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搜索文档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新面貌(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10
文旅融合发展趋势 - 文旅融合释放新活力 贵州侗寨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融合 陕西西安展示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1] - 文旅产业被定位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旅融合前景广阔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 同比增长20.6% 出游花费达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15.2% [1] 市场表现与经济效益 - 贵州肇兴景区上半年接待游客37.32万人次 同比增长24.48% 旅游综合收入3.82亿元 同比增长25.36% [2] - 旅游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地区不断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推动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 [2] 创新供给与消费体验 - 西安推出沉浸式数字体验、演艺和场景 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全新体验 [3] - 优质供给激发出游热情 各地区持续提升传统业态 培育新业态、新场景 推动多产业加速融合 [3] 文化传承与旅游载体 - 安徽六尺巷景区非遗集市展示米饺、小花茶、剪纸等非遗产品 夜间演出包括黄梅戏、单口相声等 [4] - 文旅融合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打造体现文化内涵的特色产品 增强文化自信 [4] 政策导向与产业升级 - 文旅部强调文旅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方面作用重要 [5] - 将推动产品和业态迭代升级 提供更高品质旅游体验 实现高质量发展 [5]
把好故事讲到人心里(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03 22:10
从"苏超"的全民参与,到"跟着课本游古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正从"山水竞赛"转向"讲 好故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4日 01 版) 讲好文旅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当"中国游"持续升温,当每一次相遇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文 旅融合"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意义也因此更加凸显。 (责编:卫嘉、白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把好故事讲到人心里,既要提炼个性,解码"人无我有"的文化基因,"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拒绝"好山 好水好无聊"的千篇一律;又要把握共性,永远让群众站"C位",以情感共鸣建立纽带,让人们在领略自 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
光伏生金、文旅出彩!探秘鹤山新晋“网红村”
南方农村报· 2025-08-01 10:33
光伏发电生金 光荣革命历史 靓丽"花语青文" 直联驻村组员吕 丽坤 带大家探访典型 村 鹤山龙口镇青文 村 从破旧村道到平 坦大道,从闲置 荒地到光伏蓝 (光伏生金、文旅出彩!带你探秘鹤山这个新晋"网红村" ,时长共2分10秒) 光伏生金、文旅 出彩!探秘鹤山 新晋"网红村"_ 南方+_南方plus 村集体经济收入 超50万元 0:00 / 2:10 海,从传统农村 到文旅热土…… 自"百千万工 程"实施以来, 龙口镇青文村以 4.5平方公里为 舞台,持续擦 亮"全国乡村治 理示范村"荣 誉,用三年时间 奏响一曲治理卓 越、产业兴旺、 风貌优美、民心 交融的典型村建 设"交响乐" 。 当前,乡村振兴 战略深入推进, 如何有效盘活农 村闲置资源,增 强村集体经济实 力,成为各村探 索的重要课题, 而龙口镇青文村 也通过多方实 践,摸索出自己 的路子。 龙口青文村航拍。伍建军摄 "物流+光伏"开 新局 过去,青文村发 展基础薄弱,村 集体经济来源单 一,主要依靠闲 置物业出租,缺 乏稳定多元的增 收渠道。近年 来,该村打破传 统路径依赖,以 创新思维谋篇布 局:抢抓珠西物 流枢纽中心建设 机遇,通过300 亩土地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花费突破3万亿元,出游人次超32亿
新浪财经· 2025-08-01 09:53
国内旅游市场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花费达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城镇居民出游花费2.60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1% [1] - 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其中城镇居民24.52亿人次同比增长17.5%,农村居民8.3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 [1] -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为境内游热门目的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占出境游人次比例近15% [1] 文旅企业业绩表现 - 祥源文旅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000万至9700万元,同比增长51.44%至63.22% [2] - 祥源文旅新增莽山五指峰景区、丹霞山景区及四川卧龙大熊猫基地带来收入增长 [2] - 天府文旅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上升90.5%,归母净利润2779万元同比上升5.0% [2] 文旅产业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 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3]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扩大文体旅游消费,支持景区拓展服务项目并延长经营时间 [3] - 政策要求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流程,推行"一次审批、全国巡演"机制 [3]
天府文旅5天3板创逾8年新高,三机构净买入1.5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1 08:5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涨停 录得5天内第3次涨停 股价创超过8年新高 [1] - 换手率达25.38% 成交金额23.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三家机构合计净买入1.52亿元 其中买入1.93亿元 卖出4142万元 [1] - 龙虎榜上榜席位全天净买入1.67亿元 其中买入3.45亿元 卖出1.78亿元 [1]
