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

搜索文档
创维唐少伟:AI对电视也有副作用,最好的方式是要克制
钛媒体APP· 2025-08-25 02:30
全球Mini LED电视市场增长 - 2024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达785万台 较2023年425万台增长84.7% [1] - 中国市场2024年Mini LED电视出货量416万台 同比增幅达352.2% [1] - 预计2025年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将超1300万台 同比增长70.6% [1] 中国市场发展前景 - 2025年中国Mini LED电视出货量预计达923万台 同比增长122% [1] - 市场渗透率将超过25% 政策刺激推动向中低端市场下沉 [1] 创维技术战略转型 - 推出"创维变色龙显示技术平台" 核心价值主张为还原真实 [1] - AI控光系统、AI感知系统、AI音画系统集成于AI画质芯片 [3] - 强调对AI能力保持克制 避免过度计算产生副作用 [3] 创维产品创新成果 - 发布壁纸电视A7F系列 配备哑光屏显Pro技术及变色龙AI画质芯片S7 [3] - 累计发布超50款壁纸电视 涵盖OLED/MiniLED/Micro LED多种显示技术 [3] - 壁纸电视累计研发投入26.98亿元 累计销量超50万台 [5] 创维市场表现 - A7F系列上市首周创维MiniLED市占率达19% 位列行业第二 [5] - 公司明确表示下一个MiniLED电视销量冠军将是创维 [5] 行业背景与战略思考 - 2016年中国彩电销量突破5000万台 但已感知到替代品竞争危机 [5] - 壁纸电视定位为满足用户未来持续产生价值的客厅屏幕解决方案 [5] - 强调画质需在真实家居光线中保持真实舒适 而非仅限暗室环境 [5]
上半年全球TV出货量:LG下滑9%跌幅最大
犀牛财经· 2025-08-02 12:34
全球TV市场趋势 - 2023年上半年全球TV出货量同比下降1.5%至9080万台 但出货面积逆势增长2.1%至7220万平方米 平均尺寸提升至53.7英寸 表明市场加速向大屏化、高端化转型 [2] - OLED TV出货量同比增长6.7%至270万台 表现亮眼 [2] LG电子彩电业务表现 - LG电子彩电出货量同比下滑9%至920万台 成为全球TOP5品牌中跌幅最大的品牌 [2]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0.74万亿韩元(同比下滑4.4%) 营业利润6394亿韩元(同比下滑46.6%) 业绩下滑主因包括全球需求疲软、美国关税增加、竞争加剧及物流成本上升 [5] - 媒体娱乐解决方案业务因电视销售下滑及营销费用增长出现营业亏损 [5] LG电子业务结构 - HS家电解决方案、VS车辆解决方案、ES环保解决方案等业务板块取得较好业绩 [6] - 彩电业务作为重要板块持续下滑 给公司带来较大压力 [6] 行业技术路线 - LG电子坚守OLED技术路线 但上半年OLED TV整体增长6.7%的情况下 公司彩电业务仍未能扭转下滑趋势 [5]
TCL电子(01070):聚焦MINILED电视高端化全球品牌力提升
银河证券· 2025-07-29 13:3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TCL电子(1070 HK),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区间12.26-13.34港元[2][133] - 核心观点认为公司通过MiniLED电视高端化战略实现全球品牌力提升,预计三年后销量有望超越三星[1][5] - 分析师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25%,EPS分别为0.94/1.14/1.37港元[2][12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148/1285/1422亿港元,增速15.6%/11.9%/10.7%[2][126] - 归母净利润预测23.8/28.8/34.6亿港元,增速35.2%/21.1%/20.3%[2][126] - 相对估值对应2025年PE 13-14倍,绝对估值WACC模型显示合理价值12.79港元[129][133] 业务战略与市场表现 - 彩电业务2024年收入601亿港元(+23.6%),销量2899万台(+14.8%),ASP提升7.7%[5][71] - 实施"中高端+大屏化"战略,2025H1 65吋以上产品出货量增长29.7%[83][87] - MiniLED电视2025H1销量同比+176%,全球市占率10.8%[91][9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全球MiniLED电视出货量2024年620万台(+106.7%),预计2025年超越OLED[49][53] - 80吋以上电视2024年渗透率3.4%,预计2025年出货量+27.4%[57][59] - 中国品牌全球份额从2016年11.9%升至2025Q1的28.9%,韩企份额下滑[67][70] 创新业务与产业链优势 - 光伏业务2024年收入129亿港元(+104%),占创新业务48%[13][126] - 雷鸟AR眼镜2025Q1市占率50%,位居中国AI眼镜市场第一[120][123] - 全球化产能布局超3000万台/年,墨西哥和越南基地缓解关税风险[107][109]
