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

搜索文档
俄媒:俄罗斯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仍有大优惠,可能是七折,便宜30%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1
项目概况 - 中俄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 规划建设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及过境蒙古的"东方联盟"输气管道 [1] - 项目设计年输气量达500亿立方米 远超首条管道的380亿立方米 [7] - 建设周期预计3至5年 总投资额可能达1.5万亿卢布 [10] 定价机制 - 采用与石油价格挂钩且滞后九个月的定价公式 并给出斜率折扣 [4] - 2021年第一季度对华供气均价为每千立方米121美元 较俄气出口总体均价171美元低50美元 折扣幅度接近30% [2] - 定价机制保障中国获得相对稳定且优惠的价格 避免现货市场波动影响 [4] 市场格局变化 - 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锐减 三条主要输气线路均已中断 [1] - 中国跃升为俄罗斯天然气最大买家 市场格局重塑为谈判创造特殊背景 [1] - 俄罗斯对华供气总量将大幅提升 基本弥补欧洲市场损失 [7] 谈判策略分析 - 中国采用灵活采购策略 价格高时减少采购 价格低时加速执行合同 [4] - 中国凭借多元化天然气供应渠道在谈判中获得更有利地位 [4][6] - 俄罗斯需要稳定出口收入 中国作为管道天然气独家客户的垄断地位增强其谈判筹码 [8] 战略意义 - 项目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陆路管道避免海上运输通道被封锁风险 [8] - 俄罗斯确保稳定出口市场和地缘政治支持 [10] - 项目成为重塑欧亚能源格局的关键因素 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能 [12] 项目优势 - 项目文档已准备就绪 俄罗斯境内部分有现有管网和气田基础 [10] - 不必从零开发气田 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 [10] - "西伯利亚力量1号"计划增输至440亿立方米 "远东线路"扩容至120亿立方米 [7]
美媒关注中俄能源协议:将颠覆LNG市场,美国供应商要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46
项目概况 - 中俄蒙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备忘录 [1][4] - 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4] - 该项目预计在2030年后启动 到2030年代初俄罗斯天然气可能占中国需求的20% 高于目前的约10% [5] 战略意义 - 该项目被视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表明俄罗斯与中国纽带进一步收紧 [5] - 在西方制裁和欧洲需求减少背景下 俄方正寄希望于该管线实现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 [12] - 俄方曾展望西伯利亚力量2号或有望取代北溪2号管道 [12] 定价机制 - 天然气价格将低于俄气目前向欧洲客户收取的费用 [4] - 价格并非依据当前即时价格确定 而是按照一套特定公式计算得出 该公式完全客观且以市场变量为基础 [4] - 俄罗斯或向中国提供较低价格 意味着盈利能力存疑 但对莫斯科来说展示其仍有大型长期出口渠道比利润更重要 [6] 市场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天然气进口国 该管道将彻底颠覆全球LNG市场 [1][5] - 管道天然气将挤压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 对仍在规划中的LNG项目将是重大负面因素 [6] - 美国LNG行业及其金融交易架构预计将受到冲击 因为中方正传达出不再需要美国LNG的信号 [1][5] 贸易数据 -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买家和卖家 [6] - 美国2024年LNG出口量达到8690万吨 较2023年增长28% [6] - 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达7132万吨 [6] - 去年中国仅有6%的液化天然气来自美国 低于2021年11%的峰值 中国买家已超过六个月未进口美国LNG [7] 地缘政治 - 该合作动态凸显出尽管西方多次要求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 但中方并未理会此类诉求 [13] - 这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不再关心西方的看法 而且中国并不孤单 [13] - 能源贸易占中俄贸易总额比重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也是俄罗斯能源资源的最大消费国 [11]
