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详解千亿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大调整
第一财经· 2025-08-23 07:38
政策调整背景 - 中国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整体采取更谨慎的退税策略 [3] - 2022年留抵退税金额达2.46万亿元 较2021年规模增长3.8倍 系疫情期间企业纾困重要措施 [5] - 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政收入承压 叠加出现骗税案例 促使政策完善需求 [5] 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政策 - 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四大行业维持按月全额退税政策 [5] - 政策延续体现国家优先支持高端制造 科技创新及绿色发展的产业导向 [5][6] 房地产行业特殊政策 -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适用单独退税政策 按新增留抵税额的60%比例退还 [7] - 要求连续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额不低于50万元 [7] - 房地产业留抵税额规模可观 政策延续性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8][9] 其他行业政策变化 - 批发零售业 农林牧渔业 住宿餐饮业等七大行业不再享受全额退税 改为按比例部分退税 [6] - 新增退税门槛:要求连续六个月留抵税额大于零 且第六个月新增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10][11] - 退税比例分级:新增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部分按60%退还 超过1亿元部分按30%退还 [10] 政策影响分析 - 政策从普惠式减税向结构式减税过渡 反映疫情后经济企稳背景下政策退出趋势 [10] - 设置50万元门槛可减少低金额退税申请频次 降低征纳成本并提高征管效率 [11] - 2023年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110933亿元 其中国内增值税42551亿元同比增长3% [11]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启示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2 10:10
斯蒂尔:最紧迫的任务是恢复自然。全球生态系统正濒临崩溃——亚马逊雨林退化、珊瑚礁系统白化、 两极冰盖加速消融,这些都深切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必须认识到,健康的自然环境是应对气候变化的 最强屏障,它维系着地球的生态系统运转。 其次,全球食物系统仍是自然破坏的主要源头。面对人口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压力,我们必须以不破坏自 然、不加剧气候影响的方式实现粮食生产。转型能源结构是其中关键。中国在这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建 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体系,让绿色电力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的经验值得其他经济体,特别是新兴经 济体借鉴,使他们在未来也有机会拥抱绿色经济。 中新网:过去20年,中国在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地过程中,哪些成就让您印象深刻? 斯蒂尔: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世界来说非常重要。过去,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都建立 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而中国的"两山"理念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经济发展不必以环境破坏为 代价。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宫宏宇 张乃月 谢艺观 实习生 苗绚)在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日益凸显的背景 下,加速绿色转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 今年是"绿水青 ...
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走进同里
苏州日报· 2025-08-22 00:30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 江苏省在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举办2025年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开学第一课 采用线下课堂加线上直播双重模式 旨在提升青少年及公众生态文明素养 [1] - 线下课堂选择同里湿地公园因其拥有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让孩子们在无围墙课堂中延伸知识边界 [2] - 活动由省生态环境厅 省教育厅 共青团江苏省委等主办 吴江45名小学生参与生态巡游 [1] 湿地公园生态资源与成就 - 苏州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证书 成为全球第三批中国9个新晋成员之一 也是江苏省此次唯一入选城市 [1] -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前身为肖甸湖森林公园 2020年1月正式挂牌国家级湿地公园 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1] - 公园鸟类种类从最初91种增加到246种 居苏州同类国家湿地公园之首 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2种和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 [1] 科普宣教发展历程 - 公园2014年成立宣教活动部 以传播环保理念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触发环保行动为主旨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重建 [2] - 2018年4月湿地公园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系统梳理生态资源 开发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科普课程 [2] - 11年来共开展科普宣教活动4000多场 受益人群超60万人 [3]
