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及制品

搜索文档
沃特股份:子公司已批量化向客户提供覆铜板用PTFE薄膜材料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1:03
公司业务进展 - 子公司浙江科赛已实现覆铜板用PTFE薄膜材料的批量化客户供应 [1] 产品应用领域 - PTFE薄膜材料主要应用于覆铜板领域 [1]
日科化学发布半年报 净利1.17亿元同比增长66.2%
证券日报网· 2025-07-28 03:02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07亿元 同比增长1.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66.2% [1] - 主营业务收入11.04亿元 同比增长2.66% [1] - 主营业务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3.29% [1] -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下降3.3% [1] - 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4.92个百分点 [1] 产品业务 - 主营业务为PVC塑料改性剂 包括ACR抗冲加工改性剂、ACM低温增韧剂、ACS抗冲改性剂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管道、建筑材料、注塑、吹塑制品等领域 [1] - 高粘度ACR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2.09% [1] - ACM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2.30% [1] - ACM产品毛利率提升7.75个百分点 [1] 产能扩张 - 2019年2月投资建设年产33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 [2] - 2019年7月通过全资子公司日科橡塑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ACM装置和20万吨橡胶胶片项目 [2] - 项目获得当地政府扶持 投产后将扩大产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2] 产业链整合 - 2020年1月拟通过日科橡塑全资收购海洋化工 [2] - 收购旨在盘活标的氯碱产能指标 向上延伸产业链 [2] - 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 [2] 股东信心 - 2020年1月完成股份回购 [2]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于2020年2月进行股票增持 [2] - 充分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2] 行业前景 - 国家加大对新基建鼓励力度 [1] - 公司下游管材行业将获得广阔发展空间 [1] - 有望给公司发展带来极大助力 [1]
沧州大化,成功产出又一高端聚碳酸酯
DT新材料· 2025-07-27 14:32
沧州大化高粘度PC材料研发突破 - 公司成功研发并生产百吨级高粘度聚碳酸酯(PC)材料,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中国中化体系在高粘度PC领域的产品空白[1] - 高粘度PC具有优异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及低流动性,适用于航空、建筑装饰、汽车工业等高端领域[2] - 2024年11月公司20%硅含量共聚PC试车成功,巩固其国内唯一采用管式连续工艺法生产硅共聚PC粒料企业的地位[3] 高粘度PC与低流动性PC性能对比 - 高粘度PC流动性高,适用于注塑成型复杂部件,生产效率高且韧性、抗冲击性能更优[4] - 低流动性PC需更高加工温度压力,耐热性和机械强度表现更突出,适用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场景[4][5] - 材料选择需根据应用场景需求决定,如新能源、5G基站等领域更倾向高粘度PC的低温抗冲击和阻燃特性[3][4] 国内PC行业结构性矛盾 - 当前国内PC产能结构性矛盾突出,中低端通用型PC过剩,高粘度PC因性能优势市场需求巨大[2] - 高端应用领域如航空、医疗器械等对高粘度PC依赖度高,沧州大化技术突破有助于缓解进口依赖[1][2] 高分子材料行业活动动态 - 2025年高分子产业年会将涵盖政策发展、市场分析、投融资等议题,并设立"新塑奖"评选[8] - 七大专题论坛聚焦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创新,涉及特种工程塑料、电磁复合材料等细分方向[10]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及终端对接,推动高分子材料在智能制造、5G/6G等新兴领域的应用[10]
仁信新材(301395) - 2025年7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2 09:26
产品销售情况 - 2024 年度 HIPS 产品销量达 93,190.28 吨,较 2023 年度增长 48.45%,因国家刺激内需政策使下游行业对原材料需求增加 [1] - 2024 年度工厂客户收入 89,502.44 万元,占整体收入的 40.51%,较 2023 年度增长 5.44%,因 GPPS 专用料与 HIPS 产品通过工厂客户销售,部分客户销量增长 [1] 产品应用领域 - GPPS 除供应传统终端客户 PS 普通料树脂,还为光学级高端应用领域提供专用料,自 2020 年供应冰箱透明内件专用料,近三年销量稳步提升 [2] - 2024 年 HIPS 以普通料为主,应用于家电等领域,下半年推出高光泽壳体 HIPS 专用料,四季度通过国内头部家电厂家产品验证 [2] - 2025 年加强推广高光泽壳体 HIPS 专用料,加速耐低温板材 HIPS 专用料推出,提高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竞争力 [2]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2.09 亿元,净利润 5,324.38 万元 [3]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38 亿元,同比增长 20.46%,净利润 2,161.43 万元,扣非后同比增长 532.49%,因新产品市场化进展好且大客户订单放量 [3] 库存情况 - 公司经营策略为“高周转、低库存、产销联动” [4] -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库存增长,因订单需求变动与供应链管理需要,产成品库存增加保障交付,原材料备货保证生产供应稳定 [4][5] 项目进展情况 - 2025 年初竞拍获得大亚湾石化区 20.24 万平米三类工业用地,为聚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奠定基础 [5] - 2025 年将推进项目落地实施,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完善产业链,扩展产品维度,提高抗风险及盈利能力 [5]
服务宁德时代、华为等知名企业 多种发泡材料规模化生产“小巨人”新恒泰北交所IPO获受理
全景网· 2025-06-12 06:02
