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服务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 | 新氧(SY.US)涨超7.7% 将于本周五盘前公布最新财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6:40
股价表现 - 新氧股价周三上涨超过7.7% 报收5.181美元 [1] 财报发布计划 - 公司将于8月15日盘前发布最新财报 [1]
英国监管机构就医美肉毒杆菌中毒事件发出警告
新华社· 2025-08-08 03:13
医美行业风险事件 - 英国卫生安全局发布公报警告美容手术后发生的肉毒杆菌中毒病例[1] - 肉毒杆菌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 通过麻痹皮下神经消除皱纹 广泛应用于医美领域[1] - 2023年6月4日至8月6日期间已报告41例临床确诊的医源性肉毒杆菌中毒病例[1] - 中毒症状包括吞咽困难 言语不清 呼吸困难等 症状可能需要长达4周才会出现[1] - 现有证据表明中毒事件与使用未经许可的肉毒杆菌毒素产品有关 部分病例与手术操作有关[1] 监管机构应对措施 - 英国卫生安全局向全英临床医生发布建议 要求密切关注近期接受美容手术人群的中毒症状[1] - 建议公众在美容治疗时检查产品是否获得许可 不要从网上购买产品自行使用[1] - 机构顾问表示美容手术相关的肉毒杆菌中毒虽然罕见但可能非常严重[1]
央视曝光水光针美丽陷阱
经济观察网· 2025-08-04 02:23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财经消息,水光针凭借"微创变美"的特点,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总台财经调查 记者发现,个别正规医美机构违规将械二类水光产品用于注射。根据消费者给出的线索,记者来到广州 的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这是一家持有《医疗机构许可证》的正规医美机构。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 总局规章《医疗器械分类规则》中的内容可以明确,注射进皮肤的水光针剂,必须取得械三批号。然而 这家机构却违规为消费者注射械二类的"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记者进店体验,院长、顾问刻意混 淆械二械三的概念,直言只要是"械字号"就可以放心注射。 ...
无门脸儿、无资质、无底线 违规水光针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央视新闻· 2025-08-03 15:42
行业乱象 - 水光针凭借"微创变美"特点成为年轻人选择 但存在正规医美机构违规使用械二类水光产品、无资质生活美容店提供代打服务、违禁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等问题 [1] - 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刻意混淆"械字号"概念 将械二类丝丽516动能素宣传为可注射水光产品 售价228元 [3][5][7] - 该医院使用含管制麻醉成分"三甲卡因"的非批准麻药"元泰婧皮肤抑菌液" 护士也参与蒙骗消费者 [11][15] - 姬妍兮医疗美容诊所违规注射械二类丽驻兰黑盒水光产品 执业医师对合规性问题装傻充愣 [17][19][21][22][24][25][27][28][30] 非法经营 - 遇见美科技美容店无医疗资质 店长走私无中文标识JUVELOOK水光针剂和麻膏 非法提供注射服务 [32][34][35][37][39] - 明通化妆品批发市场"鑫隆国际医美仓"公然销售违禁水光针剂和73元/盒的麻贴 提供132页报价单含数百种水光产品 [41][43][45][46][47][49] - 小红书成为药商和代打人员接单平台 徐州无名工作室操作环境脏乱 使用重复针头 敷麻工具不规范 [51][53][55][57][58][60][62] 产品欺诈 - 薇缇医疗美容店以88元东国水光针为低价引流产品 实际为用于预防术后粘连的械三类产品 不能用于面部注射 [65][67][68] - 类似产品"术唯可"也被违规用作水光针剂 本应注入腹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被直接注射到面部 [67]
财经调查丨警惕低价引流的陷阱!88元水光针其实是腹腔防粘连凝胶
搜狐财经· 2025-08-03 12:50
医美行业乱象 - 薇缇医疗美容店工作人员以正规械三类润致娃娃水光针分量不足为由,要求消费者加购88元的东国水光产品,并声称其拥有械三批号且安全可靠 [1] - 东国水光产品的适用范围实为"预防或减少腹(盆)腔手术的术后粘连",不能用于面部水光注射 [1] - 类似械三类产品"术唯可"适用范围同样是"预防腹(盆)腔术后粘连",但常被医美市场用作低价引流的水光针剂 [1] - 医颜医美机构将本应注入腹腔的透明质酸钠凝胶直接用于面部注射 [1]
水光针市场乱象:“三无”产品偷着打!总台《财经调查》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8-03 12:15