大湖新记丨护住碧水 换得金山——湖南大湖的生态答卷与时代新韵
长沙晚报· 2025-08-22 00:20
生态保护成效 - 东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14.3% 越冬候鸟增至25万只 麋鹿繁衍至300多头[4] - 古丈县栖凤湖水质从Ⅳ类跃升至Ⅱ类 建成23公里生态廊道[6] - 安化县雪峰湖筹资8亿元专项资金推动1806户养殖户转产 入选省级美丽河湖案例[6] - 望城区大泽湖湿地从劣Ⅴ类水质修复至白鹤 小天鹅重返[8] - 水府庙水库恢复水域面积260亩[8] 跨区域治理协作 - 湘潭与娄底签署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办理54起公益诉讼案件[8] - 涔天河水库拦截洪水28次 累计拦洪29亿立方米 为湘江下游补水71亿立方米[11] - 斜陂堰水库实现水安全 水生态 水经济协同发展[11] 文化赋能与旅游经济 - 张家界宝峰湖年购票超70万人次 境外游客占比50%[13] - 新化县车田江水库带动周边人均年收入增长1000元[16] - 邵阳县投资近3亿元建设蓝印花布特色小镇[16] - 洪江市清江湖文化项目带动3.4万名移民就业[16] 绿色产业发展 -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PUE值稳控1.2以下 用电成本降低38.5% 算力规模同比增长200%[19] - 园区实现IDC租赁收入1亿元 带宽收入1.9亿元[19] - 柳叶湖体育赛事贡献文旅产值30% 垂钓收入激增418%[19] - 天子湖桨板运动消费年均增长25% 带动相关产业增收超2.2亿元[20] - 酒仙湖开发投入20亿元 建成54家民宿[22] 传播影响力 - 系列报道全平台阅读量突破2亿次 微纪录片播放量超1800万次[23] - 微博17个话题中11个登上热搜 总阅读量数千万[23] - 抖音发布28条短视频 单条播放量超百万次[23]
哈萨克斯坦新设国家级自然公园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9:48
中新网阿斯塔纳8月21日电 据哈通社当地时间21日消息,哈萨克斯坦政府日前通过决议,在江布尔州新 设国家级"梅尔克"自然公园,旨在保护该国境内天山西麓的山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据介绍,未来该公园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旅游和环保教育,并吸引社会公众参与,为加强区 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条件。 消息称,"梅尔克"自然公园的设立是该国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维护山地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举措。该公 园的设立是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当地社区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推动下实现的。 据哈生态与自然资源部介绍,该公园总面积约8.66万公顷,园区内栖息着雪豹、盘羊、豪猪、猞猁等珍 稀野生动物,其中部分物种已列入该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
科技赋能守护“国宝”栖息地 打造“智慧脑”守护绿色家园
央视网· 2025-08-21 08:23
欢迎大家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这里是四川乃至中国第一批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中国最早 引入红外相机对野生大熊猫进行观测的地方。 专家表示,过去保护大熊猫,更多地关注,比如说它的本身。现在理念发生变化,为了保护它的栖息地,追踪监测栖息地的质量 及其变化,从而达到对大熊猫的保护,科技赋能。 这套"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体系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共同 搭建完成,旨在研究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生境质量变化,为大熊猫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支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未来三年,我国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国家公园重点区域野生动物常态 化精准识别和实时感知,全面提升国家公园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在进行 这项工作的探索。来看总台记者的探访。 通过一年半的研究监测,科技人员绘制出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精确到每一棵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样本栖息地的三维模型,还首 次将大熊猫原始栖息地的森林结构进行了热成像立体分析。 CCTV 13 CTN > Com 5 444 全自动叶面 ...
苏州市政协太湖保护委员工作室成立
苏州日报· 2025-08-21 00:20
昨天(8月20日),市政协太湖保护委员工作室揭牌成立,这是我市首个区域型委员工作室。市政 协主席朱民出席并讲话。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唱响新时代的太湖美,苏州市政协成立了太湖保护委员工作室, 让全国、省、市、区四级委员和专家学者携手参与、各展所长。同时,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和虎丘 区四个沿湖板块协调联动,重点围绕太湖保护与发展问题,开展深度协商,精准建言献策。 朱民在讲话中表示,保护好太湖是政协的重大历史使命,本届政协委员已提交22件相关提案、50篇 相关社情民意,很多建议得到了采纳和落实。委员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多方资源联动以及委员的专业优 势,助推太湖流域建成"世界级生态湖区"。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张桥等作交流发言。 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刘乐明,副主席李赞,秘书长吴炜参加。 ...
