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制造

搜索文档
中海达:自主研制了单波束测深仪等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3:45
公司技术产品 - 公司基于声学探测技术自主研制了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单双频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及无人船等产品 [1] - 产品配套外业采集软件和内业后处理软件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1] - 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施工、海洋勘测、水下地形测量、水文勘测、水文流速流量测验、应急救援、水下考古及库容测量等工程领域 [1]
三川智慧:目前未涉及水泵的生产和销售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1:45
公司业务范围 - 智慧水务板块主营业务包括各类水表的研发、生产、销售 水务投资运营 水务管理应用系统推广 [1] - 公司目前未涉及水泵的生产和销售 [1]
金卡智能9月5日获融资买入757.03万元,融资余额2.76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8 01:29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表现 - 9月5日股价上涨2.05% 成交额9074.21万元[1] - 当日融资买入757.03万元 融资偿还820.62万元 融资净流出63.59万元[1] - 融资余额2.76亿元 占流通市值5.31%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 融券卖出1600股 金额1.99万元 融券余量9300股 余额11.55万元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 2012年8月17日上市[2] - 主营业务为智能燃气表及燃气计量管理系统研发生产销售[2] - 收入构成:智能民用燃气终端及系统64.49% 智能工商业燃气终端及系统20.73% 智慧公用事业管理系统及其他7.70% 智能水务终端及系统7.09%[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42万户 较上期减少5.90%[2] - 人均流通股15315股 较上期增加6.32%[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97.09万股 较上期减少310.45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39亿元 同比增长3.69%[2]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减少37.97%[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48亿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4.56亿元[3]
蓝盾光电:9月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45
公司2025年9月5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就研发战略、产品布局、国际化及政策研究机制进行说明 [1] - 公司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引进推进光谱、色谱和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平台建设 加快新产品核心技术攻关 [1] - 研发聚焦环境监测业务 拓展空气、废气、水质及碳监测产品体系 迭代智能监测站房及智慧化运维等数智化产品 [1] - 布局交通气象业务 推进团雾、覆冰等恶劣天气管控方案 研发集成式低空气象站及起降场气象保障平台 [1] - 抓住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及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政策驱动下的市场机遇 [1] 产品战略 - 产品线集中于环境监测、智慧交通和气象观测领域 通过数智化产品迭代和新装备研发强化主业 [1] - 环境监测业务持续拓展空气、废气、水质及碳监测产品体系 加快环境应急监测和水生态监测新装备研发 [1] - 交通气象业务推进监测装备及恶劣天气综合管控解决方案研发 积极布局低空气象保障业务 [1] 国际化进展 - 国产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速渗透 [1] - 公司借力国产化政策与一带一路合作 推动环境监测装备和交通气象系统等产品国际化 [1] 政策研究机制 - 营销中心市场部与研发中心产品规划部协同开展政策、市场及技术趋势调研分析 [1] - 通过管理层讨论形成产品业务规划 确保决策前瞻性和适应性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主营收入1.86亿元 同比下降27.26% [2] - 归母净利润-3507.1万元 同比下降1877.03% 扣非净利润-4142.41万元 同比下降1205.55% [2] - 第二季度单季度收入8449.11万元 同比下降38.8%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274.18万元 同比下降360.58% [2] - 毛利率26.4% 负债率19.04% 财务费用-415.18万元 投资收益-44.64万元 [2] 市场交易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04亿元 融资余额减少 [3] - 融券净流出5340.0 融券余额减少 [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高端分析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及数据分析服务 [1]
蓝盾光电(300862) - 300862蓝盾光电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5
