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林业碳票
icon
搜索文档
守好“绿色银行”百姓吃上“生态饭” 擦亮“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新名片
央视网· 2025-08-15 02:23
核心观点 -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从森林覆盖率仅5%的石漠化贫困地区转变为森林覆盖率达77.21%的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 通过生态修复、林下产业和乡村旅游实现人均收入显著增长 [1][32][35] 生态治理历程 - 198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毕节试验区 成为全国首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农村改革试验区 [7] - 村民连续3个冬春开展植树造林 组建护林队并制定村规民约严禁乱砍滥伐 [9][11] - 2008年国家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 毕节所有县区纳入试点范围 [13] - 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代不足5%提升至2024年的77.21% 林地面积达1.37万亩 [3][32] 产业发展模式 - 林下经济:2024年发展仿野生天麻种植 2025年扩展至1000余亩 因凉爽湿润环境适宜中药材生长 [17][19] - 有机农业:利用海拔2300米昼夜温差优势种植免农药有机蔬菜 租用200亩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 [23] - 碳汇交易:林业碳票碳排放量达34000余吨 价值超300万元 户均增收1.3万元 [35] - 乡村旅游:依托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大迁徙舞》和生态资源吸引游客 [28][30] 基础设施与荣誉 - 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建小洋楼 公路贯通促进农产品外销和旅游客流 [3][26] - 获"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家级称号 [35]
福建省首个造林类型碳中和碳汇项目落地连城
央视网· 2025-04-28 07:36
碳中和林碳汇项目 - 福建省首个造林类型碳汇项目落地连城县 填补《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计量监测方法(试行)》的项目类型空白 [1] - 项目涉及9个乡镇36个单位 总面积19955亩 预估碳汇量32.5万吨 [1] - 项目为2012年以来国有林场造林地块 为打造零碳政府、园区、企业等提供碳汇产品 [1] 项目收益分配机制 - 收益分配采用林农与开发单位8:2分成 开发单位垫付成本且不向林农转嫁风险 [2] - 国有林业公司从交易中扣除成本后获20%收益 村集体按林价分成比例获得款项 [2] - 实现林农、村集体、国有企业和国有林场四方得益 林农收益占比最大 [2] 碳票创新与金融应用 - 发放林业碳票明确林木所有者碳汇量比例 支持交易流转和质押贷款 [2] - 碳票机制提升林农参与积极性 推动新型生态产品开发及林业经济活跃度 [2] 政府支持与服务体系 - 县林业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多部门协作完成造林设计、验收等全流程服务 [4] - 市林业调查规划所提供技术支持 涵盖碳汇测算、监测文档审查等关键环节 [4] 林业资源与生态建设 - 连城县森林覆盖率81.49% 居全省前列 林地面积330万亩 森林蓄积量1800万立方米 [3][5][6] - 全县森林碳汇量达3000万吨 "十四五"计划投入6亿元开发120万亩林分 预计新增1800万吨碳汇量 [5] - 2021年至今完成人工造林7.18万亩 松林改造11.5万亩 中幼林抚育14.7万亩 [4] - 建设5万亩碳汇林基地和2万亩碳中林基地 建立全市最大司法固碳基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