国家公园建设加快推进 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川日报· 2025-08-20 00:26
国家公园建设理念 - 国家公园建设遵循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三大理念 [1] - 实现全民共享是未来五年关键课题 需通过低门票和特定群体免票政策降低体验壁垒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凭借生物多样性优势和旗舰物种情感纽带 具备推进全民共享的天然条件 [2] 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 - 自然教育存在课程零散和缺乏系统规划问题 需通过科学方法设计跨学科生态体验场景 [2] - 大熊猫国家公园开发立体关联教育资源 整合动物迁徙、气候水文等多学科知识并通过多样化产品呈现 [2] - 科普馆采用沉浸式互动和差异化展陈 需结合运营思维实现公益性与市场性统一 [3] 社区协同与产业发展 - 国家公园建设核心为发展命题 需推动公园与周边社区协同实现可持续保护 [5] - 唐家河中蜂科普馆融合文旅、文创交易与自然教育 成为多功能社区发展平台 [5] - 青川县投放超12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管护员补助、基础设施提升和林下经济发展项目 [5] 经济效益与转型成果 - 青川县国家公园周边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农户占比达45%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8年提升超230% [5] - 宝山村依托景区资源发展温泉度假、精品民宿集群及山地运动 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8万元 [5] - 通过全国性营销渠道对接高端消费市场 推动生态价值高效转化 [5]
马鞍山长江保护日:打造“一江碧水向东流”城市生态客厅(视频)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00:02
城市发展转型 - 马鞍山市通过系统治理、生态修复、产业转型、机制创新四大路径实现从"滨江不见江"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转变 [1] - 统筹推进长江两岸79公里岸线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实施"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提升工程" [1] - 东岸芦苇江湾、滨江文化公园、采石矶景区形成串联景观带 西岸和州之心、浮沙圩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2] 生态建设成果 - 长江马鞍山段长36公里 流域面积4049平方公里 岸线79公里 流域人口约220万人 [1] - 形成生态岸线、生活岸线、文旅岸线交相辉映的格局 从工业岸线转变为"城市生态客厅" [2] - 建立"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机制 [2] 文化品牌建设 - 举行两届马鞍山长江文化论坛 举办2024采石矶长江音乐节 [1] - 加速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马鞍山段) 深挖长江大保护"生态福利" [1] - 通过全国首个"长江保护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1]
点“绿”成金让生态“颜值”变为文旅“价值” 夏日经济迸发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18 03:44
福建南平光泽县清溪村文旅发展 - 清溪村地处武夷山国家公园西部 是福建省级传统古村落 近年来统筹推动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 [1] - 打造漂流项目 游客可体验山水之间的欢乐 青山环抱 溪水碧透 [1] - 2021年开始整治生态环境 从垃圾乱倒 污水横流转变为集休闲观光 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户外空间 [3] - 利用清溪古街文化资源 建成豆腐工坊 休闲茶馆 汉服体验馆等多种业态 带动村民增收 [5] - 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150万元 [5] 重庆丰都雪玉山生态景观 - 降雨后出现壮观云海景观 清晨阳光穿透云层 云雾五彩斑斓 [6][9] - 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与云海 山峦相映成趣 体现自然之美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融合 [9] 云南亚洲象保护与监测技术 - 亚洲象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群数量稳定增长至300多头 [10] - 通过无人机 红外相机与地面传感器融合应用 实时监测亚洲象活动轨迹与栖息环境 [10][14][16] - 监测系统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野象动态 前端信息实时回传至预警平台 App和村寨智能广播 [16][18] -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网络自2020年试运行以来累计发布预警1.3万余次 有效减少人象遭遇事件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