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

搜索文档
聚焦科技金融,重点支持这些地区创新实践
经济网· 2025-05-15 07:04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2] 银行信贷支持机制 -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密集地区设立科技支行 [3] -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 [3] 资本市场支持 - 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4] - 持续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 [5] 债券市场支持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6] - 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引导投资者加大科创债投资 [7] - 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产品,完善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8] 创新积分制推广 -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创新积分制",优化创新积分评价核心指标,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分层分类管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精准画像 [9] 区域科技金融创新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0] - 高水平建设北京市中关村、济南市和"长三角"地区五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武汉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 [10] - 推动北京、天津、江苏等13个重点地区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11] - 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12] 科技金融开放合作 - 支持外商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便利性 [13] - 支持科技型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 [14]
证监会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
证监会发布· 2025-05-15 04:30
活动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将联合发布《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 服务保障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司法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 件。证监会及相关系统单位将集中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及相关自律组 织业务规则等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发布投资者保护重要举措、机制创 新示范案例 等 。当天还将发布《中国证监会2024年执法情况综述》,对证监会2024 年的执法情况作全面介绍。同时,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将会同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安 司法机关等,在全国各地同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投资者保护宣传教育活 动,积极宣传资本市场政策法规、投资者保护工作和投资知识,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 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中央金融办、中央网信办、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市场监督 管理总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单位有关同志,证监会各部 门、在京单位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现场参加主会场活动,京外系统单位负责同志在分会 场通过视频方式参加活动。 5月15日,证监会在北京举办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 ...
七部门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证券日报· 2025-05-14 16:25
在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面,《政策举措》提出,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 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政策举措》要求,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 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支持科技创新。优化管理机制,支持保险资金按市场化 原则参与创业投资,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引导理财公司、信托公司等依法依规参与创业投资。 本报记者 郭冀川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 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 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 ...
刚刚!证监会等7部委联合发文!
梧桐树下V· 2025-05-14 12:48
政策举措总体框架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 [1][7] - 政策涵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引导、央地联动及开放生态等7大领域15项具体措施 [2][3] - 核心目标为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破解科技创新融资堵点 [4]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8]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至18个省份,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试点并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 [8] - 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并允许容错退出,引导国资成为长期资本 [8] - 健全退出渠道:优化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开展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发展S基金 [9] 货币信贷创新机制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大,支持范围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领域技改项目 [10] - 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贷款占比提至80%、期限延至10年,银行可设科技支行及专项考核机制 [10] - 政策性银行需在职能范围内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 [10] 资本市场改革方向 - 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上市,允许优质未盈利企业发行上市,优化并购重组制度 [12]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将优质科创债纳入做市品种,丰富银行间市场科创债券产品 [12] - 强化北交所改革试验田功能,研究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力的政策 [12] 科技保险与财政引导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探索共保体模式开展重点领域风险保障,鼓励险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13] - 财政工具组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专项担保计划,落实创投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14] 区域实施与开放生态 - 推广"创新积分制"精准画像科技型企业,与再贷款、担保计划形成联动机制 [15]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展科技金融政策先行先试 [15] - 拓宽跨境融资渠道:优化QFLP试点,支持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推动"一带一路"科技金融国际合作 [16]
利好政策来了!七部门刚刚联合发布
金融时报· 2025-05-14 11:41
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支持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资产 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鼓励社保基金会在自身业务范围 和风险防控要求下开展股权基金投资。 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有资本出资、考核、容错 和退出的政策机制,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引导国有资本成为支持创业 投资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 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从创业投 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央地联动、创新生态等七个方面,提出15项促进科技 金融发展的政策举措。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了文件重点内容: 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 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用好用足现有的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实 ...
科技部等七部门重磅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0:26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服务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部署 [1] - 政策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七个方面,提出15项具体举措,旨在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堵点难点 [1][2] 创业投资支持 - 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发债融资 [2] - 持续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 [3] 货币信贷支持 - 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探索长周期科技创新贷款绩效考核方案 [2] - 推动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发展,用好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工具 [2][3] 资本市场支持 - 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研究制定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 [2]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拓宽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2][3] 科技保险支持 - 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 [2] -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试点,鼓励险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2] 财政与区域协同 - 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央地联动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实践,开展政策先行先试 [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实施区域科技金融成效评价,打造开放创新生态 [3] 实施与展望 - 七部门将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政策落实,引导金融资源"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3] - 政策旨在实现科技金融"破题",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金融支撑 [3]
事关科技金融,七部门联合发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5-14 10:05
附全文: 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金融资本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 重要力量。为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现提出以下政策举措。 5月14日,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 措》, 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 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内容,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政策举措》的出台将有效统筹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工具,推动更多 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切实破解金融支持科 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实现科技金融"破题"。 要点概览: 一、总体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做好 科技金融大文章,统筹推进创业投资 ...
