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martphones
icon
搜索文档
一季度净利润暴跌约70%、销量跌出全球前五,“非洲之王”传音发生了什么?
钛媒体APP· 2025-04-29 09:54
市场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手机出货量达2850万台(占全球9.5%),首次跃居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2] - 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低于2270万台,同比剧烈下滑,未被列入全球前五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4.90亿元,同比暴跌69.87% [2] - 扣非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降74.64%;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同比降幅70.14%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41亿元,较上年同期-1.08亿元进一步恶化 [2] 业务挑战 - 业绩下滑主因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承压 [3] - 供应链成本上涨显著:2024年第二季DRAM合约价涨幅13-18%,NAND Flash涨幅15-20% [5] - 低端机型定位(如70美元入门机型)导致利润空间易受成本波动冲击 [4][5] - 高端化尝试失败:2024年推出的800美元折叠屏手机因质量与渠道问题草草收场 [5] 竞争格局 - 非洲市场遭小米Redmi系列(75-95美元机型)侵蚀,2024年小米非洲出货量840万台(市场份额11%),同比增长38% [6] - realme以89%增长率抢占非洲市场,2024年出货量380万台 [6] - 新兴市场拓展受阻:印度被vivo/OPPO/小米垄断,东南亚增速落后,拉美份额仅9%,中东市场增速9%低于小米的33% [7] 股价表现 - 股价从2025年2月的113.51元/股跌至71.78元/股,跌幅近30% [7]
华为独占近80%份额,折叠屏的战争结束了吗?
观察者网· 2025-04-28 10:12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现状 - 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53.1%,大幅跑赢整体手机市场3.3%的增速 [1] - 华为占据76.6%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32.5个百分点,创下入局折叠屏市场后的最高份额 [1] - 荣耀和OPPO份额不足两位数,小米和三星份额不到3% [1] - 折叠屏国内市场渗透率约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华为折叠屏表现分析 - 华为份额大增与产品发布节奏和供应改善有关,去年11月推出Mate X6,今年一季度推出Pura X [3] - Pura X出货量超预期,达到百K量级,屏幕尺寸差异化是其亮点 [4] - 华为Mate X5连续多季度登顶国内折叠屏市场,Mate X6升级红枫原色影像和分布式玄武架构仍受认可 [6] - 鸿蒙原生生态构建是华为今年主要战略,完善后将成新护城河 [4] 安卓厂商竞争格局 - 主要安卓厂商如vivo、荣耀、小米去年已更新折叠屏产品线,OPPO今年一季度推出Find N5大折 [3] - 国产安卓品牌推出优秀产品解决用户痛点,如荣耀刷新大折轻薄、vivo改善低温续航、小米兼顾轻薄影像、OPPO兼容苹果生态 [6] - 但安卓品牌国内份额始终未超30%,品牌力是主要短板 [6] - OPPO、荣耀等厂商将大折出海作为重心,旨在通过高端产品提升品牌力 [6] 苹果入局的可能性 - 苹果是否入局是重要变数,其大屏生态和软件体验优势明显 [1][12] - 一季度苹果是中国前五大手机厂商中唯一出货下降的品牌,降幅达9% [9] - 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波动导致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更大压力 [9] - 分析师认为2026-2027年是苹果入局折叠屏的最合适时间点,否则可能砍掉项目 [12] - 苹果后发优势显著,其折叠屏可能在软硬件体验上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12] 行业未来展望 - 折叠屏轻薄、续航、影像等方面已卷到极致,体验接近直板旗舰 [12] - 今年中国折叠屏市场增速将放缓,但高端市场稳定,预计略微增长 [13] - 厂商需持续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增长,如完善软件生态、降低成本、开发新功能 [7][13]