2025-09-05 09:18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光谱、色谱和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平台建设,加快新产品核心技术攻关 [2] - 聚焦环境监测业务,拓展环境空气监测、废气污染源监测、水质监测和碳监测产品体系,迭代智能监测站房及智慧化运维等数智化产品 [2][3] - 推进交通气象细分业务,研发团雾、覆冰等恶劣天气管控综合解决方案,布局低空气象保障业务,开发集成式低空气象站和起降场气象保障平台 [2][3] - 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保持国内一流研发实力 [3] 产品线优化与市场机遇 - 深耕环境监测主营业务,持续拓展环境空气、废气污染源、水质和碳监测产品体系,加快环境应急监测、水生态监测等新装备研发 [3] - 围绕交通气象细分市场,加快推进团雾、覆冰等监测装备及恶劣天气综合管控解决方案研发 [3] - 积极布局低空气象保障业务,研发集成式低空气象站和起降场气象保障平台 [3] - 抓住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等政策驱动下的新市场机遇 [3] 国际化进程与海外拓展 - 借力国产化政策与"一带一路"合作,推动环境监测装备、交通气象系统等产品国际化,加速在东南亚、中东等沿线国家渗透 [3] 政策研究与决策机制 - 营销中心市场部与研发中心产品规划部协同开展产业政策、市场动态、客户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调研分析,确保公司决策前瞻性和适应性 [3]
真兰仪表:海外战略规划聚焦于全球化推进区域业务深耕与技术认证壁垒构建等核心方向
全景网· 2025-09-04 10:42
海外市场战略规划 - 海外市场营收增长40% 目前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海外战略聚焦全球化推进区域业务深耕与技术认证壁垒构建 [1] - 借助德国真兰百年品牌优势嫁接自身技术积淀与市场口碑 [1] 区域业务布局 - 海外业务覆盖欧洲、美洲、非洲、独联体及亚太地区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 [2] -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 探索国际计量合作新模式 [2] - 已形成一定的区域业务布局 [2] 产品认证与技术优势 - 民用膜式燃气表、工商业膜式燃气表、智能燃气表及气体流量计取得欧盟EN1359认证、EN12480认证、欧盟MID认证(Module B & Module D认证) [2] - 获得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 R137认证以及欧盟EU质量体系认证 [2] - 产品多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和欧洲标准要求 [2] - 基于NB-IoT、GPRS、LoRaWAN、NFC等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获得欧盟EN16314认证和国际认可的IEC与ATEX防爆认证 [2] 研发与产品创新 - 持续投入研发基于海外客户需求的各类新产品 [2] - 研发多种通信技术的智能燃气表为产品出口夯实基础 [2]
金卡智能(300349) - 2025年9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3 11:32
海外业务拓展 - 加大海外业务战略性资源投入,完成多款重点产品国际认证 [1] - 巩固俄语区、南美市场,紧抓一带一路及智能化需求机遇 [1] - 与哈萨克斯坦成立合资企业Goldcard Smart Group Kazakhstan LLP,服务本土市场并辐射周边地区 [2] - 已在乌克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2个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市场突破并获取订单 [3] - 积极响应海外本地化政策,加强本地服务与交付能力 [1] 过程计量业务 - 完成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街流量计三大核心产品的防爆认证与型式评价取证 [4] - 实现近60家客户试挂与销售突破,包括浙江恒逸石化、华润电力等行业重点客户 [4] - 受益于国家产业链安全与自主可控战略,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4] 氢能业务布局 - 形成领先技术布局和产品矩阵,包括TBQM型气体涡轮流量计、TUS型气体超声流量计等氢能计量产品 [5] - 自主研发的质量流量计已在中石油、华润等大型客户的氢气项目中投入实际应用 [5] - 核心产品性能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证 [5] 财务表现与战略投入 - 主营业务收入微升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6] - 净利润下降原因包括加大对海外业务及过程计量业务的战略性资源投入 [6] - 未来将通过战略资源倾斜、产品竞争力强化及运营效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6] 新能源领域拓展 - 成立天信新能源,开展光伏发电与储能电站的投资、开发、建设及运营服务 [7] - 光伏储能市场前景广阔但面临技术迭代、成本与盈利模式等挑战 [7] - 聚焦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拓展光伏配储等应用场景 [7] 资本运作规划 - 资本运作是公司实现战略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8] - 未来资本运作取决于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态势及优质标的协同效应 [8] - 若有相关计划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
“并购之王”丹纳赫是如何“养成”的?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9-02 04:23