科技部、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5-14 08:41
政策文件概述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科技金融体制构建,覆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大领域15项举措 [1] - 政策目标为引导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解决"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堵点问题 [3]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7]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至18个省份,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股权投资试点,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 [7] - 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并建立容错机制 [7] - 完善退出渠道,开展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和实物分配股票试点,鼓励发展S基金 [8] 货币信贷支持机制 - 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扩大,优化支持流程以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技改项目 [9] - 商业银行可设立科技支行,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比例提至80%、期限延至10年) [9] - 政策性银行需在业务范围内支持科技创新 [9]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技术的企业上市,优化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制度,强化北交所改革 [10]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动科创债纳入做市品种并丰富银行间市场产品 [10] 科技保险创新 - 制定科技保险发展意见,探索共保体模式覆盖重大技术攻关、网络安全等领域 [11] - 鼓励险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11] 财政与区域联动 - 财政工具包括贷款贴息、风险补偿及专项担保计划,落实创投税收优惠 [12] - 推广"创新积分制"精准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13个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科技金融政策 [13] 开放生态建设 - 便利外资通过QFLP等渠道投资科技企业,支持跨境融资和境外上市 [14] - 七部门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与人才培育 [14]
利好来了!刚刚,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5-14 08:15
政策举措核心观点 - 15条具体政策举措旨在构建科技金融体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1] - 通过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工具形成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6] - 重点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先行先试政策 [4][14]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7] - 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大到18个城市所在省份,保险资金可参与试点 [2][7]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社保基金会可开展股权基金投资 [2][7] - 国有创投机构按基金生命周期考核,优化容错退出机制 [3][7]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可实物分配股票,发展S基金优化退出渠道 [8] 货币信贷与银行专项机制 - 扩大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规模,优化支持流程 [3][9] - 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比例提至80%,期限延长至10年 [3][9] - 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支行,建立尽职免责机制 [3][9] 资本市场支持政策 - 优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企业上市,优化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制度 [2][10] - 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强化,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 [10]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科创债纳入做市品种 [4][11] 科技保险与财政引导 - 建立科技保险发展协调机制,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12] - 财政通过贴息、担保计划等撬动金融资源,落实创投税收优惠 [13] 区域创新与开放生态 - 推广"创新积分制"精准画像科技型中小企业 [4][14] - 支持外资通过QFLP试点投资境内科技企业,便利跨境融资 [4][15] - 推动"一带一路"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15]
行业ETF风向标丨中概互联网板块震荡前行,中概互联网ETF半日成交达23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05:12
市场表现 - A股整体表现平淡,海外市场相关ETF走势强劲,沙特ETF、纳指ETF等涨幅靠前,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半日涨幅近2% [1] -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半日成交23亿元,交投活跃 [1] - 中概互联ETF(159605)、中概互联网ETF(159607)半日涨幅分别为1.87%和1.79%,成交额分别为5.17亿元和未披露 [6] - 中概互联ETF(513220)半日涨幅1.44%,规模2.18亿份,半日成交6228.13万元 [10] ETF份额变化 - 中概互联网ETF(513050)年内份额减少67.98亿份,降幅22% [2] - 中概互联ETF(159605)、中概互联网ETF(159607)年内份额分别减少32.68亿份和7.6亿份,降幅约40% [2] 投资逻辑 - 中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增强全球资本信心,估值相对海外科技公司偏低,政策回暖有望推动估值提升 [3] - 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成分股集中度高,权重股基本面良好,业绩普遍优于市场预期 [10] 指数构成 -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覆盖50家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腾讯控股(31.08%)、阿里巴巴-W(23.78%)为前两大权重股 [4][5] -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覆盖30家境外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W(19.81%)、腾讯控股(16.21%)为前两大权重股 [7][9] - 中证全球中国互联网指数覆盖30家全球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W(20.11%)、腾讯控股(16.46%)为前两大权重股 [11]