地加速 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3] 军工板块分析 - 军工板块历来具有较强的事件驱动特征 前期支撑板块走强的阶段性事件落地后 市场暂时缺乏新的催化因素 部分基于事件博弈的短期资金选择撤离市场[4] - 军工电子领域25Q2营收179亿元 同比增加18.8% 降价压力缓解盈利企稳 导弹产业链25Q2营收52亿元 同比增加21.5% 归母下滑幅度收窄 25Q2末合同负债13亿元 较年初增加23.0%[4] - 军工板块当前正处于向上空间广阔 向下有底的状态 短期急涨的子领域和个股或有波动风险 但结构性深度调整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布局的关键期 行业景气反转和全球军备竞赛等多重因素驱动 我国军工资产有望价值重估[5] 资金趋势 - 本期ETF市场资金流入趋势愈演愈烈 尽管指数出现震荡 但资金却"越跌越买" 资金活跃度较之前有大幅提升 本期资金净流入442.90亿元 场内资金信心持续提振[6] - 股票(主题)类ETF逢低布局意愿强烈 流入达154.70亿 跨境型ETF也有超120亿资金流入[6] - 大资金对上涨较大的板块有所"恐高" 叠加市场遭遇强震荡 部分资金落袋为安意愿强烈 债券 化工 黄金等防御类资产再度受到资金青睐 银华日利ETF(511880)流入超150亿 位居流入榜榜首 短融 ETF(511360) 化工ETF(159870) 黄金ETF(518880)流入量居前[8] ETF成交与发行 - 短融ETF(511360)周成交额破1700亿 达1710.12.61亿元位居周成交榜首位 银华日利ETF(511880)可转债ETF(511380)成交额分别为977.07亿与924.11亿元 债券类基金场内交投保持较高活跃度[9] - 下周有2只ETF上市 汇添富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59103)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 覆盖金融科技核心技术领域和应用场景 具备较强成长动能[10] - 大成创业板50ETF(159298)跟踪创业板50指数 涨跌幅为20% 重点覆盖科技成长与新兴产业领域 包括电力设备 医药生物等行业 指数成分股以大盘成长风格为主 多为各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整体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特征[10] - 2025年6月创业板50指数焕新5只成分股 叠加权重成分股上攻 信息技术领域权重提升至47% 已超过新能源 新样本为指数注入新动能 使创业板50指数精准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强化其作为科技创新指标的角色[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