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

搜索文档
35岁门槛,要改?
投资界· 2025-03-14 07:43
核心观点 - 35岁危机已成为职场普遍焦虑现象,表现为晋升空间萎缩、裁员风险增加及考编年龄限制 [5][9][16] - 互联网行业从扩张期进入收缩期,项目频繁调整导致员工稳定性下降,P7级员工面临升职瓶颈 [16][17] - 考公考编热潮持续升温,2025年国考报录比达86:1,较去年增加38.3万考生 [17] - 民营企业提供80%城镇就业岗位,但存在严格年龄限制:经理级35岁、总监级40岁、总经理级45岁以内 [20] 教育年限与就业延迟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升至2021年10.75年,新增劳动力达13.7年 [9] - 18.6%大学生选择"慢就业",部分通过考博、考编延迟就业时间 [11][14] - 正常本科毕业年龄22-23岁,考研后延至24-26岁,"二战"群体可能达28岁才进入职场 [9] 行业薪酬趋势 - 中国劳动力黄金年龄从1990年代55岁降至35岁,美国维持在50岁左右 [17] - 房地产/科技公司从业者转编制后收入下降40%,但换取稳定性 [20][22] - 副业从业者超8000万,81.7%青年感知身边副业现象增多 [20] 政策与市场变化 - 四川拟取消应届生限制、放宽招聘年龄,上海等地省考已释放年龄放宽信号 [5][7] - 豆瓣/小红书出现30+考编社群,部分岗位出现大龄考生集中现象 [17] - AI公务员兴起冲击传统"铁饭碗"概念,非认知能力成为大龄劳动者优势 [24][25] 结构性矛盾 - 互联网与体制内工作吸引过量人才,低端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面临人才短缺 [14] - 考编群体中存在职场经验与应试规则的错配感,实际工作经验难以转化 [17][18] - 民营企业1万人规模企业需总裁特批才能招聘超龄员工 [20]
35岁门槛,要改?
36氪· 2025-03-13 13:37
文章核心观点 - 35岁危机背后的就业困境亟待破除,应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减少年龄歧视,完善相关制度,鼓励人们在擅长领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5][9] 焦虑的前奏 - 很多人在30岁甚至更早开始对35岁产生焦虑,这种焦虑源于就业环境,如大厂裁员、面试失利、考公无门等 [11][12] - 人们进入职场时间不断推迟,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6 - 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导致35岁焦虑前置 [13][14] - 年轻人通过继续进修考博、考公考编等方式延迟就业,2023年18.6%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但这带来“恶性循环”,部分行业人才短缺,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 [17] 错配感 - 35岁后职场晋升难,薪资下降,中国“黄金年龄”从55岁降至35岁,美国近三十年黄金年龄在50岁左右 [23][24] - 考公考编热潮高涨,2025年国考有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多地30岁以上考生占比上升 [26] - 大龄考公者会产生错位感,与考公群体格格不入,这是需求错配,造成人力资本浪费 [31][33] 直面危机 - 从事HR工作的李露应对年龄危机较从容,35岁开启副业,分享岗位信息和职场笔记,认为要保证履历竞争力和自身状态 [35][36] - 中国80%以上城镇就业岗位由民营企业提供,副业成为不少人备选项,国内在职做副业的人超8000万,81.7%受访青年感到身边做副业年轻人增多 [38] - 李露所在公司招聘有严格年龄标准,她40岁被裁员,新工作年薪下跌40%,但她为生活接受,还有提前退休规划 [40][41] 重拾信心 - 程泽意识到“铁饭碗”不存在,要保持学习能力,享受工作,相信能应对未知 [47] - 汤妍不将上岸视作终点,上岸后工作可能抹掉过去工作成果,报考编制按大学专业申请岗位不合理 [48] - 应完善劳动法关于就业年龄规定,增加对大龄劳动者教育和职业培训投入,鼓励创造适合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50][51]
“时代红利”过去后,努力真的没用吗?
虎嗅APP· 2025-03-06 13:48
心理学现象分析 - 玫瑰色回忆效应指人在回忆过去时会赋予比实际更积极的情感色彩 [1] - 当对当下生活不满时这种美化效应会愈发明显 [2] - 该效应导致对"黄金时代"的浪漫想象如"90年代遍地机会"等观点 [2] 时代红利认知偏差 - 80~90年代创业实际存活率不足5% 大多数体制内人员月薪仅几十元 [5] - 同期进入化工厂的30名大学生仅3人晋升管理层 显示幸存者偏差 [5] - 2023年中国新设经营主体超3000万户 30岁以下创始人占比38.7% [11] 个人发展影响因素 - 研究显示个人因素对成就影响占50~60% 而非普遍认为的80%时代因素 [10] - 数字经济时代涌现新职业新商业模式 需突破固有思维寻找新机会 [10][11] - 新能源和AI行业正在扩招发展 但从业者积累时间尚短未显现财富结果 [11] 价值创造机制 - 社会价值通过付出而非索取获得 学历需转化为实际创造能力 [14] - 职场晋升取决于历史贡献而非单纯学历 如陪同创业或完成关键项目 [14] - 每个时代都存在机会 关键在于识别并把握符合时代特征的钥匙 [12]
呃,又爆雷了...
猫笔刀· 2024-12-01 14:13
演唱会体验 - 演唱会内场A1和A2区位置最佳但无法随机获取 内场靠后的B1和B2区视线体验不如看台 [2] - 歌手状态极佳 表演一字马劈叉且全程默唱无提词器误差 [5] - 歌单包含大量冷门曲目及新创作歌曲 现场反应冷淡直至经典曲目《分手总要在雨天》引发高潮 [5] - 歌单共27首 含《留住这时光》《Double Trouble》《分手总要在雨天》等 部分热门曲目如《每天爱你多一些》因互动时间过长被取消 [6] 社会观察 - 演唱会内场前三排主要为官员家属及工作人员内部票 普通观众难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取 [9] - 滴滴司机自称通过政府关系获得内场第三排门票 并展示近距离拍摄视频佐证 [7][8] - 司机透露当地房价从6年前的18000元降至12000元 反映区域经济下行 [10] 光伏行业动态 - 美国计划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进口太阳能征收最高271%关税 针对中国光伏企业东南亚产能 [11] - 受影响企业包括晶澳、晶科、隆基、天合等 美国80%光伏进口依赖东南亚 政策将打破行业供需平衡 [11] - 东南亚本地光伏企业获关税豁免 显示政策精准打击中国产业链 [11] 资本市场动向 - 监管高频扩容指数ETF 创业板50新增10只、中证A500新增4只、180ETF审批6只 意图通过增量资金影响市场 [12] - 部分机构为冲规模提前抛售权重股 对冲ETF资金流入效应 中证A500规模近2000亿但股指表现疲软 [12] - 上证50指数纳入赛力斯和寒武纪 后者流通股近半为指数基金持有 市场担忧亏损股高位接盘风险 [12] 互联网公司业绩 - 美团三季度营收936亿元同比增长22 4% 经营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44% 超市场预期 [13] - 中国互联网行业增速普遍放缓 美团20%以上营收增长表现突出 [13] 国际政治 - 乌克兰提出停战新条件 愿放弃部分俄控领土以换取加入北约 俄方此前要求承认领土且不加入北约 [12] - 俄乌停战可能对中国国际环境及大宗商品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