长虹与海思深度联合研发 5G技术落地迎关键期
证券日报· 2025-07-28 03:02
5G商用发展现状 - 5G商用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家电与科技巨头联盟不断扩大 跨界联合研发加速[1] -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商用网络 5G部署持续提速[4] - 5G+8K技术较为成熟 制造企业精益智造已有效落地 如长虹国内首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5] 企业合作动态 - 长虹与上海海思成立5G应用联合实验室 系海思目前唯一5G联合实验室 聚焦5G与AI、8K技术融合[1][2] - 联想集团与联通在线宣布将成立5G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1] - 华为联合长虹、京东方等企业成立智慧屏白皮书工作组 探索IoT智慧家居生态模式[1] - 长虹旗下爱联科技研发首款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 采用上海海思5G模组中间件方案 支持多网络制式[2] 技术应用场景 - 5G应用覆盖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智能显示、物联网模组、智慧家庭、安全芯片、智慧交通等领域[2][3] - 5G电视实现5G影视、5G教育、5G游戏等功能 家庭场景从智能化走向智慧化[4] - 大屏社交和大屏云游戏应用较为繁荣 5G技术持续创新推动应用场景落地[5] - 5G模组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工业、智慧能源、无人机等垂直领域[2] 产业协同价值 - 海思提供硬核底层技术及软硬件能力 长虹通过终端和服务应用实现技术价值释放[3] - 长虹与海思合作对家电业5G技术推广起强推动作用 是5G技术落地家庭场景的重要一步[3] - 企业合作需突破场景构建和全屋智慧实现 重点在于终端延伸后的应用和服务能力[5]
开源晨会-20250724
开源证券· 2025-07-24 14:59
报告核心观点 - 深度解析“反内卷”行情的持续性、内涵延展及后续展望,各行业“反内卷”行动推进,涉及化工、通信、食品饮料等多行业公司的投资分析与展望 [8][9][10] 总量研究 反内卷行情持续发酵原因及优势 - 反内卷政策层级高、频次高受关注,经历三轮演变层层加码;反内卷行业筹码干净有回补动力,基金配置比例低于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当前市场风险偏好高位,政策稳定等因素驱动A股走强 [8] 市场对反内卷的疑虑 - 质疑是否有强有力财政支持,狭义“反内卷”行情更像收缩型政策,效果多为“触底”非“反转”,是缓慢稳健改变过程 [8] 反内卷政策变化 - 内涵延展,国家发改委提出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雅江水电开发工程或有需求性配套政策 [9] 反内卷行情后续展望 - 后续需求侧政策缺乏持续性及力度,行情或为反弹;需求侧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可类比2016 - 17年,资源品和部分科技行业有望反转 [10] 行业公司 化工 - 涤纶长丝 - 扩产周期尾声,2014 - 2023年产能年均复合增长7.78%,2024年增速降至2.35%,2025年新增产能集中于桐昆、新凤鸣,行业集中度提升 [14] - 下游纺服需求稳健,2025年1 - 6月国内服装零售额增3.10%,带动长丝表观消费增5.37%,出口量增14.18%,美国服装消费增速良好带动需求 [15] - 行业自律助力盈利修复,2024年首次自律失败,2025年更灵活,中短期单吨利润有望修复,长期格局优化单吨盈利能力抬升 [16] - 受益标的为新凤鸣、桐昆股份等 [17] 化工 - 有机硅 - 供给端投产高峰已过,未来新增产能有限,山东淄博企业事故或推动盈利短期修复 [18][20] - 需求端内需与出口稳步增长,2017 - 2024年国内DMC表观消费量CAGR达10.7%,2024年出口量增34.2%,新能源领域贡献增量 [21] - 推荐标的为合盛硅业、兴发集团,受益标的有三友化工等 [22] 通信 - 谷歌云Q2营收136亿美元,同比增32%超预期,Alphabet 2025年资本支出提至850亿美元,预计2026年再增加,海外AI算力链或迎估值提升 [24] - 全球AI发展好,新易盛、中际旭创、台积电等企业业绩亮眼 [25] - 看好海外AI算力产业链,推荐中际旭创等,受益标的有源杰科技等 [27] 食品饮料 - 2025Q2食品饮料仓位降至新低,主动权益基金大幅减配,白酒普遍被减仓 [29][30] - 投资建议布局白酒板块,关注头部企业,坚守优质新消费标的,关注西麦食品等 [32][34] 医药 - 固生堂 - 政策利好叠加需求扩容,中医诊疗市场崛起,预计2030年规模达2.12万亿元,公司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 [36] - OMO + 国际化双轮驱动,构建数字化生态壁垒;“名医 + 名方”战略深化,打开估值空间 [37][38] 