伊通社编译版: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商务部网站· 2025-09-04 16:51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伊朗第十四届政府执政以来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上马92个国家级建设项目 [1] - 炼油厂汽油日产能增加500万升 [1] - 天然气日产量增加3480万立方米 [1] 油气运输能力提升 - 石油部新启动三条总长1000公里产品运输管道 [1] - 阿巴斯港-拉夫桑詹管道项目全长450公里 [1] - 管道每日输送量达4800万升并减少1600辆油罐车运输需求 [1] 炼油加工技术升级 - 政府启动多个异构化和加氢裂化项目提升油品质量 [1] 石化产能扩张 - 波斯湾阿帕达纳甲醇联合体年产能达165万吨 [1] - 伊拉姆阿尔加凡聚丙烯年产能达15万吨 [1] - 伊斯法罕基米亚聚苯乙烯年产能达5万吨 [1]
中俄签下能源大单,俄罗斯的一个条件,中国最后时刻才点头
搜狐财经· 2025-09-04 16:08
项目概况 - 中俄正式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备忘录 该项目将经由蒙古向中国输送天然气[1] - 管道设计年输送能力为500亿立方米 合约期限为30年[3] - 项目采用三国合作模式 俄罗斯作为气源方 蒙古作为过境国 中国作为接收方[1] 战略意义 - 项目将增强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 降低对海上能源通道的依赖程度[3] - 增加天然气进口有助于优化中国能源结构 实现清洁能源转型[3] - 项目强化中俄蒙三国能源与经济联系 形成区域能源合作新格局[8] 路线选择 - 蒙古路线具有工程经济性优势 相比绕行方案可显著降低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5] - 初始方案存在分歧 中国曾主张中俄直连或经哈萨克斯坦接入西气东输管道[3] - 最终选择蒙古路线基于多方因素 包括普京的担保和俄罗斯在其他领域的战略配合[7] 地缘政治 - 蒙古推行"第三邻国"策略 此前中国对其作为过境国的可靠性存在顾虑[5] - 通过9月三国领导人会晤 蒙古对中蒙关系作出积极表态 地缘风险得到缓解[5] - 俄罗斯在敏感时间点对日强硬表态 被视为对中国的战略支持 促成了项目推进[7]
刚刚签订的中俄超级大单,究竟有多重要?
虎嗅· 2025-09-04 13:41
项目概况 - 中俄蒙三国签署"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备忘录 年输送量500亿立方米 合同期限30年[2][3] - 项目总投资100-140亿美元 管道长度2000多公里 预计成为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资本密集型项目[18] - 项目路线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气田经蒙古国抵达中国 打破俄罗斯天然气东西输送隔离格局[6][20][26] 战略意义 - 中国通过该项目将获得西西伯利亚油气盆地资源 该区域占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三分之二[20][26] - 项目使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多元化 减少对LNG依赖 LNG进口单价约4.09元/公斤而管道气仅2.73元/公斤[28][29] - 俄罗斯因欧洲市场萎缩急需新客户 前7个月对欧管道气出口仅83.3亿立方米 同比下滑46%[34][36] 商业谈判 - 价格分歧持续十年 中方主张按俄国内价格加关税定价约120-130美元/千立方米 俄方要求按亚洲油气篮子价格265-285美元[11][12] - 最终达成价格未披露 但俄方确认低于欧洲售价 俄媒称中国获得极低油气价格[3][16] 市场影响 - 项目建成后中国年进口俄管道气将达1060亿立方米 占2024年中国自产天然气2464亿立方米的43%[37] - 替代中亚不稳定供应 哈萨克斯坦2024年天然气出口减少40% 乌兹别克斯坦曾完全停止出口[31][32] - 输送量相当于被毁北溪管道规模 有效弥补俄罗斯失去欧洲市场的损失[19][35]
卖给中国,“西伯利亚2”如何定价?普京一句话让欧洲咬牙切齿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56
关于中俄能源的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点,备受关注。但如今,最关注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不是两 国本身,而是欧洲。而且普京一句话,更是让欧洲恨得咬牙切齿,这又是为什么呢? 但北溪管道莫名被炸,再加上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所以欧洲只能迫不得已与俄罗斯断绝能源领域合作。 这使得欧洲人过冬耗费的成本更高,因为要买美国和中东的高价天然气。原本能花小钱办大事,如今要 多花许多"冤枉钱"。 普京在此时提到卖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就是告诉欧洲各国:你不和我合作,其他国家也会与我合作, 而且一合作就是30年,价格比卖给你们的还低。你们被美国忽悠的把乌克兰也纳入北约,造成了俄乌冲 突,现在你们一点好处没捞到,后悔去吧。 当然,普京这意思也是在从侧面强调,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开展合作,物美价廉,并且也暗示了似乎俄 罗斯与欧洲各国到现在依然有能源贸易往来。实际上也是暗含俄罗斯从未关闭与欧洲国家合作的大门的 意思。"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是俄罗斯与中蒙能源合作的成果,那么这种先例自然也可以用在 未来俄罗斯与欧洲的身上,当然前提是欧洲停止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抗。 所以,能源合作依然是普京与欧洲国家博弈的一张底牌,因为谁也不愿意花高价买天然气 ...