十年后小米再度登顶,雷军表示“看到这份报告,无比感慨! ”
搜狐财经· 2025-04-28 08:58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达到80.5%,中小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从23.5%下降至19.5% [1] - 小米出货量1330万台,市场份额18.6%,同比增长39.9%,排名升至首位 [1][3] - 华为出货量1120万台,市场份额15.7%,同比增长10%,保持第二 [1][3] - OPPO出货量1110万台,市场份额15.5%,同比增长0.5% [1][3] - vivo出货量1080万台,市场份额15.0%,同比增长4% [1][3] - 苹果出货量980万台,市场份额13.7%,同比下降10%,是前五大中唯一负增长厂商 [1][3] 厂商动态与战略 - 小米董事长雷军称"十年后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强调将继续努力 [3] - 分析师指出小米增长动能来自产品与渠道协同效应,统一定价策略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6] - 小米通过多品类产品(手机、可穿戴、智能家居、汽车)最大化利用补贴政策,带动捆绑消费 [6]
小米销量重回冠军,雷军感慨不容易,打败华为、苹果还要继续努力
搜狐财经· 2025-04-28 01:55
最近几天,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销量排行,两家机构认定华为、小米为中国出货量第一名。华为对此不置可否,没有做出官方回 应。雷军却发文表示小米重回中国第一名不容易,无比感慨,认为还要继续努力。 雷军本人也转发了这条消息,感慨"十年后,小米手机重回中国市场第一。看到这份报告,无比感慨"。距离小米上一次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名,距今已经过去 十年时间,难怪雷军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2014年,小米首次成为中国市场销量冠军,距离其成立只过去三年时间。2015年小米蝉联出货量冠军,雷军在发布会上高调讽刺同行"让友商很遗憾",那个 时候的雷军完全可以用"年轻气盛"形容,攻击力拉满。可就在雷军春风得意的时候,小米在2016年遭遇重大挑战,在中国市场销量断崖式下跌,此后十年一 度跌出中国市场销量前五名。 | 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和年增长率 | | | | | | --- | --- | --- | --- | --- | | Canalys 智能手机市场统计: 2025 年第 | 第四 | | | | | 胸 2025 年 | | 2025 年 | 2024 年 | 2024年 | | 第一季度 | | ...
Prediction: This Stock Will Be Worth More Than Nvidia, Microsoft, and Apple 5 Years From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4-27 09:51
公司估值与市场地位 - 苹果、微软和英伟达长期占据全球市值最高公司榜单前列,英伟达因GPU需求激增市值飙升[1] - 目前仅苹果保持3万亿美元市值里程碑,三家巨头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存在明显差距[2] - 亚马逊有望在未来五年内超越英伟达、微软和苹果的估值,当前股价被低估[2][4] 业务优势与财务表现 - 亚马逊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和数字广告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长迅速[5] - 2024年公司创下自由现金流329亿美元和运营利润率10.75%的历史记录[6] - 北美零售业务运营利润率从4.2%提升至6.4%,国际业务从-2%转为正2.7%,AWS利润率从27%跃升至37%[7] 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物流网络改造降低成本并提升配送效率,高利润广告业务通过Prime Video扩展视频广告库存[8] - 2025年将加大AWS投入以满足AI服务需求,预计数据中心扩建将推动收入显著增长[9] - AI领域布局包括Amazon Bedrock服务和企业级AI应用开发框架,物流网络可能向第三方开放服务[11][12][13][14] 未来潜力与估值 - 当前远期市盈率29.5倍,低于历史水平且相较其他零售商更具吸引力[16] - 到2030年自由现金流可能突破1000亿美元,按2%收益率计算估值可达5万亿美元[18] - 即使未超越当前科技巨头,低于2万亿美元的市值仍具投资吸引力[18]
环球问策|一加李杰:做好产品才是面对“国补”下的市场,最好的出招!