医美行业乱象 - 正规医美机构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违规使用械二类"丝丽516动能素"水光产品进行注射,并刻意混淆"械字号"概念误导消费者[3][4][6][7][9] - 姬妍兮医疗美容诊所违规注射械二类"丽驻兰黑盒"水光产品,执业医师对合规性问题含糊其辞[10][11][12][14][16][18][20][22][23][24][26][27] - 生活美容店遇见美科技美容店无医疗资质,提供走私"三无"水光针剂注射服务,包括未获批准的JUVELOOK和丽珠兰水光针[29][31][33][34][36] 违规产品流通 - 深圳明通化妆品批发市场"鑫隆国际医美仓"公开销售违禁水光针剂和麻贴,包括无中文标识的外版丽珠兰水光针和73元/盒的违规麻贴[38][40][41][42][44][46] - 销售人员提供132页报价单显示市场上有数百种违规水光产品流通[47] - 小红书平台成为违规水光针推广和代打服务接单渠道,部分内容将不能注射的产品宣传为"卓越"注射类产品[44][49][56][58] 产品滥用情况 - 连云港薇缇医疗美容店将适用范围为"预防术后粘连"的械三类东国透明质酸钠凝胶(88元)冒充水光针使用[64][66] - 医颜医美机构将同样用于预防术后粘连的"术唯可"透明质酸钠凝胶违规用于面部注射[66][68] 非法服务模式 - 徐州无名工作室通过小红书接单,在非医疗环境下提供代打服务,操作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49][51][52][54] - 代打服务形成产业链:消费者从药商处购药后找代打人员注射,跨城市也可通过小红书找到服务[56][58] - 代打人员缺乏专业资质,操作不规范且回避关键问题,发现问题后迅速切断联系[60][62]
AirSculpt Technologies(AIR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1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为4400万美元 同比下降137% 环比第一季度收窄4个百分点 [7] - 调整后EBITDA为580万美元 同比下降110万美元 利润率133% vs 上年同期135% [7][20] - 病例量下降141%至3392例 单例收入稳定在12975美元 [18] - 经营现金流500万美元 同比提升160万美元 [22] - 杠杆率从376倍降至287倍 偿还债务1600万美元 [21][2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皮肤紧致项目在3家中心试点 计划第三季度扩大试点范围 [13][31] - 50%患者使用第三方融资支付 高于第一季度的44% [19] - 客户获取成本降至2905美元/例 同比降低420美元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同店营收下降约22% 但较第一季度边际改善 [7][18] - 2024年新开的5家中心表现符合预期 将纳入同店计算 [36] - 伦敦中心Q2表现优于整体 但仍未实现现金流转正 [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五大战略重点:营销优化、销售转化、新服务开发、客户体验提升、技术投入 [11][14] - 营销支出转向搜索引擎/社交媒体 带动潜在客户量创纪录 [11] - 通过Salesforce系统提升咨询量 并激活历史客户资源 [15] - 短期优先改善同店销售 暂缓新中心扩张计划 [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环境仍具挑战 客户转化存在滞后性 [28][46] - 维持全年指引:营收16-17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 1600-1800万美元 [15][23] - GLP-1药物流行带来皮肤松弛需求 但相关收入未计入指引 [31][32] 其他重要信息 - CFO Dennis Dean计划退休 正在物色接任者 [5][17] - 成本削减计划全年节省超300万美元 Q2已取得显著进展 [9][3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下半年业绩改善驱动因素 - 潜在客户量和咨询量增长为基础 但消费犹豫仍存 [28] - 成本管控和营销效率提升将推动EBITDA改善 [29] 问题: 皮肤紧致服务进展 - 试点结果尚未形成稳定收入 暂不影响全年指引 [31][32] 问题: 新中心对同店数据影响 - 2024年新中心将纳入计算 带动同店降幅收窄 [36][37] 问题: 消费趋势观察 - 客户行为呈现波动性 独立医美机构竞争压力增大 [45][46] 问题: 扩张计划重启条件 - 需等待同店销售企稳及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改善 [49]
这个夏天,年轻人异地求美火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08:05
医美+旅游市场趋势 - 高考后暑期医美需求激增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学生患者增长10%-30% 整形美容中心7-8月手术量月均增加100多台 [5] - 北京地区双眼皮、隆鼻、瘦脸针等手术暑期业务量增长30% 连续几年呈递增趋势 [7] - 海外医美项目中 医美占比高达15.4% 韩国成为最热门目的地 [9] - 2024年31%中高收入人群计划出境医美 按2800万求美者计算超900万人有跨境需求 [10] 消费群体特征 - 增量客户以高三毕业生和大学生为主 形成二三线向一线城市流动趋势 [8] - 年轻群体精算投入产出比 例如韩国热玛吉价格仅为国内40% 差价可覆盖机票住宿 [9] - 社交媒体助推热潮 小红书相关话题讨论量超1亿 抖音播放量持续攀升 [11] 区域市场发展 韩国市场 - 提供C-3-3医疗签证(最长3个月) 配套中文翻译、接送机及术后度假服务 [15] - 