家电 - 兆驰股份 - 高附加值产品放量和越南基地增效,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0] - LED业务各环节领先,有望获利润弹性;电视ODM推进越南产能爬坡和自动化提效;光通信切入产业链,有望成龙头 [41][42] 有色钢铁 - 中孚实业 - 成本优化和电解铝权益产能提升,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2] - 权益产能提至75万吨/年,四川电价结算方式调整或降成本;推出员工持股和分红计划,彰显信心 [43][44] 家电 - TCL电子 - 2025H1业绩高增,国内外彩电结构升级,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6] - 国内外出货增长,结构升级持续,面板成本回落助毛利修复 [47][49] 海外 - 泉峰控股 - 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1] - 2025H1盈喜超预期,剥离泉峰汽车利好盈利;泉峰越南三厂交地,产能外迁保障2027年后业绩释放 [52]
华侨城集团,彻底退出!昔日“彩电大王”易主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4:47
股权变更 - 康佳集团控股权由华侨城集团无偿划转至中国华润下属企业,华侨城彻底退出,华润系合计持股30%成为新控股股东 [1][3][4] - 股权划转自2025年4月29日首次披露,7月完成交割,其中磐石润创持有21.76% A股,合贸有限公司持有8.24% B股 [2][3][4]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市场认为此次划转带有产业整合意图 [5] 财务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6亿至5.0亿元,较上年同期10.8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但扣非净利润亏损9.5亿至11.0亿元,与上年同期11.03亿元基本持平 [5][6] - 净利润减亏主要依赖4.5亿至7.0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武汉天源股权会计核算变更和金融资产处置等项目 [6] - 公司有息负债较高导致财务成本负担重,主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 [7] 业务表现 - 消费电子业务持续亏损,原因包括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不及预期、产品结构与国补政策不匹配及库存清理损失毛利 [7] - 半导体业务虽取得技术突破但仍处产业化初期,未形成规模效益,整体经营亏损 [7] - 华润微电子完整半导体产业链或能与康佳光电半导体、存储业务形成协同,加速产业化进程 [9] 未来展望 - 华润接手后面临品牌底蕴与渠道优势同主业亏损、转型缓慢的双重挑战 [8] - 产业协同尤其是半导体业务整合被视为关键突破点,但需先解决内部治理和战略聚焦问题 [9] - 新管理团队尚未公布,业务全面梳理和改革路线图预计明年才能初见成效,短期内需稳住经营基本盘控制亏损 [9]
招商证券:韩系彩电双雄业绩滑坡 国产品牌借MiniLED冲击高端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02:12
韩系彩电双雄业绩下滑 - 2025年二季度三星电子营业利润指引同比骤降56%,LG电子营业利润指引同比下滑47% [1] - 三星VD事业部Q2营业利润同比骤降46%至1130亿韩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LG电子预计亏损235亿至990亿韩元(约合1.2亿-5.2亿元人民币) [1] - 业绩下滑反映中国面板厂商定价权上升、全球高端市场话语权旁落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1] 中国面板行业格局变化 - 上游面板产业加速出清,TCL华星收购广州LGD面板工厂,京东方入股彩虹股份30%股权 [2] - 大陆四家面板厂合计份额近七成,头部企业控产稳价,2024H2-2025H1面板价格进入窄幅波动区间 [2] - MiniLED电视销量渗透率在618期间从去年同期16%提升到40%以上 [2] 国产品牌高端市场突破 - 2025Q1全球高端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44%,销售额增长35% [3] - 海信高端电视出货量份额从14%飙升至20%,TCL从13%增至19%,双双超越LG跻身全球前三 [3] - 三星高端电视份额从39%跌至28%,LG从23%降至16% [3] MiniLED技术优势 - 2025年全球MiniLED电视有望翻倍至1600万台,OLED电视出货量徘徊在600万台 [3] - RGB MiniLED电视较QD-OLED在价格和超大尺寸显示方面更具竞争优势 [1][3] - MiniLED背光灯板成本占比上升、面板成本占比下降,有效提振下游品牌盈利水平 [2] 行业集中度提升 - 国补加速行业头部集中,CR4销售额市占率从82%提升至87% [2] - MiniLED渗透率进入供给侧全面迭代阶段,带动渗透率加速提升 [3]