公司并购成就 - 丹纳赫集团在过去40年完成近400次并购,总花费约900亿美元,创造市值约2000亿美元,若计入分拆及出售企业,总计为股东创造约2500亿美元价值[2] - 公司股价年均回报率达22%,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12%的表现,并超过伯克希尔-哈撒韦16%的回报率,与苹果公司相当[2] - 并购特点包括高频度(年均超10次,最高年达19次)、高成功率(大部分交易特别是大型交易成功)及跨行业(覆盖低端制造业至生命科学等十几个行业)[4] 并购风格演变 - 1980年代采用离散式制造业并购策略,聚焦工业利基市场领先公司,运用高杠杆、税务盾牌及资产重组等手段,后期逐步转向环境与控制等平台聚焦[6] - 2001年后进入流程驱动的多元化平台策略,核心团队包括CEO卡尔普、CFO科马斯等,建立科学并购体系并融入DBS管理,发展双轨制并购机制[7][8] - 2016年后进入聚焦时代,剥离非核心业务(如分拆福迪威、盈纬达等),95%并购资金投入生命科学与诊断领域,单个交易体量达9.1亿美元,总金额超600亿美元[11][12] 平台策略案例 - 水质平台通过1996年并购McCrometer进入市场,后续进行至少55起并购(披露金额交易12.4亿美元),营收从2002年5亿美元增至2022年2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15%-20%提升至20%-25%,ROIC超20%[17][20][21] - 测试测量平台以1998年6.25亿美元并购福禄克为基石,总计48起并购(披露金额42亿美元),营收从1998年3.4亿美元增至2015年1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10%提升至超25%[22][23] - 体外诊断平台通过2004年7.3亿美元并购雷杜米特建立,总并购金额超120亿美元,2023年营收96亿美元(占全集团40%),营业利润率达27.4%,估值超700亿美元[37][38] 运营与整合机制 - 双轨制并购体系包括基层运营公司负责临近市场及补强型并购(如哈希并购巴西Hexis),总部战略团队评估巨型并购(如泰克电子、贝克曼库尔特)[8] - DBS标准化流程贯穿并购全程,从市场调研到目标培育均采用可视化及日常管理工具,确保流程执行与持续改进[9][10] - 2016年后注重协同效应与早期创新投资,成立风险投资部门(如丹纳赫创新中心),在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股权投资,并任命首席科学官加强科技布局[13][14] 分拆业务表现 - 齿科平台通过2004年4.25亿美元并购KaVo建立,总并购金额近50亿美元,营收从2005年6亿美元增至2018年28亿美元,但因整合挑战于2019年分拆为盈纬达,2024年市值不足30亿美元[32][33][36] - 产品标志平台通过2002年4亿美元并购伟迪捷建立,总并购金额超20亿美元,营收从2002年3亿美元增至2022年20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17%-19%提升至25%,ROIC达17%-19%[29][32]
康斯特:上半年,公司增长侧重高端产品替代、细分领域需求提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11:10
公司增长驱动因素 - 上半年增长侧重高端产品替代、细分领域需求提升以及非美出口市场拓展 [1] - 下游行业排名前两位分别为计量检测和电力 传感器和仪表快速增长至第三位 [1]
天罡股份(832651):北交所信息更新:超声水表+供热节能双轮驱动,2025H1营收+22.04%
开源证券· 2025-09-01 07: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3.8/20.9/20.3倍 [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3亿元 同比增长22.04% 归母净利润3053万元 同比增长35.87% 扣非归母净利润2839万元 同比增长50.83% [3] - 毛利率48.23% 同比保持稳定 销售费用支出1238万元 同比减少375万元 [3] -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8/1.01/1.04亿元 同比增长19.0%/13.8%/3.1% [3] 业务板块表现 - 超声波水表实现收入5556万元 同比增长84.14% 主要受益于杭州和深圳等区域销售额增长 [3] - 供热节能管理实现收入1305万元 同比增长74.19% 主要受益于通辽和包头等区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增长 [3] 产能建设进展 - 在建工程3263万元 同比增长99.26% 物联网超声仪表智能生产线项目加大投入 [3] - 募投"物联网智能超声计量仪表产业化项目"投入进度达54.51% 预计2026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 行业政策支持 - 水利部《2025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要求加快完善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设施 推动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 [4] - 国务院《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深化城镇供热价格改革 加快推进供热计量改造和计量收费 [4] - 根据水表行业"十四五"规划 预计2025年国内智能水表渗透率提升至60% [4] 客户资源 - 主要客户包括济南水务集团、长沙供水、香港水务署、大理水务、香格里拉供排水、沈阳水务等大型水务公司 [4] 财务预测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7/3.97/4.23亿元 同比增长15.6%/14.7%/6.4% [4]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48%-49%区间 净利率维持在24%-25%区间 [4] - 预计ROE从2025年16.2%提升至2026年16.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