2023年接待外国医疗游客117万人次创纪录 中国患者占比22.3%达26万人次 [15] - 皮肤科和整形外科治疗占比68% 地陪服务时薪达120-150元人民币 [15][19] 成都市场 - 提出2025年医美产业目标营收1000亿元 出台专项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 [16] - 依托旅游资源开发"医美+康养旅游"线路 计划打造特色医美品牌集群 [16] - 河北北戴河新区引入韩国抗衰医美中心 探索"旅游+医美"创新业态 [16] 行业服务模式 - 韩国机构设计"变美+旅行"行程 如术后安排网红店打卡等轻活动 [15] - 成都推动从单一美容向"精神疗愈"转型 结合生态资源开发康养医美 [16] - 部分机构存在"美容贷"诱导和黑诊所陷阱 跨国服务存在语言沟通障碍 [19]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超1.5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7 10:38
成都都市圈经济表现 -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达15171.78亿元,其中成都占比79.8%达12108.2亿元,德阳1588.0亿元,眉山945.48亿元,资阳530.1亿元 [1] - 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占GDP比重71.5%,显示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2] - 德阳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1799.0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90.3亿元增长6.9% [2] 重点产业链发展 - 都市圈9条产业链产值超万亿元,成都主导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等6条产业链,德眉资主导清洁能源装备等3条产业链 [1]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2%,智能手表119.2%,锂离子电池45.8% [1] - 德阳燃气轮机产量增长101.6%,发电设备增长51.3% [1] - 眉山太阳能电池增长179.8%,液晶显示屏15.5%,液晶显示模组24.5% [1] - 资阳铁路机车增长130.8%,锂离子电池31.9%,中成药71.5% [1] 消费与服务业发展 - 成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2.3亿元,正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2] - 成都重点发展文创产业、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等服务消费领域 [2]
医美并购的“朗姿教训”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23 13:47
核心观点 - 朗姿股份通过资本驱动快速并购医美机构形成连锁规模,但忽略了行业"医生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1][30] - 医美业务非但未成为第二增长引擎,反而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和现金流表现[8][14] - 资本运作与实体经营的深层矛盾是朗姿医美困局的根源[31]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亿-2.6亿元,同比增长31.74%-55.69%,但扣非净利润仅0.9亿-1.3亿元(含1.6亿元减持投资收益),同比下滑35.68%-7.09%[3][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降7.77%,扣非净利润7328万元同比降6.89%,经营活动现金流1.74亿元同比降23.43%[7] - 医美业务收入与毛利润同比分别减少9.22%和8.58%,毛利率55.05%显著低于女装(64.51%)和婴童(62.28%)业务[11] 业务结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拥有41家医美机构(12家医院+29家诊所),运营七大品牌但仅晶肤医美实现正增长[10][13] - 2024年仍斥资5.82亿元收购北京丽都100%和湖南雅美70%股权,但标的机构主力团队已流失[22] - 2016年至今通过年均1次并购扩张医美版图,包括米兰柏羽、高一生等品牌[24][29] 行业特征 - 医美产业链上游药械厂商利润占比50%-70%,下游服务机构虽占55%-60%产值但利润仅10%-25%[16] - 医美机构属重资产行业:设备5-10年折旧周期,医生月薪2万-3万元+5%-10%提成,且禁止加盟模式[17] - 行业门槛低致价格战激烈,2025年全国专科医美机构达2.1万家同比新增2400家[21] - 美国医美连锁化率不足15%,主流为"中央厨房+个人诊所"模式,医生培养周期13-15年[30] 资本运作 - 2020-2021年因医美概念股价三个季度涨7倍,但实控人申炳云2021年6月套现6.33亿元[26] - 股价从71.6元高点跌去74%,反映市场对并购扩张模式的质疑[28][30] - 收购标的北京丽都曾因管理混乱、医疗纠纷频发导致资不抵债,原实控人沦为老赖[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