环球网· 2025-04-27 09:10
智能手机市场国补政策影响 - 国家推出手机国补政策 对个人消费者购买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给予15%补贴 每件最高补贴500元 [1] - 政策实施后门店客流量翻倍 POS机因收款繁忙出现故障 部分省份需抢购补贴券 [1] - 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 同比增长5% 国补政策起到提振作用 [4] 一加手机市场表现 - 一加Ace5 Pro成为一季度黑马 降价至2599元区间 成为最便宜骁龙8至尊版机型 部分门店三天内断货 [3] - 一加Ace5系列上市百日销量突破160万台 成为所在价格区间现象级产品 [4] - 一加13T预售情况超预期 瞄准6.5英寸以下小屏旗舰市场 该市场存在40%需求缺口 [5] 国补政策对消费行为影响 - 国补促使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高价位机型 如预算3500元消费者可能选择4000元机型 [4] - 中上等机型在国补政策下销售表现更好 一加Ace5系列定位4000+价位 成为叫好又叫座产品 [4] - 国补无法刺激新增需求 但会促使消费者选择更高品质产品 形成"产品力试金石"效应 [4][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国补政策使6000元以下市场更加集中 公司需在该价位段寻找竞争较小的细分市场 [5] - 小屏旗舰市场存在明显供需缺口 当前产品普遍存在续航弱 散热差等问题 [5] - 一加13T针对小屏+顶配性能需求 在散热 续航 游戏体验等方面具有差异化优势 [5]
Canalys: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 小米(01810)重回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06:5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温和增长 5% 延续复苏趋势 小米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华为双位数增长 苹果下滑 国补政策拉动市场且影响渠道结构 产品创新和渠道协同是厂商竞争力关键 [1][3][5] 市场整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 7090 万部 同比增长 5% 延续 2024 年开启的复苏趋势 [1] - 全国性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市场表现 促使部分消费者提前换机 更多是需求时点前移 非新增有机增长 影响渠道结构 巩固大型零售渠道与主流电商平台优势地位 [3] 各厂商表现 - 小米出货量达 1330 万部 同比增长 40% 市场份额 19% 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增长动能来自产品和渠道协同效应 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降低决策成本 全品类覆盖带动多场景捆绑消费 [1][5] - 华为出货 1300 万部 位列第二 维持双位数增长 保持积极有效的渠道管理 拓展折叠屏产品形态边界 加速推进 HarmonyOS Next 生态建设 预计 2025 年占据中国手机市场总保有量 3% 并快速增长 [1][5] - OPPO 出货 1060 万部 位列第三 出货量同比下降 3% [1][5] - vivo 出货 1040 万部 位列第四 出货量同比增长 2% [1][5] - 苹果出货 920 万部 排名第五 同比下跌 8% 在传统旺季后出现下滑 [1][5] 行业趋势 - 2024 年中国市场 AI 手机渗透率达 22% 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40% [5] - 折叠屏、AI 手机以及操作系统等方向的持续创新是厂商重塑市场格局及突破长期市场容量瓶颈的关键动能 [5] - 厂商竞争力关键在于产品及价值主张差异化、统一且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及与渠道伙伴的深度协同 [5]
机构: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 小米重回第一
快讯· 2025-04-27 06:10
机构: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 小米重回第一 智通财经4月27日电,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 受到国家补贴政策提振及消费复苏推动,同比温和增长5%,延续了自2024年开启的复苏趋势。其中, 小米出货量达1330万部,同比增长40%,时隔十年重回第一,市场份额19%。华为紧随其后,依旧维持 双位数增长,出货1300万部,位列第二。OPPO、vivo分别以1060万部和1040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三和 第四。苹果在其传统旺季后出现下滑,出货920万部,同比下跌8%,排名第五。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小米时隔十年重夺第一
