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搜索文档
最高检发布10件生态环境检察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8-27 10:32
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特征 - 跨省非法排放危险废物23125吨 造成生态环境损害1.06亿元[1] - 重点排污单位管理人员干扰自动监测数据1560次 累计时长超2万分钟[2] - 家具制造与纺织染整行业存在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导致VOCs直接排放问题[2] 司法办案机制创新 - 检察机关通过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现全链条追责 涵盖产废企业/转移中介/处置人员[1] - 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批量发现行业性案件线索[2] - 建立跨区划司法协作机制推动湖泊全域治理[2] 生态环境修复实践 - 针对260亩林地破坏问题 通过检察建议与行政公益诉讼协同确定补植复绿方案[3] - 推动家具制造企业完成技术升级 完善VOCs废气排放全流程综合治理[2] - 督促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绿色转型[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发布 加强金融审判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金融犯罪
证券时报· 2025-07-14 18:42
金融审判与监管 - 依法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洗钱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 [2] - 完善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跨境金融资产交易等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 [2] - 加强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协同治理,健全金融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2] 产权与营商环境 - 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2] - 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避免对合法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2] - 推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2] 知识产权保护 - 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 [3] - 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3] 生态环境与民生司法 - 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3] - 健全以生态环境修复为导向的司法责任承担方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 - 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严惩恶意欠薪,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司法裁判规则 [3] 涉外审判与国际规则 - 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司法措施,完善海外利益司法保护机制 [3] -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网络空间等领域国际规则制定 [3] 数据要素与新兴领域 - 依法审理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纠纷,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和交易 [2][3]
2024年以来,烟台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378件
齐鲁晚报网· 2025-06-04 07:25
环境资源案件审理情况 - 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新收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493件 审结1378件 [1] - 审结非法狩猎犯罪案件39件 污染环境犯罪案件7件 [3] - 审结涉噪声 水 大气 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类案件13件 [3] - 审结涉及探矿权 采矿权等资源开发利用类案件6件 [3] - 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206件 [3] 重点领域司法保护措施 - 审结非法采矿 破坏性采矿案件66件 [4] - 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26件 确保伏季休渔政策落实 [4] - 在非法捕捞案件中适用增殖放流机制 责令被告人放流鱼苗72.63万余尾 [4] - 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11件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4] - 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纠纷241件 保障农村土地流转 [4] 司法机制创新与协作 - 推进环境资源刑事 民事 行政审判"三合一"归口管理 [5] - 与多部门联合印发《深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合作框架协议》 [4] - 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155件 [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深化审判机制改革与品牌创建 [5] - 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