公司概况 - 浙江新恒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北交所IPO受理,专注于功能性高分子发泡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PEFoam、IXPE、MPP等 [1] -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多种发泡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研发实力较强、产品质量良好、品牌口碑优良 [1]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小巨人"企业、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3] 技术实力与研发 - 公司已形成多产品、多应用领域的发泡材料高效制备技术,建立多条发泡产线,并在越南、泰国等地设立境外子公司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取得53项专利,其中21项为发明专利,31项为实用新型专利、1项为外观设计专利 [3] - 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9.12% [3] - 公司参与起草了多项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包括QB/T5490-2020《聚丙烯微孔发泡片板材》等 [3]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产品应用于爱丽家居、海象新材、财纳福诺等知名地板制造商 [2] - 在MPP领域,公司产品在新能源电池缓冲垫市场、5G微波天线市场的占有率均位于全国前列,已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上汽集团、华为等知名品牌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3,001.42万元、67,926.80万元和77,421.86万元 [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500.03万元、10,095.67万元和9,176.43万元 [4] 行业前景 - 2018年至2023年,中国市场发泡聚乙烯材料复合增长率为9.04% [4] - 2023年中国聚乙烯泡沫塑料市场规模达19.76亿美元,预计至2028年将达到34.00亿美元 [4]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5万立方米微孔发泡新材料项目、IXPE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现有产能瓶颈,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5] - 公司拟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拓展材料在航空航天、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的应用 [4]
IPO研究|预计2028年中国发泡聚乙烯材料市场规模34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6-11 08:49
公司IPO及业务概况 - 浙江新恒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 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 [4] - 公司专注于功能性高分子发泡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PEFoam、IXPE、MPP 以及聚氨酯微孔发泡材料、非发泡PVC耐磨层等 [4] - 泡沫塑料具有质量轻、隔热性能好、缓冲及隔音性能好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4] 聚乙烯发泡材料行业 - 发泡聚乙烯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和优异的隔热、缓冲保护等特性 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筑、家居生活等领域 [5] - 2018-2023年中国市场发泡聚乙烯材料复合增长率为9.04% 2023年市场规模达19.76亿美元 预计2028年将达到34.00亿美元 [5] 聚丙烯发泡材料行业 - 发泡聚丙烯材料具有耐热性、机械强度、耐冲击性等优点 绿色环保且可回收性强 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通信、汽车、建筑等领域 [7] - 2023年全球发泡聚丙烯市场规模达11.25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到17.25亿美元 [7] - 2023年中国发泡聚丙烯市场规模约为26.57亿元 同比增长10.71% [7]
金发科技: 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关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10 11:26
差异化权益分派原因 - 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9.58元/股,回购金额为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6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3] - 截至2025年5月26日,公司总股本为2,636,612,697股,回购专户内的股份数量为61,979,417股 [3] - 根据相关规定,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等权利,因此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差异化权益分派 [4] 差异化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 [5] -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5] - 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份、不送红股 [5] 差异化权益分派计算依据 - 截至2025年5月26日,公司参与分配的股份数量为2,574,633,280股(总股本扣除回购专户股份) [5] - 除权除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因本次仅进行现金红利分配,流通股变动比例为0 [5] - 以2025年5月26日收盘价10.49元/股计算,实际分派除权除息参考价格为10.39元/股,虚拟分派除权除息参考价格为10.3924元/股,两者差异绝对值在1%以下,影响较小 [6] 法律意见结论 - 公司本次差异化权益分派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回购规则》《监管指引第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6] - 本次差异化权益分派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6]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0 11:16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获2025年5月20日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 每股现金红利0.1元(含税),以实际参与分配的2,574,633,280股为基数,总计派发现金红利257,463,328元 [2] - 总股本2,636,612,697股中,回购专用账户61,979,417股不参与分配 [2] 差异化分红计算 - 摊薄后每股现金红利为0.0976元/股(计算公式:2,574,633,280×0.1÷2,636,612,697) [2] - 除权(息)参考价=(前收盘价-0.0976)元/股,流通股变动比例为0 [2] 实施时间安排 - A股股权登记日为2025/6/17,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6/18 [1][3] 红利派发方式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未指定交易股东的暂由该机构保管 [3]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暂不扣税,按持股期限差异化计税(1个月内20%,1-12个月10%,超1年免税) [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09元 [5] - 沪港通香港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09元 [5] - 其他股东自行申报所得税,税前每股0.1元 [5] 咨询渠道 - 股东可通过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20-66818881咨询权益分派事项 [6]