天府文旅录得5天3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7:55
股价表现 - 5个交易日内录得3个涨停,累计涨幅达42.00% [2] - 累计换手率为114.39%,最新单日换手率达25.11% [2] - 当日成交量3.24亿股,成交金额22.76亿元 [2] 市值数据 - 最新A股总市值95.02亿元,流通市值94.98亿元 [2] - 因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及单日偏离值达7%两度登上龙虎榜 [2] 资金动向 - 龙虎榜显示机构净买入2995.94万元,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6089.93万元 [2] - 近1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波动显著,单日最高净流入1.41亿元(7月30日),单日最大净流出2.57亿元(7月31日) [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90.54% [2] - 一季度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4.98% [2]
两大央企共赴通许考察酸辣粉文旅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01 04:37
华侨城服务集团考察通许县酸辣粉产业 - 公司领导率队赴通许县开展酸辣粉产业专项考察,实地调研中国酸辣粉之都展示中心、河南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酸辣粉产业园等场所 [1][3] - 公司认可通许酸辣粉产业的规模优势,计划发挥文旅运营、消费场景构建及资源整合优势,探索中央厨房建设、文旅食品融合、供应链优化等领域的合作 [3]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考察通许县文旅和饮用水产业 - 公司相关负责人考察中国酸辣粉之都展示中心、河南丽星亿源食品有限公司及酸辣粉产业园一期,重点关注生产流程、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情况 [3] - 公司调研岳家湖矿泉水厂生产运营及水质保障工作,并实地查看岳家湖生态湿地公园,认可通许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 [3] 通许县产业合作规划 - 通许县将持续搭建沟通平台,高效对接企业需求,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
“知音湖北”走进北京话风景 携手京津冀拓展文旅大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7-31 07:03
为了加深京津冀地区游客对"知音湖北"的了解,推介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和2025蛇年春晚《世界赠予我的》词作者、知名音乐人袁 晶分别带着"神武峡""赤黄红"两大特色文旅产品惊艳亮相。在地理学者视角下的"神武峡"诠释着"文化 +自然"的完美融合,神农架有着四个层级演化的罕见地貌和珍稀的山地植被、飞鸟走兽资源,武当山 既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是绿松石的重要产地,三峡工程让人们在安全中感受自然之美;音乐人 眼中的"赤黄红"则是荆楚大地的调色盘,整合了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等极具辨识度的文旅 IP。袁晶还用浪漫的视角解读了"赛博武汉",是烟火街巷里的快意恩仇,也是科技浪潮中的敢为人先。 与"神武峡""赤黄红"一同亮相的,还有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交流合作处王梦恬带来的湖北文旅暑期特色 旅游产品发布。76处避暑康养胜地惊喜集结,用25℃的山水和100℃的热情,向京津冀游客发出了一场 暑期清凉之约。 "千万华北游客入鄂计划"即将启动 "神武峡""赤黄红"特色文旅产品亮相 两大主轴串联湖北山水人文底蕴 湖北,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 ...
多维推进“微短剧+文旅”深度融合
消费日报网· 2025-07-31 02:52
政策引领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2024年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 推动微短剧内容创作与文旅资源深度耦合 [2] - 北京 上海 浙江等20余省市积极响应政策 出台扶持措施 并已公布多批优质作品 [2] - 微短剧将非遗技艺 地标景观 民俗风情转化为故事内核 以鲜活方式触达年轻受众 [2] 内容实践 - 多元题材微短剧成为文旅传播名片 例如《我的归途有风》挖掘美食文化底蕴和非遗故事 《三井胡同的夏天》描绘老北京胡同烟火日常 《风景猎人·茶卡盐湖篇》展现盐湖风光与盐文化 《今生簪花 世世漂亮》展现簪花技艺与民俗风情 [3] 市场驱动 - 截至2024年12月 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 市场规模达504亿元 [6] - 微短剧《当星光坠入花海》在山东烟台拍摄期间带动当地景区 餐饮等消费超500万元 [6] -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凭借影视基地优势 截至2024年5月底已吸引90个剧组和超50家影视公司落地 [6] - 浙江省"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优秀作品评选大赛收到120部报名作品 涵盖文旅资源 传统文化 非遗技艺及乡村振兴故事 [6] - 15个取景地所在景区在2023年1月至9月接待游客8745.93万人次 同比增长9.05% [6] 景区实践 - 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借助影视剧拍摄曝光度打造爆款场景 2024年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其中85后客源约占80% [7] - 该旅游区将深耕"奇幻聊斋"和"跟着齐王巡长城"两个文化IP 并打造微短剧创客营地 [7] 技术赋能 - XR AI等前沿技术重塑微短剧与文旅融合形态 如《豫章旧梦》运用XR技术展现滕王阁历史文化 《邯郸梦之AI在战国》全流程采用AI生成奇幻场景与角色交互 [9] - 行业通过"文化IP化——IP场景化——场景消费化"的商业逻辑 将地域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内容产品 [8] 行业升级 - 制作团队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核 提炼特色人文符号 创新故事表达 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9] - 依托大数据精准分析受众需求 在剧本打磨 场景设计 特效制作等环节不断完善 提升用户黏性 [9] - 开发剧中同款文旅线路 文创衍生品 线下沉浸体验等延伸消费场景 推动微短剧从单一宣传载体向全产业链价值中心转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