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一代信息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港澳企项目总投资额21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57
项目签约。赵强 摄 中新网合肥9月20日电 (记者 赵强)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皖港澳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对接会20日在 合肥举行。此次对接会共签约27个港澳企项目,总投资额达218亿元(人民币,下同),签约项目涵盖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通用智能等十多个新兴领域。 安徽省副省长孙勇说,制造业是安徽的优势产业。港澳是现代服务业高地,在金融、贸易、物流、专业 服务等领域优势显著,皖港澳三地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 香港贸发局华东首席代表吕剑表示,世界制造业大会是展示安徽乃至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窗口,更 是全球制造业领域交流合作、共享共赢的重要平台。香港贸发局将持续助力安徽企业对接全球资源、拓 展国际市场,深化香港与安徽在科创、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本次对接会以"共享机遇 共赢未来"为主题,开展项目对接、投资推介、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旨在进 一步深化皖港澳三地务实合作,共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三地产业协同迈向更高水平。 ...
营收总额超5万亿元,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
新京报· 2025-09-20 06:01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 - 北京市工商联与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科技创新百强、文化产业百强和专精特新百强四个榜单 [1] 百强企业主榜单表现 -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入围门槛突破50亿元 同比增长7.5% 五年累计增长38.6% [3] - 营收总额达5.2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7% 五年累计增长38.8% [3] - 资产总额达15.02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五年累计增长183.4% [3] - 68%的企业集聚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领域 [3] - 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7家 [3] 科技创新百强企业表现 - 营收总额达2.46万亿元 同比增长33.79% [3] - 利润总额达1360.44亿元 同比增长20.54% [3] - 研发费用总额达1742.69亿元 同比增长5.36% [3] - 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9.47% [3] - 关键技术主要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 [3] 文化产业百强企业表现 - 资产总额达6804.48亿元 同比增长77.17% [4] - 营收总额达4200.80亿元 同比增长37.82% [4] - 高新技术服务业成为营收主力 [4] - 利润总额达435.90亿元 同比增长77.21% [4] - 40%的企业已形成成熟的"文旅+"融合模式 [4] - 25%的企业积极探索跨界合作项目 [4] - 86%的企业布局文化新业态 [4] 专精特新百强企业表现 - 营收总额达755.56亿元 [4] - 税后净利润达97.30亿元 [4] - 97家企业核心技术源于自主开发 [4] - 76家企业参与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合作模式 [4] - 95家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46家企业涉足未来产业 [4] - 全年申请国内专利3579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72% [4] 优秀投资案例 - 首次发布20个优秀投资案例 [4] - 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4] - 科创相关投资案例占95% [4] - 战略投资占65% 创新技术投资占40% 企业并购占30% 产业投资占25% [4] 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 1475家企业参加社会责任调研 [5] - 244家民营企业参与案例申报 [5] - 35家企业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 [5] - 354家参与乡村振兴 [5] - 321家参与"万企兴万村"京郊行工作 [5] - 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高达123.86亿元 [5]
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开幕 沈晓明出席 毛伟明致辞
长沙晚报· 2025-09-20 01:11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在长沙开幕。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致辞,省政协主席毛万春,省委副书记、岳阳市委书记 谢卫江出席。 9月19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在长沙开幕。 毛伟明致辞。 会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嘉宾代表发言。大会发布了湖南省重点科技人才需求,共计275项,需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需求产业涵盖新一代 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空天科技等领域。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湖南省常用科技人才政策清单,推介了长沙建设全球 研发中心城市,并举行了院士工作站、重要人才团队、重大科研合作项目等签约仪式。 省领导吴桂英、隋忠诚、刘红兵、郭灵计、乌兰、曹志强、陈竞,有关院士专家,知名高校、企业及港澳台优秀人才代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有关 负责同志出席。 深入推进"湘智兴湘"行动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加快实现"三 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人才支撑。本届大会以"智汇潇湘 湘智兴湘"为主题,包括主场活动、7场重点专场活动以及系列学术交流、产学研对接等配套活 动,将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 ...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14:32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 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 筑牢未来产业根基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 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国 际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速构建。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高水平国际期 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 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 ...
“十四五”以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20%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1:59
投资规模与增速 - 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 [1] - 2024年该领域投资占比首次突破40%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时期大幅提升 [1] 营收贡献与领域分布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 [2] -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2] 重点产业进展 - 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 - 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1] - 工业母机、新材料领域托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 产业发展格局 - 形成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新格局 [1] - 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进行系统化布局 [1] 创新模式发展 - 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总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 [2] - 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2] - AI+专项行动推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模型加速应用 [2]
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3:25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 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 率。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 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 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 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 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 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撑。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 ...
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 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0:53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 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 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 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 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 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撑。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 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 率。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 ...
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战略性专业化重组整合
中国证券报· 2025-09-17 20:19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增长到2.6万亿元;战新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到8.6万亿元;6 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过22万亿 元……9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亮 出央企"十四五"成绩单,一组组数据彰显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对于市场关心的央企重组整合,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 将着眼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思维、前瞻性谋划、创新性举措,大力推动战略性专 业化重组整合,不断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放大国有经济的整体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更加有力的支撑。 深化改革成绩显著 五年来,深化改革展现新气象,取得了新成效。 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十四五"时期,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9家 新的中央企业组建成立,邮轮运营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扎实开展,有效提高了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行效 率。 李镇介绍,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至超过90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3:31
中央企业综合实力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 年均增速7.3% [1][2] - 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 年均增速8.3% [1][2] - 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 [2] 经营质量效率 - 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 [2] - 国有资本回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持续改善 [2] - 万元产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2.8%和13.9% [3]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连续3年超过万亿元 投入强度从2.6%提升到2.8% [2] - 参与全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 打造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2] - 组建23个创新联合体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 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8.6万亿元 较"十三五"大幅提升 [4]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5]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5] 产业转型升级 - 打造1854个智能工厂 布局"AI+"应用场景超800个 [3] - 中央企业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约占全国一半 [5] - 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占全国比例超20% [5] 重组与整合 - 6组10家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 9家新央企组建成立 [3] - 开展邮轮运营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3] - 设立创投基金总规模近千亿元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5] 社会贡献 - "十四五"累计上交税费超10万亿元 [3] - 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3] - 保障煤电油气基础产品供给及通信航空网络运营 [3]
“十四五”央企成绩单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9-17 09:10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五年,是国资央企功能提档、价值跃升、战略支撑作用更好发挥的五年,是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 加快塑造的五年,是党建引领、监管护航、企业面貌为之一新的五年。 2025.09. 17 本文字数:243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祝嫣然 封图 | AI生成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战 新产业领域投资年均增速超过20%,"AI+"专项行动累计布局应用场景超过800个,数字化转型行动打造了智能工厂1854个。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超 过10万亿元,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1.2万亿元。 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资委发布了"十四五"央企成绩单。 李镇介绍,着力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在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 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进一步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重新核定了30家中央企业主业,加快清理退出非主业非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