双象股份(002395):旭化成宣布退出PMMA行业 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重塑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6-03 04:36
旭化成业务调整 - 日本旭化成决定退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以及苯乙烯-丁二烯(SB)乳液业务,并重组乙腈供应框架(关闭川崎的精制厂)[1] - 旭化成将于2026年9月停止PMMA生产,2027年9月停止销售,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石化产能大规模扩张加之原料成本高企导致旭化成PMMA产品竞争力下降[2] PMMA行业格局 - PMMA需求存在结构性分化,光学级国产替代正当时,我国PMMA市场需求量巨大,特别是液晶显示屏、LED照明、汽车的市场增长十分迅速[1] - 我国PMMA产能以低端为主,高端光学级PMMA产品市场份额和产能主要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所掌控,2024年我国PMMA进口量为16.27万吨[1] - 日本住友化学已于2024年9月底前关闭了其位于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Sumitomo Chemical Asia的PMMA生产线中的两条[2] - PMMA行业竞争格局或正加速重塑,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壁垒的企业有望受益[2] 国内光学级PMMA龙头 - 公司是国内光学级PMMA龙头,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量产高端光学级PMMA材料的内资企业[3] - 公司现有光学级PMMA材料产能15.5万吨/年、MS产能7.5万吨/年,产品销售价格相对进口产品低,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3] - 公司将加快年产30万吨光学级PMMA/MS新材料一期项目达产步伐,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光学级PMMA材料行业的龙头地位[3] - 随着公司高端PMMA改性染色产品的占比提升和MS新材料实现量产,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3]
研判2025!中国PMMA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分析:行业进入新一轮扩张期,光学级PMMA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1:24
PMMA行业概述 - PMMA又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光学特性、耐候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广告等领域 [3] - PMMA生产技术主要有悬浮聚合、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三种工艺,其中本体聚合法能生产用于汽车、液晶显示、电子电器领域的高端PMMA产品 [3] - 国内企业如万华化学和苏州双象已实现本体聚合工艺生产PMMA [3] PMMA产业链 - 上游主要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供应商,MMA单体决定了亚克力制品的基本性质 [5] - 中游是PMMA制品生产商,通过聚合、成型、加工等工艺生产各种PMMA制品 [5] - 下游应用包括建筑、家居装饰、广告展示、照明、交通设施、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 [5] MMA行业发展 - 2024年MMA产能达到271万吨,同比上涨9.94% [7] - 2022年因丙烯腈—ABS产业链快速发展,推动了丙烯腈产能及ACH工艺MMA产能大幅增长 [7] - 2024年受丙烯腈市场产能过剩及盈利不佳影响,MMA产能增速有所放缓 [7] PMMA下游消费 - 汽车为PMMA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占比达到26% [9] - 照明和卫生器具分别占比19%和17% [9] PMMA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PMMA产能达到73.54万吨,同比上涨19.50% [11] - 华东地区PMMA产能为64.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87.71% [11] - 西南地区产能7.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0.20% [11] - 东北地区产能约1.535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2.09% [11] PMMA进出口情况 - 2024年PMMA进口量达到16.28万吨,出口量5.4万吨 [13] - 2025年1-3月进口量4.02万吨,出口量1.63万吨 [13] - 2018年出口量1.37万吨,2024年增长至5.4万吨 [13] PMMA行业竞争格局 - 生产技术主要被日本三菱化学、日本住友化学以及法国阿科玛等国外企业垄断 [15] - 国内企业如无锡双象超纤材料、万华化学、镇江奇美化工等正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 [15] 重点企业分析 - 无锡双象超纤材料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量产高端光学级PMMA材料的内资企业,2024年PMMA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同比上涨73.09% [17] - 万华化学2024年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实现营业收入282.73亿元,同比上涨18.61% [19] PMMA行业发展趋势 - 光学级PMMA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特别是在新型显示技术和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推动下 [22] - 行业将积极推动绿色转型,探索使用生物基或可再生资源替代传统石油基原材料 [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