康佳大股东股权转让全部完成,华润正式入驻昔日中国彩电一哥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4:16
股权变动 - 华侨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所持康佳B股股份无偿划转给华润旗下子公司磐石润创及合贸公司,转让已完成[1][2] - 转让后公司总股本不变,磐石润创持有52,4022432万股A股(占总股本2176%),合贸有限公司持有19,8361110万股B股(占总股本824%)[2]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磐石润创,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最终实际控制人仍为国务院国资委[2][3] 审批进程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予禁止决定书》,批准中国华润收购康佳集团股权案[3] - 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华侨城集团等将所持康佳股份无偿划转至磐石润创和合贸公司[3][4] - 具体划转方案为:华侨城集团划转524亿股A股,深圳华侨城资本划转2755万股A股,嘉隆投资划转198亿股B股[4] 经营状况 - 2024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0137亿元(同比微降067%),半导体业务营收170亿元(同比暴跌9499%)[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5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088亿元)[4][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95-11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03亿元)[6]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1495-02076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4517元/股)[6] 业务分析 - 消费电子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结构不匹配国补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毛利损失[4] - 半导体业务尚处于产业化初期,未实现规模化产出[4] - 公司整体有息负债较高,财务成本负担较重[4] 未来展望 - 华润旗下已有华润微、长电科技两家芯片上市公司,其半导体布局或将带动康佳半导体业务[6] - 华润入驻后可能对公司战略进行调整,董事会成员或有变动[6] - 业内预计康佳发生明显变化可能要到明年[6]
国联民生证券:聚焦优质家电行业龙头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7-09 06:50
家电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家电行业"强于大市"投资评级 内需提振预期向上 板块对美敞口不高 龙头结构升级及全球产能布局应对空间充裕 [1]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经营高质量高股息的白电龙头 品牌与产品实力领先的彩电龙头 经营边际改善的小家电标的 [1] 白电板块 - 2025Q2白电内销有望实现高单至双位数增长 终端快于出货 产业良性运行 [1] - 出口受关税影响短期放缓 但前期订单对收入有支撑 空调龙头产品结构调整带动份额弹性 销量表现优于行业 [1] - Q2成本环境好转叠加均价平稳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板块营收业绩或超预期 报表质量优异 [1] 彩电板块 - 2025年4-5月彩电内外销出货量同比小幅波动 MiniLED渗透率提升带动产品结构优化 线上/线下均价同比+10.5%/+6.5% [2] - 中国彩电龙头凭借面板产业链优势抢占海外市场 收入或延续稳健增长 面板价格同比下滑背景下盈利弹性可期 [2] 厨电板块 - 2025年4-5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24% 新开工面积延续20%下滑 地产链厨电整体β难言改善 [3] - 国补政策支撑下2025Q2厨电零售增速环比平稳 分体式烟灶需求稳健 集成灶或承压 [3] 新兴小家电 - 2025Q2扫地机景气突出 洗地机销量延续高增 国产品牌外销下载量增速远超海外竞对 [4] - 补贴政策推动高端产品(洗地机器人 机械手扫地机)与性价比机型共同带动国内市场增长 海外市场复刻中国2023年高端产品价位下沉路径 [4] 厨房小家电 - 2024Q4以来内需回暖趋势延续 受益低基数及国补对刚需小家电的提振 竞争态势缓和带动618期间多品类均价双位数上涨 [5] - 外销受4月以来关税冲击 代工企业短期收入或承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