Canalys· 2025-04-27 04:40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090万部,同比增长5%,延续2024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1] - 国家补贴政策和消费复苏是主要推动因素,但补贴更多促使需求时点前移而非创造新增有机增长 [3] - 市场库存水位保持健康,厂商备货策略理性 [3] 厂商竞争格局 - 小米以1330万部出货量(同比+40%)时隔十年重返第一,市场份额19%,受益于国补政策及人车家一体战略协同 [1][5] - 华为以1300万部(同比+12%)位列第二,持续双位数增长,Pura X折叠屏创新和HarmonyOS Next生态建设是关键 [1][5] - OPPO(1060万部,-3%)和vivo(1040万部,+2%)分列第三、第四 [1][6] - 苹果出货920万部(同比-8%),排名第五,传统旺季后需求下滑 [1][6] 产品与渠道策略 - 小米线上线下统一定价策略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全品类覆盖(可穿戴、PC、汽车等)最大化利用国补适用范围 [5] - 华为加速HarmonyOS Next生态建设,预计2025年占中国手机保有量3% [5] - 厂商渠道投入聚焦品牌店扩张、线下体验提升及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国补强化大型零售渠道优势 [3][5] 技术创新趋势 - 2024年中国AI手机渗透率22%,预计2025年突破40%,DeepSeek等案例凸显开放生态和AI响应机制的重要性 [5] - 折叠屏、AI手机及操作系统创新是突破市场容量瓶颈的关键动能 [5] 数据统计 - 2025Q1市场份额:小米19%、华为18%、OPPO15%、vivo15%、苹果13%、其他20% [6] - 同比增速:小米+40%、华为+12%、OPPO-3%、vivo+2%、苹果-8%、其他-7% [6]
红米高管称“友商自嗨”,性能小屏是伪需求?
观察者网· 2025-04-26 05:14
智能手机市场新品发布 - 4月下旬荣耀GT Pro、一加13T、REDMI Turbo 4 Pro等多款性能机型集中发布,均以"性能和游戏"为核心卖点 [1] - 一加13T主打"小屏大魔王"概念,安兔兔跑分超303万,采用6.32英寸小屏设计 [1][5] - REDMI Turbo 4 Pro强调"性能更能打",安兔兔跑分超240万,配备6.83英寸大屏 [1][5] - 荣耀GT Pro自称"强如开挂",首发骁龙8至尊领先版,配备6.78英寸144Hz电竞屏 [1][5] 产品参数对比 - 处理器配置:荣耀GT Pro采用3nm骁龙8至尊领先版,一加13T为3nm骁龙8至尊版,REDMI Turbo 4 Pro为4nm第四代骁龙8s [2] - 屏幕规格:荣耀GT Pro为6.78英寸144Hz,一加13T为6.32英寸120Hz,REDMI Turbo 4 Pro为6.83英寸120Hz [2] - 电池容量:REDMI Turbo 4 Pro最高达7550mAh,荣耀GT Pro为7200mAh,一加13T为6260mAh [2] - 价格区间:REDMI Turbo 4 Pro起售价1999元(国补1699.15元),一加13T起售价3399元(国补2899元),荣耀GT Pro起售价3699元(国补3199元) [2] 厂商竞争态势 - REDMI品牌总经理王腾公开质疑小屏手机市场需求,认为大屏更适合游戏体验,暗指一加13T的"小屏旗舰"策略 [3][5] - 一加与REDMI长期存在竞争,此前在Ace 3与K70机型上已有参数争议和微博交锋 [6] - 行业呈现差异化竞争趋势,厂商通过屏幕尺寸等具体参数进行市场细分 [7] 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7160万部,连续第五季度正增长 [9] - 小米以1330万台出货量(18.6%份额)重回榜首,同比增长39.9% [9] - 华为出货量1290万台(18.0%份额)位居第二,同比增长10.0% [9] - 苹果出货量980万台(13.7%份额)同比下降9.0% [9]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加剧,厂商更注重核心配置竞争与用户偏好挖掘 [7][9] - 屏幕尺寸成为重要差异化策略,但市场对小屏和大屏的偏好尚无定论 [9] - 性能参数(如处理器、散热、续航)成为新品主要卖点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