云南能投:公司董事张万聪辞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10:43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张万聪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第八届董事会董事职务 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公司业务结构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电力占比40.76% 天然气占比25.57% 食品占比18.9% 化工占比12.72% 其他业务占比2.05%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23亿元 [1]
壳牌拟出售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工厂30亿美元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9-04 10:12
资产出售计划 - 壳牌集团正考虑出售其在澳大利亚西澳州西北大陆架液化天然气出口工厂的16.67%股权 [1] - 该工厂总价值达340亿澳元(约合220亿美元) [1] - 出售股权价值可能超过30亿美元 [1] 项目运营模式调整 - 工厂拟转型为第三方加工收费设施(买家支付费用以获取天然气液化服务) [1] - 该运营模式与壳牌集团更广泛的战略布局及资产组合不匹配 [1] 行业战略背景 - 壳牌认为未来数十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将快速增长 [1]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对液化天然气业务的投入 [1]
创新高!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达2000万立方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4 09:41
产量与供应能力 - 涪陵页岩气田日产量达2062万立方米 创国内页岩气田日产量新高 [1] - 日产量可满足4000万户家庭日常用气(按每户日均0.5立方米计算) [1] - 气田目前日产量保持在2000万立方米以上 预计全年产量67亿立方米 [3] 开发进展与运营效率 - 气田钻井进尺累计突破300万米 [3] - 疫情期间实现钻机不停、快速复工及有序提产 以最快速度全面复工达产 [3] - 连续打破气田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大幅提高优质储层钻遇率 [3] 战略地位与行业意义 - 涪陵页岩气田是中国首个实现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 [3] - 成功开发树立中国能源开发史新里程碑 为全球页岩气开发提供中国样本 [3] - 作为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 保障长江经济带沿线天然气供应 [3]
NCE澳联:天然气产量下滑与区域格局变动
新浪财经· 2025-09-04 03:35
选举背景与政治格局 - 玻利维亚总统大选将影响该国天然气产业及与阿根廷、巴西的能源合作关系[1] - 首轮投票中执政党MAS仅获3%支持 基罗加获27% 帕斯以32%领先 决选定于10月19日举行[1] - 政治格局转变可能推动能源政策重新定位 更重视市场机制与区域合作[1] 天然气产业现状 - 天然气产量自2014年起持续下滑 2014年出口额60.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46.5% 2024年降至16.1亿美元仅占18.1%[1] - 若不加快改革 该国可能在十年内由天然气出口国转为进口国[1] - 目前约70%电力来自燃气热电厂 占国内天然气消费40%至50%[2] 候选人政策主张 - 基罗加倾向以补贴刺激生产 帕斯主张通过法律与税收优惠吸引投资并减少补贴支出[2] - 两位候选人均提出调整价格体系 出口巴西价格为6-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国内仅1.0-1.4美元[2] - 基罗加提出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国内电力对天然气的依赖[2] - 两位候选人均主张改善法律框架吸引国际能源公司回归[2] 区域市场影响 - 阿根廷因Vaca Muerta气田增产 2024年以来明显减少对玻利维亚天然气进口[2] - 巴西更可能成为主要出口市场 巴西本土企业正推动进口多元化[2][3] - 巴西可通过玻利维亚—巴西管道获得更稳定供应 阿根廷寻求过剩产能出口渠道[3] 行业发展前景 - 以清洁能源替代部分内需可释放更多气源用于出口 直接提升出口能力与财政收入[2] - 改善价格机制被视为恢复行业吸引力的重要环节[2] - 新项目距离基础设施较远且存在勘探风险 见效需要时间[2] - 若改革得力 该国仍有机会在南美能源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